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端部强约束的钢筋混凝土柱滞回行为仿真 被引量:1
1
作者 孙飞飞 沈祖炎 顾祥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2-736,共5页
基础等构件提供的端部强约束能提高柱临界截面的抗弯承载力.然而这对于按照“强剪弱弯”的抗震设计原则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柱并不总意味着偏于保守.提出一个组合弹簧模型,以转移临界截面位置的方式考虑这种约束效应,再通过两个柱试件滞回... 基础等构件提供的端部强约束能提高柱临界截面的抗弯承载力.然而这对于按照“强剪弱弯”的抗震设计原则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柱并不总意味着偏于保守.提出一个组合弹簧模型,以转移临界截面位置的方式考虑这种约束效应,再通过两个柱试件滞回行为的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端部约束 滞回行为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无迹卡尔曼滤波器算法的滞回模型参数识别研究
2
作者 夏运达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3-408,共6页
地震产生的周期荷载作用下,钢混桥墩结构表现出滞回行为。为描述滞回行为,研究者提出各类滞回模型,其中BWBN(Bouc-Wen-Baber-Noori)模型可以描述结构滞回行为的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和捏拢效应等典型特征。此外,无迹卡尔曼滤波器UKF(unsce... 地震产生的周期荷载作用下,钢混桥墩结构表现出滞回行为。为描述滞回行为,研究者提出各类滞回模型,其中BWBN(Bouc-Wen-Baber-Noori)模型可以描述结构滞回行为的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和捏拢效应等典型特征。此外,无迹卡尔曼滤波器UKF(unscented Kalman filter)算法是识别BWBN模型参数的高效方法,但当参数初始值与真实值的偏差过大及缺乏对系统的整体估计时,UKF算法识别过程受到局限。本文改进生成样本点规则,提出改进UKF算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无噪声条件下,改进UKF算法识别得到的参数估计值与准确值的误差平均为1.51%,最大误差为4%;在2%均方根RMS(root mean square)高斯白噪声条件下,误差平均为5.43%,最大误差为18%;在5%RMS高斯白噪声条件下,误差平均为8.9%,最大误差为26%和22%。改进UKF算法识别非线性滞回系统状态估计和BWBN模型参数更加准确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回行为 BWBN模型 改进UKF算法 状态估计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失稳效应的角钢非线性滞回模型研究
3
作者 刘俊才 田利 +2 位作者 毕文哲 刘文棚 孟祥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9-26,35,共9页
选取不同截面尺寸、长细比和两端约束的等边角钢,开展循环加载试验,研究角钢在低周循环拉压荷载下的滞回行为。基于角钢的滞回特性,考虑受压屈曲效应和塑性应变累积效应,提出了一种非线性滞回模型,通过参数分析对该滞回模型中的关键参... 选取不同截面尺寸、长细比和两端约束的等边角钢,开展循环加载试验,研究角钢在低周循环拉压荷载下的滞回行为。基于角钢的滞回特性,考虑受压屈曲效应和塑性应变累积效应,提出了一种非线性滞回模型,通过参数分析对该滞回模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拟合与优化。通过与加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滞回模型能够真实地呈现出角钢在轴向循环拉压荷载下复杂的非线性物理特性:受拉屈服及应变硬化现象、受压屈曲及后屈曲行为、反向受拉加载时的刚度退化现象和受压屈曲承载力退化现象,具有良好的模拟能力且提高了计算效率,为角钢非线性滞回行为的预测研究提供高效且可靠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钢 滞回行为 非线性模型 循环加载试验 屈曲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柱节点弯剪型可更换耗能件抗震性能数值分析
4
作者 梁刚 陈江 +1 位作者 李淑敏 卢俊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带可更换耗能件的梁柱节点具有震后修复方便、经济等优势,针对一种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耗能能力稳定和拉压力学性能一致的弯剪型可更换耗能件,建立了该类耗能件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其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以及应力分布状... 带可更换耗能件的梁柱节点具有震后修复方便、经济等优势,针对一种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耗能能力稳定和拉压力学性能一致的弯剪型可更换耗能件,建立了该类耗能件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其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以及应力分布状态,考虑可更换耗能件肢柱高宽比、宽厚比以及耗能区整体长细比等参数影响,系统探讨了其对耗能件骨架曲线、刚度以及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耗能件肢柱高宽比大于4.0时,肢柱易产生屈曲行为,建议肢柱高宽比阈值为1.3~4.0;随着耗能肢柱宽厚比的增加,试件的初始刚度和承载力均呈现降低趋势,建议肢柱宽厚比不宜大于2.5;当耗能区长细比较大时,其面外稳定性降低,耗能能力减弱,建议削弱区长细比不超过48;当肢柱高宽比小于1.0、大于2.5时,弯剪型耗能件屈服强度理论预测值与有限元计算值误差较大,后者分别比前者高约35%和32%,需对理论强度预测模型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其预测精度。研究成果可为该类弯剪型耗能件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缝钢板阻尼器 有限元分析 滞回行为 高宽比 宽厚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栅单层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构建及可靠性研究
5
作者 郝威 郭新立 +5 位作者 张艳娟 王蔚妮 张灵敏 王增梅 陈坚 于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2-1026,共5页
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LPCVD)制备了高质量的单层石墨烯薄膜,通过湿法转移将所制备的单层石墨烯无损覆盖到两条平行粘贴在SiO2/Si衬底上的热释放胶带表面,胶带间距约500μm,进而对试样进行加热和切割,获得与SiO2/Si衬底紧密结合的石... 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LPCVD)制备了高质量的单层石墨烯薄膜,通过湿法转移将所制备的单层石墨烯无损覆盖到两条平行粘贴在SiO2/Si衬底上的热释放胶带表面,胶带间距约500μm,进而对试样进行加热和切割,获得与SiO2/Si衬底紧密结合的石墨烯条带(约10 000μm×500μm),最后采用掩膜法在石墨烯条带上蒸镀金电极,构建成背栅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该方法简单易行,电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石墨烯与金电极具有良好的欧姆接触,室温下,石墨烯的空穴迁移率约为735cm2/(V·s),且表现出了石墨烯所特有的双极性特征。背栅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转移特性曲线表现出了滞回行为,且随着施加栅压的增大,滞回行为越来越显著,展示出高的性能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场效应晶体管 滞回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层圆环摩擦弹簧的静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浩宇 赵桂峰 +1 位作者 马玉宏 孔思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7-715,共9页
在圆环摩擦弹簧(ring friction spring,RFS)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三层圆环摩擦弹簧(three-layer ring friction spring,TRFS)。首先,介绍其基本构造形式,分析其工作机理,推导其滞回行为的理论公式。其次,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多组弹簧... 在圆环摩擦弹簧(ring friction spring,RFS)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三层圆环摩擦弹簧(three-layer ring friction spring,TRFS)。首先,介绍其基本构造形式,分析其工作机理,推导其滞回行为的理论公式。其次,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多组弹簧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进而分析不同参数对弹簧的滞回行为和截面应力分布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TRFS的滞回行为表现为“三角形”滞回模型,其加卸载阶段刚度和耗能能力受内外环倾角和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大,而截面应力分布状态则主要受到内外环倾角的影响,且与相同规格的RFS相比,在产生相同轴向往复位移前提下,TRFS具备更大的承载能力、自复位能力及绝对耗能,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更高。最后,还提出了一种内置三层圆环摩擦弹簧的自复位阻尼器,可将其应用于建筑结构抗震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层圆环摩擦弹簧 数值模拟 滞回行为 截面应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