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变系数广义空间滞后模型的贝叶斯估计 被引量:6
1
作者 陶长琪 徐茉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6-128,共13页
传统空间计量模型采用单一不变系数表征单元间的空间关系,但随着样本中个体和时间的增大,不变系数模型难以准确反映空间关系的时变性,可能导致参数估计有偏。基于此,本文构建时变系数广义空间滞后模型,利用贝叶斯方法和MCMC抽样估计模... 传统空间计量模型采用单一不变系数表征单元间的空间关系,但随着样本中个体和时间的增大,不变系数模型难以准确反映空间关系的时变性,可能导致参数估计有偏。基于此,本文构建时变系数广义空间滞后模型,利用贝叶斯方法和MCMC抽样估计模型参数,并与不变系数模型作对比,最后应用于具体实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时变系数模型参数估计的平均偏差和均方误根都小于不变系数模型,且均方误根随个体或时间的增大而减小。实例应用不仅重新测度了产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空间时变效应,还再次证实了模型和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系数广义空间滞后模型 贝叶斯估计 MCMC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解吸滞后效应及其评判方法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蔺亚兵 贾雪梅 马东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60-163,共4页
煤层气解吸特性是影响煤层气采收率和制定煤层气排采制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煤层气吸附-解吸研究认为煤层气解吸过程滞后于吸附过程,煤层气解吸滞后主要受温度、压力、水分、煤孔隙特征、煤变质程度等因素影响。对煤层气解吸理论研... 煤层气解吸特性是影响煤层气采收率和制定煤层气排采制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煤层气吸附-解吸研究认为煤层气解吸过程滞后于吸附过程,煤层气解吸滞后主要受温度、压力、水分、煤孔隙特征、煤变质程度等因素影响。对煤层气解吸理论研究,将煤层气解吸类型划分为微观解吸和宏观解吸两类。针对煤层气解吸滞后特征提出了煤层气解吸滞后效应的概念,认为在降压解吸过程中,随着压力降低煤层气解吸滞后特征越明显。结合煤层气解吸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煤层气解吸曲线判定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煤层气解吸滞后的理论评判方法。今后要进一步对煤层气解吸滞后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实践中要注意煤层气解吸滞后效应对煤层气排采的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解吸 解吸滞后效应 临界解吸压力 滞后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陇煤田煤层甲烷解吸滞后规律及解吸滞后定量评价
3
作者 高正 马东民 陈跃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22,79,共8页
为研究黄陇煤田低阶煤甲烷解吸滞后规律并定量评价解吸滞后,采集郭家河井田3号煤层煤样(GJH3)、大佛寺井田4号煤层煤样(DFS4)与黄陵二矿井田2号煤层煤样(HL2),采用液氮吸附与等温吸附/解吸试验,分析其孔隙结构特征与吸附/解吸特征,基于L... 为研究黄陇煤田低阶煤甲烷解吸滞后规律并定量评价解吸滞后,采集郭家河井田3号煤层煤样(GJH3)、大佛寺井田4号煤层煤样(DFS4)与黄陵二矿井田2号煤层煤样(HL2),采用液氮吸附与等温吸附/解吸试验,分析其孔隙结构特征与吸附/解吸特征,基于Langmuir方程与热力学计算结果,定量评价解吸滞后与吸附/解吸前后吸附热差异。结果表明:(1)温度相同时,煤样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DFS4,HL2,GJH3,煤样残余吸附量大小顺序为HL2,GJH3,DFS4,温度对残余吸附量的影响略有区别,温度并非与残余吸附量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温度对解吸的影响。(2)DFS4,GJH3,HL2的解吸滞后系数为0.4~0.6,其中,20℃时HL2解吸滞后系数最大,吸附/解吸可逆性较差;GJH3解吸滞后系数最小,吸附/解吸可逆性最好;解吸滞后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吸附/解吸可逆性随温度升高变好。(3)解吸时的等量吸附热均大于吸附时的等量吸附热,解吸需要从体系外吸收热量,吸附和解吸过程的能量差异可能是解吸滞后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陇煤田 低阶煤 甲烷 残余吸附量 解吸滞后系数 等量吸附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水位升降下三峡库区滑坡堆积体渗流滞后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何 汤明高 许强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15,共7页
三峡水库库区涉水滑坡较多,滑坡渗流特征及滞后性对水库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三峡库区涉水滑坡体在库水位升降作用下的渗流滞后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将滑体饱和渗透系数与库水位升降速率的... 三峡水库库区涉水滑坡较多,滑坡渗流特征及滞后性对水库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三峡库区涉水滑坡体在库水位升降作用下的渗流滞后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将滑体饱和渗透系数与库水位升降速率的比值定义为滞后系数作为评价滞后性的重要指标,从而得出滞后系数与水位变动带坡度为影响滑坡渗流滞后性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计算其渗流滞后时间的简便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饱和-非饱和界面的基质吸力是渗流滞后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可将滞后系数35近似作为渗流滞后型与同步型的界限值,滞后系数1.67与2.5作为区分滑坡滞后性强、中、弱等级的划分值;当库水位下降速率保持0.6 m/d时,库区45.7%的滑坡渗流为强滞后型,当增大库水位下降速率为1.2 m/d时,强滞后型滑坡数量达到6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滑坡体 滞后 滞后系数 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DEA模型应用过程中滞后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敏 管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9-31,共3页
DEA在评价社会经济系统相对有效性时具有绝对的优势,目前已成为评价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效率问题普遍使用的方法之一。然而,在运用DEA模型评价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效率的过程中,科技投入资源对科技产出资源的滞后影响往往被忽略。文章以江苏省... DEA在评价社会经济系统相对有效性时具有绝对的优势,目前已成为评价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效率问题普遍使用的方法之一。然而,在运用DEA模型评价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效率的过程中,科技投入资源对科技产出资源的滞后影响往往被忽略。文章以江苏省1996~2005年的科技资源的投入产出数据为基本数据源,在假设检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存在产出滞后因素的改进DEA方法,为解决滞后性的定量测度作出了进一步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模型 科技资源 滞后长度 滞后影响系数 假设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制动系统开关型电空阀控制方法研究
6
作者 温从溪 高珊 焦东明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6,共6页
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通过对电空阀的开关控制来调节制动缸压力的输出值,满足列车安全快速停车的需求。针对制动缸压力调节过程中电磁阀动作频繁的问题,考虑气动系统容积室气压变化的滞后性,提出一种开关型电空阀控制方法,引入平均气压... 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通过对电空阀的开关控制来调节制动缸压力的输出值,满足列车安全快速停车的需求。针对制动缸压力调节过程中电磁阀动作频繁的问题,考虑气动系统容积室气压变化的滞后性,提出一种开关型电空阀控制方法,引入平均气压变化值和滞后系数对充风和排风的过程进行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降低电磁阀的动作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系统 开关型电空阀 平均气压变化值 滞后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瞬变工况的动态响应及燃烧劣变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龙平 刘忠长 +3 位作者 田径 许允 张文杰 董春晓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4-110,共7页
利用瞬态控制和测试系统,研究了增压柴油机恒转速增转矩瞬变工况不同加载时间和转速对发动机动态响应及燃烧劣变的影响.为分析问题的方便,定义了一个评价瞬变响应性能的参数——滞后系数.结果表明:在相同加载时间下,发动机的油量、转矩... 利用瞬态控制和测试系统,研究了增压柴油机恒转速增转矩瞬变工况不同加载时间和转速对发动机动态响应及燃烧劣变的影响.为分析问题的方便,定义了一个评价瞬变响应性能的参数——滞后系数.结果表明:在相同加载时间下,发动机的油量、转矩、进气量和NOx的滞后系数依次增大;随着加载时间或转速的减小,各参数的滞后系数逐渐增大;与稳态工况相比,瞬变过程中发动机存在进气延迟、空燃比降低、燃烧相位推迟、烟度和燃油消耗率增加等燃烧劣变问题,且随着加载时间或转速的减小,上述的"问题"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柴油机 瞬变工况 动态响应 滞后系数 燃烧劣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及其对植物吸收硼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朱端卫 皮美美 刘武定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0-75,共6页
本文对湖北省几种主要旱地土壤进行了硼的吸附-解吸实验,同时对这些土壤上油菜幼苗吸收硼进行了试验,并用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从中发现,一些土壤硼的解吸存在着明显的滞后解吸现象,这种现象可... 本文对湖北省几种主要旱地土壤进行了硼的吸附-解吸实验,同时对这些土壤上油菜幼苗吸收硼进行了试验,并用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从中发现,一些土壤硼的解吸存在着明显的滞后解吸现象,这种现象可用滞后系数(△K十△n)来定性描述。当△K十△n>0.25,硼的滞后解吸比较明显。硼在土壤中的滞后解吸,原因较为复杂,实验结果表明,土壤无定形氧化铝和闭蓄态羟基氧化锰与硼的滞后解吸有明显的正相关。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硼的数量与土壤硼的吸附-解吸特性有比较密切的关系,硼滞后解吸明显的土壤,其植物吸收硼的数量相对较少,如外源施硼,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可克服土壤硼滞后解吸特性对吸收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吸附 解吸 滞后系数 植物硼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中铁的吸附分配和迁移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李铎 宋雪琳 +2 位作者 高志娟 代锋刚 李方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2-534,共3页
为了掌握多孔介质中铁的吸附分配和迁移特征,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地下水中铁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天津市7类多孔介质对铁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吸附模式;多孔介质颗粒越细,吸附铁的能力较强,铁迁移滞后系数越大,迁移性... 为了掌握多孔介质中铁的吸附分配和迁移特征,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地下水中铁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天津市7类多孔介质对铁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吸附模式;多孔介质颗粒越细,吸附铁的能力较强,铁迁移滞后系数越大,迁移性越差,颗粒较粗,吸附铁的能力较差,铁迁移滞后系数越小,迁移性越好;在多孔介质中,铁随地下水流动的迁移能力极差。该成果对研究地下水中铁的迁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吸附模式 滞后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环-U-^14C]丙酯草醚在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余志扬 岳玲 +4 位作者 汪海燕 丁炜 叶庆富 杨征敏 吕龙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4-328,共5页
丙酯草醚(ZJ0273)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油菜田除草剂。本文以[A环-U-14C]丙酯草醚为示踪剂,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采用液体闪烁测量技术对其在7种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丙酯草醚在7种土壤中的吸附... 丙酯草醚(ZJ0273)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油菜田除草剂。本文以[A环-U-14C]丙酯草醚为示踪剂,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采用液体闪烁测量技术对其在7种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丙酯草醚在7种土壤中的吸附等温线均能极显著符合Freundlich、Langmuir和线性模型,相对而言,前两种模型的相关系数R2(0.9883~0.9998)明显高于线性模型(R2=0.9173~0.9593);(2)丙酯草醚在7种土壤中的解吸等温线能被Freundlich模型和线性模型很好地描述;(3)丙酯草醚极易被土壤吸附,不同类型的土壤对其吸附的差异较大,吸附常数KF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之对应的解吸率极低。丙酯草醚吸附解吸过程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应科学合理地在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环-U-^14C]丙酯草醚 除草剂 吸附 解吸 土壤 滞后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度效应对三元复合驱色谱分离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长春 岳湘安 +2 位作者 张立娟 刘凯 张昱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75-380,共6页
针对化学驱油剂存在色谱分离及评价三元复合驱效果的合适尺度模型问题,利用电位滴定法分别测定采出液中碱和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浓度,利用淀粉-碘化镉法定量测定聚合物的质量浓度。在油藏温度69℃的条件下,分别考察30,100和240 cm填砂管对... 针对化学驱油剂存在色谱分离及评价三元复合驱效果的合适尺度模型问题,利用电位滴定法分别测定采出液中碱和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浓度,利用淀粉-碘化镉法定量测定聚合物的质量浓度。在油藏温度69℃的条件下,分别考察30,100和240 cm填砂管对ASP三元复合驱油体系色谱分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填砂管尺度从30 cm增加到240 cm,聚合物、碱和表面活性剂的无因次突破时间依次增加;填砂管尺度从30 cm增加到100 cm,聚合物、碱和表面活性剂之间的运移滞后系数均相差较大,色谱分离严重,但色谱分离程度没有加剧;填砂管尺度从100 cm增加到240 cm,色谱分离程度有减弱的趋势。实验室及油田现场评价三元复合驱效果的模型尺度应超过10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色谱分离 尺度 无因次突破时间 运移滞后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式复合传感器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昌禧 张世荣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由热式复合传感器构成的测量系统可以实现气固两相流的固相质量流量测量 ,在应用中该传感器存在一定的热惯性和滞后特性。建立了热式复合传感器的数学模型 ,对模型进行了仿真 ,求出了该传感器的时间常数和滞后系数 ,并得出了环境温度变... 由热式复合传感器构成的测量系统可以实现气固两相流的固相质量流量测量 ,在应用中该传感器存在一定的热惯性和滞后特性。建立了热式复合传感器的数学模型 ,对模型进行了仿真 ,求出了该传感器的时间常数和滞后系数 ,并得出了环境温度变化不影响传感器输出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式复合传感器 闭环结构 稳定性 响应速度 时间常数 滞后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孔隙介质锰吸附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铎 宋雪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7,共3页
在研究了天津市浅部含水层和弱透水层的土样性质后,选出 7 类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土样对锰的吸附符合 Langmuir 吸附模式。利用土柱实验确定锰在含水层迁移的弥散系数、弥散度和滞后系数,建立了锰在含水层中迁移... 在研究了天津市浅部含水层和弱透水层的土样性质后,选出 7 类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土样对锰的吸附符合 Langmuir 吸附模式。利用土柱实验确定锰在含水层迁移的弥散系数、弥散度和滞后系数,建立了锰在含水层中迁移的一维模型,并给出解析解。研究了锰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表明锰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能力比较差,而且在有咸水区的迁移能力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模式 滞后系数 迁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离子在饱水细砂中的吸附研究
14
作者 李铎 周亚红 方晓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890-12890,12906,共2页
[目的]了解Cu2+在饱水细砂中的吸附特征,预测地下水中Cu2+的发展演化趋势。[方法]通过室内土柱试验,观察非吸附组分(Cl-)和吸附组分(Cu2+)在渗流中半浓度出现的时间,进而计算分配系数、滞后系数,研究Cu2+在饱水细砂中的吸附特征。[结果... [目的]了解Cu2+在饱水细砂中的吸附特征,预测地下水中Cu2+的发展演化趋势。[方法]通过室内土柱试验,观察非吸附组分(Cl-)和吸附组分(Cu2+)在渗流中半浓度出现的时间,进而计算分配系数、滞后系数,研究Cu2+在饱水细砂中的吸附特征。[结果]细砂的阳离子吸附交换容量约为8.7 meq/100 g,若被吸附物质全部为Cu2+,则100 g细砂中大约可吸附0.126 g Cu2+,可见饱水细砂对Cu2+的吸附能力较强。该细砂土的分配系数为52.0,滞后系数为138.1,远大于1.0,说明吸附作用对Cu2+迁移的影响较大,与非吸附物质相比,其弥散系数和溶质迁移速度均降低了138.1倍,从而缓减了Cu2+在地下水中的迁移速度。[结论]吸附作用对Cu2+在饱水细砂中迁移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交换容量 分配系数 滞后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离合器油缸内流场离心油压的计算方法与验证
15
作者 宫燃 沈中泽 +1 位作者 张玉东 占超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8期56-61,共6页
以湿式离合器油缸内流场为研究对象,分析缸内离心油压及其变化规律,提出了油液滞后系数修正离心油压计算方法并开展试验验证。首先基于离心油压的数学模型和Fluent分析了湿式离合器油缸不同位置的离心油压,发现离心油压的理论计算方法... 以湿式离合器油缸内流场为研究对象,分析缸内离心油压及其变化规律,提出了油液滞后系数修正离心油压计算方法并开展试验验证。首先基于离心油压的数学模型和Fluent分析了湿式离合器油缸不同位置的离心油压,发现离心油压的理论计算方法未考虑油液转速滞后的影响;然后定义了油液转速滞后系数来修正离心油压数学模型,系统分析影响油液滞后系数的各种因素,建立了在特定油液粘度下滞后系数与油缸转速及油缸结构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后基于湿式离合器油缸综合性能试验台架开展了离心油压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2种油液粘度下,修正后的离心油压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接近且存在一致规律,从而证实了湿式离合器油缸离心油压修正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合器油缸 离心油压 滞后系数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地塑料圆形管道环刚度计算 被引量:18
16
作者 赵金涛 姚婷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3-396,共4页
为了有效控制工程中管材的费用,从而准确地确定埋地塑料圆形管道的环刚度,通过计算及工程经验比较,结果表明,由管道变形限值反推出环刚度的计算方法所得出的数值较精确。在计算过程中,经过多次比较,发现环刚度计算公式中参数的选取对计... 为了有效控制工程中管材的费用,从而准确地确定埋地塑料圆形管道的环刚度,通过计算及工程经验比较,结果表明,由管道变形限值反推出环刚度的计算方法所得出的数值较精确。在计算过程中,经过多次比较,发现环刚度计算公式中参数的选取对计算结果影响很大,尤其是管侧土综合变形模量的选取。计算结果表明,获取准确的管侧土综合变形模量值对环刚度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刚度 管道变形系数 变形滞后效应系数 变形模量 塑料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霉素在粉质黏壤土中的吸附与解吸行为研究
17
作者 丁于辉 胡育筑 陈建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979-8982,共4页
[目的]研究金霉素在粉质黏壤土中的吸附与解吸行为,评估其环境风险。[方法]采用批平衡试验研究初始浓度分别为10、20、30、40和50 mg/L金霉素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吸附-解吸试验数据能够用Freundlich模型进行很好的拟合(R2=0... [目的]研究金霉素在粉质黏壤土中的吸附与解吸行为,评估其环境风险。[方法]采用批平衡试验研究初始浓度分别为10、20、30、40和50 mg/L金霉素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吸附-解吸试验数据能够用Freundlich模型进行很好的拟合(R2=0.980),并观察到土壤吸附-解吸滞后现象发生,说明部分金霉素能紧密吸附在土壤颗粒上,在解吸过程中没有被解吸,滞后系数H为0.60。计算了有机质引起的自由能的改变,ΔGom=-20.00 kJ/mol,表明吸附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为物理吸附。金霉素在粉质黏壤土中的吸附系数为3 070 L/kg。[结论]金霉素流动性较低,吸附在土壤上的吸附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霉素 吸附 解吸 滞后系数 吸附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shart检验的金融市场风险溢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史宇峰 张世英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8年第8期62-67,共6页
在假定两个金融市场均为有效市场的条件下,基于Wishart分布对不同滞后相关系数进行Wishart检验,来确定在这两个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发生期和风险溢出强度。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沪、深两市之间的风险溢出发生期大约在3分钟之内,且在3分... 在假定两个金融市场均为有效市场的条件下,基于Wishart分布对不同滞后相关系数进行Wishart检验,来确定在这两个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发生期和风险溢出强度。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沪、深两市之间的风险溢出发生期大约在3分钟之内,且在3分钟的风险溢出发生期内沪市对深市的风险溢出强度较深市对沪市的风险溢出强度衰减速度缓慢,这反映了沪市较深市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力,该研究结果与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后相关系数 Wishart检验 风险溢出发生期 风险溢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比湖流域土壤有机质垂直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辉国 王合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81,85,共6页
利用沿土壤深度方向的垂直滞后空间相关系数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研究了新疆艾比湖流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垂直空间分布结构。结果表明:垂直滞后空间相关系数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能够有效分析空间区域土壤有机质垂直分布的相关性和... 利用沿土壤深度方向的垂直滞后空间相关系数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研究了新疆艾比湖流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垂直空间分布结构。结果表明:垂直滞后空间相关系数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能够有效分析空间区域土壤有机质垂直分布的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垂直滞后空间正相关或负相关的集聚区域指示了相似或相反的有机质垂直分布模式,并且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性随土层深度间隔增大而衰减;流域不同区域土壤有机质沿土层深度的垂直分布呈现分异特征,流域东部和西部地区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升高,但中部区域有机质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而且土壤有机质含量沿垂直方向递增或递减的速率在流域内亦表现出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滞后空间相关系数 垂直空间分布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艾比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环组摩擦力在线检测方法及结构参数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文龙 赵小勇 +1 位作者 王星 余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2-615,622,共5页
文章介绍了浮动缸套和平均指示压力(indicated mean effective pressure,IMEP)测量方法,并针对浮动缸套法探究了传感器支座振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采用Matlab软件分析了单自由度滞后阻尼在简谐激励下振动系统的输出力与输入力偏离程度,... 文章介绍了浮动缸套和平均指示压力(indicated mean effective pressure,IMEP)测量方法,并针对浮动缸套法探究了传感器支座振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采用Matlab软件分析了单自由度滞后阻尼在简谐激励下振动系统的输出力与输入力偏离程度,以表示测量误差大小。仿真结果表明,增加支座等效弹簧刚度与滞后阻尼系数可以降低传感器测量误差,完善浮动缸套法的测量理论,该方法对浮动缸套结构的改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缸套法 平均指示压力(IMEP) 支座振动 MATLAB软件 等效弹簧刚度 滞后阻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