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PACK理论—滞后序列分析的中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倩 孙建波 +1 位作者 钱志晟 李柏颖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61,共11页
通过研究常州某中职校交通运输类X教师和加工制造类W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旨在揭示中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师TPACK能力的现状,并提出优化策略。研究采用滞后序列分析和TPACK理论框架,通过视频分析软件和GSEQ程序对教师课堂行为进行... 通过研究常州某中职校交通运输类X教师和加工制造类W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旨在揭示中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师TPACK能力的现状,并提出优化策略。研究采用滞后序列分析和TPACK理论框架,通过视频分析软件和GSEQ程序对教师课堂行为进行编码和分析。发现W教师和X教师的课堂均以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两位教师在TPACK能力的应用上存在不足。建议提高学生主动性,提升课堂互动质量,优化课堂控制行为,并深化教师的TPACK能力。未来应采取多元策略,拓展研究范畴,持续跟踪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并加强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理论 滞后序列分析 课堂教学行为 中职教师 教师教学能力 学生参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滞后序列分析的学生合作学习行为模式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白洁琼 周晶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2-58,共7页
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法对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式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产生了9条具有显著意义的学习行为序列,其中代表学习者正在进行高阶思维以及知识建构的行为序列占70%;在合作解决问... 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法对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式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产生了9条具有显著意义的学习行为序列,其中代表学习者正在进行高阶思维以及知识建构的行为序列占70%;在合作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了3条具有显著价值的行为序列路径,解释了小组成员是如何互相支持、围绕着共同的目标解决问题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建构知识,形成问题解决等高阶思维,进而提高课堂参与度。分析学生在合作学习情境中的学习行为,能够帮助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式,诊断影响学习效果的潜在问题,从而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其获得更好的学习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行为模式 滞后序列分析 问题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滞后序列分析法在学习行为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15
3
作者 杨现民 王怀波 李冀红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3,32,共8页
学习分析技术的出现为实现高阶的个性化在线学习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学习行为分析是学习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习过程中记录下来的相关行为数据进行有目的的分析,挖掘出隐藏在行为数据背后的有价值信息。该文从分析方法的角度切... 学习分析技术的出现为实现高阶的个性化在线学习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学习行为分析是学习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习过程中记录下来的相关行为数据进行有目的的分析,挖掘出隐藏在行为数据背后的有价值信息。该文从分析方法的角度切入探讨学习行为分析,重点介绍滞后序列分析法(LSA)在学习行为分析中的具体应用思路和策略。LSA可以帮助研究者和教学者准确把握学习者潜在的行为模式,从行为视角阐释技术增强学习效果的原因,同时有效指导后续教与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LSA既可以分析外显操作行为也可以分析内隐交互行为。实际应用中主要有三种策略,分别是分析整个活动过程的行为模式、分析不同阶段行为模式以及分析高低成就组行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 学习分析 学习行为 行为模式 滞后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滞后序列分析法的在线学习者活动路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34
4
作者 胡丹妮 章梦瑶 郑勤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63,共9页
研究从学习分析视角出发,以365大学平台《<资治通鉴>导读》2015年某班次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法,探究了观看视频和完成作业两种学习活动的发生顺序所揭示的行为逻辑。首先,对每一课程章节学习中的四个关键时间节点... 研究从学习分析视角出发,以365大学平台《<资治通鉴>导读》2015年某班次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法,探究了观看视频和完成作业两种学习活动的发生顺序所揭示的行为逻辑。首先,对每一课程章节学习中的四个关键时间节点进行编码,并生成学习路径图;其次,通过Gephi将分析结果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观看课程视频热情较低,且课程章节间、章节内的学习回溯行为较少。基于此,研究对于致使学习者出现积极、消极学习行为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根据学习者对外部资源和知识构建的需求,为教学资源、活动的设计,课程及平台功能的设计与开发以及自适应学习路径规划应用提供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 学习行为分析 滞后序列分析 学习路径可视化 Gep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认知外包:交互行为模式与认知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汪凡淙 汤筱玙 余胜泉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7-986,共20页
人类通过外包部分认知任务给外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任务完成的效率和质量,但认知外包的效果因人而异。为了揭示有效认知外包的关键特征和内在要求,研究设计了一个面向研究生的认知外包活动,参与者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的协助下... 人类通过外包部分认知任务给外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任务完成的效率和质量,但认知外包的效果因人而异。为了揭示有效认知外包的关键特征和内在要求,研究设计了一个面向研究生的认知外包活动,参与者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的协助下撰写开放性主题文章,并依据文章得分被划分为高绩效组和低绩效组。通过对知识前测的差异性分析发现高绩效组的先前领域知识水平显著高于低绩效组。通过对交互过程数据进行滞后序列分析和认知网络分析,发现两组群体在交互行为模式和认知结构特征上存在差异:高绩效组的行为转换更加多元,形成“快速自主的任务理解与规划——高效精准的人机互动——选择性提取与深度加工”的行为模式;高绩效组的认知结构较为均衡和完整,表现为交互中各认知元素间相对多样且紧密的关联,而低绩效组的认知结构相对失衡和松散,表现为对低层次认知元素的偏向和各元素间相对单一且微弱的关联。综合来看,有效认知外包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积极参与、深入加工的复杂过程,需要内外部认知网络的平衡与有效连接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外包 人机协同 认知网络分析 滞后序列分析 内外部认知的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序列分析对在线学习参与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73
6
作者 李爽 钟瑶 +2 位作者 喻忱 程罡 魏顺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8-95,共8页
该文基于开放大学2131名学生在课程Moodle平台上的日志数据,通过相关分析、滞后序列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在线学习行为序列和参与模式进行了实证探索。研究发现,15个Moodle平台日志记录行为所形成的122个行为序列中,有36个行为序列与成绩显... 该文基于开放大学2131名学生在课程Moodle平台上的日志数据,通过相关分析、滞后序列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在线学习行为序列和参与模式进行了实证探索。研究发现,15个Moodle平台日志记录行为所形成的122个行为序列中,有36个行为序列与成绩显著相关,其中包括四个测试行为相关序列与成绩呈中度相关。研究采用滞后序列分析发现六个发生概率达到显著性水平的行为序列,并构建出在线学习行为转换模式。通过聚类分析,研究将学生样本根据其行为序列特征划分五种类型,并定义出五种在线参与模式:低投入式、浅层次投入式、绩效投入式、循序渐进式和随机参与式。文章最后从行为序列分析的价值、有效的行为序列与模式以及对在线学习行为转换特征的反思等方面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与总结。该文期望该研究能够为在线学习的分析、评估与促进提供有益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 在线参与模式 行为序列 滞后序列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序列的学习过程分析与学习效果预测 被引量:39
7
作者 江波 高明 +1 位作者 陈志翰 王小霞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学习过程数据反映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当前众多对学习者学习过程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的研究,大多基于学习者在某一学习行为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来开展。这些粗粒度数据并不能细致地反映学习者的认知投入水平,且部分学习行为数据... 学习过程数据反映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当前众多对学习者学习过程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的研究,大多基于学习者在某一学习行为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来开展。这些粗粒度数据并不能细致地反映学习者的认知投入水平,且部分学习行为数据对学习效果的预测正确率不高。与学习者参与度相比,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序列,更能反映学习者学习行为轨迹、意愿与认知过程。利用滞后序列分析法对DEEDS平台上的学习过程数据的分析发现:滞后序列分析法可以清晰地揭示若干重要的学习行为序列;相较于支持向量机、逻辑斯蒂回归以及决策树等数据挖掘方法,朴素贝叶斯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平均正确率超过70%。研究结果证明,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序列可以为教师呈现更全面的在线学习图景,帮助教师发现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偏好以及认知过程,辅助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同时,通过行为序列数据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出学习者的学习成就,继而对预测模型中关键属性进行分析,为教师在后续教学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建议,达到提高教育教学绩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过程 行为序列 数据挖掘 滞后序列分析 学习效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地区降水蒸发时间序列的多尺度特征和突变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化齐 张茂省 党学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47,共5页
基于榆林地区4个站点1978~2004年降水和蒸发实测资料,采用Morlet函数作为小渡函数,对序列结构进行详细剖析,并探讨了降水和蒸发的多时间尺度变化及突变特征.结果表明:降水变化具随机性,蒸发具有一定规律性,蒸发量从南向北有逐渐递减的... 基于榆林地区4个站点1978~2004年降水和蒸发实测资料,采用Morlet函数作为小渡函数,对序列结构进行详细剖析,并探讨了降水和蒸发的多时间尺度变化及突变特征.结果表明:降水变化具随机性,蒸发具有一定规律性,蒸发量从南向北有逐渐递减的趋势;降水量、蒸发量演变过程存在明显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具有16、15 a的近似主周期,3、7、9 a的次周期,且周期变化复杂,大时间尺度包含着小时间尺度;a=16、15 a比a=9 a突变点发生时间滞后3~4 a,且降水比蒸发突变约滞后1 a;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突变点也有一定差异,降水时间序列突变点较多出现于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后期,蒸发时间序列的突变多出现于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的中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地区 降水蒸发 降水时间序列 多尺度 特征和 突变分析 Area Precipitation and Evaporation Analysis 不同时间尺度 突变点 周期变化 蒸发量 时间滞后 序列结构 突变特征 实测资料 降水变化 函数 过程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水位短期预测模型仿真 被引量:7
9
作者 易云飞 盛康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31-1334,1339,共5页
为能有效预测水位,提出一种结合时间序列分析和卡尔曼滤波的优化方法。通过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站点的水位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各站点的滞后期长度,求得各变量的系数后,结合相关水位数据计算得到初始预测值,利用卡尔曼滤波对预测结果进... 为能有效预测水位,提出一种结合时间序列分析和卡尔曼滤波的优化方法。通过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站点的水位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各站点的滞后期长度,求得各变量的系数后,结合相关水位数据计算得到初始预测值,利用卡尔曼滤波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获得最终预测值,建立优化的水位预测模型。利用该组合模型进行水位预测实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预测水位短期内的趋势,预测能力稳定、预测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主成分分析 卡尔曼滤波 赤池信息量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A的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在线话语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冷静 黄旦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78,共9页
批判性思维作为21世纪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核心技能之一,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合理有效的评估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一环。目前,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估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并不能反映学习者在问题解决情境中的思考过程。因... 批判性思维作为21世纪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核心技能之一,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合理有效的评估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一环。目前,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估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并不能反映学习者在问题解决情境中的思考过程。因此,该文采用量化分析和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讨通过持续三个月的在线协作项目是否能够促进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使用内容分析法和滞后序列分析(LSA)对在线协作讨论(共809条帖子)进行话语分析,并绘制各阶段批判性思维的行为转换图。结果发现:(1)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整体上有所提高;(2)依据不同的在线协作任务,三个阶段中批判性思维过程呈现不同的特点;(3)第二阶段出现的显著序列最多、最长,其涉及的任务也最具体。本研究针对高等教育中如何设计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在线活动以及分析在线批判性思维行为序列提供了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后序列分析 批判性思维 在线活动设计 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序列的“专家—新手”结对编程话语互动模式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谭金波 吴思思 +1 位作者 吴磊 李艺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6-113,共8页
“专家—新手”结对编程是一种常见的协作学习模式,其应用效果在以往的实证研究中存在差异性。为了探究该模式产生不同效果的原因,研究采用混合方法对结对编程同伴的互动话语进行了细粒度的分析。通过滞后序列分析,发现讲解、提示、询... “专家—新手”结对编程是一种常见的协作学习模式,其应用效果在以往的实证研究中存在差异性。为了探究该模式产生不同效果的原因,研究采用混合方法对结对编程同伴的互动话语进行了细粒度的分析。通过滞后序列分析,发现讲解、提示、询问、回应等典型行为是专家传递知识、新手建构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聚类及滞后序列分析,提炼了讲授型、答疑型、引导型、探究型四种同伴互动模式。其中,引导型和探究型模式具有专家与新手双向知识转移的特点,对编程学习的积极价值较强;讲授型和答疑型模式具有专家向新手转移知识的特点,对编程学习的积极价值较弱。通过学生的反思日志,发现引导型和探究型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两种互动模式。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干预形成引导型和探究型两种模式来优化同伴互动过程,开展更加高效的结对编程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对编程 话语行为 互动模式 学习路径 滞后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认知临场感发展研究
12
作者 白雪梅 霍玉莉 +3 位作者 孙彧 顾小清 苏瑞 芦嘉玥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92,共8页
认知临场感是衡量学生知识建构程度的重要指标,然而其发展仍面临挑战。生成式人工智能(GAI)为促进认知临场感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此,研究通过两项实验探讨GAI对在线协作知识建构中认知临场感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 认知临场感是衡量学生知识建构程度的重要指标,然而其发展仍面临挑战。生成式人工智能(GAI)为促进认知临场感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此,研究通过两项实验探讨GAI对在线协作知识建构中认知临场感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采用认知网络分析法与滞后序列分析法,对在线协作知识建构学习中学生的会话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实验组(GAI支持)认知临场感表现优于对照组(无GAI支持),实验组在“解决”阶段的节点强度和“探究—解决”的连接强度均高于对照组。(2)实验组各组认知临场感表现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触发事件—解决”“探究—解决”和“整合—解决”的连接强度上。(3)共享元认知是影响GAI支持的在线协作知识建构中认知临场感发展的关键,高共享元认知水平组在“探究—解决”连接强度上高于中、低水平组,高、中共享元认知水平组在“整合—解决”连接强度上高于低水平组。(4)不同共享元认知组的认知临场感发展轨迹存在明显差异:高水平组主要集中在整合与解决阶段;中水平组多处于探究阶段;低水平组则频繁触发新问题,且难以从整合过渡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临场感 生成式人工智能 认知网络分析 滞后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单元教学视角下基于LSA的同步课堂师生交互行为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觅 文欣远 +1 位作者 李宁宁 陈焕东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4-81,共8页
城乡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民众关注的焦点,同步课堂为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提供可能的途径,研究其师生交互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有助于同步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以海口市龙峰实验小学与三江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小说单元同步... 城乡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民众关注的焦点,同步课堂为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提供可能的途径,研究其师生交互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有助于同步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以海口市龙峰实验小学与三江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小说单元同步课堂公开示范课为例,采用视频分析法及滞后序列分析法(LSA)对该课堂的师生交互行为、比率、教师提问与学生发言、教师课堂行为、学生课堂行为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行为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通过优化同步课堂教学提问方式、强化主讲教师与助讲教师的协同备课教研、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下适时调整同步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等策略,可提高和促进同步课堂师生交互行为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单元教学 同步课堂 师生互动 滞后序列分析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协同课例研修中的知识建构行为模式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妮 熊若欣 +1 位作者 徐林 郑欣欣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5-112,120,共9页
课例研修是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打造优秀课例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探究教师协同课例研修中的知识建构行为模式,文章以参加“增强现实(AR)和初中化学教学融合”课例研修的31名成员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研修过程中的知识建构行为模式转换特... 课例研修是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打造优秀课例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探究教师协同课例研修中的知识建构行为模式,文章以参加“增强现实(AR)和初中化学教学融合”课例研修的31名成员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研修过程中的知识建构行为模式转换特征。通过滞后序列分析(LSA)发现:(1)在活动前期,教师知识建构的显著性行为序列以低层次序列为主;(2)随着研修活动的推进以及知识建构的深入,高层次的显著性行为序列比较突出;(3)主持人在协同课例研修中起到了促进教师知识建构的核心作用。最后,文章讨论了教师协作学习与交互以及知识建构理论对课例研修的支持作用,并从“聚焦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规范研修过程的组织和管理”“有效利用研修伴随式数据”三个方面为提高课例研修中教师知识建构水平提出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课例研修 教师交互 知识建构 滞后序列分析(lsa) 增强现实(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水位响应滞后影响下的滑坡位移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石爱红 牛瑞卿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29,35,共5页
滑坡的位移变化不仅与其地质环境有关,还取决于外界诱发因素的动态变化,如降雨和库水位变化。本文以白家包滑坡监测数据为依据,对滑坡诱发因素与滑坡位移变化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选取月降雨量与库水响应滞后影响下的库水位... 滑坡的位移变化不仅与其地质环境有关,还取决于外界诱发因素的动态变化,如降雨和库水位变化。本文以白家包滑坡监测数据为依据,对滑坡诱发因素与滑坡位移变化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选取月降雨量与库水响应滞后影响下的库水位月平均变化量为诱发因子,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对该滑坡的位移进行了动态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滑坡位移在外界诱发因素影响下的动态变化,可有效提高模型预测精度,且简单易行,为判断滑坡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位移预测 库水位滞后 时间序列分析 ARIM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导师与智能导师效能差异研究——基于动态交互的可供性视角
16
作者 李姗姗 吴筱萌 +1 位作者 张鹏 范逸洲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7,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学界对智能导师教育功能边界和局限的研究。本研究基于可供性的动态交互视角,以在线英语写作修改任务为例,采用主题分析和滞后序列分析方法对54名学习者与智能导师和人类导师的在线交互日志进行研究,剖...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学界对智能导师教育功能边界和局限的研究。本研究基于可供性的动态交互视角,以在线英语写作修改任务为例,采用主题分析和滞后序列分析方法对54名学习者与智能导师和人类导师的在线交互日志进行研究,剖析智能导师和人类导师的效能差异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导师组存在“主动寒暄—自我报告”“按步指导—评估更新”“基于评分准则的请求”三类典型可供性交互模式,智能导师组则涌现“内容代理循环”“基本纠错循环”和“不明指向的对话”三种模式。两组可供性交互模式的差异主要源于学习者与两类导师之间关系及权力位阶的不同。因此,研究建议智能导师设计需强化社交与教学法可供性以缩小与人类导师差距,同时在技术受限背景下需整合双方优势探索人机协同教学新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可供性 智能导师 滞后序列分析 人机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周期分析中的先行指标确定方法——ARIMA时差互相关分析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运成 《统计研究》 1988年第1期15-18,共4页
在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中,经济周期的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由于变量的性质不同,周期的形状,特征也不同,有一类变量的周期峰值总是领先于其他变量的周期峰值而出现;另一类变量的周期峰值总是滞后于其他变量的周期峰值而出现;第三类变... 在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中,经济周期的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由于变量的性质不同,周期的形状,特征也不同,有一类变量的周期峰值总是领先于其他变量的周期峰值而出现;另一类变量的周期峰值总是滞后于其他变量的周期峰值而出现;第三类变量的周期峰值则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变量 经济周期分析 先行指标 宏观经济运行 互相关 时差 时间序列 分析 互相关系数 滞后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者深度学习何以发生:从行为序列到行动进向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璇律 田莉 张向众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4-93,共10页
随着新的全球学习格局的形成,社会变革带来了学习概念和学校组织的相应转变。21世纪学习范式转型与深度学习“发生问题”的研究吁求,从实践改革与理论发展两方面要求我们必须重审学习者深度学习。基于此,首先在对深度学习相关文献进行... 随着新的全球学习格局的形成,社会变革带来了学习概念和学校组织的相应转变。21世纪学习范式转型与深度学习“发生问题”的研究吁求,从实践改革与理论发展两方面要求我们必须重审学习者深度学习。基于此,首先在对深度学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学习者深度学习行为的课堂观察指标;其次,通过测试卷对“深度学习倾向的学习者”进行聚类识别,为选择性观察提供意义的聚焦对象;再次,基于课堂观察和滞后序列分析法,从实践层面对“课堂中深度学习如何发生”进行学习行为序列的提取与分析;最后,在分析上述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促进深度学习发生的行动进向:关联知识与行动问题情境的深度学习触发源点、支持身份建构的对话-协作共同体的深度学习中心逻辑以及促进自我扩展的反馈素养的深度学习中介环节,以此在研究转化的意义上回应“学习者深度学习何以发生”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发生机制 深度学习发生行为序列 滞后序列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序列的在线学习投入与学习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倪清 胡永斌 +1 位作者 钱静 许昕航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6,共8页
行为序列可以将学习者行为结构可视化,帮助研究者探寻行为与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挖掘更深层次的个体行为规律。选取“学堂在线”平台上的一门英语类国家级精品课作为案例课程,利用滞后序列分析、机器学习等方法对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和学... 行为序列可以将学习者行为结构可视化,帮助研究者探寻行为与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挖掘更深层次的个体行为规律。选取“学堂在线”平台上的一门英语类国家级精品课作为案例课程,利用滞后序列分析、机器学习等方法对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和学习行为进行实证探索。分析结果显示:(1)未辍课学习者和辍课学习者的学习投入有明显差异,前者的在线学习行为投入更高;(2)未辍课学习者和辍课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转换模式不同,前者的行为序列更加丰富,学习策略更加灵活、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协作能力更强;(3)行为序列作为特征值,能够为预测模型提供更大的信息量,进而提高辍课预测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 学习分析 行为序列 滞后序列分析 辍课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讨论中动态学习情绪和认知行为序列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王云 李志霞 +1 位作者 白清玉 姚海莹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67,共8页
在线讨论作为在线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的文本数据可以反映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互动质量以及情绪状态。学习情绪影响认知行为,从而影响学习成效,研究学习情绪和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文章基于Harris等人的情绪分类法和蔡今... 在线讨论作为在线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的文本数据可以反映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互动质量以及情绪状态。学习情绪影响认知行为,从而影响学习成效,研究学习情绪和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文章基于Harris等人的情绪分类法和蔡今中的认知分类体系,使用内容分析法和滞后序列分析法研究学习者的动态学习情绪、认知行为序列模式以及学习情绪和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困惑情绪和消极情绪会转化为积极情绪,但是中性情绪不会转化为积极情绪;学习者倾向于呈现描述行为和推断或解释行为,且认知行为序列模式具有渐进性特征;描述行为会引发消极情绪,比较行为、推断或解释行为会引发积极情绪。教师可根据学习者的行为转换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干预,以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讨论 动态学习情绪 认知行为 滞后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