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双缸滚动活塞膨胀机Fluent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马一太 张美兰 +1 位作者 田华 袁秋霞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93-1099,共7页
研究用双缸滚动活塞膨胀机代替节流阀,以提高CO2跨临界循环的效率.为了更清楚地研究CO2双缸滚动活塞膨胀机的工作情况,对其工作时内部的压力场、不同长径中间通道的压力场和湍流强度场进行了Fluent模拟与分析,压力场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膨... 研究用双缸滚动活塞膨胀机代替节流阀,以提高CO2跨临界循环的效率.为了更清楚地研究CO2双缸滚动活塞膨胀机的工作情况,对其工作时内部的压力场、不同长径中间通道的压力场和湍流强度场进行了Fluent模拟与分析,压力场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膨胀前后容积并非完全等于一级气缸和二级气缸的容积,还应加上中间通道的容积.不同长径中间通道分析结果指出长度20,mm、直径4,mm的中间通道所造成的压力损失最小.湍流强度分析结果显示湍流强度波动主要集中在二级气缸进气口的月牙形空间处,一级气缸的流体流动则相对稳定,湍流强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跨临界循环 滚动活塞膨胀机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跨临界循环滚动活塞膨胀机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马一太 王洪利 +1 位作者 曾宪阳 李敏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3-390,共8页
利用弹性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法,对本实验室开发的CO_2跨临界循环第三代滚动活塞膨胀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滑板侧面与排气腔接触处的最大变形量为1.10μm;当滑板与滑板槽之间的单侧间隙为6μm时,二者的摩擦和泄漏综合效果最佳... 利用弹性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法,对本实验室开发的CO_2跨临界循环第三代滚动活塞膨胀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滑板侧面与排气腔接触处的最大变形量为1.10μm;当滑板与滑板槽之间的单侧间隙为6μm时,二者的摩擦和泄漏综合效果最佳;滚动活塞的最大变形量约为1.78μm;考虑润滑油膜的厚度,滚动活塞的径向间隙保持在4~6μm较合适;偏心轴在主、副轴承之间的变形量大于其两侧的变形量,最大变形量为1.16μm。该文为第三代膨胀机的性能完善、新四代膨胀机的设计与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CO2跨临界循环 滚动活塞膨胀机 排气腔 滑板 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跨临界循环双缸滚动活塞膨胀机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姜云涛 马一太 田华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09-1213,共5页
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需要利用膨胀机回收功以提高循环效率.在单缸滚动活塞膨胀机的基础上,提出了双缸滚动活塞膨胀机,分析了进气控制结构,进气管中余隙容积的存在会损失一部分膨胀功;分析了两缸内工作腔的吸气、膨胀、排气过程;在一定工... 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需要利用膨胀机回收功以提高循环效率.在单缸滚动活塞膨胀机的基础上,提出了双缸滚动活塞膨胀机,分析了进气控制结构,进气管中余隙容积的存在会损失一部分膨胀功;分析了两缸内工作腔的吸气、膨胀、排气过程;在一定工况下,设计了双缸并联滚动活塞膨胀机;根据设计的结构参数进行了运动分析和受力计算.上下两缸的活塞与滑板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活塞上的气体力是平衡的,只需要平衡惯性力矩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氰化碳跨临界循环 膨胀机 双缸滚动活塞膨胀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