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列车轮对简化模型重力刚度与滚动半径的计算方法
1
作者 谢建华 《力学与实践》 2024年第2期427-431,共5页
在建立列车轮对简化模型动力学方程中,如果假设侧移和摇头角是微小量,及质心高度保持不变,可以较简便地求出重力刚度和滚动半径等量的近似表达式。本文用几何方法给出了轮对质心高度和滚动半径与侧向位移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可以获得这... 在建立列车轮对简化模型动力学方程中,如果假设侧移和摇头角是微小量,及质心高度保持不变,可以较简便地求出重力刚度和滚动半径等量的近似表达式。本文用几何方法给出了轮对质心高度和滚动半径与侧向位移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可以获得这些量的解析表达式;另外还通过运动学方法,证明了重力刚度和滚动半径等量的简便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对 重力刚度 滚动半径 几何和运动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滚动半径差异的适时四驱汽车限滑控制策略
2
作者 赵洋 刘元治 +2 位作者 崔金龙 周泽慧 吴爱彬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4,共8页
结合小备胎识别和轮速补偿技术,设计了基于前、后轴附着率相等的限滑前馈控制和基于轴速差的限滑反馈控制,搭建了适时四驱汽车动力学仿真平台,对小备胎识别、轮速补偿、限滑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现了适时四驱汽车中央差速及差速... 结合小备胎识别和轮速补偿技术,设计了基于前、后轴附着率相等的限滑前馈控制和基于轴速差的限滑反馈控制,搭建了适时四驱汽车动力学仿真平台,对小备胎识别、轮速补偿、限滑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现了适时四驱汽车中央差速及差速限滑功能,提高了车辆的动力性和行驶稳定性,避免了因滚动半径差异导致的限滑控制功能误触发,解决了因备胎滚动半径小而导致的电控多片离合器异常磨损、烧蚀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时四驱 限滑控制 扭矩分配 滚动半径差异 备胎识别轮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滚动半径法轮胎气压异常报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2
3
作者 韩宗奇 宋健 +2 位作者 苏丹丹 李晓稳 张启中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21-724,共4页
利用轮胎气压与滚动半径之间的线性关系,提出了一种轮胎气压监测与报警系统。它通过测量车轮转动时发出的脉冲(成反比地反映轮胎滚动半径的大小),并经车速、磨损等修正后,间接地估计出轮胎气压。当其偏差超出预先设定的门限后,发出异常... 利用轮胎气压与滚动半径之间的线性关系,提出了一种轮胎气压监测与报警系统。它通过测量车轮转动时发出的脉冲(成反比地反映轮胎滚动半径的大小),并经车速、磨损等修正后,间接地估计出轮胎气压。当其偏差超出预先设定的门限后,发出异常警报。根据道路试验数据,设计制作了轮胎气压监测和异常报警系统,并设定了两级门槛值和三级报警模式。经实车道路试验验证,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半径 轮胎气压监测 报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轮胎滚动半径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韩加蓬 周孔亢 孙春玲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3-166,共4页
介绍了轮胎滚动半径测量的试验原理和试验方法,通过对捷达轿车的道路试验,得出了轮胎滚动半径与轮胎气压、车速和载荷之间的关系。在低滑移率条件下,轮胎的滚动半径随车速、轮胎气压的增加而增大,而轮胎载荷在正常范围内对其影响较小。... 介绍了轮胎滚动半径测量的试验原理和试验方法,通过对捷达轿车的道路试验,得出了轮胎滚动半径与轮胎气压、车速和载荷之间的关系。在低滑移率条件下,轮胎的滚动半径随车速、轮胎气压的增加而增大,而轮胎载荷在正常范围内对其影响较小。这一试验研究结果对于间接TPMS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滚动半径 试验 轮胎 气压 载荷 车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轮滚动半径动力学建模试验研究
5
作者 杜魏魏 《汽车实用技术》 2017年第22期88-90,共3页
文章建立了整车条件下轮胎滚动半径与车速和轮边驱动力的测试模型。基于美国NI c RIO控制器构建了测试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台架试验,基于试验数据对测试模型进行参数拟合。结果表明实测数据与模型数据相关度高,相关系数为96.64%,说明论文... 文章建立了整车条件下轮胎滚动半径与车速和轮边驱动力的测试模型。基于美国NI c RIO控制器构建了测试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台架试验,基于试验数据对测试模型进行参数拟合。结果表明实测数据与模型数据相关度高,相关系数为96.64%,说明论文研究方法是合理有效的。论文研究为整车测试中轮胎滚动半径获取和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 滚动半径 测试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胎有效滚动半径与负荷半径特性研究
6
作者 张保军 李论 +2 位作者 吕满意 王伟 冯勇 《汽车工程师》 2023年第4期26-32,共7页
为分析轮胎有效滚动半径和负荷半径特性,利用均匀设计方法,对不同条件下的有效滚动半径、负荷半径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滚动半径、负荷半径受速度、气压、载荷影响的趋势基本一致,影响程度不同;外倾角、侧偏角对有效滚动半径和负荷... 为分析轮胎有效滚动半径和负荷半径特性,利用均匀设计方法,对不同条件下的有效滚动半径、负荷半径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滚动半径、负荷半径受速度、气压、载荷影响的趋势基本一致,影响程度不同;外倾角、侧偏角对有效滚动半径和负荷半径的影响规律不同;随着胎面磨损的增加,滚动半径和负荷半径均减小。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获得了有效滚动半径和负荷半径的回归方程,验证结果表明,回归方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 有效滚动半径 负荷半径 均匀设计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球变换支持下的TIN-DDM地形特征线自动提取方法
7
作者 董箭 张志强 +2 位作者 彭认灿 周唯 季宏超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9,共13页
针对传统规则格网数字高程模型地形特征线提取方法中存在阈值难以定量调控、连接方式无法自适应调整以及地形特征线类型不完整的问题,将滚动球变换模型应用于不规则三角网数字水深模型(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 digital depth mo... 针对传统规则格网数字高程模型地形特征线提取方法中存在阈值难以定量调控、连接方式无法自适应调整以及地形特征线类型不完整的问题,将滚动球变换模型应用于不规则三角网数字水深模型(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 digital depth model,TIN-DDM)地形特征线的自动提取,在构建临界滚动球半径关联的地形特征点定量识别判定准则基础上,引入地形形态边界点概念,采用逆向工程的建模思路,建立了以剖分单元为基础的地形特征线自动提取模型,结合地形类型判定准则的多尺度表达特性及顾及水深数值的地形特征优化模型,提出了可多尺度表达且类型完整的地形特征线自动提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经典地表流水模拟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完整、连续且细分的TIN-DDM地形特征线自动提取及多尺度表达,且提取的地形特征线具有更高的地形重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球变换 不规则三角网数字水深模型 地形特征线 临界滚动半径 剖分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轮轨蠕滑最小化的钢轨打磨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郭战伟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5,共7页
根据对轮轨蠕滑形成机理的研究,指出轮轨接触的滚动半径差是影响轮轨蠕滑的重要参数;利用车辆动力学软件NUCARS和选用不同钢轨廓形,仿真计算滚动半径差对轮轨关系的影响,据此提出应通过钢轨打磨,消除或减弱轮轨蠕滑,从而实现轮轨关系的... 根据对轮轨蠕滑形成机理的研究,指出轮轨接触的滚动半径差是影响轮轨蠕滑的重要参数;利用车辆动力学软件NUCARS和选用不同钢轨廓形,仿真计算滚动半径差对轮轨关系的影响,据此提出应通过钢轨打磨,消除或减弱轮轨蠕滑,从而实现轮轨关系的改善,达到延长钢轨使用寿命的目的。理论计算和现场钢轨打磨试验表明,在大秦重载铁路实施钢轨打磨后,滚动半径差减小,钢轨的廓面形状与车轮形成贴合型接触,降低了轮轨蠕滑力和横向力以及轮轨滚动阻力,改善了轮轴转向特性,使钢轨的平均侧磨减少了将近50%,钢轨的通过总重从9×108 t增加到15×108 t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打磨 轮轨关系 蠕滑 滚动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搜索在轮胎纵向刚度估计中的应用
9
作者 韩加蓬 王艳阳 周孔亢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8-230,234,共4页
通过建立轮胎动力模型,利用基于模式搜索的最小二乘法对轮胎的纵向刚度和滚动半径两个参数进行了动态估计。该方法避免了求解模型参数时最优化函数导数的求取,改善了由于初值选取不当,迭代不收敛的困难,MATLAB仿真说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通过建立轮胎动力模型,利用基于模式搜索的最小二乘法对轮胎的纵向刚度和滚动半径两个参数进行了动态估计。该方法避免了求解模型参数时最优化函数导数的求取,改善了由于初值选取不当,迭代不收敛的困难,MATLAB仿真说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应用于车辆的实际数据,可以实时估计轮胎参数变化,对于间接胎压监测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轮胎纵向刚度 理论研究 滚动半径 轮胎模型 模式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货车作用下固定辙叉心轨磨耗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于淼 张军 +1 位作者 鹿广清 马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0-35,共6页
针对大秦铁路75 kg/m钢轨12号高锰钢固定辙叉心轨处的磨耗问题,基于 Kalker简化理论,建立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比较重载C80型货车侧向通过道岔辙叉区时,不同车轮和道岔型面匹配下的轮轨蠕滑力、轮轨接触斑面积、车轮滚动圆... 针对大秦铁路75 kg/m钢轨12号高锰钢固定辙叉心轨处的磨耗问题,基于 Kalker简化理论,建立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比较重载C80型货车侧向通过道岔辙叉区时,不同车轮和道岔型面匹配下的轮轨蠕滑力、轮轨接触斑面积、车轮滚动圆半径与车轮磨耗功率间的关系以及轮轨型面匹配程度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车辆从翼轨行进到心轨时,其标准车轮滚动圆半径的突变值在4~5 mm 之间,相对于标准车轮,磨耗车轮的值降低了50%,对心轨的垂向冲击较小;轮对由翼轨过渡到心轨时,其左右磨耗车轮的滚动圆半径差值小于标准车轮,磨耗车轮的纵向蠕滑力相对标准车轮减低了45%~63%;磨耗功率大小与车轮滚动圆半径以及轮轨型面匹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货车 固定辙叉 心轨磨耗 滚动半径 轮轨型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车跑偏原理和问题解决 被引量:6
11
作者 石磊 《汽车实用技术》 2014年第11期7-11,共5页
影响整车跑偏的因素主要有:轮胎性能、整车四轮定位、转向助力不平衡及路面倾斜程度等。赛欧跑偏主要原因是整车四轮定位前轮主销后倾差超过标准。为改善整车行驶向右跑偏的趋势,需要调整前轮主销后倾差(左侧一右侧)处于负值0.3度左右... 影响整车跑偏的因素主要有:轮胎性能、整车四轮定位、转向助力不平衡及路面倾斜程度等。赛欧跑偏主要原因是整车四轮定位前轮主销后倾差超过标准。为改善整车行驶向右跑偏的趋势,需要调整前轮主销后倾差(左侧一右侧)处于负值0.3度左右。为实现前轮主销后倾调整目的,设计和改善主销后倾调整装配工装,最终满足了装配工艺和整车四轮定位调整的要求,改善了赛欧跑偏性能,降低了客户的抱怨,攻关小组因此获得了上汽集团2002年技术创新一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定位 轮胎锥度 Conicity 轮胎残余回正力矩PRAT 轮胎滚动半径R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轮轨黏着特性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常崇义 王成国 +1 位作者 钱立新 王俊彪 《中国铁道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92,共0页
基于ALE(Arbitrary Lagrangian Eulerian)有限元建立稳态轮轨滚动接触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和分析重载轮轨滚动接触的黏着特性,并研究不同速度等级对重载轮轨黏着蠕滑特性的影响。用该模型对重载大功率机车车轮在轨道上从... 基于ALE(Arbitrary Lagrangian Eulerian)有限元建立稳态轮轨滚动接触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和分析重载轮轨滚动接触的黏着特性,并研究不同速度等级对重载轮轨黏着蠕滑特性的影响。用该模型对重载大功率机车车轮在轨道上从制动、惰行到牵引过程进行计算,得到了这一过程中轮轨接触状态的变化规律和黏着特性曲线。在重载大功率机车从制动、惰行到牵引的过程中,轮轨纵向摩擦力由反方向饱和状态逐渐转变成牵引方向饱和状态,而轮轨横向摩擦力始终呈反对称性分布,其最大值位置先是逐渐靠近接触斑中心,然后又逐渐远离之;摩擦力矢量呈旋转分布,其方向从与运动方向相反逐渐变为与运动方向相同,其旋转中心从轮缘附近逐渐进入接触斑,随后又逐渐向轮缘一侧移动;当轮轨纵向蠕滑率较小(≤0.003)时,黏着力随纵向蠕滑率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但运行速度对此影响不大;进入大蠕滑率(>0.003)区域后,黏着力随蠕滑率的增加而减小,并且速度越高,黏着力降低得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滚动接触 ALE 有限元 黏着 滚动半径 大功率机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底坡对运营地铁轮轨接触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雅 时瑾 李克飞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33,共9页
为研究不同轨底坡条件下实际运营地铁列车的轮轨接触特性,采用轮轨接触空间迹线方法计算分析了轨底坡对轮轨接触几何参数的影响,并建立某地铁B型车辆动力学模型,详细分析了不同线路条件下轨底坡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LM&... 为研究不同轨底坡条件下实际运营地铁列车的轮轨接触特性,采用轮轨接触空间迹线方法计算分析了轨底坡对轮轨接触几何参数的影响,并建立某地铁B型车辆动力学模型,详细分析了不同线路条件下轨底坡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LM&CHN60轮轨匹配条件下,轨底坡在1/45~1/20范围内轮轨接触点分布连续,特别是直线段在轨底坡为1/20、曲线段在轨底坡为1/40时轮轨匹配性能良好;运营条件下车轮踏面凹磨造成等效锥度过大,轮轨接触点分布不连续,易造成异常晃车;曲线地段车轮踏面凹磨限制了轮对横向运动,导致轮对对中困难,轮轨接触匹配不良,易造成轮轨滚动接触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轮轨接触 滚动半径 等效锥度 轮轨磨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轮型面磨耗诱发高速铁路轮轨接触几何参数时变的规律 被引量:8
14
作者 肖乾 昌超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5-92,共8页
将轨道系统视为无质量的黏弹性力元,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UM建立CRH2型高速列车单个车体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并结合轮轨非椭圆滚动接触模型和车轮型面磨耗演变模型,以车轮最大磨耗深度为0.1mm作为车轮型面更新的条件,通过动力学... 将轨道系统视为无质量的黏弹性力元,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UM建立CRH2型高速列车单个车体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并结合轮轨非椭圆滚动接触模型和车轮型面磨耗演变模型,以车轮最大磨耗深度为0.1mm作为车轮型面更新的条件,通过动力学仿真研究轨道系统振动、车辆悬挂力元非线性和轮轨接触几何非线性特性等影响下滚动圆半径差、等效锥度、接触角和接触点分布等轮轨接触几何参数的时变规律。结果表明:通过不同运营里程下车轮型面磨耗和名义滚动圆半径处磨耗仿真与实测的对比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随着运营时间的推移和运营里程的增加,车轮型面磨耗会对轮轨接触几何参数产生明显的影响:其中,等效锥度、滚动圆半径差和接触角在运营里程从0逐渐增加到10万km的过程中变化明显,而从10万km逐渐增加到20万km时变化渐缓,然后在从20万km逐渐增加到25万km的过程中车轮型面磨耗又进一步加剧,等效锥度、滚动圆半径差和接触角的变化幅度又急剧增加,轮轨接触点分布则随着运营里程的增加由一点接触逐渐向两点接触演变,车辆的动力学性能也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型面磨耗 轮轨接触 几何参数 滚动半径 等效锥度 接触角 动力学仿真 高速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货车侧向通过固定辙叉的动力学响应
15
作者 刘晓东 张军 +1 位作者 马贺 封全保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4-128,共5页
针对大秦(大同—秦皇岛)重载铁路高锰钢固定辙叉磨耗严重问题,建立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学模型,比较车轮不同磨耗程度下重载货车侧向通过固定辙叉时的车轮滚动圆半径、轮轨垂向力、轮轨横向和纵向蠕滑力、货车过叉平顺性等动力学响应,分析... 针对大秦(大同—秦皇岛)重载铁路高锰钢固定辙叉磨耗严重问题,建立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学模型,比较车轮不同磨耗程度下重载货车侧向通过固定辙叉时的车轮滚动圆半径、轮轨垂向力、轮轨横向和纵向蠕滑力、货车过叉平顺性等动力学响应,分析不同轮叉型面的匹配规律。结果表明:当车辆由翼轨向心轨过渡时,标准车轮与磨耗初期车轮滚动圆半径突变值在4.3~6.5 mm,磨耗中后期车轮滚动圆半径突变值降低50%,减小了对辙叉的磨损,同时磨耗中后期车轮的轮轨垂向力较标准型车轮减小近1/2,降低了对心轨的垂向冲击;标准车轮与磨耗初期车轮对标准辙叉磨损较大,磨耗中后期车轮通过辙叉时各动力学性能指标均较理想,有利于改善轮叉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货车 固定辙叉 数值模拟 磨耗 滚动半径 平顺性 轮叉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