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陆两栖飞机顶浪中滑行运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开业 周辉 +2 位作者 曹嘉荣 江婷 唐彬彬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1-362,共12页
为了掌握水陆两栖飞机在顶浪中滑行运动的运动特性,采用数值水池-直角网格有限差分方法研究波长和波高对飞机垂荡、纵摇响应及舯部、艏部垂向过载的影响规律。该方法基于分步法对Navier-Stokes方程进行空间离散,采用浸没边界法捕捉复杂... 为了掌握水陆两栖飞机在顶浪中滑行运动的运动特性,采用数值水池-直角网格有限差分方法研究波长和波高对飞机垂荡、纵摇响应及舯部、艏部垂向过载的影响规律。该方法基于分步法对Navier-Stokes方程进行空间离散,采用浸没边界法捕捉复杂物体边界,并准确模拟其大幅运动,同时利用THINC/SW算法有效模拟自由液面的剧烈运动。计算结果表明:波长和波高对水陆两栖飞机的滑行运动响应影响较大,随着滑行速度的增大,纵摇谐振波长不断增大,垂荡谐振波长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同时飞机的纵摇和垂荡运动响应、艏部和舯部的垂向过载与波高之间的线性关系也会随之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两栖飞机 滑行运动响应 直角网格 浸没边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击过程中避雷线弧根的滑行运动建模与分析
2
作者 郭德明 林子铭 +3 位作者 刘刚 王珮沣 彭向阳 王锐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188,共8页
避雷线(overhead ground wire,OGW)是防止输电导线遭受雷击的重要设备。当OGW遭受雷击时,弧根的滑行运动会导致不一样的损伤机理,因此有必要对弧根的滑行运动进行分析,从而为损伤机理的研究和避雷线的选型设计提供滑行位移的数据支持。... 避雷线(overhead ground wire,OGW)是防止输电导线遭受雷击的重要设备。当OGW遭受雷击时,弧根的滑行运动会导致不一样的损伤机理,因此有必要对弧根的滑行运动进行分析,从而为损伤机理的研究和避雷线的选型设计提供滑行位移的数据支持。首先,文中基于链式建模方法建立了弧根沿着OGW的滑行运动模型,并通过分析电磁力的主要影响范围,缩小了建模的空间边界,从而大幅度减少了计算量;然后,通过实验室内的针-线放电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基于所建立的模型,对弧根滑行位移的影响因素,包括热浮力、回击电流和持续电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回击电流的作用下,热浮力的影响可以忽略。弧根的滑行位移与波尾时间成正相关,而与波头时间无关。在持续电流的作用下,热浮力会影响弧根滑行位移的评估结果,最大误差超过了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 弧根 滑行运动 避雷线(OGW) 链式模型 回击电流 持续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滚动运动和滑行运动组合在一起的直线滑动轴承
3
《航空制造技术》 2010年第7期104-104,共1页
新合成轴承“DryLin WJRM”是为了减少驱动力而研发的,尤其是为了满足各类门、防护系统、分隔机构和可调式锁以及轻型搬运任务的要求。为此,易格斯利用了滑行运动和滚动运动的特殊优势,将它们组合在了一起。
关键词 滑动轴承 滚动运动 滑行运动 运动组合 直线 防护系统 驱动力 可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行艇船体运动分析模拟的效用
4
作者 岳国强 《国外舰船工程》 2001年第7期1-9,共9页
滑行艇的水动力学与常规排水型船体不同,通常不适用于线性分析。因其航速高、倾角小及吃水浅,会产生明显的水动力和动态非线性。湿表面积的较大变化和喷雾射流的效应,正是应该包含在精确滑行建模中的两个因素。因此,非线性模拟已成... 滑行艇的水动力学与常规排水型船体不同,通常不适用于线性分析。因其航速高、倾角小及吃水浅,会产生明显的水动力和动态非线性。湿表面积的较大变化和喷雾射流的效应,正是应该包含在精确滑行建模中的两个因素。因此,非线性模拟已成为预报滑行动力的富有吸引力的方法。然而,由于参数范围较大,以及设计螺线时间有限,所以模拟方法在使用上受到限制。在计算机成为模拟的有效工具之前,用户应该了解特定设计的响应特性。通过采用现代动力系统分析方法,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上述技术方法首先将物理系统近似为一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然后应用综合分析方法来确定临界性能区域。介绍采用动力系统分析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检查了典型滑行船体的垂向运动,预报了垂直平面失稳和不安全运动区域,并利用滑行船体模拟器进行了研究。所叙述的实例只涉及恒速、规则波和不变的船底斜度,方法是很通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性能 滑行 滑行运动 模拟分析 线性稳定 动力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置舵角对跨介质航行体入水尾拍运动影响试验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喜燕 袁绪龙 +1 位作者 罗凯 祁晓斌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32-1642,共11页
为研究预置舵角对跨介质航行体高速入水过程尾拍运动特性的影响,搭建高速入水试验平台并设计带有内测单元的试验模型,开展入水角为20°时不同预置舵角下跨介质航行体高速入水试验研究。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入水空泡,同时由内测单元... 为研究预置舵角对跨介质航行体高速入水过程尾拍运动特性的影响,搭建高速入水试验平台并设计带有内测单元的试验模型,开展入水角为20°时不同预置舵角下跨介质航行体高速入水试验研究。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入水空泡,同时由内测单元测量航行体的运动参数和表面压力,分析预置舵角对跨介质航行体高速入水过程中空泡发展特性、入水运动特性以及表面压力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跨介质航行体入水过程中先后经历滑行运动阶段和尾拍运动阶段,尾拍形成的法向过载最高可达滑行产生法向过载的2倍;入水距离约5倍航行体长度时,入水空泡形成闭合,泡内压力在闭合前后呈先降低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入水空泡闭合时,随着预置舵角增大,形成的附体空泡与主体空泡发生分离,在预置舵角为10°时,空泡尾流出现双涡管现象;预置舵角越大,跨介质航行体入水转平/偏转能力越强,当形成单侧尾拍运动后,航行体爬升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介质航行体 预置舵角 尾拍载荷 滑行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足滑冰机器人直线运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董金秋 蒋蓁 彭为 《机电工程》 CAS 2010年第11期115-118,共4页
为研究四足滑冰机器人直线滑行运动时关节驱动参数对运动速度的影响,首先建立了机器人运动的物理模型,对运动原理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将Matlab理论分析和ADAMS运动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绘制了不同驱动参数和腿部关节运动协调参数下的速度... 为研究四足滑冰机器人直线滑行运动时关节驱动参数对运动速度的影响,首先建立了机器人运动的物理模型,对运动原理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将Matlab理论分析和ADAMS运动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绘制了不同驱动参数和腿部关节运动协调参数下的速度曲线。最后,通过对比曲线,总结出了驱动参数和腿部关节协调参数对机器人运动速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驱动参数和腿部关节协调参数的选择对机器人运动速度影响颇大。该研究为以后机器人的控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滑冰机器人 直线滑行运动 驱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尾裙跨介质航行体高速斜入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喜燕 袁绪龙 +2 位作者 罗凯 祁晓斌 鲁娜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6-118,共13页
为了研究带尾裙跨介质航行体高速斜入水过程中空泡的发展及运动特性,搭建了高速入水实验平台,并设计了带有内测单元的实验模型,对带尾裙跨介质航行体开展了入水角为20°、入水速度为30~130 m/s的实验研究。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入水空... 为了研究带尾裙跨介质航行体高速斜入水过程中空泡的发展及运动特性,搭建了高速入水实验平台,并设计了带有内测单元的实验模型,对带尾裙跨介质航行体开展了入水角为20°、入水速度为30~130 m/s的实验研究。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入水空泡,同时由内测单元测量航行体的运动参数和泡内压力,获得了航行体高速斜入水过程中空泡的发展特性、入水运动特性以及泡内压力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带尾裙跨介质航行体在入水过程中形成了滑行运动特性,入水空泡发生弯曲变形现象,随着入水速度的升高,入水弹道向上偏转的趋势更加明显;航行体入水轴向过载峰值作用时间较长,法向过载峰值在入水1.5倍航行体长度后逐渐降至零值附近波动;泡内压力随入水空泡的形成和发展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最低压力随入水速度呈线性趋势,形成时间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介质航行体 入水空泡 空泡压力 冲击载荷 滑行运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格斯推出DiyLin WJRM——新合成导轨
8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5,共1页
易格斯推出了一种全新的合成导轨,DryLinWJRM其性价比高,可同时实现滚动和滑行运动,从而减小驱动力,满足各类门、防护系统、分隔机构和可调式锁以及轻型搬运工具的要求。
关键词 导轨 合成 滑行运动 防护系统 搬运工具 性价比 驱动力 可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多功能拖拉机紧急制动时的侧滑现象
9
作者 江小俊 《福建农机》 2011年第2期50-50,共1页
多功能拖拉机紧急制动时产生侧滑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只是产生侧滑的轻重不同而已。侧滑产生的重要前提是,快速行驶的拖拉机在制动时车轮必须处于抱死状态而发生滑行运动,此时才有可能发生侧滑。从车轮抱死的情况看可分为三种状态:... 多功能拖拉机紧急制动时产生侧滑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只是产生侧滑的轻重不同而已。侧滑产生的重要前提是,快速行驶的拖拉机在制动时车轮必须处于抱死状态而发生滑行运动,此时才有可能发生侧滑。从车轮抱死的情况看可分为三种状态:(I)前轴的两个车轮先抱死;(2)后轴的两个车轮先抱死;(3)前后轴上的车轮同时抱死。第三种情况较少,而前两种情况会常出现在我们常见的也非常危险的侧滑现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拖拉机 侧滑现象 紧急制动 车轮抱死 滑行运动 状态 后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