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移界面位置对叶轮机械内部旋转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文全 郝栋伟 张立翔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90-894,共5页
为研究滑移界面位置对叶轮机械内部流体旋转流场的影响,选择了有定子和无定子二种典型的叶轮机械模型,使滑移界面位于转子和静止部件之间的不同位置,分别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叶轮机械内部旋转流场分布,并与实验结果和其他文献结果... 为研究滑移界面位置对叶轮机械内部流体旋转流场的影响,选择了有定子和无定子二种典型的叶轮机械模型,使滑移界面位于转子和静止部件之间的不同位置,分别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叶轮机械内部旋转流场分布,并与实验结果和其他文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滑移界面越靠近转子,转子转动对四周区域流体的影响越小;滑移界面越靠近静止部件,转子转动对四周区域流体的影响越大;滑移界面位置应取在转子和静止部件之间靠近转子的1/8~1/4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机械 旋转流场 滑移网格 滑移界面位置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黏弹滑移界面理论揭示套管中模式波的传播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雪莲 唐晓明 +3 位作者 李盛清 李疾翎 江灿 刘临政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562-3571,共10页
目前固井质量评价主要是利用套管中模式波的幅度或衰减变化判断套管与水泥间的胶结状况.在超声测量频段(70~500 kHz),现有声波测井仪器工作时在套管中激发的模式波类似薄板中的对称兰姆波(拉伸波)或反对称兰姆波(弯曲型兰姆波).本文将... 目前固井质量评价主要是利用套管中模式波的幅度或衰减变化判断套管与水泥间的胶结状况.在超声测量频段(70~500 kHz),现有声波测井仪器工作时在套管中激发的模式波类似薄板中的对称兰姆波(拉伸波)或反对称兰姆波(弯曲型兰姆波).本文将黏弹滑移界面理论应用到套管和水泥的耦合界面,探讨了套管中的准兰姆波(包括拉伸波和弯曲型兰姆波)与套管后物质的耦合方式,拉伸波与套后物质主要以剪切刚度耦合,即便是0.01 mm的微环也会使得拉伸波的衰减明显降低,接近套后是流体时的响应特征;而弯曲型兰姆波与套管后物质主要以法向刚度耦合,这使得在套后胶结轻质水泥时弯曲型兰姆波对微环不敏感,在套后耦合常规水泥时微环的存在又会使得弯曲型兰姆波的衰减明显增强,衰减的增加说明其与套后物质的声耦合更紧密,也表明微环与常规水泥的等效声阻抗适当降低,更有利于弯曲型兰姆波传播时与套后介质实现法向刚度的匹配.拉伸波和弯曲型兰姆波对同一胶结状况的不同响应特征也为固井质量综合评价时区分不同的水泥胶结状况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滑移界面理论 兰姆波 套管井 微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驱动高速飞片模拟中滑移界面处理 被引量:4
3
作者 阚明先 王刚华 +2 位作者 张红平 赵海龙 杨龙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0-185,共6页
在二维单介质磁驱动数值模拟程序(MDSC2)的基础上,采用局部结构整体非结构的网格拼接方法,研制了处理滑移界面的二维多介质程序。二维多介质程序解决了单介质程序无法处理的电极与飞片之间相互作用的模拟问题,能更准确地模拟磁驱动发射... 在二维单介质磁驱动数值模拟程序(MDSC2)的基础上,采用局部结构整体非结构的网格拼接方法,研制了处理滑移界面的二维多介质程序。二维多介质程序解决了单介质程序无法处理的电极与飞片之间相互作用的模拟问题,能更准确地模拟磁驱动发射实验的飞片状态。计算结果表明:发射飞片的自由面部分始终保持固体密度状态;自由面速度历史和VISAR测量的速度曲线相吻合;飞片中间部分在电流加载过程中始终具有良好的平面性,飞片两端出现拖尾质量,产生不稳定性,这是由于飞片两端与飞片中间部分的磁场强度分布不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力学 磁驱动飞片 不稳定性 滑移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瞬态模拟中滑移界面形状和位置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超越 王福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8,共8页
滑移网格法是分析离心泵瞬态流场的最主要方法,其中滑移界面形状和位置的选取方式对流场计算结果有直接影响,而目前对如何选取离心泵滑移界面并无统一的看法。以一台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采用5种不同的滑移界面方案分别对水泵流场进行瞬态... 滑移网格法是分析离心泵瞬态流场的最主要方法,其中滑移界面形状和位置的选取方式对流场计算结果有直接影响,而目前对如何选取离心泵滑移界面并无统一的看法。以一台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采用5种不同的滑移界面方案分别对水泵流场进行瞬态模拟,对比不同工况下的外特性、基本流态和隔舌处压力脉动特性等。研究表明,方案I(紧贴叶轮的短一字形滑移界面)和方案Ⅴ(环绕叶轮的倒U字形滑移界面)的水泵效率平均计算误差均在1%左右,且两者在轴面流态和蜗壳进口的速度分布上均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而方案Ⅴ更能突出泵腔流体流速的梯度变化,且在隔舌处的压力脉动特性方面最符合已有研究结果。方案Ⅲ(紧贴叶轮的长一字形滑移界面)和方案Ⅳ(紧贴基圆的长一字形滑移界面)均将整个泵腔设为旋转域,水泵效率计算误差达5.2%和9.2%,且两者的轴面流态也明显有悖于已有研究结论。方案Ⅳ和方案Ⅱ(紧贴基圆的短一字形滑移界面)均将旋转域紧贴隔舌,导致隔舌对液流的切割作用被放大,表现为隔舌处的进口流速严重下降。综合分析表明,直接将泵腔设为旋转域和将滑移界面紧贴隔舌的做法均会使模拟结果有较大偏差,推荐将滑移界面取为环绕叶轮的倒U字形,该方式能在保证模拟精度的同时反映最真实的流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滑移网格法 滑移界面 瞬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滑移界面方法求解动/静相干叶排内非定常流动 被引量:3
5
作者 党政 席光 王尚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28-32,共5页
基于滑移界面技术,发展了求解二维动/静相干叶排内非定常粘性流动的计算方法和软件,该方法克服了混合平面方法所引入的方法误差.压力与速度耦合采用非迭代PISO算法;计算区域的离散采用非交错斜交网格.计算了二维不可压缩Co... 基于滑移界面技术,发展了求解二维动/静相干叶排内非定常粘性流动的计算方法和软件,该方法克服了混合平面方法所引入的方法误差.压力与速度耦合采用非迭代PISO算法;计算区域的离散采用非交错斜交网格.计算了二维不可压缩Couete流动及无限长相对运动动/静叶排内的非定常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移界面 动/静相干叶排 非定常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半空间中含粘性滑移界面圆形衬砌洞室对平面SH波的散射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中宪 张征 梁建文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9-385,508-509,共8页
为揭示粘性滑移界面对衬砌洞室地震响应规律的影响,采用一种高精度的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基于粘性滑移界面模型,求解了弹性半空间中浅埋圆形衬砌洞室对入射平面SH波的散射。结果表明:中低频波入射时,随着界面滑移刚度系数的增加,衬砌洞... 为揭示粘性滑移界面对衬砌洞室地震响应规律的影响,采用一种高精度的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基于粘性滑移界面模型,求解了弹性半空间中浅埋圆形衬砌洞室对入射平面SH波的散射。结果表明:中低频波入射时,随着界面滑移刚度系数的增加,衬砌洞室上方地表位移幅值减小,而界面粘性系数对地表位移反应不明显;衬砌内壁应力幅值随界面滑移刚度系数的增加而增大。高频波入射下,较小的界面粘性系数对地表位移放大效应更为显著;当界面滑移刚度系数较小时,部分频段由于体系共振效应会造成显著的应力集中;高频特别是共振频率段,粘性系数对应力幅值有明显的降幅效应。研究结论可为实际地下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半空间 衬砌洞室 粘性滑移界面 动应力集中 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 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移界面耦合技术的旋转电机磁场仿真方法
7
作者 江鹏 骞耕 +3 位作者 黄晓晓 张群 王平 关振群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0-9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滑移界面耦合技术的旋转电机磁场仿真方法。首先,对旋转电机问题建立等效弱形式,用Lagrange乘子法施加Coulomb规范条件和滑移界面处的磁矢势连续性条件;然后,采用混合单元方法离散整个求解域中的未知量,采用棱边单元法离... 提出了一种基于滑移界面耦合技术的旋转电机磁场仿真方法。首先,对旋转电机问题建立等效弱形式,用Lagrange乘子法施加Coulomb规范条件和滑移界面处的磁矢势连续性条件;然后,采用混合单元方法离散整个求解域中的未知量,采用棱边单元法离散滑移界面处的Lagrange矢量乘子,并采用多点约束法耦合滑移界面处的Lagrange标量乘子自由度,该方法无须在旋转电机模型的非匹配网格中构建生成树,即可自动保证磁矢势解的唯一性;最后,采用旋转线圈案例和简化的永磁同步电机案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移界面 非匹配网格 LAGRANGE乘子法 多点约束法 棱边单元法 混合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体光滑接触界面上的滑移界面波理论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白玉柱 于桂兰 许丽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13,共4页
应用压电材料Stroh方法分析压电体光滑接触界面上滑移波的存在性条件,给出其存在的判据.压电体由外加单向压力作用而光滑接触,同时处于一定场强的电场中,设在波的作用下界面不会发生分离.通过具体压电材料的数值计算发现:当沿界面传播... 应用压电材料Stroh方法分析压电体光滑接触界面上滑移波的存在性条件,给出其存在的判据.压电体由外加单向压力作用而光滑接触,同时处于一定场强的电场中,设在波的作用下界面不会发生分离.通过具体压电材料的数值计算发现:当沿界面传播的波速满足一定条件时,滑移界面波能存在.特别地,两压电体的Rayleigh波速、极限波速一样时,滑移波将不存在;两压电体的Rayleigh波速、极限波速不同时,滑移界面波速将是两个Rayleigh波速之间的某个值或者是较小Rayleigh波速与较小的极限波速之间的值;滑移界面波的存在决定于材料本身的性质,而与外加载荷没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h方法 压电材料 滑移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移界面表征的套管井声场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2
9
作者 潘金林 陈雪莲 唐晓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2-453,共12页
经典弹性波理论往往在套管与水泥环之间增加一层流体环来模拟套管与水泥环之间胶结差时的测井响应,但流体环的存在,使得套管与水泥环之间缺失了剪切耦合,即使几个微米的厚度,套管波幅度也会明显增大,接近甚至超过自由套管时的30%.因此... 经典弹性波理论往往在套管与水泥环之间增加一层流体环来模拟套管与水泥环之间胶结差时的测井响应,但流体环的存在,使得套管与水泥环之间缺失了剪切耦合,即使几个微米的厚度,套管波幅度也会明显增大,接近甚至超过自由套管时的30%.因此经典弹性波理论常常无法解释现场测量数据中套管波幅度的渐变现象.实际套管井中胶结界面粗糙或不规则起伏使套管与水泥环界面两侧介质有所接触,往往存在剪切耦合,用剪切刚度和法向刚度表达的滑移界面理论应用到套管与水泥环或水泥环与地层界面的胶结响应,可模拟界面从完全胶结到完全不胶结的过渡状态.通过将滑移界面理论模拟的波结构与在套管与水泥环之间加一层软固体层时的经典弹性波理论模拟的波结构对比,验证了滑移界面理论在模拟水泥胶结时的适用性.滑移界面理论与经典弹性波理论结合分析了水泥不同胶结状态下井孔内外声场的辐射特征,随着界面水泥胶结质量的下降井内接收的套管波以及套管波泄漏到地层中的纵横波幅度逐渐增强,透过井壁辐射到地层中的纵波和横波逐渐降低.将滑移界面理论应用到套管井水泥胶结状况的模拟,弥补了经典弹性波理论在模拟水泥胶结测井响应时的局限性,也为定量刻画水泥环界面的耦合刚度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井 声波测井 滑移界面理论 剪切耦合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对油膜界面滑移及弹流润滑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郭闯 赵二辉 +1 位作者 权龙 汪成文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0,117,共10页
目的研究机械系统摩擦副间相对速度的变化对润滑油膜界面滑移及弹流润滑特性的影响,为探究极限工况下机械传动系统中摩擦副润滑失效的形成和演变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考虑油膜界面滑移的点接触弹流润滑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开展... 目的研究机械系统摩擦副间相对速度的变化对润滑油膜界面滑移及弹流润滑特性的影响,为探究极限工况下机械传动系统中摩擦副润滑失效的形成和演变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考虑油膜界面滑移的点接触弹流润滑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开展双色光干涉弹流润滑试验,研究速度对弹流润滑中油膜界面滑移的影响,进而研究界面滑移状态下卷吸速度、流体动压、油膜厚度、滑移参数等随速度变化的特性。结果界面滑移主要发生在润滑入口区域,滑移部位卷吸速度明显下降;界面滑移导致动压变化,二次压力峰减弱,动压分布向滑移区域偏移;界面滑移影响膜厚分布,润滑油堆积导致入口油膜凹陷,在高速工况下出口区域膜厚减小。随着速度的增大,滑移部位向入口区延伸;界面滑移范围占比与平均滑移长度均显著增大;滑移区域动压分布趋于均匀;滑移部位承载能力呈现先略有增大后显著减小的特征;滑移范围占比、平均滑移长度和滑移部位承载能力均趋于稳定。结论工况速度会对界面滑移产生显著影响,滑移量的增加导致承载能力下降,从而加速机械系统的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滑移 点接触 弹流润滑 极限剪切力 滑移长度 入口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板销合木的界面滑移与木梁受弯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会峰 张聪聪 +2 位作者 顾日鑫 陶昊天 史本凯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4-675,共12页
层板销合木(简称销合木)是一种由规格材通过销组合而成的新型结构用木材,与胶合木相比具有加工快捷、成本低且更加绿色环保等优点。为研究销合木梁的弯曲性能,设计了8组木梁的四点弯试验,试验参数包括销的种类(木销和竹销)、销间距(70、... 层板销合木(简称销合木)是一种由规格材通过销组合而成的新型结构用木材,与胶合木相比具有加工快捷、成本低且更加绿色环保等优点。为研究销合木梁的弯曲性能,设计了8组木梁的四点弯试验,试验参数包括销的种类(木销和竹销)、销间距(70、100和140 mm)和层板的数量(3、4和6层)。此外,为揭示层积材界面销连接抗剪性能对销合木梁受弯性能的贡献,开展了木销和竹销连接销合木推出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木销连接相比,竹销连接的抗滑移刚度更高且延性更好;销合木梁的受弯性能介于无销接叠合木梁和胶合木梁之间,其组合效率为0.11~0.15;随层板数量的增加,梁截面的增高使销合木梁的抗弯性能显著上升;减小销间距对销合木梁的抗弯承载力与刚度均有一定的提升作用。采用欧洲规范5中的γ法预测销合木梁的抗弯刚度时结果偏大,因此认为对销合木梁的抗弯刚度进行计算时须对销连接的滑移刚度进行折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销合木 界面滑移 弯曲性能 销连接 γ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黏结性能影响下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疲劳寿命的数值模拟
12
作者 张智梅 严一铭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0,共7页
基于混凝土和钢筋的疲劳本构模型及疲劳荷载下FRP-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采用ABAQUS构建了疲劳荷载下外贴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了界面黏结性能影响下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疲劳寿命的特征,并提出了一... 基于混凝土和钢筋的疲劳本构模型及疲劳荷载下FRP-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采用ABAQUS构建了疲劳荷载下外贴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了界面黏结性能影响下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疲劳寿命的特征,并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考虑钢筋应力幅和FRP轴向刚度影响的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疲劳寿命预测公式。结果表明:考虑界面黏结性能影响的有限元模型能更准确地模拟出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破坏模式;减小应力幅和增大FRP轴向刚度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疲劳寿命;预测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可为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疲劳寿命 界面黏结-滑移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荷载作用下钢-混组合梁界面滑移对其性能影响研究
13
作者 高策 解会兵 +2 位作者 韩冰 辛荣臻 王凯林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6,共9页
为分析界面滑移对钢-混组合梁疲劳性能的影响,在考虑界面滑移影响的栓钉疲劳刚度退化模型基础上,提出考虑界面滑移损伤的钢-混组合梁疲劳性能分析方法,以某工字钢-混组合连续梁为背景开展缩尺模型试验,建立考虑界面滑移损伤的钢-混组合... 为分析界面滑移对钢-混组合梁疲劳性能的影响,在考虑界面滑移影响的栓钉疲劳刚度退化模型基础上,提出考虑界面滑移损伤的钢-混组合梁疲劳性能分析方法,以某工字钢-混组合连续梁为背景开展缩尺模型试验,建立考虑界面滑移损伤的钢-混组合梁疲劳性能分析模型梁,对比分析疲劳加载过程中试验梁与模型梁的疲劳性能,并进行界面滑移系数影响因素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疲劳荷载作用下,钢-混组合梁中钢梁下翼缘发生开裂,并最终导致组合梁失效,加载过程中钢-混组合梁跨中挠度及界面残余滑移均呈现明显的三阶段特征;模型梁跨中挠度及界面残余滑移随加载次数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与试验梁吻合良好,验证了考虑界面滑移损伤的钢-混组合梁疲劳性能分析方法的可行性;疲劳荷载作用下钢-混组合梁界面滑移将引起钢梁中应力增加,从而降低组合梁疲劳寿命,建议在疲劳寿命预测中引入界面滑移疲劳折减系数,建议其取值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栓钉疲劳刚度退化模型 模型荷载 界面残余滑移 界面滑移系数 疲劳寿命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荷对油膜界面滑移及弹流润滑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闯 赵二辉 +1 位作者 权龙 汪成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67-1574,共8页
为探究恶劣工况下机械传动系统中摩擦副润滑失效的形成和演变机理,建立考虑油膜界面滑移的点接触弹流润滑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开展双色光干涉弹流润滑试验,研究载荷对弹流润滑中油膜界面滑移的影响,进而研究界面滑移状态下卷吸速度、... 为探究恶劣工况下机械传动系统中摩擦副润滑失效的形成和演变机理,建立考虑油膜界面滑移的点接触弹流润滑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开展双色光干涉弹流润滑试验,研究载荷对弹流润滑中油膜界面滑移的影响,进而研究界面滑移状态下卷吸速度、流体动压、油膜厚度、滑移参数等随载荷的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载荷的增大,界面滑移幅度和滑移范围均显著增大,滑移区域卷吸速度明显下降,滑移区域动压分布趋于均匀,滑移区域产生膜厚堆积并出现入口凹陷特征,滑移区域形状逐渐呈“半月牙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滑移 点接触 弹流润滑 极限剪切力 滑移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滑移、竖向掀起及剪切变形对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动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戚菁菁 蒋丽忠 +1 位作者 张传增 余志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34-2343,共10页
利用力的平衡原理及变形协调条件,在Euler梁和Timoshenko梁理论基础上,分别建立3种钢-混凝土组合梁动力学模型,通过推导相应动力学方程,编制计算分析程序,计算组合梁模型的弯曲振动频率、振型以及在各种动力荷载工况下的动力响应,并与AN... 利用力的平衡原理及变形协调条件,在Euler梁和Timoshenko梁理论基础上,分别建立3种钢-混凝土组合梁动力学模型,通过推导相应动力学方程,编制计算分析程序,计算组合梁模型的弯曲振动频率、振型以及在各种动力荷载工况下的动力响应,并与ANSYS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验证各种计算模型的合理性,讨论界面滑移、竖向掀起及剪切变形对组合连续梁振动特性和动力响应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界面滑移和剪切变形影响时,组合梁自振频率明显降低,动力响应显著增大,而是否考虑竖向掀起对组合梁自振频率和动力响应均无明显影响;综合考虑3种因素影响的组合连续梁模型所得结果与ANSYS分析结果最符合,并能较好地模拟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动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连续梁 动力性能 界面滑移 竖向掀起 剪切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梁界面滑移及变形 被引量:49
16
作者 余志武 蒋丽忠 李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6,共6页
报道了8榀集中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的滑移规律和变形的试验结果。利用Goodman弹性夹层假设,推导了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的界面滑移和挠度变形的理论计算公式。该理论公式既能描述组合梁的界面滑移规律,又可以计算界面滑移对组... 报道了8榀集中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的滑移规律和变形的试验结果。利用Goodman弹性夹层假设,推导了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的界面滑移和挠度变形的理论计算公式。该理论公式既能描述组合梁的界面滑移规律,又可以计算界面滑移对组合梁变形挠度的影响。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对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界面滑移与变形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将多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大量理论计算,探讨工程设计中合适的剪力连接度。本文所得的理论计算公式,将方便工程设计人员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滑移和变形挠度进行计算,并为其极限承载力的有限元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梁 集中荷载 界面滑移 变形 理论计算公式 试验研究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滑移条件下点接触Stribeck曲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贾超 郭峰 付忠学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6,共4页
采用高黏度聚异丁烯润滑油,在光学弹流实验机上考察球-盘接触纯滑条件下的摩擦因数随卷吸速度和载荷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卷吸速度的增加,球-盘接触副进入弹流润滑并向流体动压润滑转变的过程中,摩擦因数并不像传统的Stribeck曲线一样... 采用高黏度聚异丁烯润滑油,在光学弹流实验机上考察球-盘接触纯滑条件下的摩擦因数随卷吸速度和载荷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卷吸速度的增加,球-盘接触副进入弹流润滑并向流体动压润滑转变的过程中,摩擦因数并不像传统的Stribeck曲线一样,随着卷吸速度的增加而单调增加,而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其中摩擦因数下降时的起始速度大致为凹陷出现的速度,摩擦因数再上升时的速度大致是润滑进入动压润滑的速度。初步论证界面滑移为产生上述波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流润滑 STRIBECK曲线 摩擦因数 界面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塑性流体的界面滑移对润滑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黄平 雒建斌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45-752,共8页
首先指出经典润滑理论中的边界无滑移条件已不再适用于具有极限剪应力的粘塑性流体润滑.而后,通过确定最大剪应力位置和加入剪应力边界条件,建立了界面滑移后的润滑方程.在联立求解不同区域的润滑方程基础上,对界面滑移的开始位置... 首先指出经典润滑理论中的边界无滑移条件已不再适用于具有极限剪应力的粘塑性流体润滑.而后,通过确定最大剪应力位置和加入剪应力边界条件,建立了界面滑移后的润滑方程.在联立求解不同区域的润滑方程基础上,对界面滑移的开始位置及扩展方式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不同膜厚比下滑移对润滑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塑性流体 界面滑移 润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连续组合梁弹塑性状态的界面滑移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刚 王福建 +1 位作者 申永刚 曾进忠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23-2027,共5页
考虑了上层混凝土开裂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滑移对梁变形的影响.根据剪力连接件的实际力学特性,采用简化后的线弹性弹簧来模拟钢筋-混凝土界面以及钢梁-混凝土界面的剪切滑移,并结合内力-变形关系推导出双层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上下层界面... 考虑了上层混凝土开裂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滑移对梁变形的影响.根据剪力连接件的实际力学特性,采用简化后的线弹性弹簧来模拟钢筋-混凝土界面以及钢梁-混凝土界面的剪切滑移,并结合内力-变形关系推导出双层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上下层界面滑移微分方程.在分析过程中偏保守地假设负弯矩截面上缘混凝土板抗拉刚度降为零.为验证该解析法的合理性,采用非线性较强的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空间模型,模型考虑了剪力连接件和材料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通过2种方法所得的界面滑移数值和趋势比较吻合,该解析法用于分析双层连续组合梁的滑移变形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连续组合梁 混凝土开裂 界面滑移 解析法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新型连接件的钢-混组合梁界面抗滑移试验与分析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建兵 万水 刘凡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47,51,共5页
为了解具有波折开孔板连接件的组合梁的界面抗滑移性能,采用试验与有限元模拟分析相对比的方法对设有双排波折开孔钢板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得到试验梁跨中截面沿梁高的应变分布、钢梁与混凝土板的界面相对滑移... 为了解具有波折开孔板连接件的组合梁的界面抗滑移性能,采用试验与有限元模拟分析相对比的方法对设有双排波折开孔钢板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得到试验梁跨中截面沿梁高的应变分布、钢梁与混凝土板的界面相对滑移、相对滑移沿梁长的分布和组合梁破坏形态;通过与试验过程相应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到组合梁的理论界面相对滑移曲线;实测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波折开孔钢板连接件的抗滑移性能良好,混凝土板和钢梁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梁 剪力连接件 界面滑移 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