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移摩擦隔震系统在多向地面运动作用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朱玉华 吕西林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7-84,共8页
基础隔震通常只考虑隔离水平地面运动 ,而对竖向地面运动的影响注意不够。本文进行了滑移摩擦隔震系统的振动台房屋模型试验 ,研究多向地面运动输入时上部结构反应和隔震系统的性能。试验中分别对模型输入了不同方向的地震动 ,其中包括... 基础隔震通常只考虑隔离水平地面运动 ,而对竖向地面运动的影响注意不够。本文进行了滑移摩擦隔震系统的振动台房屋模型试验 ,研究多向地面运动输入时上部结构反应和隔震系统的性能。试验中分别对模型输入了不同方向的地震动 ,其中包括水平单向、水平双向、水平和竖向及三向地震动输入 ,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竖向地震动输入对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反应有显著影响 ,同时在橡胶隔震支座中产生了竖向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向地面运动 滑移摩擦隔震系统 基础隔震 振动台模型试验 橡胶隔震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形连接件滑移摩擦柱脚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成玉 王义龙 吴东平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0-131,共12页
柱脚节点是钢结构体系中的关键部位,其损伤将直接影响到结构体系的性能。基于损伤控制理念,提出了一种装配式L形连接件滑移摩擦柱脚节点。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柱脚节点模型,考虑摩擦界面是否设置填充板和外连接件是否设置加劲肋... 柱脚节点是钢结构体系中的关键部位,其损伤将直接影响到结构体系的性能。基于损伤控制理念,提出了一种装配式L形连接件滑移摩擦柱脚节点。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柱脚节点模型,考虑摩擦界面是否设置填充板和外连接件是否设置加劲肋,以及改变轴压比、连接件竖肢和水平肢厚度等因素,分析不同参数对节点受力模式、滞回曲线、耗能能力和损伤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柱脚节点主要承受摩擦力和轴压荷载的作用,柱端在受力过程中发生滑移,通过摩擦机制耗能,避免主体结构发生塑性损伤。填充板的设置增强了结构的摩擦性能,且在不同轴压荷载下均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转动性能。在设置填充板的结构中,合理设置连接件竖肢厚度、水平肢厚度和加劲肋,在保证了节点摩擦耗能性能实现的同时,充分发挥了保护主体结构优势,达到了损伤控制的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脚节点 滑移摩擦 L形连接件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端设置盖板式滑移摩擦节点H型钢柱抗震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成玉 胡艳平 +2 位作者 王军洁 贺东兵 陈焰周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3-94,共12页
基于损伤控制理念,提出了一种盖板式滑移摩擦柱端节点,该节点利用滑移摩擦代替材料屈服耗能,达到避免构件损伤的目的。为研究在柱端设置该节点H型钢柱的抗震稳定性能,设计并制作2个1/2缩尺的H型钢柱试件:一个试件为普通H型钢柱;另一个... 基于损伤控制理念,提出了一种盖板式滑移摩擦柱端节点,该节点利用滑移摩擦代替材料屈服耗能,达到避免构件损伤的目的。为研究在柱端设置该节点H型钢柱的抗震稳定性能,设计并制作2个1/2缩尺的H型钢柱试件:一个试件为普通H型钢柱;另一个试件为柱端设置盖板式滑移摩擦节点H型钢柱,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低周往复加载作用下,柱端设置盖板式滑移摩擦节点的构件,仅翼缘盖板发生塑性变形及黄铜摩擦板出现磨损,钢柱未发生损伤;其极限承载力相较于普通H型钢柱低10%;滞回曲线饱满,刚度与耗能能力与普通H型钢柱相差不大,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并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盖板厚度对设置盖板式滑移摩擦节点H型钢柱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置盖板厚度,在提高柱承载力的同时,保证了节点的摩擦耗能,使得钢柱得到有效保护,达到了预期的损伤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端节点 盖板式节点 滑移摩擦 抗震稳定性 低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端设置L形连接件滑移摩擦节点单层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4
作者 李成玉 马延港 +1 位作者 陈焰周 吴东平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7,共12页
基于损伤控制的理念,研究柱端设置L形连接件滑移摩擦节点(LCSFJ)钢框架的抗震性能和损伤情况。设计并制作了2个1/2缩尺的单层单跨梁贯通式钢框架试件,其中:一个为柱端设置LCSFJ钢框架试件;另一个为普通钢框架试件,对其进行拟静力加载试... 基于损伤控制的理念,研究柱端设置L形连接件滑移摩擦节点(LCSFJ)钢框架的抗震性能和损伤情况。设计并制作了2个1/2缩尺的单层单跨梁贯通式钢框架试件,其中:一个为柱端设置LCSFJ钢框架试件;另一个为普通钢框架试件,对其进行拟静力加载试验。普通钢框架试验结束后柱脚屈曲严重,柱顶翼缘轻微屈曲。柱端设置LCSFJ的钢框架,在试验过程中,LCSFJ如期发生转动,进行摩擦耗能;试验结束后,LCSFJ连接件发生弯曲变形,黄铜摩擦片出现磨损,钢柱无明显损伤变形,利于震后修复;柱端设置LCSFJ钢框架滞回曲线饱满,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设置LCSFJ钢框架可以通过LCSF滑移摩擦和连接件屈服进行耗散地震能量,使梁柱等主体结构保持弹性。为提高柱端设置LCSFJ钢框架的抗震性能,建立有限元模型做进一步分析,配置隅撑的LCSFJ钢框架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均有提升。有限元结果表明:配置隅撑可以在保证LCSFJ工作性能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柱端设置LCSFJ钢框架的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增强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 滑移摩擦耗能 L形连接件 梁贯通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黏结-滑移摩擦模型的304不锈钢切削力仿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文康 丁亮亮 +2 位作者 张锐 朱海 王凯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0-106,共7页
通过预测加工304不锈钢时产生的切削力,从而对切削参数和刀具几何参数进行优化,是提高304不锈钢的加工精度、切屑控制及保障刀具寿命的基础。建立304不锈钢切削仿真模型,为提高模型的精确性,选择Johnson-Cook本构方程和黏结-滑移摩擦模... 通过预测加工304不锈钢时产生的切削力,从而对切削参数和刀具几何参数进行优化,是提高304不锈钢的加工精度、切屑控制及保障刀具寿命的基础。建立304不锈钢切削仿真模型,为提高模型的精确性,选择Johnson-Cook本构方程和黏结-滑移摩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黏结-滑移摩擦模型的切削力预测结果更为准确,表明相对于纯剪切摩擦与库仑摩擦模型,黏结-滑移摩擦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刀-屑摩擦特性。展开不同参数下的切削力研究,研究发现:切削力随着刀具前角、后角和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切削刃钝圆半径和切削厚度、宽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切削宽度、厚度及前角对切削力大小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304不锈钢切削效率的提高和切削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Johnson-Cook本构方程 切削力 黏结-滑移摩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移摩擦型隔震结构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孙黄胜 施卫星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7年第4期48-52,36,共6页
摩擦滑移型隔震支座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和经济性能,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结构隔震。这种支座屈服力取决于滑动摩擦力,与摩擦系数和支座竖向压力有关。地震动是多维的,本文考虑双向地震动,分析了采用摩擦滑移型支座隔震的质量块、基础隔震结... 摩擦滑移型隔震支座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和经济性能,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结构隔震。这种支座屈服力取决于滑动摩擦力,与摩擦系数和支座竖向压力有关。地震动是多维的,本文考虑双向地震动,分析了采用摩擦滑移型支座隔震的质量块、基础隔震结构和顶层隔震结构,在不同摩擦系数和地震烈度情况下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水平地震反应的影响。计算表明,在大摩擦系数、高烈度情况下,竖向地震作用对基础隔震和设备隔震有一定影响,建议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而在小摩擦系数时则可忽略。并且,适当的屈服后刚度可以减小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滑移型支座 隔震 双向地震作用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街区建筑单边摩擦滑移加固技术拟静力试验研究
7
作者 尹保江 戴鑫尧 +2 位作者 尹子祥 李茜 韩淼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2,共8页
本文针对历史街区建筑抗震能力低下、街巷狭窄、施工空间狭小的问题以及风貌保护的需求,对砌体结构首次提出了单边低成本摩擦滑移加固技术。设计并制作了两个砌体墙体模型,进行了加固前后拟静力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模... 本文针对历史街区建筑抗震能力低下、街巷狭窄、施工空间狭小的问题以及风貌保护的需求,对砌体结构首次提出了单边低成本摩擦滑移加固技术。设计并制作了两个砌体墙体模型,进行了加固前后拟静力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模型的承载力、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耗能曲线、刚度退化曲线等。结果表明,采用该加固技术后,耗能能力显著提高、结构损伤明显降低,证明了该技术能显著提高结构抗震性能,实现震后功能的快速恢复。同时该技术简单易行、成本低、工期短,可在历史街区保护项目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建筑 摩擦滑移 抗震加固 拟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区摩擦理论的斜角切削热—力建模与仿真分析
8
作者 谢鸿 李炳林 +1 位作者 张锐 李君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75,共5页
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与切屑的摩擦是影响切削力和刀具磨损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准确描述斜角切削过程中刀具前面与切屑的摩擦特性以及主剪切区塑性变形特性,结合第Ⅰ变形区的不等分剪切理论和第Ⅱ变形区的黏结滑移双区摩擦理论,提出一种针... 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与切屑的摩擦是影响切削力和刀具磨损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准确描述斜角切削过程中刀具前面与切屑的摩擦特性以及主剪切区塑性变形特性,结合第Ⅰ变形区的不等分剪切理论和第Ⅱ变形区的黏结滑移双区摩擦理论,提出一种针对斜角切削的热—力耦合模型。应用不等分剪切理论得到主剪切区的应变和应变率的分布规律,通过双区摩擦理论得到整个刀—屑接触面的摩擦系数,从而得到剪切角和摩擦角,通过Johnson-Cook本构方程和Boothroyd温度控制方程得到主剪切区的应力和切削温度,并计算出不同切削参数下的切削力。应用AdvantEdge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斜角切削仿真分析,将模型预测结果分别与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和误差分析,误差结果较小,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滑移摩擦 不等分剪切区 热—力耦合 斜角切削 切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老化服役后板式橡胶支座摩擦滑移性能试验研究
9
作者 贾俊峰 顾冉星 +2 位作者 程寿山 樊平 李茂昌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8,共8页
为了解自然老化服役后板式橡胶支座的摩擦滑移性能,取实际桥梁中服役10年的7个板式橡胶支座进行摩擦滑移试验,分析不同竖向压应力下支座摩擦滑移规律,研究自然老化板式橡胶支座的水平弹性刚度、摩擦系数及耗能能力等,并对比人工热老化... 为了解自然老化服役后板式橡胶支座的摩擦滑移性能,取实际桥梁中服役10年的7个板式橡胶支座进行摩擦滑移试验,分析不同竖向压应力下支座摩擦滑移规律,研究自然老化板式橡胶支座的水平弹性刚度、摩擦系数及耗能能力等,并对比人工热老化支座的相关性能。结果表明:相同服役年限的自然老化板式橡胶支座老化程度并不相同;自然老化板式橡胶支座摩擦系数随着竖向压应力的增大而减小,水平弹性刚度随着竖向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压剪作用对老化板式橡胶支座的耗能能力影响较小,但需要注意累积的摩擦滑移会使支座耗能能力降低。自然老化板式橡胶支座(试验值)相较于未老化支座(理论值)的表面摩擦系数有所降低,但水平弹性刚度明显增大;自然老化板式橡胶支座水平弹性刚度增大幅度远高于人工热老化的板式橡胶支座,人工热老化研究严重低估了自然老化对板式橡胶支座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橡胶支座 自然老化 水平弹性刚度 摩擦系数 耗能能力 摩擦滑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下三塔悬索桥主缆-鞍座摩擦滑移行为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毅 黄月超 +3 位作者 丁韶玥 白晓宇 石方楠 邓开来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6,共11页
三塔悬索桥中塔两侧主缆并未直接与锚锭连接,中塔处主缆的纵向约束较弱,地震下主缆-鞍座易发生显著的摩擦滑移。为了揭示三塔悬索桥中主缆-鞍座摩擦滑移及其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本文依托浔江大桥实际工程,建立了三塔悬索桥的非线... 三塔悬索桥中塔两侧主缆并未直接与锚锭连接,中塔处主缆的纵向约束较弱,地震下主缆-鞍座易发生显著的摩擦滑移。为了揭示三塔悬索桥中主缆-鞍座摩擦滑移及其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本文依托浔江大桥实际工程,建立了三塔悬索桥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利用摩擦单元重现了主缆-鞍座界面的摩擦滑移行为,揭示了地震下主缆在边塔和中塔处的不同滑移变位,分析了摩擦系数对于界面滑移、主塔内力等响应量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大于0.1,在设计地震下主缆-索鞍界面无摩擦滑移,而在罕遇地震和极罕遇地震下,有一定的摩擦滑移,最大摩擦滑移量随着摩擦系数增大而减小;主缆-索鞍界面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明显滞回现象,最大可提供约2.0%的等效阻尼比;边塔顶剪力对塔底弯矩的贡献率达到了50%~70%,而中塔由于设置阻尼器,剪力贡献率仅为20%~40%;适当减小摩擦系数有利于降低塔的响应,但摩擦系数降低至0.001时,主缆将失去对塔变形的约束能力,将显著改变塔的变形模式与动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塔悬索桥 主缆-鞍座摩擦滑移 动力时程分析 滞回曲线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砌体结构摩擦滑移隔震加固工程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相宜 尹保江 程绍革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摩擦滑移隔震技术具有成本经济、设计简洁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隔震建筑中。基于摩擦滑移的隔震原理,结合既有砌体结构的特征,设计出新型摩擦滑移装置,并将其应用于既有结构加固设计中。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建立3组不同连接方式的多层砌... 摩擦滑移隔震技术具有成本经济、设计简洁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隔震建筑中。基于摩擦滑移的隔震原理,结合既有砌体结构的特征,设计出新型摩擦滑移装置,并将其应用于既有结构加固设计中。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建立3组不同连接方式的多层砌体结构模型,对比基础不同连接形式在罕遇地震下的加速度、基底剪力及位移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摩擦滑移隔震装置的设置能够大大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设置限位型的摩擦滑移连接也能起良好的隔震效果,限位装置的增加能够有效地减小底部滑移量,满足工程使用的要求。根据工程实例,对摩擦滑移隔震的“双基础圈梁”装置的具体构造,以及在加固设计中的平面布置及关键部位的构造等进行说明,为摩擦滑移技术在加固设计中的应用与进一步优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滑移隔震 限位型连接 地震响应 “双基础圈梁”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面摩擦滑移隔震结构的随机地震可靠度分析
12
作者 王长虹 胡世韬 胡宝琳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8-621,共14页
曲面摩擦滑移隔震结构(curved surface sliding isolated structure,CSSIS)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新技术.但在工程实践中,地震波的选取会显著影响CSSIS的抗震设计和风险评估结果.针对缺乏强震记录的情况,提出一个能够反映特定地区地... 曲面摩擦滑移隔震结构(curved surface sliding isolated structure,CSSIS)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新技术.但在工程实践中,地震波的选取会显著影响CSSIS的抗震设计和风险评估结果.针对缺乏强震记录的情况,提出一个能够反映特定地区地震特征的随机地震动模型,并通过Monte-Carlo模拟算法,评估CSSIS的抗震可靠指标.通过振动台试验和理论分析确定CSSIS力学模型的关键结构参数,采用随机地震动模型生成地震波,以天津宁河地区为例,基于首次超越概率理论,计算了CSSIS的失稳概率Pf.结果表明,地震震级M和震中距D对CSSIS的抗震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随着震中距D的增加,上部结构的失稳概率Pf迅速下降;相反,地震震级M的增加会导致Pf升高.所得研究结果将为CSSIS的广泛应用提供重要的设计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摩擦滑移隔震结构 振动台试验 随机地震动模型 敏感性分析 可靠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大尺度结构摩擦摆支座隔震设计研究
13
作者 卜龙瑰 李爱群 +5 位作者 束伟农 苗启松 祁跃 解琳琳 秦凯 张翀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5-343,共9页
平面大尺度结构存在温度效应及扭转效应较大的特点,摩擦摆支座存在摩擦系数稳定性偏低、起滑力较小以及水平滑移会引起竖向抬升等特点。采用摩擦摆支座隔震的平面大尺度结构,将叠加上部结构和支座的特点,形成新的设计重难点。本研究以... 平面大尺度结构存在温度效应及扭转效应较大的特点,摩擦摆支座存在摩擦系数稳定性偏低、起滑力较小以及水平滑移会引起竖向抬升等特点。采用摩擦摆支座隔震的平面大尺度结构,将叠加上部结构和支座的特点,形成新的设计重难点。本研究以丽江三义机场T3航站楼为实例,对平面大尺度引起的隔震设计重难点问题展开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摩擦摆支座参数能达到与橡胶支座隔震相当的隔震效果;温度效应及扭转效应叠加下支座间产生明显的水平变形差异,进而引起竖向抬升差异,最终导致支座及上部结构的内力重分布,但变化幅度在5%以内;估算得到设计工作年限内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支座总摩擦滑移行程约为622 m,可为摩擦材料耐磨性能要求提供量化指标依据;通过对支座关键设计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支座曲率半径越大,隔震层剪力越小,但隔震层位移显著增大;摩擦系数存在理论最优值,在一定范围内(本工程为10%以内),摩擦系数越大,隔震层位移及剪力都相应减小,综合隔震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摆支座 平面大尺度结构 水平变形 竖向抬升 摩擦滑移行程 参数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橡胶支座摩擦滑移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李冲 王克海 +1 位作者 李悦 李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167,共6页
为了研究板式橡胶支座摩擦滑移后桥梁的抗震性能,完成了5个试件在不同竖向荷载作用和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支座摩擦滑移前后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支座变形、滑移位移、强度和刚度退化规律以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 为了研究板式橡胶支座摩擦滑移后桥梁的抗震性能,完成了5个试件在不同竖向荷载作用和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支座摩擦滑移前后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支座变形、滑移位移、强度和刚度退化规律以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加载位移较小时,支座主要发生弹性剪切变形,滑动位移较小.当支座剪切变形达到73%一110%时,发生明显滑移,滑移位移与支座所受的竖向荷载和支座规格有关.支座与钢板之间的摩擦系数与施加竖向荷载成反比,摩擦力与竖向荷载成正比,支座加载和卸载刚度基本不变,等效刚度退化明显,但退化到一定值后基本稳定.板式橡胶支座橡胶层厚度的增加会导致支座摩擦耗能性能改变,加载位移相同时,支座自身的剪切变形随之增大,摩擦滑移位移和摩擦耗能则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橡胶支座 摩擦滑移 滑移位移 耗能 剪切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橡胶支座摩擦滑移特性参数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刚 王克海 +1 位作者 李冲 惠迎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08-112,共5页
对板式橡胶支座摩擦滑移特性进行数值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滞回曲线和等效黏滞阻尼比方面的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结果能与试验结果很好吻合,说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中对单元的选择、接触的处理及模型简化等能有效用于板式橡胶支... 对板式橡胶支座摩擦滑移特性进行数值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滞回曲线和等效黏滞阻尼比方面的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结果能与试验结果很好吻合,说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中对单元的选择、接触的处理及模型简化等能有效用于板式橡胶支座的模拟,可较好预测板式橡胶支座的滑动耗能特性。基于此模型,进一步分析橡胶层厚度、支座宽度等参数对支座滑移特性的影响,为后续建立支座合理分析模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橡胶支座 数值模拟 摩擦滑移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滑移水平隔震支座的性能试验 被引量:11
16
作者 薛素铎 李雄彦 蔡炎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8-173,共6页
对一种新型的聚四氟乙烯板摩擦滑移水平隔震支座进行了性能试验,支座由聚四氟乙烯摩擦滑移装置隔震,而并联的水平弹簧使其在震后具有复位能力.试验测定了不锈钢板与聚四氟乙烯摩擦片间的摩擦系数及支座在简谐激励与地震激励下的滞回性能... 对一种新型的聚四氟乙烯板摩擦滑移水平隔震支座进行了性能试验,支座由聚四氟乙烯摩擦滑移装置隔震,而并联的水平弹簧使其在震后具有复位能力.试验测定了不锈钢板与聚四氟乙烯摩擦片间的摩擦系数及支座在简谐激励与地震激励下的滞回性能,并对竖向输入动压力时支座的滞回特征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滑移速度、竖向压力及地震激励的类别是影响摩擦系数与滞回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支座理论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滑移 弹簧 摩擦系数 滞回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FE-不锈钢摩擦滑移隔震支座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曾聪 陶忠 +1 位作者 潘文 张志强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3,共6页
介绍了摩擦滑移支座中聚四氟乙烯(PTFE)与不锈钢板之间摩擦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正压力、滑移速度、环境温度以及润滑剂的使用都对PTFE-不锈钢接触面的摩擦系数有明显影响。并通过现场试验,得出摩擦滑移橡胶支座接触面之间的摩擦系... 介绍了摩擦滑移支座中聚四氟乙烯(PTFE)与不锈钢板之间摩擦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正压力、滑移速度、环境温度以及润滑剂的使用都对PTFE-不锈钢接触面的摩擦系数有明显影响。并通过现场试验,得出摩擦滑移橡胶支座接触面之间的摩擦系数,根据试验结果回归给出了动摩擦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初步验证了摩擦系数与正压力以及润滑剂使用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滑移支座 PTFE-不锈钢 摩擦系数 正压力 滑移速度 环境温度 润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滑移隔震结构的减震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红梅 魏建国 +1 位作者 杜占良 侯建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2-105,共4页
研究了摩擦滑移支撑结构的动力响应。采用Newmark法,对一个算例结构在加摩擦隔震前、后两种情况下,分别进行了动力反应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摩擦滑移隔震技术具有明显的隔震效果。
关键词 摩擦滑移 隔震结构 减震分析 自振周期 动力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桥梁摩擦滑移隔震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青宁 程麦理 +2 位作者 尹俊红 闫磊 廖鑫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4-40,共7页
为探讨曲线桥梁的隔震性能,应用摩擦滑移隔震理论,研究了摩擦滑移隔震橡胶支座在两种典型工作状态下支座的受力、变形和位移关系,建立了摩擦滑移本构关系,推导并分析了摩擦滑移支座的计算方法和耗能机理。结合振动台试验,分析了不同场... 为探讨曲线桥梁的隔震性能,应用摩擦滑移隔震理论,研究了摩擦滑移隔震橡胶支座在两种典型工作状态下支座的受力、变形和位移关系,建立了摩擦滑移本构关系,推导并分析了摩擦滑移支座的计算方法和耗能机理。结合振动台试验,分析了不同场地类型地震波、不同等级加速度荷载对不同刚度桥墩的破坏规律及隔震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桥墩裂缝开展主要以弯曲裂缝为主,桥墩刚度对裂缝开展部位影响较大;支座以剪切破坏为主;强震作用下,主梁加速度响应与地震波类型基本无关,而与支座和主梁间的摩擦系数有关;随着荷载等级的增大,摩擦滑移隔震支座的隔震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桥梁 摩擦滑移 本构关系 振动台试验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摩擦滑移的板式橡胶支座桥梁位移设计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冲 惠迎新 吴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48-152,共5页
通过5个板式橡胶支座的摩擦滑移拟静力试验,研究板式橡胶支座摩擦滑移后等效阻尼比的变化,并给出等效阻尼比的拟合公式,进一步给出考虑摩擦滑移的板式橡胶支座桥梁的位移设计方法,并对一双自由度简化桥梁模型进行时程分析验证。结果表明... 通过5个板式橡胶支座的摩擦滑移拟静力试验,研究板式橡胶支座摩擦滑移后等效阻尼比的变化,并给出等效阻尼比的拟合公式,进一步给出考虑摩擦滑移的板式橡胶支座桥梁的位移设计方法,并对一双自由度简化桥梁模型进行时程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考虑摩擦滑移的板式橡胶支座等效阻尼比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可应用于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中;建议的位移设计方法假定上部结构位移,利用体系等效阻尼比通过迭代收敛得出桥梁替代结构系统的最大位移,作为非线性结构的最大位移。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简单有效而且满足工程设计精度要求,可用于考虑摩擦滑移的板式橡胶支座桥梁的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橡胶支座 摩擦滑移 位移设计方法 等效阻尼比 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