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性关节双臂空间机器人的滑模神经网络控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志勇 郭益深 陈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950-2956,共7页
研究参数不确定、外部扰动影响下柔性关节双臂空间机器人的滑模神经网络控制问题。采用线性扭转弹簧等效描述关节弹性,根据系统线、角动量守恒原理及拉格朗日法,推导柔性关节双臂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奇异摄动法对柔性补偿后的... 研究参数不确定、外部扰动影响下柔性关节双臂空间机器人的滑模神经网络控制问题。采用线性扭转弹簧等效描述关节弹性,根据系统线、角动量守恒原理及拉格朗日法,推导柔性关节双臂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奇异摄动法对柔性补偿后的系统进行分解,得到两个可独立控制的子系统。为实现系统末端操作器在两种不确定性因素干扰下的轨迹精确追踪及关节振动抑制,提出一种刚性运动滑模神经网络控制、柔性运动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混合控制方案。仿真结果显示,所提方案具有较强的抗扰动及抗参数不确定能力,可使系统完成所期望的圆周运动并抑制关节的弹性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双臂空间机器人 外部扰动 末端操作器 滑模神经网络控制 振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移动T型三柔性梁的神经网络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2
作者 刘浩然 邱志成 李旻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4-191,共8页
在太空作业中,卫星上搭载的太阳能帆板需要变换位置和朝向,以获得最佳光照角度,补充能量。太阳能帆板是一种柔性结构,具有模态频率低、容易激励和残余振动衰减慢等特点。卫星上太阳能帆板普遍为多柔性结构,“T”型结构能够模拟多柔性结... 在太空作业中,卫星上搭载的太阳能帆板需要变换位置和朝向,以获得最佳光照角度,补充能量。太阳能帆板是一种柔性结构,具有模态频率低、容易激励和残余振动衰减慢等特点。卫星上太阳能帆板普遍为多柔性结构,“T”型结构能够模拟多柔性结构在外部因素下的振动特性。考虑到太阳能帆板的工作特性,设计梯形轨迹运动以观测柔性梁的振动,并设计控制方案。针对所设计可移动T型三柔性梁测控试验平台,进行了主动振动控制方案设计。进行了系统辨识,设计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RBF neural network-based 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ler,RBF-NFTSMC)进行三柔性梁系统的振动主动控制。由于梯形轨迹运动后容易造成较大激励,进行了梯形轨迹激励柔性梁,在轨迹运动结束后进行RBF-NFTSM控制器主动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RBF-NFTSM控制器相比于传统的大增益PD(propor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器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可以更快抑制柔性梁的残余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移动T型三柔性梁 振动抑制 梯形轨迹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RBF-NFTS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滑模控制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 被引量:16
3
作者 阳同光 桂卫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86-2392,共7页
在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难以有效跟踪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点。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滑模控制技术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首先建立以太阳电池输出功率为状态量的数学模型,并选择实际输出功率、理想光照和温度下输... 在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难以有效跟踪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点。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滑模控制技术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首先建立以太阳电池输出功率为状态量的数学模型,并选择实际输出功率、理想光照和温度下输出功率的差值构造滑模面。然后为消除时变和非线性不确定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利用RBF神经网络逼近滑模控制器的不确定部分,并通过Liyapulov稳定性理论求取RBF神经网络权值的自适应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同时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和变流器控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最大功率点跟踪 神经网络滑模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旋翼偏航系统的优化神经网络滑模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姚灵灵 贺乃宝 +1 位作者 高倩 宋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7-150,共4页
针对四旋翼偏航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运用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滑模等效控制方法。此方法采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提高了四旋翼偏航系统的动态控制品质;利用BP神经网络输出代替传统离散滑模控制趋近律中的到达速... 针对四旋翼偏航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运用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滑模等效控制方法。此方法采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提高了四旋翼偏航系统的动态控制品质;利用BP神经网络输出代替传统离散滑模控制趋近律中的到达速度常数和趋近速度指数,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离散滑模控制的趋近律中参数选取不合适会导致系统状态发散或产生剧烈抖振问题。Matlab仿真分析表明,这种控制方法拥有较好的控制跟踪性能,不但使控制系统对外部扰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而且保证了良好的动态品质并消除了系统的高频抖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飞行器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滑模控制 抖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滑模控制的xy平台轮廓控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丽梅 左莹莹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26,共4页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MLSM)直接驱动xy平台数控系统曲线轨迹跟踪时,其轮廓精度会受负载扰动以及曲线轨迹轮廓误差模型复杂等问题的影响。针对此问题,采用具有自学习能力的模糊神经网络滑模控制(FNNSMC)进行单轴位置控制器的设计,在不失滑...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MLSM)直接驱动xy平台数控系统曲线轨迹跟踪时,其轮廓精度会受负载扰动以及曲线轨迹轮廓误差模型复杂等问题的影响。针对此问题,采用具有自学习能力的模糊神经网络滑模控制(FNNSMC)进行单轴位置控制器的设计,在不失滑模控制鲁棒性的情况下,有效地削弱该控制所产生的抖振;两轴之间运用实时轮廓误差计算法建立曲线轨迹的轮廓误差模型并采用交叉耦合控制(CCC)进行轮廓控制器的设计,实现跟踪误差与轮廓误差的同时减小。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基本消除了抖振,保证xy平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高的轮廓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XY平台 负载扰动 模糊神经网络滑模控制 交叉耦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轨迹的柔性空间机械臂神经网络控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洪昭斌 陈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8-143,共6页
讨论了基于混合轨迹的漂浮基柔性空间机械臂的载体姿态、关节协调运动及柔性振动的滑模神经网络控制器设计问题。为了对柔性空间机械臂系统的柔性振动进行主动控制,基于虚拟控制力观念生成了能同时反映姿态、关节运动的期望轨迹和柔性... 讨论了基于混合轨迹的漂浮基柔性空间机械臂的载体姿态、关节协调运动及柔性振动的滑模神经网络控制器设计问题。为了对柔性空间机械臂系统的柔性振动进行主动控制,基于虚拟控制力观念生成了能同时反映姿态、关节运动的期望轨迹和柔性振动的混合轨迹。基于该混合轨迹,利用神经网络逼近系统未知部分,提出了柔性空间机械臂协调运动的滑模神经网络器控制方案,该控制方案可在保证轨迹跟踪的同时对柔性杆的振动进行主动抑制。对一平面刚柔空间机械臂系统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证实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空间机械臂 混合轨迹 滑模神经网络控制 柔性振动控制 参数未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风电机组神经网络滑模多目标优化控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吉宏 陈小荣 肖莹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48,共6页
将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变流器和电网用等效负载代替并对控制回路进行简化,得到非线性仿射形式的机组模型,利用反馈线性化方法对系统进行精确线性化。固定参数离散指数趋近律滑模控制算法主要缺陷是如两个参数匹配不当,可能会使求... 将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变流器和电网用等效负载代替并对控制回路进行简化,得到非线性仿射形式的机组模型,利用反馈线性化方法对系统进行精确线性化。固定参数离散指数趋近律滑模控制算法主要缺陷是如两个参数匹配不当,可能会使求得的控制量过大,同时系统在滑模面附近剧烈的高频抖振会导致机组所要承受的机械应力增加,动态性能变差,利用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学习能力对这两个控制参数进行实时优化,根据机组控制目标定义一个综合性能指标,通过优化该指标得到网络权值修正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使系统快速到达滑模面,实现了机组对最优转速的快速跟踪;同时有效抑制了系统的抖振,减小了额外的疲劳载荷,实现了多目标优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线性化 神经网络滑模控制 离散指数趋近律 多目标优化 抖振削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强耦合模型的分布式滑模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中奇 金柏 +2 位作者 杨辉 谭畅 付雅婷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5-508,共14页
高速动车组是由多节车辆与钩缓装置链接而成的复杂系统.将钩缓装置等效成弹簧?阻尼器系统,分析动车组运行过程中钩缓装置对相邻车辆作用的动力学机理,明确作用方式,建立高速动车组的强耦合模型.根据列车模型动力或制动力输入的分散特征... 高速动车组是由多节车辆与钩缓装置链接而成的复杂系统.将钩缓装置等效成弹簧?阻尼器系统,分析动车组运行过程中钩缓装置对相邻车辆作用的动力学机理,明确作用方式,建立高速动车组的强耦合模型.根据列车模型动力或制动力输入的分散特征,设计分布式神经网络滑模控制策略,对高速动车组进行速度跟踪控制.为减小速度跟踪过程中未知因素对高速动车组控制精度的影响,利用列车历史运行数据,采用历史工况数据中心对当前控制律输出进行补偿以提高控制精度与实用稳定性.采用高速动车组运行仿真平台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较以往多质点模型更能体现高速动车组运行特性,且采用补偿规则的控制策略优于传统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强耦合模型 分布式神经网络滑模控制 跟踪控制 数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系统方法的带SMSE的静态无功补偿器的RBF滑模控制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庄述燕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95,共5页
在并网点接入无功补偿器是提高电压稳定保证风电可靠运行的有效方法。设计一种带超导储能的静态无功补偿器,应用逆系统方法实现系统反馈线性化解耦,再采用RBF神经网络滑模控制对解耦逆系统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逆系统方法和RBF... 在并网点接入无功补偿器是提高电压稳定保证风电可靠运行的有效方法。设计一种带超导储能的静态无功补偿器,应用逆系统方法实现系统反馈线性化解耦,再采用RBF神经网络滑模控制对解耦逆系统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逆系统方法和RBF神经网络滑模控制对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改善系统鲁棒性具有良好的效果,所得结果符合带超导储能的静态无功补偿器的动态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储能 静态无功补偿器 逆系统 神经网络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电磁涡流刹车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逢瑜 王耀 +3 位作者 吴亚瑾 陈艳丽 吴军 杨云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1-44,共4页
针对现代风力发电机刹车系统存在的高压油泄漏、齿轮箱冲击严重、刹车片磨损等问题,提出了用电磁涡流刹车作为风力发电装置辅助刹车的混合式刹车系统,并结合模糊神经网络滑模控制来控制新型系统。试验及仿真结果表明,新型刹车系统具有... 针对现代风力发电机刹车系统存在的高压油泄漏、齿轮箱冲击严重、刹车片磨损等问题,提出了用电磁涡流刹车作为风力发电装置辅助刹车的混合式刹车系统,并结合模糊神经网络滑模控制来控制新型系统。试验及仿真结果表明,新型刹车系统具有良好的刹车性能,并且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针对现代风力发电机刹车系统存在的高压油泄漏、齿轮箱冲击严重、刹车片磨损等问题,提出了用电磁涡流刹车作为风力发电装置辅助刹车的混合式刹车系统,并结合模糊神经网络滑模控制来控制新型系统。试验及仿真结果表明,新型刹车系统具有良好的刹车性能,并且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电磁涡流 模糊神经网络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下的关节自适应运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强 张琴 熊蔡华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23-1932,共10页
针对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下外部干扰和肌肉疲劳对关节运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以获得更加精确的关节运动.本文建立了电刺激下的关节运动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滑模控制... 针对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下外部干扰和肌肉疲劳对关节运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以获得更加精确的关节运动.本文建立了电刺激下的关节运动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滑模控制律,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在线逼近系统不确定特性,并通过Lyapunov方法设计了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律,以电刺激所产生的膝关节运动控制为例,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验证了该神经网络滑模控制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滑模控制来说,不仅可以准确地控制电刺激而获得期望的关节运动,而且当关节运动受到外部干扰和肌肉疲劳的影响时,还可自适应地对此进行补偿,有效地调节电刺激强度以获得准确的关节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滑模控制 肌肉疲劳 运动控制 功能性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neural network based sliding mode altitude control for a quadrotor UAV 被引量:4
12
作者 Hadi RAZM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2654-2663,共10页
Reasons and realities such as being non-linear of dynamical equations,being lightweight and unstable nature of quadrotor,along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 and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have caused that the ... Reasons and realities such as being non-linear of dynamical equations,being lightweight and unstable nature of quadrotor,along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 and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have caused that the controller design for these quadrotors is considered the challenging issue of the day.In this work,an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to control the altitude of a quadrotor.The error and error derivative of the altitude of a quadrotor are the inputs of neural network and altitude sliding surface variable is its output.Neural network estimates the sliding surface variable adaptively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of quadrotor and sets the altitude of a quadrotor equal to the desired value.The proposed controller stability has been proven by Lyapunov theory and it is shown that all system states reach to sliding surface and are remaining in it.The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has been proven by comparison and simulati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analog neural network(ANN) altitude control of quadrotor parametric uncertain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lligent anti-swing control for bridge crane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志梅 孟文俊 张井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774-2781,共8页
A new intelligent anti-swing control scheme,which combined fuzzy neural network(FNN) and sliding mode control(SMC)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was presented for bridge crane.The outputs of three fuzzy neural... A new intelligent anti-swing control scheme,which combined fuzzy neural network(FNN) and sliding mode control(SMC)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was presented for bridge crane.The outputs of three fuzzy neural networks were used to approach the uncertainties of the positioning subsystem,lifting-rope subsystem and anti-swing subsystem.Then,the parameters of the controller were optimized with PSO to enable the system to have good dynamic performances.During the process of high-speed load hoisting and dropping,this method can not only realize the accurate position of the trolley and eliminate the sway of the load in spite of existing uncertainties,and the maximum swing angle is only ±0.1 rad,but also completely eliminate the chattering of conventio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robustness of system.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correctness and validity of thi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dge crane anti-swing control fuzzy neural network sliding mode contro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