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模糊滑模控制算法的制动系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玉培 张宇飞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4-608,共5页
为了解决车辆制动系统容易发生侧滑现象和不同控制系统输出误差缺少验证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模糊滑模控制算法,利用仿真模型对其进行验证。建立了2自由度四分之一汽车车轮模型,分析了车轮的动力学特性,推导出车辆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动力学... 为了解决车辆制动系统容易发生侧滑现象和不同控制系统输出误差缺少验证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模糊滑模控制算法,利用仿真模型对其进行验证。建立了2自由度四分之一汽车车轮模型,分析了车轮的动力学特性,推导出车辆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定义车辆滑移率非线性函数,引用模糊规则设计了模糊滑模控制算法。为了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利用李雅普诺夫函数对其进行推导和证明。通过Matlab软件对车轮滑移率和制动力矩进行仿真,与传统PID控制算法输出结果进行对比。仿真验证表明:采用传统PID控制算法,车辆在干燥或者潮湿路面制动过程中,车轮滑移率跟踪误差较大,制动系统响应速度较慢,车轮容易发生抱死现象;采用模糊滑模控制算法,车辆在干燥或者潮湿路面制动过程中,车轮滑移率跟踪误差较小,响应速度较快,避免车轮抱死现象;所设计的模糊滑模控制算法,能够提高车辆制动系统的稳定性,避免车轮发生抱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制动系统 模糊滑模控制算法 滑移率 力矩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算法融合的并联食品分拣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云峰 王聪 李玉琴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77,共6页
目的:解决并联食品分拣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存在的控制精度低和运动稳定性差等问题。方法:在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结构基础上,提出将滑模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和改进蝙蝠算法相结合用于并联食品分拣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通过改进蝙... 目的:解决并联食品分拣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存在的控制精度低和运动稳定性差等问题。方法:在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结构基础上,提出将滑模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和改进蝙蝠算法相结合用于并联食品分拣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通过改进蝙蝠算法对模糊算法带宽进行寻优,通过优化的模糊控制算法自适应调整滑膜控制算法的模糊增益和滑膜面斜率,降低控制器的跟踪误差,提高抗干扰能力,并验证所提轨迹跟踪控制方法的优越性。结果:所提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实际分拣准确率为99.90%,平均分拣时间为0.509 s。结论:与常规方法相比,所提轨迹跟踪控制方法的关节轨迹跟踪精度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输出力矩更加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轨迹跟踪 滑模控制算法 模糊控制 蝙蝠算法 四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机器人预设性编队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海婷 张鹏超 +2 位作者 呙生富 刘亚恒 徐鹏飞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9-385,共7页
针对多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在通讯范围约束、外界干扰存在时表现出的自适应差、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曲正切型约束函数的预设性能模糊滑模编队控制算法,以实现多机器人以任意队形高精度稳定的编队,并利用MATLAB进行对比仿真... 针对多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在通讯范围约束、外界干扰存在时表现出的自适应差、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曲正切型约束函数的预设性能模糊滑模编队控制算法,以实现多机器人以任意队形高精度稳定的编队,并利用MATLAB进行对比仿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预设性模糊滑模控制算法不仅可以实现多个机器人以任意队形编队,而且保证了机器人编队的暂态和稳态性能。与现有控制法相比,该预设性编队控制算法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移动机器人 预设性能 模糊滑模控制算法 编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制导炮弹2阶滑模导引控制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靖 史金光 +2 位作者 李小元 王中原 常思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51-2258,共8页
以远程制导炮弹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导引与控制系统分开设计,在打击机动目标时容易脱靶的缺陷,提出一种2阶滑模导引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将舵控伺服系统视为1阶动力学过程,考虑制导炮弹末制导过程的特点,采用小扰动假设,基于初始弹目视... 以远程制导炮弹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导引与控制系统分开设计,在打击机动目标时容易脱靶的缺陷,提出一种2阶滑模导引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将舵控伺服系统视为1阶动力学过程,考虑制导炮弹末制导过程的特点,采用小扰动假设,基于初始弹目视线建立了适用于制导炮弹的纵向平面内的导引控制一体化设计线性模型。在目标机动策略未知及制导炮弹气动参数有误差的情况下,以零化弹目视线角速率为准则,基于准连续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2阶滑模一体化导引控制律。为了体现一体化设计的优势,基于传统滑模控制理论,给出了一种独立的鲁棒自动驾驶仪与鲁棒导引律。仿真结果表明,存在有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一体化导引控制律具有更高的命中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远程制导炮弹 导引控制一体化 2阶滑模 准连续滑模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侧电机同步转速调节的履带机器人直行控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魏琼 周越 +2 位作者 吴子龙 柯鼎 张道德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110,117,共9页
由于路面阻力不均衡使履带机器人双侧电机负载扰动不一致,造成两侧电机转速不同步,导致直行运动跑偏。因此,需要提高双电机的转速同步性能。针对路面扰动等因素,考虑到滑模控制算法对参数变化不敏感,且能够抑制一定范围内的不确定扰动... 由于路面阻力不均衡使履带机器人双侧电机负载扰动不一致,造成两侧电机转速不同步,导致直行运动跑偏。因此,需要提高双电机的转速同步性能。针对路面扰动等因素,考虑到滑模控制算法对参数变化不敏感,且能够抑制一定范围内的不确定扰动。故基于交叉耦合控制方法加入滑模同步控制算法进行改进。将传统交叉耦合控制方法和改进的交叉耦合滑模同步控制方法进行对比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突变扰动下,改进后同步误差和直行跑偏量得到明显减小,同步直行性能有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机器人 滑模控制算法 双电机同步控制 交叉耦合同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系统在线辨识和实时最大效率滑模控制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天宏 李奇 +3 位作者 尹良震 苏波 黄文强 陈维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5118-5128,共11页
为保证燃料电池系统在负载工况变化条件下仍能无扰动地运行在最大效率点,提出一种基于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forgetting factor recursive least square,FFRLS)在线辨识和Super-Twisting滑模算法的燃料电池系统实时最大效率跟踪方法。... 为保证燃料电池系统在负载工况变化条件下仍能无扰动地运行在最大效率点,提出一种基于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forgetting factor recursive least square,FFRLS)在线辨识和Super-Twisting滑模算法的燃料电池系统实时最大效率跟踪方法。该方法基于非线性曲线拟合原理,根据系统实时测量数据,在单位控制周期内实现对燃料电池最大效率点功率的实时估计。采用Super-Twisting滑模算法,保证燃料电池系统在负载工况变化情况下仍能运行在最大效率点。在搭建的测试平台上,开展了多指标性能测试与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扰动观测(perturb and observe,P&O)算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优势更加明显。另外,针对燃料电池输出存在大扰动问题,与PID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Super-Twisting滑模控制变换器在输入电压大扰动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有利于燃料电池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系统 实时最大效率点跟踪 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算法 Super-Twisting滑模控制算法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压缩机的变速趋近律滑模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梁晓瑜 毛君 王鑫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54-1759,共6页
将线性压缩机的机械和电磁两部分分别构建了物理模型。在物理模型基础上以驱动电压为输入、活塞位移为输出构建了线性压缩机状态方程;采用变速趋近律滑模控制算法设计线性压缩机控制器,并在Simulink中搭建线性压缩机控制系统;通过数值... 将线性压缩机的机械和电磁两部分分别构建了物理模型。在物理模型基础上以驱动电压为输入、活塞位移为输出构建了线性压缩机状态方程;采用变速趋近律滑模控制算法设计线性压缩机控制器,并在Simulink中搭建线性压缩机控制系统;通过数值仿真方法与传统指数趋近律控制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变速趋近律滑模控制器在到达稳态时间、抖振程度上均优于传统指数趋近律控制器,并且在控制精度上提升了约20%,同时α=1.346、k=13.499时变速趋近律滑模控制器取得最优控制效果,通过试验测试得到控制误差在4%~7.8%之间,验证了控制器的控制精度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压缩机 滑模控制算法 变速趋近律 物理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力伺服系统的反馈线性化滑模控制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骥鹏 孙春耕 +1 位作者 段志杰 谭颖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0-866,共7页
针对电液力伺服系统具有参数不确定性、不确定非线性和外部干扰等问题,将反馈线性化理论与滑模控制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线性化的滑模控制方法,实现了对电液力伺服系统进行较高精度跟踪的目的。首先,建立了电液力伺服系统的非... 针对电液力伺服系统具有参数不确定性、不确定非线性和外部干扰等问题,将反馈线性化理论与滑模控制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线性化的滑模控制方法,实现了对电液力伺服系统进行较高精度跟踪的目的。首先,建立了电液力伺服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采用微分几何理论将非线性系统中的动态特性变换为线性的动态特性,实现了输入—状态的精确线性化;然后,在控制器中引入了滑模变结构控制,设计了反馈线性化滑模控制器,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原理,证明了基于反馈线性化控制器的稳定性;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电液力伺服系统及控制器的仿真模型,对设计的基于反馈线性化控制器进行了仿真验证,分析了不同幅值的信号、随机干扰对系统控制效果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PID控制算法相比,采用基于反馈线性化控制算法力使跟踪误差缩小了96.7%,调整时间缩短了90%。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反馈线性化控制算法能有效降低非线性因素对跟踪精度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力跟踪精度,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更优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系统 反馈线性化 滑模控制算法 力跟踪 鲁棒性 MATLAB/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滑模控制的水下航行器运动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何晋秋 佘莹莹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96,共5页
基于水下航行器六自由度空间运动模型,研究应用非线性鲁棒滑模控制方法的自动操纵控制方案。对水下航行器在分离式尾舵且首舵收回状态下的操纵控制方案进行仿真试验,通过数值仿真分析验证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水下航行器 收放式首舵 分离式尾舵 非线性鲁棒滑模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力矩点滑模预测控制的电动前移式叉车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倩 肖本贤 +1 位作者 倪有源 肖献强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63,共9页
考虑了在电动前移式叉车装载货物转向行驶的情况下,其门架受载变形和货物升降共同引起叉车合成质心位置的变化,进而结合叉车合成质心变化模型和叉车三自由度模型建立了叉车动力学模型。针对叉车合成质心位置变化导致其转向稳定性不足的... 考虑了在电动前移式叉车装载货物转向行驶的情况下,其门架受载变形和货物升降共同引起叉车合成质心位置的变化,进而结合叉车合成质心变化模型和叉车三自由度模型建立了叉车动力学模型。针对叉车合成质心位置变化导致其转向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根据零力矩点(Zero Moment Point,ZMP)理论分析了叉车行驶的稳定条件并得到了侧倾指标来判断车辆的稳定性。通过理想跟踪模型得到理想的叉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车身侧倾角和侧倾角速度,以理想值与由叉车动力学模型仿真得到的实际值的差值为输入,设计了一种基于零力矩点的滑模预测控制(Sliding Mode Predictive Control,SMPC)算法,以调节叉车后轮转角的大小。仿真研究表明,在阶跃工况和双移线工况下,当货物升降速度不同时,与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和无控制相比,基于ZMP滑模预测控制实现了对理想叉车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实时快速跟踪,提高了叉车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前移式叉车 货物升降 门架变形 合成质心 零力矩点 滑模预测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控制的采摘机器人防碰撞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昭晗 高瑞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8-231,共4页
针对采摘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导致路径规划出现混沌现象的问题,基于混沌控制对采摘机器人防碰撞系统进行设计,并采用模糊自适应控制算法和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结构的方式对系统进行控制。为了验证防碰撞系统的有效性,对采摘机... 针对采摘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导致路径规划出现混沌现象的问题,基于混沌控制对采摘机器人防碰撞系统进行设计,并采用模糊自适应控制算法和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结构的方式对系统进行控制。为了验证防碰撞系统的有效性,对采摘机器人进行了防碰撞和采摘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采摘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可以避开障碍物,按照规划路线到达预设位置,完成果蔬的采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 防碰撞系统 混沌控制 模糊自适应控制算法 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液压执行单元的压力估计与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刚 徐文博 靳立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38-1144,共7页
为提高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性能,对其液压制动系统轮缸压力估计和压力控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液压执行单元中的关键部件回路控制阀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其液压特性和电气特性,接着针对回路电磁阀建立了状态方程,采用平... 为提高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性能,对其液压制动系统轮缸压力估计和压力控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液压执行单元中的关键部件回路控制阀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其液压特性和电气特性,接着针对回路电磁阀建立了状态方程,采用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估计电磁阀阀芯行程,从而准确计算出当前制动液流量和制动轮缸压力,然后再依据p-V特性设计了基于滑模变结构算法的电磁阀阀芯行程控制算法,通过调节阀芯行程来控制制动轮缸内的制动压力。最后采用Matlab/Simulink-AMESim联合仿真和硬件在环台架实验两种方法进行算法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制动轮缸压力估计和压力控制算法能准确跟随控制目标值,提高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制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动力学 液压执行单元 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 滑模控制算法 硬件在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横摆力矩和发动机扭矩调节的汽车侧向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刚 徐文博 靳立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876-2884,共9页
为了提高传统乘用车的安全性能,对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直接横摆力矩控制介入时机以及发动机扭矩调节控制介入时机等问题,分别采用β-相平面法和纵向速度门限值法来判断;然后设计了基于滑模控制算... 为了提高传统乘用车的安全性能,对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直接横摆力矩控制介入时机以及发动机扭矩调节控制介入时机等问题,分别采用β-相平面法和纵向速度门限值法来判断;然后设计了基于滑模控制算法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算法,其目标值计算依靠线性二自由度模型;发动机扭矩调节则利用模糊算法计算得到,输入值主要是车辆状态参数和驾驶员对方向盘的输入;再采用MATLAB/Simulink、AMESim、Carsim软件联仿的方式进行正弦迟滞工况仿真和方向盘增幅工况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配合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最后进行夏季实车实验,依据高附双移线工况实验数据,表明设计的方法符合ISO-3888-1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动力学 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 直接横摆力矩 滑模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前瞻的双轴直线电机交叉耦合控制策略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争 肖宇 +2 位作者 孙鹤旭 周硕 王群京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73-983,共11页
为进一步提高双轴直驱型工作平台的加工精度,减小平面轮廓误差,并增强整体系统结构鲁棒性和响应速度,提出一种基于速度前瞻型双轴直线电机交叉耦合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基于双轴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并改进自适应插补算法,设计能够适应广... 为进一步提高双轴直驱型工作平台的加工精度,减小平面轮廓误差,并增强整体系统结构鲁棒性和响应速度,提出一种基于速度前瞻型双轴直线电机交叉耦合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基于双轴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并改进自适应插补算法,设计能够适应广泛路径类型的交叉耦合轮廓误差控制器。同时利用双环滑模控制算法设计单轴电机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提高电机对干扰做出反应的速度,并及时调整输出。为降低机械冲击和结构振动,利用速度前瞻控制器,提前根据曲率变化对路径进行S型速度规划,给出插补速度,实现了柔化运动过程,减小系统机械振荡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明显地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减小系统的轮廓误差,提高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直线电机 交叉耦合控制算法 S型速度规划 Super-twisting滑模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转式振动控制装置参数优化设计
15
作者 徐训 陈浩 +2 位作者 朱亚杉 田克兢 林廷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97-203,233,共8页
针对直线AMD行程受限的问题,引入“旋转”的概念,结合直线电磁AMD驱动方式,提出了电磁驱动的回转式振动控制装置(RVCD)。RVCD利用质量块在轨道上做回转运动为结构提供主动控制力,从而减小土木工程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时的振动... 针对直线AMD行程受限的问题,引入“旋转”的概念,结合直线电磁AMD驱动方式,提出了电磁驱动的回转式振动控制装置(RVCD)。RVCD利用质量块在轨道上做回转运动为结构提供主动控制力,从而减小土木工程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时的振动响应。由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结构和装置耦合系统的力学模型,通过无量纲化处理以及全局坐标变换,将其转化为一种简化的级联规范型系统,采用滑模控制算法设计了该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器。通过仿真,验证了结构RVCD控制系统在参数存在不确定性和受到外界干扰时良好的控制效果和鲁棒性。同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的减振效果对装置物理参数的改变具有不敏感性,并能够有效解决直线AMD的行程问题。最后,针对滑模控制算法中多参数的取值问题,从AMD做负功的角度构造了目标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方法。优化后结果表明,RVCD能够有效承担输入到结构的能量,从而减轻结构自身的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式振动控制装置(RVCD) 滑模控制算法(SMCA) 粒子群算法(PSO)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TMD对高层建筑风振响应的抑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斌 刘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61,65,共5页
将传统的TMD与磁流变阻尼器相结合 ,设计了用于高层建筑抗风的新型智能TMD。采用修正的Bingham模型来描述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性能。根据滑模控制 (SMC)算法 ,研究了如何用智能TMD半主动控制系统对高层建筑的风响应进行抑制以及当控制系... 将传统的TMD与磁流变阻尼器相结合 ,设计了用于高层建筑抗风的新型智能TMD。采用修正的Bingham模型来描述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性能。根据滑模控制 (SMC)算法 ,研究了如何用智能TMD半主动控制系统对高层建筑的风响应进行抑制以及当控制系统的输出反馈状态受限时的控制方法。本文算例表明 ,当半主动控制策略一样时 ,最优控制和滑模控制两种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相差不大 ;当结构参数出现不确定和反馈状态受限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风振响应 Bingham模型 磁流变阻尼器 力学性能 滑模控制算法 调频质量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ine Predator Algorithm-based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a Novel Motion Simulator for High Column Sloshing Experiments
17
作者 DU Zun-feng CHEN Xiang-yu +2 位作者 BAI Hao ZHU Hai-ming HAN Mu-xuan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35-1848,共14页
Sloshing experiment is crucial to determine the reaction performance of regeneration columns on an offshore floating platform.A novel type of column motion simulating device and a Marine Predator Algorithm-based Slidi... Sloshing experiment is crucial to determine the reaction performance of regeneration columns on an offshore floating platform.A novel type of column motion simulating device and a Marine Predator Algorithm-based Sliding Mode Controller(MPA-SMC)are proposed for such sloshing experiments.The simulator consists of a Stewart platform and a steel framework.The Stewart platform is located at the column's center of gravity(CoG)and supported by the steel framework.The platform's hydraulic servo system is controlled by a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with parameters optimized by MPA to improve robustness and precision.A numerical sloshing experiment is conducted using the proposed device and controll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vel motion simulator has lower torque during the column sloshes,and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performs better than a well-tuned PID controller in terms of target tracking precision and anti-interference cap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eneration column sloshing experiment motion simulator Stewart platform sliding mode control marine predator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with sliding modes for unstable processes 被引量:4
18
作者 KUMAR Satyendra AJMERI Mo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3147-3158,共12页
In this work,a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VSC)technique is proposed to achieve satisfactory robustness for unstable processes.Optimal values of unknown parameters of VSC are obtained using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 this work,a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VSC)technique is proposed to achieve satisfactory robustness for unstable processes.Optimal values of unknown parameters of VSC are obtained using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hich was recently reported in literature.Stability analysis has been done to verify the suitability of the proposed structure for industrial processes.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is applied to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unstable processes including non-minimum phase and nonlinear systems.A comparative study ensures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gives superior performance over the recently reported VSC system.Furthermore,the proposed method gives satisfactory results for a cart inverted pendulum system in the presence of external disturbance and noi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sliding mode control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ROBUSTNESS non-linear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tical modeling an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MOO) of slippage for wheeled mobile robot(WMR) in rough terrain 被引量:7
19
作者 O.A.Ani 徐贺 +2 位作者 薛开 刘少刚 张振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9期2458-2467,共10页
Good understanding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ameters of vehicle, terrain and interaction at the interface is required to develop effective navigation and motion control algorithms for autonomous wheeled mobile robots... Good understanding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ameters of vehicle, terrain and interaction at the interface is required to develop effective navigation and motion control algorithms for autonomous wheeled mobile robots (AWMR) in rough terrain. A model and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among wheel slippage (S), rotation angle (0), sinkage (z) and wheel radius (r) are presented. It is found that wheel rotation angle, sinkage and radius have some influence on wheel slippage.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with slippage as utility function was formulated and solved in MATLAB. The results reveal the optimal values of wheel-terrain parameters required to achieve optimum slippage on dry sandy terrain. A method of slippage estimation for a five-wheeled mobile robot was presented through comparing the odometric measurements of the powered wheels with those of the fifth non-powered whee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hat this method is feasible and can be used for online slippage estimation in a sandy ter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nomous wheeled mobile robot terramechanics TRACTION motion control soil shear failure drawbar pu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second 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 optimized by genetic algorithm applied in direct torque control of dual star induction motor 被引量:1
20
作者 Ghoulemallah BOUKHALFA Sebti BELKACEM +1 位作者 Abdesselem CHIKHI Moufid BOUHENTAL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3974-3985,共12页
The direct torque control of the dual star induction motor(DTC-DSIM) using conventional PI controllers is characterized by un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such as high ripples of torque and flux, and sensitivity to parame... The direct torque control of the dual star induction motor(DTC-DSIM) using conventional PI controllers is characterized by un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such as high ripples of torque and flux, and sensitivity to parametric variations. Among the most evoked control strategies adopted in this field to overcome these drawbacks presented in classical drive, it is worth mentioning the use of the second 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SOSMC) based on the super twisting algorithm(STA) combined with the fuzzy logic control(FSOSMC).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optimal control performance, the FSOSMC parameters are adjusted using 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genetic algorithm(GA).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envisaged control scheme, called G-FSOSMC, are investigated against G-SOSMC, G-PI and BBO-FSOSMC algorithms.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scheme is efficient in reducing the torque and flux ripples, and successfully suppresses chattering. The effects of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do not affect system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star induction machine direct torque control fuzzy second 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 genetic algorithm biogeography base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