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营凹陷滑塌浊积岩沉积特征及油气藏勘探技术 被引量:23
1
作者 尹太举 张昌民 李中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3-98,共6页
东营凹陷滑塌浊积岩是前缘席状砂或河口坝砂体在重力、地震等作用下,外部剪切力克服其内部的粘结力而发生崩塌、滑移后再沉积的产物,具有分异性好、结构和成份成熟度较低特征的粉、细砂岩。据浊积体的平面发育特征,可分为非沟道化的浊... 东营凹陷滑塌浊积岩是前缘席状砂或河口坝砂体在重力、地震等作用下,外部剪切力克服其内部的粘结力而发生崩塌、滑移后再沉积的产物,具有分异性好、结构和成份成熟度较低特征的粉、细砂岩。据浊积体的平面发育特征,可分为非沟道化的浊积岩和沟道化的浊积岩两种类型。基于滑塌浊积岩的成因,滑塌浊积岩发育地区不能采用常规的旋回对比法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等对比技术,应采用井震结合确定大的地层界限及标志层逐级控制的对比方法。滑塌浊积岩储层以微孔隙组合为主,单层平均孔隙度一般小于23%,平均渗透率小于50×10-3μm2,属中低孔低渗储层。浊积岩储层评价, 重点考虑砂体平面分布的连续性、连通性、砂体的厚度及含油性。滑塌浊积岩形成于深湖区,近油源,油源充足,油气垂向或侧向或沿断层短距离运移成藏,多为岩性和岩性-断层遮挡油气藏。滑塌浊积岩勘探主要是应用沉积微相分析和地震反演两项技术进行储层预测。依据储层预测结果,提供了11个可供滑塌浊积岩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塌浊积岩 储层对比 隐蔽油藏 储层预测 勘探技术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三中亚期东营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定量预测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宇志 毕明威 +2 位作者 刘惠民 高永进 陈世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6-155,共10页
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广泛发育三角洲-浊积体系沉积。根据砂层组沉积的垂向变化特征,将沙三中亚段沉积时期东营三角洲自上而下划分为1~9期次,自东向西向湖盆中心进积。与三角洲有关的前缘浊积体包括滑动浊积岩、滑塌浊积岩及远源浊积岩3... 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广泛发育三角洲-浊积体系沉积。根据砂层组沉积的垂向变化特征,将沙三中亚段沉积时期东营三角洲自上而下划分为1~9期次,自东向西向湖盆中心进积。与三角洲有关的前缘浊积体包括滑动浊积岩、滑塌浊积岩及远源浊积岩3种类型,其中滑塌浊积岩发育的规模、数目最为稳定,是前缘浊积体定量研究的重要类型。笔者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对单因素关系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多因素综合关系,对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东营三角洲前缘浊积体进行定量研究,从而探讨三角洲沉积结构与前缘滑塌浊积体发育的定量关系。研究发现,三角洲沉积结构特征(三角洲前缘地层厚度H、砂岩百分含量x等)、浊积岩滑移距离s以及三角洲前缘斜坡坡角的大小α,可以定量地确定,并且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发育的厚度h与前缘厚度H、前缘砂岩百分含量x成正相关,与浊积体滑移距离s呈负相关,并且得到预测三角洲前缘浊积体厚度h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三角洲 滑塌浊积岩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西南凹陷西部古近系流一段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分布规律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健 操应长 +3 位作者 刘明全 李俊良 乐友喜 方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9-884,共6页
涠西南凹陷古近系流一段沉积时期在盆地西部发育了规模巨大的三角洲沉积。根据地震反射特征,结合测井曲线小波变换分析、地震资料时频分析以及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资料的时间切片和沿层切片分析,建立了西部流一段三角洲高精度层序地层格... 涠西南凹陷古近系流一段沉积时期在盆地西部发育了规模巨大的三角洲沉积。根据地震反射特征,结合测井曲线小波变换分析、地震资料时频分析以及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资料的时间切片和沿层切片分析,建立了西部流一段三角洲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共划分出10个五级层序。根据平均波峰振幅、能量半衰时和瞬时频率等地震属性以及平均波阻抗特征,结合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剖面,在测井和录井资料的标定下,对10期三角洲—滑塌浊积岩沉积体系进行了识别,发现西部流一段三角洲在发育过程中具有整体持续推进、主体左右摆动、前缘浊积岩发育的特征。由于受三角洲发育过程中前缘斜坡的坡度角变化的影响,滑塌浊积岩主要形成于三角洲发育的中期。西部流一段三角洲斜坡带存在两个明显的地形坡度突然变缓的转折点,是滑塌浊积岩的两个主要集中带。第一集中带滑塌浊积岩邻近三角洲沉积体分布;第二集中带滑塌浊积岩主要分布在流一段三角洲前缘前方2000~4000m范围内,该距离与前缘坡度角存在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西南凹陷 三角洲 滑塌浊积岩 流沙港组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盆三角洲沉积坡度带特征及其与滑塌浊积岩分布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9
4
作者 操应长 刘晖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4-459,I0002,共7页
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是分布于深水环境中一种重要的储集砂体,也是陆相湖盆中一种重要的岩性油气藏。三角洲沉积体系一般存在三个地形坡度转折点,即顶积层与前积层之间的转折点、三角洲前缘斜坡与前三角洲沉积之间的转折点、三角洲沉积... 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是分布于深水环境中一种重要的储集砂体,也是陆相湖盆中一种重要的岩性油气藏。三角洲沉积体系一般存在三个地形坡度转折点,即顶积层与前积层之间的转折点、三角洲前缘斜坡与前三角洲沉积之间的转折点、三角洲沉积体系与正常湖泊沉积作用之间的转折点,其中前缘斜坡的地形坡度最大。前缘斜坡地形坡度是控制滑塌作用和形成滑塌浊积岩的关键因素之一,滑塌作用一般发生于前缘斜坡的上部,而滑塌浊积岩主要分布于前缘斜坡的根部和前三角洲外侧,这些地区是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地形坡度的转折点。前缘斜坡的坡度决定了前三角洲外侧坡度转折点的位置,坡度越大,转折点越靠近前缘斜坡带,结合东营三角洲的精细解剖分析,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 滑塌浊积岩 性油气藏 地形坡度 定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霸县凹陷鄚州—高家堡地区沙三段滑塌浊积岩沉积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马晖 苑保国 +3 位作者 吴国琼 姜在兴 吕林 张瑞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53,共3页
通过岩心、薄片、粒度、测井及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在霸县凹陷鄚州—高家堡地区沙三段首次发现了滑塌浊积岩,并对其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滑塌浊积岩的粒度较细,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较低,结构和构造均反映了沉积物滑... 通过岩心、薄片、粒度、测井及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在霸县凹陷鄚州—高家堡地区沙三段首次发现了滑塌浊积岩,并对其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滑塌浊积岩的粒度较细,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较低,结构和构造均反映了沉积物滑塌再沉积的特点,沉积单元从下到上可概括为鲍马序列:平行层理段(B)、流水沙纹层理段(C)、水平层理段(D)和泥岩段(E),常发育BCDE,BCD,BCE和DE型组合序列。霸县凹陷鄚州—高家堡地区沙三段滑塌浊积岩是三角洲前缘砂体在同沉积断层频繁活动和水体振荡作用下滑塌形成的,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和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塌浊积岩 鲍马序列 沙三段 鄚州-高家堡 霸县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汉塔拉凹陷滑塌浊积岩的发现与勘探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马龙 李玉城 +2 位作者 李书民 李林波 郑长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16,共4页
通过研究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中洼槽陡坡带的含鲕粒块状细砂岩从岩性特征、沉积结构及构造特征、粒度特征、测井曲线特征、地震反射特征以及对其形成机理的分析,认为赛83x含油砂岩体为在半深湖—深湖环境形成的滑塌浊积扇沉积。这种类... 通过研究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中洼槽陡坡带的含鲕粒块状细砂岩从岩性特征、沉积结构及构造特征、粒度特征、测井曲线特征、地震反射特征以及对其形成机理的分析,认为赛83x含油砂岩体为在半深湖—深湖环境形成的滑塌浊积扇沉积。这种类型的滑塌浊积扇具备分选、磨圆度、物性较好等条件,尤其是此类砂岩体往往被形成于深湖—半深湖相还原环境的深灰色、灰黑色泥岩———成熟烃源岩所包围,易形成岩性圈闭,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成藏,是断陷湖盆陡坡带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湖盆陡坡带 含鲕粒块状砂 滑塌浊积岩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转换带对塔南凹陷滑塌浊积岩油藏的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闫博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2-184,共3页
通过塔南塔19-78井区的岩屑录井、岩心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系统研究了塔南凹陷滑塌浊积砂砾岩油藏的储集层及其地震反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塔南凹陷南屯组沉积期的构造特征,重点探讨了构造转换带对于滑塌浊积体分布及其所形成油藏... 通过塔南塔19-78井区的岩屑录井、岩心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系统研究了塔南凹陷滑塌浊积砂砾岩油藏的储集层及其地震反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塔南凹陷南屯组沉积期的构造特征,重点探讨了构造转换带对于滑塌浊积体分布及其所形成油藏的控制作用,认为转换带内的油藏分布受构造和岩性的双重因素控制。结合完钻井的试油生产数据,对该套滑塌浊积砂砾岩油藏的潜力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木察格盆地 塔南凹陷 南屯组 滑塌浊积岩 构造转换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5号构造东部东三下亚段滑塌浊积岩沉积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赫 张洪宇 +3 位作者 徐颖新 王艳玲 赵倩 王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321-328,20,共9页
通过薄片、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南堡5号构造东部东三下亚段高位体系域中首次发现滑塌浊积岩。结合古地貌及连井相分析,明确扇三角洲平原—前缘亚相发育于古沟槽区,滑塌浊积岩相发育于古洼槽区。区域地质分析表明,研究区... 通过薄片、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南堡5号构造东部东三下亚段高位体系域中首次发现滑塌浊积岩。结合古地貌及连井相分析,明确扇三角洲平原—前缘亚相发育于古沟槽区,滑塌浊积岩相发育于古洼槽区。区域地质分析表明,研究区北部发育大型火山群,东三下亚段高位域沉积时期火山活动强烈,火山活动所引发的大地震动是诱发滑塌浊积作用的主要原因。南堡5号构造东三下亚段高位体系域浊积岩是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在强烈火山活动作用下发生滑塌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5号构造 东三下亚段 滑塌浊积岩 特征 滑塌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长6油层组浊积岩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2
9
作者 冯娟萍 李文厚 欧阳征健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5-302,共8页
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粒度分析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长6油层组浊积岩沉积特征与油气地质意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浊积岩主要为长石砂岩,以棱角状—次棱角状为主,粒度具有典型的浊流沉积特征。沉... 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粒度分析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长6油层组浊积岩沉积特征与油气地质意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浊积岩主要为长石砂岩,以棱角状—次棱角状为主,粒度具有典型的浊流沉积特征。沉积构造可见泥底构造、同生变形构造、粒序递变层、鲍玛序列等。最常见的鲍玛序列有ABC型、AB型、ADE型、AE型、CDE型和A段叠置型,具备浊积岩的典型特点。识别出薄层浊积岩和中厚层浊积岩,其属于三角洲前缘滑塌成因,可分为中心微相和边缘微相。浊流砂体是半深湖—深湖区发育的良好储集体,其分布区可作为重要的油气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流沉 特征 滑塌浊积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三中亚期东营三角洲—滑塌浊积体系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世悦 毕明威 +2 位作者 刘惠民 高永进 张鹏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1-929,共9页
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东营凹陷物源供给充足,三角洲—滑塌浊积体系极为发育。研究发现,滑塌浊积岩厚度h(m)与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前缘厚度H(m)、砂岩百分含量x(%)、斜坡坡角a(°))以及浊积岩滑移距离s(m)可以建立定量关系。通过控... 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东营凹陷物源供给充足,三角洲—滑塌浊积体系极为发育。研究发现,滑塌浊积岩厚度h(m)与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前缘厚度H(m)、砂岩百分含量x(%)、斜坡坡角a(°))以及浊积岩滑移距离s(m)可以建立定量关系。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建立单因素关系,即滑移距离s(m)与浊积体厚度h(m)呈负相关,且相关性高,作为主因素;砂体厚度H(m)、砂岩百分含量x(%)及斜坡坡角a(°)与h(m)呈正相关,作为子因素。利用灰关联分析法,计算各子因素相对于主因素的权重系数,确定灰关联系数,建立滑塌浊积岩厚度h(m)的定量预测模型:h=55.359Q1.522 3,Q=0.355s'+0.223x'+0.221H'+0.201a'(Q为综合评价系数,s'、x'、H'、a'分别表经过最大值标准化后的滑移距离、前缘砂体厚度、百分含量以及斜坡坡角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滑塌浊积岩厚度 灰关联分析 定量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南地区沙三段浊积砂体成因模式探讨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居峰 贾光华 +1 位作者 刘军锷 李秀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4期8-10,共3页
在史南地区区域性地震层序划分和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基准面的升降变化对砂体的成因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将浊积砂体划分为滑塌浊积岩、坡移浊积扇和湖底扇三种圈闭类型,每种类型圈闭的形成和... 在史南地区区域性地震层序划分和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基准面的升降变化对砂体的成因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将浊积砂体划分为滑塌浊积岩、坡移浊积扇和湖底扇三种圈闭类型,每种类型圈闭的形成和分布都与基准面的升降变化密切相关。湖底扇和坡移浊积扇圈闭形成于基准面上升期,是该区主要的储油圈闭;滑塌浊积岩圈闭主要形成于基准面下降期,规模较小,储集物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南地区 沙三段 砂体 成因模式 基准面 滑塌浊积岩 坡移 湖底扇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相浊积砂体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5
12
作者 韦东晓 田景春 倪新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17,21,共4页
在中国众多陆相含油气盆地中广泛发育浊积砂体,且其早已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根据浊积砂体在层序地层中所处的位置、沉积相带、沉积物组合及平面展布特征等的差异,可将其归纳为近岸浊积扇、远岸浊积扇、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和深水... 在中国众多陆相含油气盆地中广泛发育浊积砂体,且其早已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根据浊积砂体在层序地层中所处的位置、沉积相带、沉积物组合及平面展布特征等的差异,可将其归纳为近岸浊积扇、远岸浊积扇、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和深水型透镜状浊积岩4种类型,并分析了各自的沉积特征。综合研究表明,良好的储集砂体位于近岸浊积扇的中扇辫状水道、中扇叠置扇叶和远岸浊积扇的中扇水道以及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中,而透镜状浊积砂体储集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 远岸 三角洲前缘 滑塌浊积岩 透镜状砂体 鲍玛序列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湾地区浊积扇体识别及储层地震描述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姚健 杜晓峰 +3 位作者 郑敬贵 孙和风 甄彦琴 王军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6期718-721,共4页
浊积岩油气藏勘探是目前油气储量与产量增长的重要途经,而对浊积岩的识别和储层预测却是现阶段这类油气藏勘探的主要技术瓶颈。文中以地震沉积学为指导,综合应用时频三原色、年代地层切片、属性投影及相控储层预测等技术,进行浊积扇体... 浊积岩油气藏勘探是目前油气储量与产量增长的重要途经,而对浊积岩的识别和储层预测却是现阶段这类油气藏勘探的主要技术瓶颈。文中以地震沉积学为指导,综合应用时频三原色、年代地层切片、属性投影及相控储层预测等技术,进行浊积扇体识别及储层地震描述,从而摸索出一套适合辽东湾地区浊积岩体储层刻画的地球物理技术流程,这一方法对指导该区的岩性油气藏勘探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塌浊积岩 地震沉 时频三原色 相控储层预测 辽东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板桥凹陷古近系沙一段中部层序地层学研究与岩性油气藏勘探 被引量:23
14
作者 石世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0-325,共6页
黄骅坳陷板桥凹陷含油气储层主要为深湖相泥岩之中的湖底扇砂体。由于湖底扇沉积属突发性洪水事件成因,湖底扇砂体的分布较为复杂,预测湖底扇砂体的难度较大。通过湖底扇沉积特征研究,提出板桥凹陷湖底扇砂体为扇三角洲前缘重力流滑塌... 黄骅坳陷板桥凹陷含油气储层主要为深湖相泥岩之中的湖底扇砂体。由于湖底扇沉积属突发性洪水事件成因,湖底扇砂体的分布较为复杂,预测湖底扇砂体的难度较大。通过湖底扇沉积特征研究,提出板桥凹陷湖底扇砂体为扇三角洲前缘重力流滑塌成因。湖底扇砂体在垂直于重力流方向上呈透镜状分布;而在平行于重力流方向上,湖底扇砂体则表现为叠瓦状展布。依据湖底扇砂体的井-震响应特征,运用地震相分析以及地震属性提取等手段,预测了湖底扇砂体的分布,发现湖底扇沉积具有优先充填古地貌低势区的规律,提出了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底扇 扇三角洲 滑塌浊积岩 地震相 古地貌 性油气藏 板桥凹陷 黄骅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庄油田王68井区岩性隐蔽油藏滚动开发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光付 战春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4-697,共4页
分析牛庄油田王68井区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沙三中)目的层的地层、构造、储层和油藏特征,表明王68井区与相邻牛20井区沙三中砂体为半深湖-深湖环境的滑塌浊积岩沉积,含油砂体层位相同,厚度、岩性、分层特征都可对比;油藏类型也均为岩性... 分析牛庄油田王68井区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沙三中)目的层的地层、构造、储层和油藏特征,表明王68井区与相邻牛20井区沙三中砂体为半深湖-深湖环境的滑塌浊积岩沉积,含油砂体层位相同,厚度、岩性、分层特征都可对比;油藏类型也均为岩性隐蔽油藏。王68井区和牛20井区分别位于牛庄一号断层的两侧。由此可见,牛庄一号断层并不控制下盘王68井区沙三中砂体的沉积。利用已开发的牛20井区经验指导王68井区的滚动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05×104t,建成原油生产能力3.5×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塌浊积岩 低渗透油藏 性隐蔽油藏 滚动开发 牛庄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西南凹陷流一段两种岩性圈闭成因模式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方勇 张树林 +1 位作者 胡林 左倩媚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20,共5页
首次利用基准面旋回划分方法,结合地震界面接触关系、砂体垂向叠加样式,对涠西南凹陷流一段地层进行了层序的识别和划分,并对该层段岩性圈闭的成因模式进行了分析。涠西南凹陷流一段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以最大湖泛面T82为界可划分2个... 首次利用基准面旋回划分方法,结合地震界面接触关系、砂体垂向叠加样式,对涠西南凹陷流一段地层进行了层序的识别和划分,并对该层段岩性圈闭的成因模式进行了分析。涠西南凹陷流一段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以最大湖泛面T82为界可划分2个基准面半旋回,且存在2种岩性圈闭成因类型,其中上升期发育的盆底扇成因的储层分布广、勘探潜力大,而下降期发育与三角洲前缘有关的滑塌浊积岩砂体分布局限,预测难度大。这些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寻找新的油气储量增长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圈闭 成因模式 基准面旋回 盆底扇 滑塌浊积岩 流一段涠西南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坡折带演化及其对砂体的控制作用——以延长组长6油层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海涛 张忠义 +4 位作者 喻建 宋江海 孙勃 刘丽丽 薛俊林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2期43-48,共6页
本文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构造与沉积背景基础上,通过古水深恢复、地层厚度统计、沉积相组合分析、地震剖面解释等方法,识别出盆地内部有四条沉积坡折带。坡折带的发育受湖盆地形控制。东北部发育三条多级缓坡坡折带,西南发育一条陡坡坡折... 本文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构造与沉积背景基础上,通过古水深恢复、地层厚度统计、沉积相组合分析、地震剖面解释等方法,识别出盆地内部有四条沉积坡折带。坡折带的发育受湖盆地形控制。东北部发育三条多级缓坡坡折带,西南发育一条陡坡坡折带,分别控制着研究区三角洲前缘砂体和西南浊积砂体的展布形态。随着沉积中心的迁移和沉积相演化,坡折带和砂体规模在长6不同时期都有所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坡折带 三角洲前缘砂体 滑塌浊积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