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紫阳县城关镇滑坡灾害隐患识别
被引量:
1
1
作者
翟子轩
陈帆
+1 位作者
高建强
宁立波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1,共9页
滑坡灾害是紫阳县城关镇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中存在滑坡灾害隐患但尚未发生滑坡灾害的斜坡单元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以紫阳县城关镇为研究区,按照其环境条件与行政区划,将研究区划分为530个斜坡单元,利用基于栅格...
滑坡灾害是紫阳县城关镇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中存在滑坡灾害隐患但尚未发生滑坡灾害的斜坡单元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以紫阳县城关镇为研究区,按照其环境条件与行政区划,将研究区划分为530个斜坡单元,利用基于栅格的瞬态降水入渗斜坡稳定性(TRIGRS)模型,对该地区在2022年最大小时雨强(50.7 mm/h)下各斜坡单元的稳定性系数进行了模拟计算,并按照斜坡单元稳定性系数大小将其分为稳定性极低、稳定性较低、稳定性较高、基本稳定区。结果表明:研究区稳定性极低区包含193个斜坡单元,面积为48.21 km^(2),稳定性较低区有223个斜坡单元,面积为50.93 km^(2),这两类斜坡单元存在滑坡灾害隐患,其中58个斜坡单元已发生滑坡灾害,占比为13.94%,另外358个斜坡单元存在滑坡灾害隐患但目前尚未发生滑坡灾害,需要对其进行重点监测与防范。该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政府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灾害隐患识别
斜坡单元
TRIGRS模型
稳定性系数
紫阳县城关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山峡谷区滑坡灾害隐患InSAR早期识别--以雅砻江中段为例
被引量:
74
2
作者
戴可人
铁永波
+3 位作者
许强
冯也
卓冠晨
史先琳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4-568,共15页
我国西部山区滑坡灾害频发,具有强隐蔽性、高突发性、强破坏性等特点,对灾害隐患点进行早期识别是最为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西部山区多为高山峡谷区域且范围辽阔,人不易至甚至人不能至,传统的人工排查早期识别方法较难实施。合成孔径雷...
我国西部山区滑坡灾害频发,具有强隐蔽性、高突发性、强破坏性等特点,对灾害隐患点进行早期识别是最为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西部山区多为高山峡谷区域且范围辽阔,人不易至甚至人不能至,传统的人工排查早期识别方法较难实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作为新兴雷达遥感测量手段,可以高效准确地对高山峡谷区域进行滑坡灾害隐患早期识别。该文基于欧洲空间局(ESA)的哨兵一号(Sentinel-1)SAR遥感数据,利用时间序列InSAR技术对雅砻江流域雅江县-木里县段的高山峡谷区域进行了滑坡灾害隐患广域早期识别,成功探测到8处隐患区域。并结合滑坡隐患历史资料与光学影像遥感解译对识别结果进行了验证与分析,对灾害点风险等级进行了评定。并探讨了几何畸变因素对高山峡谷区域InSAR技术滑坡灾害隐患广域早期识别的影响。该案例可为当地的防灾减灾提供有力的数据与技术支持,并为高山峡谷区的滑坡灾害隐患早期识别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遥感
时间序列InSAR
高山峡谷区
滑坡
灾害
隐患
早期
识别
雅砻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流域刘家峡—兰州段滑坡灾害的InSAR识别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吴东霖
葛伟鹏
+1 位作者
魏聪敏
张波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7-614,635,共9页
我国滑坡灾害频发,尤其是西部地区,滑坡的隐蔽性强且危害巨大,对其灾害隐患进行早期识别对防灾减灾意义重大。传统的人工排查、大地测量等手段在山区难以开展且耗时耗力,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作为新兴的遥感测量手段,可以更...
我国滑坡灾害频发,尤其是西部地区,滑坡的隐蔽性强且危害巨大,对其灾害隐患进行早期识别对防灾减灾意义重大。传统的人工排查、大地测量等手段在山区难以开展且耗时耗力,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作为新兴的遥感测量手段,可以更精确、高效地进行大范围的滑坡灾害隐患识别。以黄河流域刘家峡-兰州段为研究区,采用永久散射体InSAR技术对覆盖该区域的111景Sentinel-1 C-SAR数据进行处理,并使用GPS数据进行趋势改正,获取研究区2014年10月—2019年12月间视距向形变场及形变特征,成功识别出1处位于永靖县的滑坡隐患区。该区的规模和量级均大于永靖县黑方台滑坡区,且未被前人提及,具有较大危险性。将InSAR结果与投影到视距向的GPS结果及前人结果进行比较,验证PS-InSAR方法的有效性;并结合历史强震资料、实地考察及时间序列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隐患区可能与1125年兰州M7.0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有关。本研究可为当地防灾减灾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滑坡灾害隐患识别
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哨兵1号
全球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阳县城关镇滑坡灾害隐患识别
被引量:
1
1
作者
翟子轩
陈帆
高建强
宁立波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陕西地矿第一地质队有限公司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020517)。
文摘
滑坡灾害是紫阳县城关镇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中存在滑坡灾害隐患但尚未发生滑坡灾害的斜坡单元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以紫阳县城关镇为研究区,按照其环境条件与行政区划,将研究区划分为530个斜坡单元,利用基于栅格的瞬态降水入渗斜坡稳定性(TRIGRS)模型,对该地区在2022年最大小时雨强(50.7 mm/h)下各斜坡单元的稳定性系数进行了模拟计算,并按照斜坡单元稳定性系数大小将其分为稳定性极低、稳定性较低、稳定性较高、基本稳定区。结果表明:研究区稳定性极低区包含193个斜坡单元,面积为48.21 km^(2),稳定性较低区有223个斜坡单元,面积为50.93 km^(2),这两类斜坡单元存在滑坡灾害隐患,其中58个斜坡单元已发生滑坡灾害,占比为13.94%,另外358个斜坡单元存在滑坡灾害隐患但目前尚未发生滑坡灾害,需要对其进行重点监测与防范。该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政府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滑坡灾害隐患识别
斜坡单元
TRIGRS模型
稳定性系数
紫阳县城关镇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landside hazard
slope unit
TRIGRS model
stability coefficient
Chengguan Town,Ziyang County
分类号
X4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P42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山峡谷区滑坡灾害隐患InSAR早期识别--以雅砻江中段为例
被引量:
74
2
作者
戴可人
铁永波
许强
冯也
卓冠晨
史先琳
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出处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4-568,共15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6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1391)
+2 种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重大研发项目(2019YFS0074)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YJ0404)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SKLGP2018Z019)。
文摘
我国西部山区滑坡灾害频发,具有强隐蔽性、高突发性、强破坏性等特点,对灾害隐患点进行早期识别是最为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西部山区多为高山峡谷区域且范围辽阔,人不易至甚至人不能至,传统的人工排查早期识别方法较难实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作为新兴雷达遥感测量手段,可以高效准确地对高山峡谷区域进行滑坡灾害隐患早期识别。该文基于欧洲空间局(ESA)的哨兵一号(Sentinel-1)SAR遥感数据,利用时间序列InSAR技术对雅砻江流域雅江县-木里县段的高山峡谷区域进行了滑坡灾害隐患广域早期识别,成功探测到8处隐患区域。并结合滑坡隐患历史资料与光学影像遥感解译对识别结果进行了验证与分析,对灾害点风险等级进行了评定。并探讨了几何畸变因素对高山峡谷区域InSAR技术滑坡灾害隐患广域早期识别的影响。该案例可为当地的防灾减灾提供有力的数据与技术支持,并为高山峡谷区的滑坡灾害隐患早期识别提供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
雷达遥感
时间序列InSAR
高山峡谷区
滑坡
灾害
隐患
早期
识别
雅砻江
Keywords
Radar remote sensing
Time series InSAR
Alpine-canyon terrain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landslides
Yalong River
分类号
TN95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流域刘家峡—兰州段滑坡灾害的InSAR识别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吴东霖
葛伟鹏
魏聪敏
张波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出处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7-614,635,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0102)
中国地震局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8048)
+2 种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7JR5RA340)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4IESLZ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4035,41572197,41802228)。
文摘
我国滑坡灾害频发,尤其是西部地区,滑坡的隐蔽性强且危害巨大,对其灾害隐患进行早期识别对防灾减灾意义重大。传统的人工排查、大地测量等手段在山区难以开展且耗时耗力,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作为新兴的遥感测量手段,可以更精确、高效地进行大范围的滑坡灾害隐患识别。以黄河流域刘家峡-兰州段为研究区,采用永久散射体InSAR技术对覆盖该区域的111景Sentinel-1 C-SAR数据进行处理,并使用GPS数据进行趋势改正,获取研究区2014年10月—2019年12月间视距向形变场及形变特征,成功识别出1处位于永靖县的滑坡隐患区。该区的规模和量级均大于永靖县黑方台滑坡区,且未被前人提及,具有较大危险性。将InSAR结果与投影到视距向的GPS结果及前人结果进行比较,验证PS-InSAR方法的有效性;并结合历史强震资料、实地考察及时间序列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隐患区可能与1125年兰州M7.0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有关。本研究可为当地防灾减灾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滑坡灾害隐患识别
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哨兵1号
全球定位系统
Keywords
Yellow River Basin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landslides
PS-InSAR
Sentinel-1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紫阳县城关镇滑坡灾害隐患识别
翟子轩
陈帆
高建强
宁立波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山峡谷区滑坡灾害隐患InSAR早期识别--以雅砻江中段为例
戴可人
铁永波
许强
冯也
卓冠晨
史先琳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河流域刘家峡—兰州段滑坡灾害的InSAR识别及成因分析
吴东霖
葛伟鹏
魏聪敏
张波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