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坡模拟三维地形建模关键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吕奕杰 叶健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11,17,共6页
高精度滑坡地形数据是滑坡模拟准确度和可视化效果的重要保证。针对当前高精度滑坡地形建模渲染全部地形数据导致滑坡模拟程序运行缓慢,分层分块处理地形数据并将地形数据块分批调入内存进行组合渲染导致参与滑坡模拟计算的地形数据不... 高精度滑坡地形数据是滑坡模拟准确度和可视化效果的重要保证。针对当前高精度滑坡地形建模渲染全部地形数据导致滑坡模拟程序运行缓慢,分层分块处理地形数据并将地形数据块分批调入内存进行组合渲染导致参与滑坡模拟计算的地形数据不连续且分辨率不统一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滑坡模拟的四叉树LOD地形建模改进方法。将地形数据完整读入内存参与数值计算,在可视化阶段从地形数据中动态构造不同分辨率地形数据块进行组合渲染,为滑坡模拟提供完整连续地形条件,同时保证滑坡地形三维可视化效果,并有效提升模拟程序运行速度,该方法在场景浏览时不会对滑坡模拟的结果产生实际影响。滑坡模拟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在滑坡模拟三维地形优化建模方面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模拟 地形建模 四叉树 层次细节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堆积体降雨入渗过程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王如宾 夏瑞 +2 位作者 徐卫亚 王环玲 祁健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54,共8页
降雨强度对滑坡坡面降雨入渗过程有显著影响,进而对滑坡变形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孔隙水压力变化是降雨入渗诱发滑坡失稳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探明降雨入渗过程与堆积体滑坡变形失稳破坏模式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人工模拟降雨室内大型滑坡... 降雨强度对滑坡坡面降雨入渗过程有显著影响,进而对滑坡变形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孔隙水压力变化是降雨入渗诱发滑坡失稳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探明降雨入渗过程与堆积体滑坡变形失稳破坏模式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人工模拟降雨室内大型滑坡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下滑坡堆积体孔隙水压力变化与土压力的响应规律与变形破坏模式,揭示了降雨诱发滑坡变形破坏机理。结果表明:降雨入渗引起滑坡堆积体内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增加,且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滑坡体内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增长速率随之增大。堆积体滑坡变形破坏与孔隙水压力变化密切相关,滑坡堆积体内孔隙水压力随降雨历时的增加不断变大,进而基质吸力不断减小;滑坡体破坏区上侧会产生拉裂缝,下侧由于挤压作用出现土体隆胀,坡脚处会出现局部流土等现象。降雨强度大小与堆积体滑坡变形破坏模式密切相关,雨强大小为0.44 mm/min时,形成多级后退式滑坡变形破坏;雨强为0.57 mm/min时,滑坡体沿最危险剪切面发生大范围滑动破坏,并最终形成塑性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入渗 滑坡物理模拟试验 降雨强度 孔隙水压力 滑坡堆积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滑坡涌浪传播有限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桂云 李同春 钱七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97-1201,1210,共6页
库岸滑坡涌浪危害巨大,正确预测库区可能的滑坡涌浪非常重要,是工程可行性论证的重要内容之一。将浅水控制方程应用于滑坡涌浪数值模拟,控制方程采用简便且具有较高精度的两步Taylor-Galerkin方法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对数值模型的应用进... 库岸滑坡涌浪危害巨大,正确预测库区可能的滑坡涌浪非常重要,是工程可行性论证的重要内容之一。将浅水控制方程应用于滑坡涌浪数值模拟,控制方程采用简便且具有较高精度的两步Taylor-Galerkin方法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对数值模型的应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涌浪产生后将以入水点为源点迅速向四周推进并不断衰减,且随传播距离的增加浪高降幅逐渐减小。计算的涌浪高度及水位变化规律与实测资料吻合得很好,并将滑坡涌浪的沿程传播过程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方法模拟滑坡涌浪传播是有效可行的,可用于滑坡涌浪灾害的预测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涌浪{数值模拟{浅水控制方程 两步Taylor-Galerkin方法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EM的戒台寺古滑体开裂破坏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4
作者 陶志刚 张海江 +2 位作者 尹利洁 韩文帅 陈伊凡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5-112,共8页
戒台寺古滑坡体受多期构造运动控制,边坡岩体中裂缝发育,结构破碎,风化卸荷引起局部滑移严重。2005年,对古滑体Ⅰ级和Ⅱ级平台进行了综合治理,但2013年后期,戒台寺大雄宝殿后墙和后花园地面又发育多组裂缝,且在Ⅲ级平台坡脚处发现大量... 戒台寺古滑坡体受多期构造运动控制,边坡岩体中裂缝发育,结构破碎,风化卸荷引起局部滑移严重。2005年,对古滑体Ⅰ级和Ⅱ级平台进行了综合治理,但2013年后期,戒台寺大雄宝殿后墙和后花园地面又发育多组裂缝,且在Ⅲ级平台坡脚处发现大量新断口崩塌坡积物,古滑体有复活征兆。为探索戒台寺古滑坡体从二次稳定到开裂破坏的变形机制和破坏特征,文章首先采用杂交有限元-离散元法(FDEM)建立戒台寺古滑坡体数值模型;然后,将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GPS地表位移监测曲线和破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FDEM数值模型较好地再现了戒台寺古滑坡体局部开裂、扩展、贯通、脱离、滑移、碰撞和堆积全过程;最后,判断出戒台寺古滑坡体的危险区域,为古滑坡体深部力学监测点设置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戒台寺 FDEM 开裂破坏 滑坡模拟 深部力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剪试验的堆积碎石类材料细观参数标定方法及模拟验证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文剑 刘怀忠 +2 位作者 谢红强 肖明砾 卓莉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54,共9页
颗粒材料的3维离散元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取决于细观参数的合理标定。目前,对颗粒材料细观模拟参数的标定方法还缺少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室内直剪试验和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揭示了碎石颗粒材料宏观力学参数与颗粒间细观参数的相关性,... 颗粒材料的3维离散元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取决于细观参数的合理标定。目前,对颗粒材料细观模拟参数的标定方法还缺少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室内直剪试验和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揭示了碎石颗粒材料宏观力学参数与颗粒间细观参数的相关性,提出碎石颗粒材料数值模拟细观参数的标定方法,并验证该标定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在线性模型中,碎石颗粒试样的宏观弹性常数与碎石的粒间法向接触刚度呈正相关,而对粒间切向接触刚度的变化不敏感;基于此提出的粒间接触刚度(法向、切向)标定方法,直剪数值模拟的剪应力–剪位移曲线计算结果与室内试验值吻合度较高,验证了该标定方法的可靠性及合理性。在直接剪切过程中,碎石颗粒内部力链网络随着剪位移的增加逐渐由垂直方向向剪切盒对角线方向偏转,随着颗粒的整体速度场变化而出现剪缩和剪胀现象;采用本文提出的细观参数标定方法对室内滑坡运动试验开展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的滑坡碎石堆积形态与室内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方法在堆积碎石滑坡模拟分析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碎石 颗粒离散元 直剪试验 细观参数标定 滑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遥感数据驱动下的滑坡动态可视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黄鹏诚 朱军 +4 位作者 李维炼 周乐韬 何秋玲 付林 路井涛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0-234,共5页
传统滑坡模拟数据获取困难,模拟物理机理复杂,不利于媒体宣传、提升公众安全意识以及快速灾害应急。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能够为滑坡动态可视化快速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为此,该文拟重点开展无人机遥感数据驱动下的滑坡灾害动态可视化研... 传统滑坡模拟数据获取困难,模拟物理机理复杂,不利于媒体宣传、提升公众安全意识以及快速灾害应急。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能够为滑坡动态可视化快速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为此,该文拟重点开展无人机遥感数据驱动下的滑坡灾害动态可视化研究,通过探讨滑坡特征分析与信息提取、空间约束规则下的滑坡过程计算方法、数据驱动的滑坡可视化方法等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无人机遥感数据的滑坡灾害快速动态模拟方法,研发了原型系统并进行案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文的研究方法在无人机遥感数据支持下能够快速动态模拟滑坡演进过程,有助于为应急灾害、媒体宣传以及提升公众灾害风险意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 数据驱动 空间约束 滑坡过程模拟 动态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天然滑坡理论修筑淤地坝技术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子峰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5年第3期22-23,共2页
在分析研究天然滑坡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探索性地论证了利用滑坡研究成果模拟天然滑坡修筑淤地坝在理论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靠性、经济上的实用性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天然滑坡 模拟滑坡 淤地坝 筑坝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孔径毫米波雷达的边坡变形监测能力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朱劲 王剑锋 +2 位作者 陈垦 唐勇 李天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7-155,共9页
变形监测是了解滑坡演化过程的重要手段,为探究实孔径毫米波雷达(RAR)的边坡变形监测性能,采用摄影滑轨作为变形模拟装置,开展实孔径毫米波雷达的变形监测模拟试验,并结合工程案例分析。研究表明:①实孔径毫米波雷达具备变形监测的能力... 变形监测是了解滑坡演化过程的重要手段,为探究实孔径毫米波雷达(RAR)的边坡变形监测性能,采用摄影滑轨作为变形模拟装置,开展实孔径毫米波雷达的变形监测模拟试验,并结合工程案例分析。研究表明:①实孔径毫米波雷达具备变形监测的能力,当摄影滑轨返回至原点时,实孔径毫米波雷达的误差仅为-4.68 mm和6.39 mm,整体能准确反映出摄影滑轨的变形特征;②单台实孔径毫米波雷达能监测到水平覆盖范围在200 m以内的角反射体,且能得到较好的变形信息,可满足中型滑坡体的监测需求;③整体验证了三维坐标解译原理的可行性,在变形量达到970 mm时,其解译的空间位移误差为9 mm,误差比小于1%,方位角的解译与实际滑轨运动方向趋于一致。综合模拟试验及工程案例表明,实孔径毫米波雷达满足滑坡变形监测的需求,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孔径毫米波雷达 变形监测 滑坡模拟装置 三维坐标解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变形可监测性指标的确定 被引量:6
9
作者 曾政祥 陈西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6-520,共5页
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到变形监测中,对三维激光扫描测距、测角、光斑及配准误差进行分析,给出点云误差椭球模型。利用得到的误差椭球半轴长度和点位误差极限值的关系,推导点云变形可监测性指标。最终通过模拟的滑坡实验,验证了该变形... 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到变形监测中,对三维激光扫描测距、测角、光斑及配准误差进行分析,给出点云误差椭球模型。利用得到的误差椭球半轴长度和点位误差极限值的关系,推导点云变形可监测性指标。最终通过模拟的滑坡实验,验证了该变形可监测性指标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点云误差椭球模型 变形可监测性指标 滑坡监测模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