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地表形变和土地利用变更的滑坡时空易发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锦瑞 汪洋 +5 位作者 冯霄 李远耀 金必晶 周超 张鑫 邓扬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4-195,共12页
为探究移民迁建城区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而产生的滑坡易发性时空变化,以三峡库区云阳县新城区为例,引入滑坡易发性时变指标因子进行滑坡时空易发性差异制图,从而探究迁建城区在城镇化过程中滑坡灾害的时空演化规律。选择Stacking集成模... 为探究移民迁建城区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而产生的滑坡易发性时空变化,以三峡库区云阳县新城区为例,引入滑坡易发性时变指标因子进行滑坡时空易发性差异制图,从而探究迁建城区在城镇化过程中滑坡灾害的时空演化规律。选择Stacking集成模型作为静态易发性评价模型;选取2017年1月16日-2018年8月27日(T1)、2018年9月20日-2021年7月30日(T2)、2021年8月23日-2023年11月17日(T3)3个不同时间跨度的InSAR形变速率和土地利用类型作为时变因子;将时变因子与静态评价结果结合,绘制了不同时间段的易发性差异分布图。研究表明,引入时变因子进行滑坡时空易发性差异分析可以有效反映城市化对滑坡灾害的影响,研究区土地类型由非工程用地转变为工程用地时,滑坡易发性等级普遍上升,2个变化阶段中栅格占比分别为61.3%和67.1%。城区所选典型滑坡的InSAR位移时序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土地类型转变具有较高的时空相关性,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本研究提出的研究思路能够在三峡库区移民迁建城区城市化进程中提供有效的防灾减灾依据和区域规划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迁建城区 滑坡易发 土地利用类型 INSAR 滑坡时空易发性差异分析 地表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邢台市西部山区滑坡易发性的多模型对比分析
2
作者 赵建青 顾福计 +6 位作者 钱龙 马百衡 朱小龙 姜俊杰 王奇智 梁小勇 尹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6,共11页
针对邢台市西部山区滑坡灾害频发问题,采用信息量模型,分别耦合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组合赋权法、随机森林模型对滑坡易发性进行分析。选取12个评价指标,分别进行主观权重、客观权重、综合权重以及信息量值计算,并训练随机森林模型;对4... 针对邢台市西部山区滑坡灾害频发问题,采用信息量模型,分别耦合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组合赋权法、随机森林模型对滑坡易发性进行分析。选取12个评价指标,分别进行主观权重、客观权重、综合权重以及信息量值计算,并训练随机森林模型;对4个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降雨量、地层岩性和坡度对研究区滑坡灾害的影响较大,信息量耦合随机森林模型精度最高,且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研究结论为复杂地质环境下的滑坡易发性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层次分析 熵权法 组合赋权法 随机森林模型 易发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化、区域差异及收敛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霞 王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91,共6页
文章基于组合权重法对中国30个省份2001—2020年的经济韧性进行测度,利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空间收敛模型对全国、四大地区及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动态演进、区域差异及收敛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韧性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增... 文章基于组合权重法对中国30个省份2001—2020年的经济韧性进行测度,利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空间收敛模型对全国、四大地区及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动态演进、区域差异及收敛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韧性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长趋缓,东北地区甚至在研究期末出现下降现象;全国经济韧性存在一定的“东部—中部—东北—西部”梯度分布特征,经济韧性的空间格局逐步由“北强南弱”演变为“南强北弱”;各区域经济韧性动态演进特征差异明显;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分别是南北方地区和四大地区视角下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显著,东北与东部地区间的经济韧性差异快速扩大,仅次于东部和西部地区间的差异;除东部和中部地区外,全国及其他地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韧 指标体系 时空演化 区域差异 收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塬地貌区滑坡灾害易发性量化评估及关键驱动因子
4
作者 陈丹璐 安雪莲 +4 位作者 邵怀勇 李文然 潘明辰 文海家 孙德亮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7,共13页
聚焦黄土塬地貌区滑坡灾害,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等因素,针对黄土塬地貌区滑坡易发性评价建立了综合量化评价体系.利用LightGBM模拟黄土高原黄土塬滑坡易发性,选取5个精度指标评估其预测性能与鲁棒性,运用SHAP算法解析诱发因素... 聚焦黄土塬地貌区滑坡灾害,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等因素,针对黄土塬地貌区滑坡易发性评价建立了综合量化评价体系.利用LightGBM模拟黄土高原黄土塬滑坡易发性,选取5个精度指标评估其预测性能与鲁棒性,运用SHAP算法解析诱发因素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揭示黄土塬地貌区滑坡易发性发生机制.研究发现,LightGBM模型对黄土塬滑坡易发性具有较强的模拟与预测能力(AUC为0.844),SHAP算法能较好地辨识出黄土塬地貌区滑坡易发性关键驱动因子,即距道路距离、年均降雨量、地形起伏度、人口密度、地表切割深度、坡长等,在此基础上绘制了研究区滑坡易发性风险图,为区域滑坡治理及滑坡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了关键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滑坡易发评价 黄土塬地貌 机器学习 可解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评价单元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精度对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许烈 巨能攀 +4 位作者 邓明东 解明礼 周福军 李朝纲 唐颍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0-1653,共14页
理县杂谷脑河流域是典型的河流深切峡谷地貌,地质构造活动强烈,滑坡灾害频发。本文综合理县实际地质条件,结合杂谷脑河流域滑坡变形发育特征,从地形、地质和自然3大类因子中选取高程、地形切割深度等16个影响因子,通过频率比模型来量化... 理县杂谷脑河流域是典型的河流深切峡谷地貌,地质构造活动强烈,滑坡灾害频发。本文综合理县实际地质条件,结合杂谷脑河流域滑坡变形发育特征,从地形、地质和自然3大类因子中选取高程、地形切割深度等16个影响因子,通过频率比模型来量化影响因子与滑坡发生的关系,然后应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模型和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模型在栅格单元和斜坡单元下分别进行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通过ROC曲线和混淆矩阵对各组合进行精度评估,最后叠加评价单元下的形变速率图,实现杂谷脑流域精确的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地形、地质和自然因子3大类影响因子中频率最高分别是地形切割深度、地层和土地利用;RF和XGBoost模型中影响因子对滑坡的重要性排序有相似之处,且两种模型在栅格单元下地层是主控因素,在斜坡单元下地形切割深度是主控因素;ROC曲线评估下,RF-栅格单元、RF-斜坡单元、XGBoost-栅格单元和XGBoost-斜坡单元的AUC值分别为0.942、0.928、0.934、0.920,混淆矩阵计算RF和XGBoost预测滑坡易发性的召回率、精确率和准确率的结果中,RF-栅格单元的召回率、精确率和准确率分别为0.935、0.956和0.945,均高于其他3种模型组合。充分说明RF-栅格单元模型对理县杂谷脑河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的精度比其他组合下的模型高,能够为该区域的防灾减灾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 频率比 随机森林 XGBoost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纲统一在滑坡易发性评价中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国营 刘平 +2 位作者 张凯 武倩倩 李玉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9,共12页
以往的区域性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多以对比不同评价模型结果和改进模型为主,而忽视了所选致灾因子的信息保留以及因子量纲如何统一的问题。为探究致灾因子的相关性和量纲对易发性评价结果的影响,以甘肃省靖远县北部地区作为研究区,选取... 以往的区域性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多以对比不同评价模型结果和改进模型为主,而忽视了所选致灾因子的信息保留以及因子量纲如何统一的问题。为探究致灾因子的相关性和量纲对易发性评价结果的影响,以甘肃省靖远县北部地区作为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和地形起伏度等12个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的新因子参与易发性评价,并采用数据标准化、滑坡密度和信息量值替代法统一致灾因子的量纲,最后基于GIS平台绘制研究区滑坡易发性分区图。通过ROC曲线评估各模型的易发性评价结果精度。结果表明:在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和感知机模型中,经主成分分析处理的因子得到的模型评价结果精度更高,采用信息量值替代法统一因子的量纲能够进一步提升逻辑回归和感知机模型的评价结果精度;同时,3种评价模型中感知机模型的结果精度最高(AUC=0.9367),优于信息量模型(AUC=0.9173)和逻辑回归模型(AUC=0.9272),是该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评价的理想模型,应优先考虑。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评价 致灾因子 主成分分析 信息量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感知机模型 量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逻辑回归-模糊层次分析模型的公路沿线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沛文 何书 +1 位作者 鲜木斯艳·阿布迪克依木 叶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36,共10页
为了弥补模糊层次分析中构造模糊关系矩阵主观性较强的不足,构建了一种基于逻辑回归-模糊层次分析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以崇义县X387公路为例,基于实地调查,共获取198处滑坡数据。在综合分析滑坡孕育特征基础上,选取11个评价因子:坡... 为了弥补模糊层次分析中构造模糊关系矩阵主观性较强的不足,构建了一种基于逻辑回归-模糊层次分析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以崇义县X387公路为例,基于实地调查,共获取198处滑坡数据。在综合分析滑坡孕育特征基础上,选取11个评价因子:坡度、坡向、高程、平面曲率、距道路距离、距水系距离、降雨、地层岩性、距断层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土地利用分类。采用逻辑回归对评价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用于构造模糊关系矩阵,进而构建逻辑回归-模糊层次分析耦合模型。将耦合模型应用于山区公路沿线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耦合模型的滑坡预测成功率达到90.70%,与单一的逻辑回归模型和模糊层次分析法模型相比,预测精度分别提高约7.10%和2.15%。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耦合模型是一种有效且可靠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可为公路沿线滑坡防治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评价 逻辑回归 模糊层次分析 加权频率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和机器学习的滑坡灾害易发性分析——以湖南省中西部地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段中满 罗伟奇 +3 位作者 陈雅娜 李姣 黄炜敏 雷耀波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20,共10页
以湖南省中西部地区为研究区,选取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和人工活动4个方面15个因子构成滑坡易发性评价体系。首先,以2015—2022年发生的1 017个历史滑坡灾害数据为样本数据,采用信息量模型统计和分析影响该区域的滑坡因子重要度... 以湖南省中西部地区为研究区,选取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和人工活动4个方面15个因子构成滑坡易发性评价体系。首先,以2015—2022年发生的1 017个历史滑坡灾害数据为样本数据,采用信息量模型统计和分析影响该区域的滑坡因子重要度,结果表明该区域内地形湿度指数、土地利用类型、距道路距离、距河流距离和植被覆盖指数是影响滑坡发生的因子。然后,结合因子相关性分析,筛选其中14个因子纳入滑坡易发性分区分析,基于5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滑坡易发性建模和对比,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方法在该区域针对相关的因子体系表现出的精度相对较高。最后,采用随机森林方法,按照低易发、较低易发、中易发、较高易发和高易发5个等级对研究区进行易发性分区制图,并与历史滑坡记录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易发性等级划定结果与滑坡密度基本吻合。该研究结果可以为湖南中西部地区滑坡灾害预测预报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量模型 机器学习 滑坡易发分析 湖南中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耦合算法的2022年泸定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估
9
作者 王进 臧明东 +2 位作者 许冲 刘天浩 黄雨村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96-1711,共16页
地震滑坡是由于地震的触发作用而导致接近或恰好处于临界状态的坡体发生提前滑动的地质事件。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诱发了大量滑坡,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采用野外调查和遥感解译相结合... 地震滑坡是由于地震的触发作用而导致接近或恰好处于临界状态的坡体发生提前滑动的地质事件。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诱发了大量滑坡,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采用野外调查和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对泸定地震极震区内的地震滑坡进行解译,并基于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分析了高程、坡度、坡向、曲率、地层岩性、与断层距离、地震峰值加速度、与水系距离和与道路距离等9个因子与地震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引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改进层次分析法(AHP),克服了AHP方法采用专家打分确定影响因子权重的主观性,并采用改进的AHP方法对泸定地震滑坡易发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泸定地震在极震区内共诱发5008处滑坡,总面积达17.28 km^(2)。高程、与水系距离和与道路距离是诱发泸定地震滑坡的主控因素。地震滑坡的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面积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6%,主要分布在大渡河河谷两岸。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对评估结果进行检验,AUC值为0.8505,表明评估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本研究可为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估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并为泸定地震灾后重建规划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地震 地震滑坡 易发分区 层次分析 ROC曲线下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西露天矿区滑坡易发性评价与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吴季寰 张春山 +3 位作者 孟华君 郭涵 吴坤罡 李洪嘉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9-417,共9页
近年抚顺西露天矿矿区滑坡在规模、活动频率以及空间发育位置等方面均与矿区历史滑坡呈现出较明显的时空差异性,为矿区未来治理提出新的挑战。故基于改进频率比模型,选择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是采矿工程扰动)和工程地质条件两类致灾因素,... 近年抚顺西露天矿矿区滑坡在规模、活动频率以及空间发育位置等方面均与矿区历史滑坡呈现出较明显的时空差异性,为矿区未来治理提出新的挑战。故基于改进频率比模型,选择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是采矿工程扰动)和工程地质条件两类致灾因素,对由矿区滑坡时空差异所导致的易发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矿区滑坡灾害的主要因素包括坡体结构、工程岩组和水文地质条件;矿区滑坡易发性较2010年前有所降低,高易发区和较高易发区面积共减少1.294 km^(2),但北帮中区等地段仍呈高易发态势;滑坡易发区的空间位置与2010年前后对比发生了较大变化,矿坑西北帮滑坡易发性大幅降低,东部环矿区境界50~500 m处滑坡易发性轻微降低,北帮中段与南帮中、西段顶部滑坡易发性增加,其中北帮中段为目前最易发的区段。研究结果可为矿区闭坑停采后边坡整治及后续规划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顺西露天矿 滑坡 改进频率比 易发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因子筛选方法的LightGBM-SHAP滑坡易发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丹璐 孙德亮 +1 位作者 文海家 辜庆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8,共11页
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选取23个评价因子构建滑坡致灾因子数据库,利用地理探测器与皮尔逊-主成分分析2种因子筛选方法选择因子最优组合;基于Bayesian-LightGBM-SHAP混合模型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并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分析影响黔江区滑坡... 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选取23个评价因子构建滑坡致灾因子数据库,利用地理探测器与皮尔逊-主成分分析2种因子筛选方法选择因子最优组合;基于Bayesian-LightGBM-SHAP混合模型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并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分析影响黔江区滑坡发生的主导因子.初始模型的AUC值为0.801,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BayesianLightGBM模型AUC值为0.824,GeoDetector-Bayesian-LightGBM模型AUC为0.835;由因子重要性可知,多年平均降雨量、高程、POI核密度与距河流距离是滑坡发生的最主要因子,而输沙指数、水流动力指数与坡位对滑坡的发生影响较弱.因子筛选法-Bayesian-LightGBM相结合的混合模型能够提高模型的准确性,为构建合理因子数据库提供参考框架;通过与因子重要性的结合分析,验证了地理探测器能够准确探测各因子对滑坡发生的贡献值,突出各滑坡地理因子组合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探究各因子与滑坡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区划 地理探测器 皮尔逊相关系数 主成分分析 贝叶斯优化 LightGBM SH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合模型区域滑坡易发性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高峰 郭宁 +5 位作者 邓兵 田运涛 叶振南 陈宗良 吕凤兰 高幼龙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9-272,共14页
为探索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和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以滑坡灾害高发的白龙江流域为研究区,首先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流域沟壑密度、植被指数等6项影响滑坡发生的孕灾因子作为易发性的评价指标,以研究区2... 为探索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和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以滑坡灾害高发的白龙江流域为研究区,首先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流域沟壑密度、植被指数等6项影响滑坡发生的孕灾因子作为易发性的评价指标,以研究区2093处滑坡灾害点为样本数据,依据各指标条件下的信息量值、确定性系数值和证据权重值曲线突变规律,并结合滑坡面积及分级面积频率比曲线作为等级划分的临界值来确定因子分级状态;其次,基于指标因子状态分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采用信息量法、确定性系数法、证据权法分别与逻辑回归组合的3种模型开展区域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并从模型结果、适用性和精度等方面采用多手段对3种组合模型进行比较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方面,3组模型均表现较为理想,信息量和逻辑回归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为94.6%,其预测精度和准确性优于其他2种组合模型。笔者以白龙江流域中游及其岷江支流段为例,开展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适用性、评价结果分析以及预测精度评价对比和研究等,成果可为该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划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 精度分析 信息量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白龙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低山丘陵区崩塌滑坡灾害易发性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钧 宫清华 熊海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7-53,共7页
以粤西高州市马贵河流域为靶区,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影响崩塌滑坡灾害的主因子及其权重,得到主因子耦合作用下崩塌滑坡灾害的易发性分区。结果表明:(1)坡度、水系、地层岩性、公路和高程为影响崩塌滑坡灾害的主因子,累计贡献率>80... 以粤西高州市马贵河流域为靶区,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影响崩塌滑坡灾害的主因子及其权重,得到主因子耦合作用下崩塌滑坡灾害的易发性分区。结果表明:(1)坡度、水系、地层岩性、公路和高程为影响崩塌滑坡灾害的主因子,累计贡献率>80%;(2)≥30°坡度区间,200~800 m水系距离,第四纪、侏罗纪和晚元古代地层,≤2 000 m公路距离,300~700 m高程区间分别为5大主因子的高敏感性区间;(3)高易发区域主要分布在马贵镇、深水村、三家村和六塘村,居民点分布广、灾害严重。建议加强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确定研究区崩塌滑坡灾害的主控因子、高敏感性区间和易发性分区,可以指导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经济建设布局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定系数法 影响因子 敏感分析 易发分区 崩塌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古腾飞 段平 +2 位作者 王伟鹏 李佳 李思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共16页
滑坡是山区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滑坡易发性评价是实现防灾减灾和减少不必要损失的基本步骤,是利用数学语言来预测某一区域滑坡发生的可能性。基于2010—2022年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 滑坡是山区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滑坡易发性评价是实现防灾减灾和减少不必要损失的基本步骤,是利用数学语言来预测某一区域滑坡发生的可能性。基于2010—2022年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内的论文资料,从数据处理、评价模型、验证与分级三个部分系统阐述了滑坡易发性评价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论文的发表数量在逐年上升,并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在中国研究区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和陕西。近年来,数据处理部分的不确定性对结果的影响成为研究热点,例如非滑坡样本选择、正负样本比例、因子筛选和因子分级等。在评价模型中,逻辑回归是被提到最多的模型。自2020年以来,机器学习模型成为研究的热点,同时伴随着集成算法和深度学习模型等。最后,对滑坡易发性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 不确定分析 机器学习 综述 VOSviewer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红层地区滑坡地质灾害致灾因子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磊磊 肖浩 +1 位作者 王璨 姚腾飞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9-174,共6页
为了探究滑坡成因机制、揭示滑坡发育规律,以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为例,选取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地层岩性、距断层距离等10个因子为致灾因子,基于确定性因数模型开展致灾因子敏感性分析,探究湖南省红层地区滑坡发育特征和成因机制... 为了探究滑坡成因机制、揭示滑坡发育规律,以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为例,选取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地层岩性、距断层距离等10个因子为致灾因子,基于确定性因数模型开展致灾因子敏感性分析,探究湖南省红层地区滑坡发育特征和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滑坡与土地利用类型、高程和地形起伏度等因子呈现较大的相关性,各因子间的敏感性大小为:土地利用类型>高程>地形起伏度>归一化植被指数>距道路距离>坡度>地层岩性>距河流距离>多年平均降雨>距断层距离;相应因子高敏感区间分别为:土地利用类型为建筑用地、高程[101 m,1394 m)、地形起伏度[47 m,74 m)、归一化植被指数[0.30,0.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易发 红层地区 致灾因子 敏感分析 确定因数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数-集对分析理论的库岸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盛渊 吴峰 +1 位作者 白皓 王海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1-257,共7页
以乌东德库岸滑坡为例,充分考虑其发育的地质环境,选取滑坡发育特征、岸坡结构与岩性特征、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特征、灾害诱发因素共4类因子作为滑坡易发性的影响因素.构建单因素分级标准,将库岸滑坡灾害易发性划分为四个等级,即重度易... 以乌东德库岸滑坡为例,充分考虑其发育的地质环境,选取滑坡发育特征、岸坡结构与岩性特征、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特征、灾害诱发因素共4类因子作为滑坡易发性的影响因素.构建单因素分级标准,将库岸滑坡灾害易发性划分为四个等级,即重度易发、中度易发、轻度易发与不易发.应用区间数与集对分析理论,建立基于联系期望概念的库岸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新模型,可系统分析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的区间形式及演化态势.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评判结果可靠,且能简化区间数之间关系的分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库岸滑坡 易发 区间数 集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及层次分析关联法和BP神经网络耦合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薛正海 冯文凯 +2 位作者 韩靖楠 易小宇 吴明堂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9-819,共11页
滑坡与其评价因子之间的关联计算将直接影响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的精度,因此需要研究不同关联模型对滑坡易发性评价的影响。以白鹤滩库区象鼻岭-江边村段库岸段为研究区,选取以层次分析法(AHP)为代表的经验模型和以信息量法(IV)为代表的... 滑坡与其评价因子之间的关联计算将直接影响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的精度,因此需要研究不同关联模型对滑坡易发性评价的影响。以白鹤滩库区象鼻岭-江边村段库岸段为研究区,选取以层次分析法(AHP)为代表的经验模型和以信息量法(IV)为代表的统计模型分别与BP神经网络(BPNN)模型耦合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同时将仅采用BPNN模型的评价结果作对比。采用ROC曲线、频率比、易发性指数分布(均值、标准差)等方式对滑坡易发性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显示,IV-BPNN耦合模型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精度高于AHP-BPNN耦合模型,统计分析模型在滑坡评价因子关联分析上表现更为优秀;单一BPNN模型易发性评价结果整体精度低于耦合模型。在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时采用评价因子关联法的耦合模型优势较为明显,并且以信息量法为代表的统计分析模型作评价因子关联法进行耦合计算,获得的易发性评价结果精度最高、可靠性最强,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实际的滑坡分布更为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 关联分析 层次分析模型 信息量模型 BP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华宁县滑坡灾害影响因子分析及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20
18
作者 吴常润 赵冬梅 +3 位作者 刘澄静 角媛梅 冯志娟 刘敬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2-218,225,共8页
为了明析区域滑坡灾害影响因子及其易发性,为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借鉴。以云南省华宁县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华宁县滑坡空间分布及诱发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区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建立GIS灾害数据库的同时选取... 为了明析区域滑坡灾害影响因子及其易发性,为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借鉴。以云南省华宁县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华宁县滑坡空间分布及诱发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区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建立GIS灾害数据库的同时选取海拔、坡度、坡向、距水系、道路、断层距离、岩性7个诱发因子,利用统计指数对滑坡在每个因子各类别中的占比进行了权重分析,最终确定滑坡灾害易发性分区并阐述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在滑坡灾害分布特征上,具有空间集中分布特征,灾害点密度以中部地区最大,受灾影响人数最大的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宁州街道和通红甸乡。(2)从诱发因子上看,滑坡灾害大多分布在海拔1 600~2 300 m(占76.06%),坡度10°~30°(占71.83%),坡向为E,NE,NW,N等方向上(占71.82%),距离河流、断层和道路越近,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越大。(3)在滑坡灾害易发性上,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宁州街道、青龙镇、华溪镇;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青龙镇东北部、宁州街道西南部、通红甸彝族苗族乡中部和盘溪东部;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通红甸彝族苗族乡、盘溪镇。华宁县滑坡灾害呈现出东少西多,南少北多的特征,未来华宁县应重点关注中部和西部区域的滑坡灾害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易发分区 诱发因子分析 华宁县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信息量法的滑坡易发性评价——以江西省浮梁县为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伍敏婷 孙岳 周子腾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57-166,共10页
以江西省浮梁县为例,利用ArcGIS分析高程、坡度、地层岩性、归一化植被指数等9个评价因子,结合历史滑坡数据,基于层次分析-信息量法对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滑坡灾害形成的影响因素按照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水... 以江西省浮梁县为例,利用ArcGIS分析高程、坡度、地层岩性、归一化植被指数等9个评价因子,结合历史滑坡数据,基于层次分析-信息量法对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滑坡灾害形成的影响因素按照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水系、坡度、断裂构造、降水量、归一化植被指数、地层岩性、道路、高程和土地利用类型。滑坡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3.99%、44.35%和51.65%。滑坡易发性分区叠加建筑群得出151个建筑群位于高易发区,集中分布于研究区南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检验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滑坡分布情况基本相吻合。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滑坡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层次分析 信息量法 易发评价 浮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征及易发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国丽 慈雪伦 +3 位作者 杨雪清 蒋春颖 孙志超 孟海丁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55,共8页
我国森林防火形势严峻,对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征和易发性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森林火灾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第一次全国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数据,分析2011—2020年31个省份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征,选取可燃物、气象条件和地形等林火驱... 我国森林防火形势严峻,对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征和易发性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森林火灾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第一次全国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数据,分析2011—2020年31个省份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征,选取可燃物、气象条件和地形等林火驱动因素,通过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31个省份的林火易发性分析模型。结果显示:1)2011—2020年31个省份林火发生次数和火场面积年际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不同地理分区差异显著;冬春季森林火灾占比达85.48%。2)单位面积总可燃物载量是林火易发性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其次是月平均气温、月最小相对湿度和月平均降水。3)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和准确度(ACC)分析模型精度,AUC值和ACC值分别为0.87和0.84,说明易发性模型精度较高。4)31个省份的林火易发性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差异,东北、西南和华东地区以高和中高易发性等级为主,华中和华南地区以中低易发性等级为主,华北和西北地区以低和极低易发性等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随机森林算法 时空特征 易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