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地震背景噪声自相关探测四川理县西山村滑坡结构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晓倩 储日升 +4 位作者 曾求 谢军 盛敏汉 危自根 莫丽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35-3746,共12页
地震背景噪声自相关法不需要人工震源或天然地震即可获得地下速度界面的反射响应,广泛应用于不同尺度的结构探测中.然而,由于多数土质滑坡体的厚度介于数米至百米之间且结构复杂,尽管其风化层和底部基岩界面上下的物性存在显著不同,地... 地震背景噪声自相关法不需要人工震源或天然地震即可获得地下速度界面的反射响应,广泛应用于不同尺度的结构探测中.然而,由于多数土质滑坡体的厚度介于数米至百米之间且结构复杂,尽管其风化层和底部基岩界面上下的物性存在显著不同,地震背景噪声自相关方法在探测滑坡体结构的应用研究并不常见.为此,我们以四川理县西山村滑坡为例,尝试利用水平分量地震背景噪声自相关方法探测该滑坡体结构.首先,我们将连续噪声数据截取为长3600 s的时窗,再对每段数据进行时域归一化和谱白化,接着计算自相关函数并带通滤波到1~15 Hz,最终提取了台站下方滑坡体与基岩分界面的一次及多次反射S波响应.结果表明,西山村滑坡上22个台站的E分量自相关函数提取到的界面反射S波双程走时介于0.14~0.25 s,获得的滑坡体厚度为57~102 m.因为西山村滑坡体较薄,P波在自由地表和地下界面之间的双程走时小于0.1 s,导致P波反射响应无法从自相关函数的本征值中分辨出来.本研究对西山村滑坡部分台站的沉积层厚度进行了补充,结果表明西山村滑坡第四系沉积物呈北厚南薄的特征,且综合电法剖面与接收函数结果,滑坡内部100 m深度范围内有大面积低电阻率特征、高泊松比的含水层,抗滑能力差,若有降雨与地震的影响,北部的碎石堆积物容易脱落,对南部村落聚集地造成较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噪声自相关 S波反射 理县西山村滑坡 滑动面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