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几种不同硬度材料的滑动磨粒磨损特征
被引量:
10
1
作者
罗虹
刘家浚
+2 位作者
朱宝亮
成文涛
张志军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3-219,共7页
在工程应用的许多场合中,往往同时存在着磨粒分别在表面滚动与滑动造成的两种磨损形式;因此,滑动磨粒磨损也是一种常见现象,但目前所悉对其研究的文献报道却还甚少。通过往复式滑动磨损试验机对几种不同硬度材料与SiC磨粒配磨时...
在工程应用的许多场合中,往往同时存在着磨粒分别在表面滚动与滑动造成的两种磨损形式;因此,滑动磨粒磨损也是一种常见现象,但目前所悉对其研究的文献报道却还甚少。通过往复式滑动磨损试验机对几种不同硬度材料与SiC磨粒配磨时的滑动磨粒磨损研究发现,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的表面硬度是影响耐磨性的主要因素。当材料的表面硬度高于734HV时,其耐磨性对硬度变化的敏感性很大。例如,当硬度从734HV仅增加到830HV时,材料的耐磨性就可以提高近一倍,但磨报表面粗糙度却略有增大。此时的磨损机制为微切削.在材料的表面硬度低于734HV时,硬度对材料耐磨性的影响较小,如在硬度从317HV增大到734HV的情况下,耐磨性仅能提高约50%,但磨损表面粗糙度的降低很快,此时的磨损机制以微切削为主,还伴随有应变疲劳剥层。因此,在许多工程应用中,追求材料表面的高硬度是获得理想使用寿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度
滑动磨粒磨损
35CRMO钢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几种不同硬度材料的滑动磨粒磨损特征
被引量:
10
1
作者
罗虹
刘家浚
朱宝亮
成文涛
张志军
机构
清华大学摩擦学研究所
出处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3-219,共7页
文摘
在工程应用的许多场合中,往往同时存在着磨粒分别在表面滚动与滑动造成的两种磨损形式;因此,滑动磨粒磨损也是一种常见现象,但目前所悉对其研究的文献报道却还甚少。通过往复式滑动磨损试验机对几种不同硬度材料与SiC磨粒配磨时的滑动磨粒磨损研究发现,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的表面硬度是影响耐磨性的主要因素。当材料的表面硬度高于734HV时,其耐磨性对硬度变化的敏感性很大。例如,当硬度从734HV仅增加到830HV时,材料的耐磨性就可以提高近一倍,但磨报表面粗糙度却略有增大。此时的磨损机制为微切削.在材料的表面硬度低于734HV时,硬度对材料耐磨性的影响较小,如在硬度从317HV增大到734HV的情况下,耐磨性仅能提高约50%,但磨损表面粗糙度的降低很快,此时的磨损机制以微切削为主,还伴随有应变疲劳剥层。因此,在许多工程应用中,追求材料表面的高硬度是获得理想使用寿命的关键。
关键词
硬度
滑动磨粒磨损
35CRMO钢
材料
Keywords
hardness,sliding abrasive wear,micro-cutting,delamination
分类号
TH117.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几种不同硬度材料的滑动磨粒磨损特征
罗虹
刘家浚
朱宝亮
成文涛
张志军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