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动窗区空间相关系数加权集合方法及其在IPCC-AR4多模式集合模拟和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杜振彩 黄荣辉 黄刚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68-1186,共19页
本文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AR4)(简称IPCC-AR4)中22个耦合模式对20世纪气候模拟(20C3M)结果中20世纪晚期亚洲夏季风降水的模拟所显示出各模式模拟能力的较大空间差异,提出了一种滑动窗区空间相关系数来量化表... 本文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AR4)(简称IPCC-AR4)中22个耦合模式对20世纪气候模拟(20C3M)结果中20世纪晚期亚洲夏季风降水的模拟所显示出各模式模拟能力的较大空间差异,提出了一种滑动窗区空间相关系数来量化表征这种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该系数明显优于传统空间相关系数,其空间分布能够较为细致地描述各模式对较小区域模拟性能的空间差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以这种滑动窗区空间相关系数作为各模式的权重系数进行加权集合平均,并称之为滑动窗区空间相关系数加权集合方法。利用该方法对IPCC-AR422个耦合模式所模拟的20世纪晚期亚洲夏季风降水进行加权集合平均,并将其结果与传统空间相关系数加权集合平均以及等权重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进行比较,表明了利用本文所提出的加权集合方法对20世纪晚期亚洲夏季风降水的集合模拟结果明显优于简单的等权重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以及传统空间相关系数加权集合平均结果。鉴于此原因,本文利用此方法对在A1B(各种能源均衡发展)排放情景下IPCC-AR4中22个耦合模式所模拟的21世纪各时期亚洲夏季风降水演变趋势进行集合预测。其结果表明:在A1B排放情景下,从21世纪中期(2045~2065年)开始南亚夏季风降水将比20世纪晚期明显增强;而东亚夏季风降水相对于20世纪晚期的变化呈现出从南到北经向三极子型异常分布特征,即华南和华北地区夏季风降水增多,而长江流域夏季风降水相对于20世纪晚期没有太大变化。并且,结果还表明亚洲夏季风降水异常这种变化趋势可以延续到21世纪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区空间相关 集合方法 耦合模式 亚洲夏季风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Link16信号检测方法
2
作者 薛燕 高春芳 杨欣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直接序列扩频、高速跳频与跳时相结合的技术,造成了对Link16信号的检测具有相当的难度。文中针对突发Link16信号脉冲宽度强规律性,借鉴双滑动窗算法在突发信号检测上的应用,提出了改进后基于相关处理的双滑动窗Link16信号检测方法,该方... 直接序列扩频、高速跳频与跳时相结合的技术,造成了对Link16信号的检测具有相当的难度。文中针对突发Link16信号脉冲宽度强规律性,借鉴双滑动窗算法在突发信号检测上的应用,提出了改进后基于相关处理的双滑动窗Link16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复杂电磁环境下对Link16信号的高灵敏度、高概率检测,同时正确估算出脉宽、码速率等参数信息。仿真实验数据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述方法的有效性,相较于其他Link16信号检测方法,改进后的基于相关处理的双滑动窗检测算法明显提高了在低信噪比下对Link16信号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k16信号 滑动相关 突发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稳健的OFDM时频联合估计算法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邱昕 张朝龙 陈杰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1期36-39,44,共5页
提出了一种稳健的OFDM时频联合估计方法,用于OFDM系统中定时位置和频率偏移的联合估计。该方法同时利用了训练符号中训练序列的重复性和OFDM符号循环前缀的冗余性,通过优化滑动相关窗结构,改善了滑动相关算法输出曲线的时域特性,增强了... 提出了一种稳健的OFDM时频联合估计方法,用于OFDM系统中定时位置和频率偏移的联合估计。该方法同时利用了训练符号中训练序列的重复性和OFDM符号循环前缀的冗余性,通过优化滑动相关窗结构,改善了滑动相关算法输出曲线的时域特性,增强了同步估计在严重多径和低信噪比情况下的估计性能。首先对该算法的性能加以理论分析,并基于802.16d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仿真平台对该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准确性和稳健性上优于现有算法,在复杂多径信道或低信噪比情况下都可以取得良好的同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 滑动相关窗 定时估计 频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Pn震相测定芦山M_S7.0级地震余震的震源深度 被引量:25
4
作者 孙茁 吴建平 +3 位作者 房立华 王未来 王长在 杨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0-440,共11页
利用南北地震带南段密集流动地震台阵的观测数据,采用波形互相关方法拾取Pn波走时,应用滑动时窗相关法识别sPn震相,通过sPn与Pn震相之间的走时差测定了芦山地震序列中28个ML4.0级以上余震的震源深度.结果表明,震源深度集中在10~20km范... 利用南北地震带南段密集流动地震台阵的观测数据,采用波形互相关方法拾取Pn波走时,应用滑动时窗相关法识别sPn震相,通过sPn与Pn震相之间的走时差测定了芦山地震序列中28个ML4.0级以上余震的震源深度.结果表明,震源深度集中在10~20km范围内,垂直余震带的北西—南东向震源深度剖面揭示,余震分布表现出西深东浅的特点,倾角大约为39°.这些余震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线性分布特征,推测可能发生在与主震有关的破裂面上或邻近位置,由此推测主震的破裂面倾角大约为39°.根据余震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芦山地震的发震断层并非双石—大川断裂,可能是其东侧的一条隐伏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震源深度 波形互相关 滑动相关 SPN震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Pn震相精确测定江苏高邮、宝应交界M4.9地震震源深度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俊 缪发军 +2 位作者 詹小艳 瞿旻 高景春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4-360,共7页
从江苏省数字地震台网中选取16个宽频带台站的记录资料(震中距范围约为280~380km),利用滑动窗互相关叠加技术提取出sPn震相,并通过sPn与Pn的到时差准确地测定出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宝应交界M4.9地震的震源深度为9.4km,总的误差小于... 从江苏省数字地震台网中选取16个宽频带台站的记录资料(震中距范围约为280~380km),利用滑动窗互相关叠加技术提取出sPn震相,并通过sPn与Pn的到时差准确地测定出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宝应交界M4.9地震的震源深度为9.4km,总的误差小于1.2km。为了验证计算结果,采用与震相走时无关的时域矩张量反演方法(Time-Domain Moment Tensor Inverse),通过反演不同震源深度(5~25km)模型下的矩张量解来进行逆向佐证。结果显示:在震源深度为9、10km时,反演结果的相关系数达到最大,分别约为0.93、0.92,表明9~10km是此次地震的最佳震源深度范围。另外,利用波形互相关的双差定位法得到的震源深度为10.2km,两者相差仅为0.8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相关叠加技术 SPN震相 震源深度 时域矩张量反演 双差定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Pn震相测定台湾海峡M6.2地震震源深度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惠芳 林彬华 +2 位作者 张燕明 蔡杏辉 于伟恒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53-857,共5页
采用波形互相关技术获得Pn震相准确到时,然后应用滑动时窗相关法获取sPn与Pn震相的走时差,通过该走时差测定台湾海峡M6.2地震震源深度为14.7 km,并对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对比本文计算结果与CAP方法的反演结果得出,本文研究方法更... 采用波形互相关技术获得Pn震相准确到时,然后应用滑动时窗相关法获取sPn与Pn震相的走时差,通过该走时差测定台湾海峡M6.2地震震源深度为14.7 km,并对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对比本文计算结果与CAP方法的反演结果得出,本文研究方法更加方便、快捷、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地震 震源深度 SPN震相 波形互相关 滑动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Pn震相测定柴达木盆地地震的震源深度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启雷 崔煜 +2 位作者 安黎霞 李玉丽 马丽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3-478,527,共6页
利用青海省遥测地震台网的观测记录,对比分析震相特征,提取出了两次地震记录的sPn震相,并分别推导出单、双层地壳模型下的震源深度公式,计算了两次地震事件的震源深度。为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利用滑动窗互相关技术进行对比,两者计算... 利用青海省遥测地震台网的观测记录,对比分析震相特征,提取出了两次地震记录的sPn震相,并分别推导出单、双层地壳模型下的震源深度公式,计算了两次地震事件的震源深度。为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利用滑动窗互相关技术进行对比,两者计算出的震源深度相差1.0 km。但分析相关系数图后,认为由于地震震级较小,滑动窗法在识别sPn震相时存在误差,误差修正后得出的结果与人工识别计算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N震相 震源深度 地壳模型 波形互相关 滑动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