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海底滑坡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被引量:17
1
作者 马云 李三忠 +4 位作者 梁金强 索艳慧 戴黎明 王霄飞 张丙坤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3期196-205,共10页
由于近10年来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和开采研究,海底滑坡逐渐受到关注。琼东南盆地海底滑坡一般发生于天然气水合物富集的陆架坡折带,对开发和勘探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笔者基于前人已有二维地震资料,详细分析了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的... 由于近10年来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和开采研究,海底滑坡逐渐受到关注。琼东南盆地海底滑坡一般发生于天然气水合物富集的陆架坡折带,对开发和勘探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笔者基于前人已有二维地震资料,详细分析了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的海底滑坡几何变形特征。识别出3个主滑动面,为3期滑坡事件所致,而每期滑坡事件又划分出几个阶段的次级滑坡过程。研究区广泛发育滑坡陡壁、不同级次的滑动面、滑坡阶地、滑坡沟谷等典型滑坡地貌。初步估算,琼东南盆地海底滑坡面积约为2 500 km2,滑坡受陆架坡折、断裂活动、海平面下降、沉积物自身重力、海水底流改造、水合物分解等因素的综合控制。结合地层年代格架分析,提出琼东南盆地陆架坡折带滑坡活跃期集中在上新世—第四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海底滑坡 成因机制 滑动期次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上湾特大型红层老滑坡体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穆文平 王康 +4 位作者 钱程 邢渊 王卓然 朱阁 武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2-812,共11页
青海上湾特大型老滑坡体是一个典型的多期次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与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切层旋转滑坡,滑动面主要位于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内。在充分利用现场滑坡勘查和钻探试验所获取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滑坡堆积物中的关键层(黄土状土和砾岩... 青海上湾特大型老滑坡体是一个典型的多期次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与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切层旋转滑坡,滑动面主要位于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内。在充分利用现场滑坡勘查和钻探试验所获取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滑坡堆积物中的关键层(黄土状土和砾岩堆积物)与泥岩堆积物的空间位置组合关系的研究,以及对老滑坡体底滑面的形态和黄土状土顶部的淤泥(堰塞湖湖积物)的分析,确定了上湾特大型老滑坡体主要经历了两次规模较大的滑动。利用地下水动力学的理论,计算出两次滑动前的地下水位,并建立了分析滑坡变形与破坏机制的数值模型。综合区域新构造运动特点、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在饱水状态下力学强度显著下降的特征以及FLAC^(3D)数值模拟结果,得出老滑坡体第1次滑动主要是由于河流下切作用引起,并给出了河流下切过程中坡体变形的3个阶段。第2次滑动是由于第1次滑动后,斜坡临空面变陡,坡脚剪应力进一步集中,且在其前缘形成一个堰塞湖,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软化泥岩而发生的累进性牵引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老滑坡体 关键层 滑动期次 滑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