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海底滑坡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被引量:
17
1
作者
马云
李三忠
+4 位作者
梁金强
索艳慧
戴黎明
王霄飞
张丙坤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3期196-205,共10页
由于近10年来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和开采研究,海底滑坡逐渐受到关注。琼东南盆地海底滑坡一般发生于天然气水合物富集的陆架坡折带,对开发和勘探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笔者基于前人已有二维地震资料,详细分析了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的...
由于近10年来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和开采研究,海底滑坡逐渐受到关注。琼东南盆地海底滑坡一般发生于天然气水合物富集的陆架坡折带,对开发和勘探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笔者基于前人已有二维地震资料,详细分析了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的海底滑坡几何变形特征。识别出3个主滑动面,为3期滑坡事件所致,而每期滑坡事件又划分出几个阶段的次级滑坡过程。研究区广泛发育滑坡陡壁、不同级次的滑动面、滑坡阶地、滑坡沟谷等典型滑坡地貌。初步估算,琼东南盆地海底滑坡面积约为2 500 km2,滑坡受陆架坡折、断裂活动、海平面下降、沉积物自身重力、海水底流改造、水合物分解等因素的综合控制。结合地层年代格架分析,提出琼东南盆地陆架坡折带滑坡活跃期集中在上新世—第四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海底滑坡
成因机制
滑动期次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上湾特大型红层老滑坡体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穆文平
王康
+4 位作者
钱程
邢渊
王卓然
朱阁
武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2-812,共11页
青海上湾特大型老滑坡体是一个典型的多期次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与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切层旋转滑坡,滑动面主要位于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内。在充分利用现场滑坡勘查和钻探试验所获取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滑坡堆积物中的关键层(黄土状土和砾岩...
青海上湾特大型老滑坡体是一个典型的多期次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与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切层旋转滑坡,滑动面主要位于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内。在充分利用现场滑坡勘查和钻探试验所获取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滑坡堆积物中的关键层(黄土状土和砾岩堆积物)与泥岩堆积物的空间位置组合关系的研究,以及对老滑坡体底滑面的形态和黄土状土顶部的淤泥(堰塞湖湖积物)的分析,确定了上湾特大型老滑坡体主要经历了两次规模较大的滑动。利用地下水动力学的理论,计算出两次滑动前的地下水位,并建立了分析滑坡变形与破坏机制的数值模型。综合区域新构造运动特点、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在饱水状态下力学强度显著下降的特征以及FLAC^(3D)数值模拟结果,得出老滑坡体第1次滑动主要是由于河流下切作用引起,并给出了河流下切过程中坡体变形的3个阶段。第2次滑动是由于第1次滑动后,斜坡临空面变陡,坡脚剪应力进一步集中,且在其前缘形成一个堰塞湖,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软化泥岩而发生的累进性牵引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老滑坡体
关键层
滑动期次
滑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海底滑坡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被引量:
17
1
作者
马云
李三忠
梁金强
索艳慧
戴黎明
王霄飞
张丙坤
机构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3期196-20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90072)
国土资源部专项项目(GZH20110030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海洋大学专项基金项目(2011-12)
文摘
由于近10年来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和开采研究,海底滑坡逐渐受到关注。琼东南盆地海底滑坡一般发生于天然气水合物富集的陆架坡折带,对开发和勘探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笔者基于前人已有二维地震资料,详细分析了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的海底滑坡几何变形特征。识别出3个主滑动面,为3期滑坡事件所致,而每期滑坡事件又划分出几个阶段的次级滑坡过程。研究区广泛发育滑坡陡壁、不同级次的滑动面、滑坡阶地、滑坡沟谷等典型滑坡地貌。初步估算,琼东南盆地海底滑坡面积约为2 500 km2,滑坡受陆架坡折、断裂活动、海平面下降、沉积物自身重力、海水底流改造、水合物分解等因素的综合控制。结合地层年代格架分析,提出琼东南盆地陆架坡折带滑坡活跃期集中在上新世—第四纪。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海底滑坡
成因机制
滑动期次
断裂
Keywords
Qiongdongnan basin
submarine Landslides
genetic mechanism
sliding stages
fault
分类号
P5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上湾特大型红层老滑坡体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穆文平
王康
钱程
邢渊
王卓然
朱阁
武雄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陕西省地矿局九〇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2-81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17228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12BAJ11B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o.2012YXL043)
文摘
青海上湾特大型老滑坡体是一个典型的多期次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与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切层旋转滑坡,滑动面主要位于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内。在充分利用现场滑坡勘查和钻探试验所获取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滑坡堆积物中的关键层(黄土状土和砾岩堆积物)与泥岩堆积物的空间位置组合关系的研究,以及对老滑坡体底滑面的形态和黄土状土顶部的淤泥(堰塞湖湖积物)的分析,确定了上湾特大型老滑坡体主要经历了两次规模较大的滑动。利用地下水动力学的理论,计算出两次滑动前的地下水位,并建立了分析滑坡变形与破坏机制的数值模型。综合区域新构造运动特点、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在饱水状态下力学强度显著下降的特征以及FLAC^(3D)数值模拟结果,得出老滑坡体第1次滑动主要是由于河流下切作用引起,并给出了河流下切过程中坡体变形的3个阶段。第2次滑动是由于第1次滑动后,斜坡临空面变陡,坡脚剪应力进一步集中,且在其前缘形成一个堰塞湖,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软化泥岩而发生的累进性牵引滑动。
关键词
特大型老滑坡体
关键层
滑动期次
滑动
机制
Keywords
giant old landslide
key layer
sliding stage
sliding mechanism
分类号
TU45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海底滑坡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马云
李三忠
梁金强
索艳慧
戴黎明
王霄飞
张丙坤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海上湾特大型红层老滑坡体形成机制研究
穆文平
王康
钱程
邢渊
王卓然
朱阁
武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