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滋阴解毒祛瘀法对60例SLE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徐翔峰
向珍蛹
+5 位作者
曲环汝
茅建春
顾军花
王骁
薛轶燕
苏励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滋阴解毒祛瘀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案,收集60例肝肾阴虚、热毒血瘀证轻中度活动SLE患者,按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相同西医基础治疗(糖皮质...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滋阴解毒祛瘀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案,收集60例肝肾阴虚、热毒血瘀证轻中度活动SLE患者,按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相同西医基础治疗(糖皮质激素+羟氯喹或环磷酰胺),其中治疗组采用滋阴解毒祛瘀方,并根据临床症状随症加减;对照组采用中药安慰剂。结果治疗24周后,随着病情缓解稳定,治疗组、对照组2组患者在躯体功能(PF)、躯体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交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SF-36总分等方面得分均有所升高。用药24周后,在躯体职能(RP)方面,治疗组(62.50±42.22)分,对照组(37.50±44.30)分,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4周后,SF-36总积分治疗组(479.21±156.47)分,对照组(415.23±155.61)分,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解毒祛瘀方能提高SLE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解毒祛瘀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研究
SF-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解毒祛瘀滋阴法对SLE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1
2
作者
温成平
范永升
+2 位作者
李夏玉
鲁柯达
王新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8期1599-1602,共4页
目的:应用SF-36量表评价中医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147例女性SLE患者被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79例)和西药组(68例),西药组口服强的松为主治疗,中西结合组在强的松基础上结合解毒祛瘀滋阴药治疗...
目的:应用SF-36量表评价中医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147例女性SLE患者被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79例)和西药组(68例),西药组口服强的松为主治疗,中西结合组在强的松基础上结合解毒祛瘀滋阴药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观察2个疗程。先对SF-36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然后开展SLE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调查评估。结果:SF-36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两次评估的相关系数均≥0.85以上,Cronbach’α系数均>0.8,生理因子和心理因子的实际结构与量表的理论结构基本一致。治疗前比较,两组SLE患者的各维度得分和综合评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5);治疗前后比较,中西结合组各维度得分和综合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而西药组中总体健康(GH)和社会功能(SF)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它也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间躯体疼痛(BP)和心理健康(MH)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F-36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良好,适用于对SLE生存质量的评价。中医解毒祛瘀滋阴法结合激素治疗SLE在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方面,与单用西药相比存在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生命质量
SF-36量表
强的松
解毒
祛
瘀
滋
阴
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毒祛瘀滋阴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CD28/B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卞华
吕芹
+3 位作者
毛秉豫
陈志国
叶松山
王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1-503,共3页
目的:探讨CD28/B7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及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的分子免疫学机制。方法:63例SL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32例)采用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中西医结合组(31例)采用解毒祛瘀滋阴法联合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
目的:探讨CD28/B7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及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的分子免疫学机制。方法:63例SL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32例)采用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中西医结合组(31例)采用解毒祛瘀滋阴法联合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均治疗3个月。另选20例健康女性作为正常对照。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CD28、B7-1、B7-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不同病情SLE患者PBMC表面CD28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B7-1和B7-2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能显著降低B7-1、B7-2的表达(P<0.05,P<0.01),升高CD28的表达(P<0.01),且B7-2分子的改善优于治疗后西医组(P<0.05)。同时SLE患者PBMC表面B7-2分子表达水平与SLE病情活动指数呈直线正相关(r=0.76,P<0.01);B7-1及CD28与SLEDAI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D28/B7共刺激途径在SLE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影响CD28/B7共刺激信号传导可能是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
祛
瘀
滋
阴
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
CD28
B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对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温成平
范永升
+3 位作者
唐小颇
李永伟
许志良
李学铭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7期1229-1232,共4页
目的:观察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对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调节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147例女性SLE患者被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79例)和西药组(68例),西药组口服强的松为主治疗。中西结合组在强的松基础上结合解毒祛瘀滋阴药治疗,两...
目的:观察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对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调节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147例女性SLE患者被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79例)和西药组(68例),西药组口服强的松为主治疗。中西结合组在强的松基础上结合解毒祛瘀滋阴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观察6个月。检测血清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抗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eAb)的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SLE组T3、T4、FT3、FT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TSH显著升高(P〈0.05)。SLE不同病情活动期比较,各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LE不同病程比较,随着病程延长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加大,其中3个月~2年病程组、高于2年病程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各组自身比较,中西结合组L、T4、FT3、FT4均显著升高(P〈0.05),TSH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中西结合组T3、T4、FT3、FT4水平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TSH显著低西药组(P〈0.05)。SLE各组TPOAb、TGAb、TRAb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中西结合组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SLE存在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和自身抗体阳性率增高现象,解毒祛瘀滋阴法在治疗SLE同时能有效降低抗体阳性率,调节甲状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抗体
强的松
解毒
祛
瘀
滋
阴
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理浅探
被引量:
10
5
作者
卞华
温成平
范永升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9期1715-1716,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清楚 ,可能与遗传、环境、内分泌、免疫调节紊乱等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具有一定的遗传背景 ,主要表现为免疫反应...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清楚 ,可能与遗传、环境、内分泌、免疫调节紊乱等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具有一定的遗传背景 ,主要表现为免疫反应异常、内分泌异常、血管炎、血流变和微循环障碍等。中医认为 ,肾阴亏虚乃发病之本 ,热毒、血瘀为致病之标 ,解毒祛瘀滋阴法为其根本治法。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理主要有 :1)调节免疫 ;2 )抗炎 ;3 )调节内分泌 ;4)改善血流变性和微循环 ;5 )降低西药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解毒
祛
瘀
滋
阴
法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滋阴解毒祛瘀法对60例SLE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徐翔峰
向珍蛹
曲环汝
茅建春
顾军花
王骁
薛轶燕
苏励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云南中医学院附属云南省中医医院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5-428,共4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104A10)
文摘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滋阴解毒祛瘀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案,收集60例肝肾阴虚、热毒血瘀证轻中度活动SLE患者,按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相同西医基础治疗(糖皮质激素+羟氯喹或环磷酰胺),其中治疗组采用滋阴解毒祛瘀方,并根据临床症状随症加减;对照组采用中药安慰剂。结果治疗24周后,随着病情缓解稳定,治疗组、对照组2组患者在躯体功能(PF)、躯体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交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SF-36总分等方面得分均有所升高。用药24周后,在躯体职能(RP)方面,治疗组(62.50±42.22)分,对照组(37.50±44.30)分,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4周后,SF-36总积分治疗组(479.21±156.47)分,对照组(415.23±155.61)分,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解毒祛瘀方能提高SLE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滋阴解毒祛瘀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研究
SF-36
Keywords
method of nourishing yin
detoxic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SLE
clinical study
SF-36
分类号
R24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解毒祛瘀滋阴法对SLE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1
2
作者
温成平
范永升
李夏玉
鲁柯达
王新昌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8期1599-1602,共4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02-03LP29)
文摘
目的:应用SF-36量表评价中医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147例女性SLE患者被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79例)和西药组(68例),西药组口服强的松为主治疗,中西结合组在强的松基础上结合解毒祛瘀滋阴药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观察2个疗程。先对SF-36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然后开展SLE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调查评估。结果:SF-36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两次评估的相关系数均≥0.85以上,Cronbach’α系数均>0.8,生理因子和心理因子的实际结构与量表的理论结构基本一致。治疗前比较,两组SLE患者的各维度得分和综合评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5);治疗前后比较,中西结合组各维度得分和综合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而西药组中总体健康(GH)和社会功能(SF)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它也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间躯体疼痛(BP)和心理健康(MH)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F-36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良好,适用于对SLE生存质量的评价。中医解毒祛瘀滋阴法结合激素治疗SLE在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方面,与单用西药相比存在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生命质量
SF-36量表
强的松
解毒
祛
瘀
滋
阴
法
Keyword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quality of life the MOS 36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 SF - 36)
prednisone
Jieduquyziyin methods
分类号
R593.24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毒祛瘀滋阴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CD28/B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卞华
吕芹
毛秉豫
陈志国
叶松山
王华
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学院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1-503,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CD28/B7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及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的分子免疫学机制。方法:63例SL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32例)采用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中西医结合组(31例)采用解毒祛瘀滋阴法联合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均治疗3个月。另选20例健康女性作为正常对照。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CD28、B7-1、B7-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不同病情SLE患者PBMC表面CD28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B7-1和B7-2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能显著降低B7-1、B7-2的表达(P<0.05,P<0.01),升高CD28的表达(P<0.01),且B7-2分子的改善优于治疗后西医组(P<0.05)。同时SLE患者PBMC表面B7-2分子表达水平与SLE病情活动指数呈直线正相关(r=0.76,P<0.01);B7-1及CD28与SLEDAI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D28/B7共刺激途径在SLE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影响CD28/B7共刺激信号传导可能是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的机理之一。
关键词
解毒
祛
瘀
滋
阴
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
CD28
B7
Keywords
Jiedu Quyu Ziyin Method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CD28
B7
分类号
R285.6 [医药卫生—中药学]
R593.24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对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温成平
范永升
唐小颇
李永伟
许志良
李学铭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
浙江省中医院
出处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7期1229-1232,共4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金资助(02-03LP30)
文摘
目的:观察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对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调节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147例女性SLE患者被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79例)和西药组(68例),西药组口服强的松为主治疗。中西结合组在强的松基础上结合解毒祛瘀滋阴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观察6个月。检测血清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抗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eAb)的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SLE组T3、T4、FT3、FT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TSH显著升高(P〈0.05)。SLE不同病情活动期比较,各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LE不同病程比较,随着病程延长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加大,其中3个月~2年病程组、高于2年病程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各组自身比较,中西结合组L、T4、FT3、FT4均显著升高(P〈0.05),TSH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中西结合组T3、T4、FT3、FT4水平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TSH显著低西药组(P〈0.05)。SLE各组TPOAb、TGAb、TRAb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中西结合组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SLE存在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和自身抗体阳性率增高现象,解毒祛瘀滋阴法在治疗SLE同时能有效降低抗体阳性率,调节甲状腺功能。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抗体
强的松
解毒
祛
瘀
滋
阴
法
Keyword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thyroid function
hormone thyroid
the antibody related to thyroid
prednisone
JieDuQuyuZiyln methods
分类号
R259.8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理浅探
被引量:
10
5
作者
卞华
温成平
范永升
机构
浙江中医学院
出处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9期1715-1716,共2页
文摘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清楚 ,可能与遗传、环境、内分泌、免疫调节紊乱等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具有一定的遗传背景 ,主要表现为免疫反应异常、内分泌异常、血管炎、血流变和微循环障碍等。中医认为 ,肾阴亏虚乃发病之本 ,热毒、血瘀为致病之标 ,解毒祛瘀滋阴法为其根本治法。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理主要有 :1)调节免疫 ;2 )抗炎 ;3 )调节内分泌 ;4)改善血流变性和微循环 ;5 )降低西药毒副反应。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解毒
祛
瘀
滋
阴
法
机理
Keyword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JieDuQuYuZiYin methods
mechanism
分类号
R256.9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滋阴解毒祛瘀法对60例SLE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徐翔峰
向珍蛹
曲环汝
茅建春
顾军花
王骁
薛轶燕
苏励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医解毒祛瘀滋阴法对SLE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温成平
范永升
李夏玉
鲁柯达
王新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解毒祛瘀滋阴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CD28/B7表达的影响
卞华
吕芹
毛秉豫
陈志国
叶松山
王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对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调节作用研究
温成平
范永升
唐小颇
李永伟
许志良
李学铭
《中医药学刊》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理浅探
卞华
温成平
范永升
《中医药学刊》
200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