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滇黔相邻区沉积型稀土富集规律与成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田恩源 肖斌 龚大兴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60-260,共1页
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国际能源、农业、高精度仪器、军事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近年来,稀土成矿机理研究和新型稀土找矿已成为全球热点问题。例如,富含稀土深海软泥(Kato et al.,2011),与铝土矿尾矿伴生的稀土(Boni et al.,... 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国际能源、农业、高精度仪器、军事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近年来,稀土成矿机理研究和新型稀土找矿已成为全球热点问题。例如,富含稀土深海软泥(Kato et al.,2011),与铝土矿尾矿伴生的稀土(Boni et al.,2013)和煤系地层(Dai Shifeng et al.,2016)。在滇黔相邻区晚二叠世宣威组底部,广泛分布的灰白色黏土岩直接覆盖在峨眉山溢流玄武岩顶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黔相邻区 沉积型稀土 富集规律与成因 碎屑锆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黔相邻区古陆相沉积型稀土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龚大兴 田恩源 +10 位作者 肖斌 惠博 赖杨 徐璐 王晓慧 徐莺 秦建华 黄庆 何良伦 覃英 张嘉玮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5-1033,共9页
文章报道了一种在川滇黔相邻区新发现的古陆相沉积型稀土矿床。稀土矿体赋存在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之上,上二叠统宣威组底部,含矿建造为一套以高岭石及伊利石为主的黏土岩建造,分布广泛,连续性好,稀土氧化物TREO平均品位0.39%,最高可达1.... 文章报道了一种在川滇黔相邻区新发现的古陆相沉积型稀土矿床。稀土矿体赋存在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之上,上二叠统宣威组底部,含矿建造为一套以高岭石及伊利石为主的黏土岩建造,分布广泛,连续性好,稀土氧化物TREO平均品位0.39%,最高可达1.60%。岩相古地理条件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稀土元素源自西侧剥蚀区,经搬运-沉积-改造后富集;赋存状态方面,古陆相沉积型稀土除独立矿物态(<1%),类质同象态(<1%)和离子吸附态(0.02%~24%)外,75%以上的稀土元素以纳米矿物颗粒的形态被“束缚”在黏土矿物层状结构中;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图显示其高价值关键稀土元素镨、钕、铽、镝占比累计达23.34%;通过短流程的选冶一体化工艺技术,全元素稀土浸出率达到90%以上,综合回收率达80%以上。这一新类型稀土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前景,有望成为中国新的关键稀土元素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威组 沉积型稀土 含稀土纳米矿物颗粒 黏土岩 古陆相沉积环境 滇黔相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黔相邻区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成矿特征 被引量:20
3
作者 秦建华 廖震文 +1 位作者 朱斯豹 赖杨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13,共13页
本文对川滇黔相邻区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成矿特征进行系统总结,并对区域成矿过程进行讨论。该区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发育3种矿床类型,主要分布在泸定-荥经-汉源、雷波-金阳-巧家-会东、赫章-威宁-水城和会泽-彝良4个矿集区,震旦系和古生... 本文对川滇黔相邻区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成矿特征进行系统总结,并对区域成矿过程进行讨论。该区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发育3种矿床类型,主要分布在泸定-荥经-汉源、雷波-金阳-巧家-会东、赫章-威宁-水城和会泽-彝良4个矿集区,震旦系和古生代地层为主要容矿层。铅锌矿形成于3个成矿期和3类构造环境:以黑区-雪区铅锌矿床为代表的喷流沉积型(SEDEX型),形成于早寒武世海底地震同生断裂环境;以会泽矿床为代表的与侵入作用有关的碳酸盐岩容矿铅锌银矿床类型(IRCH Pb-Zn-Ag型),形成于晚三叠世前陆早期局部引张环境;以大梁子和天桥矿床为代表的密西西比河谷型(MVT型),形成于前陆晚期冲断挤压环境。与世界其它地方不同,川滇黔相邻区MVT铅锌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早侏罗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黔相邻区 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 矿集 矿床类型 域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