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V_(C)与外源激素浸种对滇油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侯海雄
李莲芳
+8 位作者
顾梦
张合瑶
刘娴
周冬梅
李小军
王文俊
丁兵
武程鹏
李正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40,61,共12页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维生素C(vitamin C,V_(C))与外源激素赤霉素(GA_(3))和褪黑素(melatonin,MT)混合浸种不同时间对滇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滇油杉种子处理和壮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维生素C(vitamin C,V_(C))与外源激素赤霉素(GA_(3))和褪黑素(melatonin,MT)混合浸种不同时间对滇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滇油杉种子处理和壮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V_(C)(A因素,1~4水平分别为0.0,1.5,2.0,2.5 g/L)、GA_(3)(B因素,1~4水平分别为0.00,0.15,0.20,0.25 g/L)和MT(C因素,1~4水平分别为0.0,0.2,0.3,0.4 g/L)及其浸种时间(D因素,1~4水平分别为2,4,6,8 h)4个因素,采用U^(*)_(12)(1210)的变形U^(*)_(12)(410)均匀试验设计12个处理组合,以清水浸种8 h作为对照(CK),在种苗培育室内开展试验,分析不同质量浓度V_(C)、GA_(3)、MT混合溶液及浸种时间对滇油杉种子发芽性状、幼苗生长和根、干、叶及全株生物量的影响。【结果】13个处理组合的滇油杉种子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和发芽指数分别为28.0%~44.0%、36.4~41.2 d和0.7~1.2粒/d;苗龄70 d时滇油杉幼苗的地径、苗高、胚轴长、针叶数、主根长和一级侧根数分别为0.41~0.59 mm、5.0~6.6 cm、3.2~4.1 cm、12.0~16.2针/株、8.4~13.1 cm和0.5~5.3条/株;根、干、针叶和全株生物量分别为0.0082~0.0136,0.0052~0.0081,0.0131~0.0260和0.0284~0.0476 g/株。不同处理组合间的以上指标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V_(C)是影响种子发芽性状的主导因子,幼苗生长和生物量主要受浸种时间的影响。0.0 g/L V_(C)、0.15 g/L GA_(3)与0.3 g/L MT混合溶液浸种8 h(A_(1)B_(2)C_(3)D_(4))能明显促进种子发芽,2.0 g/L V_(C)、0.0 g/L GA_(3)和0.2 g/L MT混合溶液浸种4 h(A_(3)B_(1)C_(2)D_(2))能明显促进滇油杉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结论】鉴于滇油杉苗期生长缓慢,其苗木培育以促进幼苗的生长为主要目的,因此处理组合A_(3)B_(1)C_(2)D_(2)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赤霉素
褪黑素
发芽性状
苗木生长
生物量
滇油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V_(C)与外源激素浸种对滇油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侯海雄
李莲芳
顾梦
张合瑶
刘娴
周冬梅
李小军
王文俊
丁兵
武程鹏
李正银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40,61,共12页
基金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600504)。
文摘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维生素C(vitamin C,V_(C))与外源激素赤霉素(GA_(3))和褪黑素(melatonin,MT)混合浸种不同时间对滇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滇油杉种子处理和壮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V_(C)(A因素,1~4水平分别为0.0,1.5,2.0,2.5 g/L)、GA_(3)(B因素,1~4水平分别为0.00,0.15,0.20,0.25 g/L)和MT(C因素,1~4水平分别为0.0,0.2,0.3,0.4 g/L)及其浸种时间(D因素,1~4水平分别为2,4,6,8 h)4个因素,采用U^(*)_(12)(1210)的变形U^(*)_(12)(410)均匀试验设计12个处理组合,以清水浸种8 h作为对照(CK),在种苗培育室内开展试验,分析不同质量浓度V_(C)、GA_(3)、MT混合溶液及浸种时间对滇油杉种子发芽性状、幼苗生长和根、干、叶及全株生物量的影响。【结果】13个处理组合的滇油杉种子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和发芽指数分别为28.0%~44.0%、36.4~41.2 d和0.7~1.2粒/d;苗龄70 d时滇油杉幼苗的地径、苗高、胚轴长、针叶数、主根长和一级侧根数分别为0.41~0.59 mm、5.0~6.6 cm、3.2~4.1 cm、12.0~16.2针/株、8.4~13.1 cm和0.5~5.3条/株;根、干、针叶和全株生物量分别为0.0082~0.0136,0.0052~0.0081,0.0131~0.0260和0.0284~0.0476 g/株。不同处理组合间的以上指标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V_(C)是影响种子发芽性状的主导因子,幼苗生长和生物量主要受浸种时间的影响。0.0 g/L V_(C)、0.15 g/L GA_(3)与0.3 g/L MT混合溶液浸种8 h(A_(1)B_(2)C_(3)D_(4))能明显促进种子发芽,2.0 g/L V_(C)、0.0 g/L GA_(3)和0.2 g/L MT混合溶液浸种4 h(A_(3)B_(1)C_(2)D_(2))能明显促进滇油杉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结论】鉴于滇油杉苗期生长缓慢,其苗木培育以促进幼苗的生长为主要目的,因此处理组合A_(3)B_(1)C_(2)D_(2)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关键词
维生素C
赤霉素
褪黑素
发芽性状
苗木生长
生物量
滇油彬
Keywords
V_(C)
GA_(3)
melatonin
germination trait
seedling growth
biomass
Keteleeria evelyniana
分类号
S791.1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V_(C)与外源激素浸种对滇油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侯海雄
李莲芳
顾梦
张合瑶
刘娴
周冬梅
李小军
王文俊
丁兵
武程鹏
李正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