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滇池高背鲫鱼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发育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蒋晓华 昝瑞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53-57,共5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技术,对云南滇池高背鲫鱼的成熟卵和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EC.1.1.1.27,LDH)同工酶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在所研究的...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技术,对云南滇池高背鲫鱼的成熟卵和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EC.1.1.1.27,LDH)同工酶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在所研究的整个发育过程中,LDH持续表达了4条酶带。这些持续表达的酶带,在发育过程中可能执行最基本的代谢功能。2.随着胚胎发育的进展,从心搏期起,尤其到肝形成期,LDH新酶带逐渐增加,这可能是胚胎细胞核中相应基因开始表达的结果,有些也可能是转录后或翻译后有关调节机制开始作用的结果。3.云南滇池高背鲫鱼胚胎发育过程中LDH同工酶的表达有一明显的特点,即与近缘的四倍体鲫鱼和鲤鱼相比,LDH的酶带数显著增多,滇池高背鲫鱼是进化六倍体,所增加酶带很可能是在进一步多倍化以后的进化过程中,重复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H 发育 遗传学 滇池高背鲫 同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高背鲫繁殖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严晖 杨雄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7,共2页
关键词 滇池高背鲫 繁殖习性 亲鱼培育 亲鱼催产 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高背鲫人工繁殖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映伶 张文魁 杨礼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0期323-323,325,共2页
介绍滇池高背鲫人工繁殖技术,指出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的关键,以为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滇池高背鲫 人工繁殖技术 关键 规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高背鲫人工繁殖与胚胎发育观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俊 郗啟文 +2 位作者 华泽祥 田树魁 钟应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2期259-260,263,共3页
对体重200~300 g的三倍体全雌性滇池高背鲫进行人工催产试验,雄鱼选择体重180 g左右的云南光唇鱼和100 g左右的短须裂腹鱼,利用雄鱼精液刺激滇池高背鲫卵子,观察受精卵雌核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雌鱼注射500 IU/kg鱼体重的HCG(水温14℃左... 对体重200~300 g的三倍体全雌性滇池高背鲫进行人工催产试验,雄鱼选择体重180 g左右的云南光唇鱼和100 g左右的短须裂腹鱼,利用雄鱼精液刺激滇池高背鲫卵子,观察受精卵雌核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雌鱼注射500 IU/kg鱼体重的HCG(水温14℃左右),15~18 h后可进行人工催产,平均催产率93%。受精卵胚体呈青绿色,比重大于水,黏性强,平均卵径1.8 mm;受精卵经历胚盘隆起期、细胞分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胚孔封闭期、肌节出现期、眼囊期、尾牙期、尾泡期等16个阶段、23个时序。水温12.5~14.2℃条件下历时10 493 min出膜,初孵仔鱼全长6.1 mm。滇池高背鲫受精率81%,孵化率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高背鲫 三倍全雌体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高背鲫人工繁殖技术
5
作者 杨祥 胡兰 《云南农业》 2019年第4期66-68,共3页
1生物学性状滇池高背鲫属自然形成的一个特殊三倍体鲫鱼种群,染色体数为162,为滇池水系特有土著种。其在自然条件下依靠麦穗鱼、鲤鱼等其他鱼类的雄鱼精子刺激卵子发育,精子的细胞核并未参与卵核的发育,胚胎的发育仅在母体遗传的控制下... 1生物学性状滇池高背鲫属自然形成的一个特殊三倍体鲫鱼种群,染色体数为162,为滇池水系特有土著种。其在自然条件下依靠麦穗鱼、鲤鱼等其他鱼类的雄鱼精子刺激卵子发育,精子的细胞核并未参与卵核的发育,胚胎的发育仅在母体遗传的控制下进行。滇池高背鲫体色为银灰色基调,背部较深,略呈灰黑色;腹部较浅,略呈银白色。体较高、头较尖,口端位。躯体背部与头部连接处呈坎状隆起。背前圆滑,弧度不大,背后较平直。体形为纺锤型,体长为体高的2.2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高背鲫 人工繁殖技术 卵子发育 自然形成 生物学性状 染色体数 母体遗传 三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泥鳅、滇池高背鲫鱼梯田生态养殖技术
6
作者 王义鲜 《云南农业》 2017年第7期39-40,共2页
阐述台湾泥鳅、滇池高背鲫鱼梯田生态养殖技术措施,分析梯田种养结合的效益,就大力推广稻田生态养殖泥鳅、鱼的技术进行探讨,以期探索渔业发展新路子。
关键词 台湾泥鳅 滇池高背鲫 梯田生态养殖技术措施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鲫鱼基因组DNA的扩增及在SSR分析中的验证 被引量:1
7
作者 武祥伟 罗荣 +4 位作者 荣华 王晓雯 邓君明 孔令富 毕保良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8-993,共6页
【目的】优化鲫鱼全基因组DNA扩增方法。【方法】使用内切酶酶切初孵仔鱼的基因组DNA,酶切片段连接寡核苷酸接头,根据酶切位点序列与接头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法扩增酶切片段,增加基因组DNA的数量。【结果】使用Taq I内切酶酶切鲫鱼基因... 【目的】优化鲫鱼全基因组DNA扩增方法。【方法】使用内切酶酶切初孵仔鱼的基因组DNA,酶切片段连接寡核苷酸接头,根据酶切位点序列与接头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法扩增酶切片段,增加基因组DNA的数量。【结果】使用Taq I内切酶酶切鲫鱼基因组DNA,酶切片段连接寡核苷酸接头后PCR扩增,获得扩增产物集中于250~1 500 bp。以扩增的滇池高背鲫鱼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滇池高背鲫鱼的微卫星分子标记(SSR)位点,获得预期的扩增片段,电泳图谱与对照组(未扩增的基因组DNA为PCR模板)无差异。【结论】本研究优化了鲫鱼基因组DNA的扩增方法,并可用于SSR分析中,为鱼类大规模遗传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高背鲫 基因组DNA PCR 微卫星 内切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淡水鱼“挤”进海外市场
8
《农村实用技术》 2013年第12期57-57,共1页
2012年,云南新海丰食品有限公司、墨江海王鱼片加工厂等企业的一批批冻罗非鱼出口到美国、墨西哥、埃及等26个国家和地区,全年出口1.2万吨,创汇3 700万美元,高原淡水渔业正快速成长。2012年,云南省着力提高特色水产养殖的综合生产能力,... 2012年,云南新海丰食品有限公司、墨江海王鱼片加工厂等企业的一批批冻罗非鱼出口到美国、墨西哥、埃及等26个国家和地区,全年出口1.2万吨,创汇3 700万美元,高原淡水渔业正快速成长。2012年,云南省着力提高特色水产养殖的综合生产能力,启动了"三个百万"工程:建设生态型养殖基地,水库养殖面积超过100万亩;在湖泊开展增殖放流,投放滇池高背鲫鱼、抗浪鱼、滇金线鲃等,形成天然土著渔场160万亩;在万峰湖、小湾、漫湾等电站库区发展网箱养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市场 综合生产能力 水产养殖 淡水渔业 万峰湖 云南高原 滇池高背鲫 水库养殖 网箱养鱼 金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六大名鱼
9
作者 水木 《农村实用技术》 2013年第12期52-53,共2页
2011年10月17日,云南省农业厅正式公布云南"六大名猪、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鸡、六大名鱼"评选结果,入围云南六大名鱼的品种是丝尾鳠、滇池高背鲫、大头鲤、滇池金线鲃、鱇鱼良白鱼、云南裂腹鱼,现介绍如下。1、丝尾鳠... 2011年10月17日,云南省农业厅正式公布云南"六大名猪、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鸡、六大名鱼"评选结果,入围云南六大名鱼的品种是丝尾鳠、滇池高背鲫、大头鲤、滇池金线鲃、鱇鱼良白鱼、云南裂腹鱼,现介绍如下。1、丝尾鳠丝尾鳠(Mystus.WyckioidesChauxet Fang),是澜沧江水系的一种土著鱼类,国内主要集中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境内的南腊河、罗梭江、打洛江等支流里,是以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体色鲜艳美观,背部为青色,体侧泛淡蓝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裂腹鱼 滇池高背鲫 大头鲤 丝尾鳠 体色 土著鱼类 杂食性鱼类 金线 罗梭 云南省农业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