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中盆地石炭纪—中二叠世沉积-古地理特征与富Li黏土岩物源分析
1
作者 张佳慧 闫臻 +6 位作者 薛传东 俞良军 魏爱英 付长垒 王维 王宇 周红琳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0-1133,共14页
滇中盆地石炭系—中二叠统产有铝土矿、煤、方解石矿、石灰岩等矿产,并伴生大量的富Li黏土岩,其成矿环境受沉积环境及其构造古地理时空演变的制约。系统的野外调查研究显示,滇中盆地石炭系是一套形成于滨岸潮坪-潟湖环境的陆源碎屑岩和... 滇中盆地石炭系—中二叠统产有铝土矿、煤、方解石矿、石灰岩等矿产,并伴生大量的富Li黏土岩,其成矿环境受沉积环境及其构造古地理时空演变的制约。系统的野外调查研究显示,滇中盆地石炭系是一套形成于滨岸潮坪-潟湖环境的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合,下—中二叠统则为潟湖-潮坪-开阔台地相沉积组合。其中,下石炭统大塘组主体表现为潮坪环境的碳酸盐岩夹泥页岩组合,潟湖相沉积仅出现在牛首山古陆周缘;上石炭统威宁组和马平组仅在牛首山古陆旁侧零星出露,为滨岸潮坪相沉积;下二叠统倒石头组是一套细粒陆源碎屑沉积组合,局部夹少量灰岩透镜体,产有铝土矿、煤矿及富Li黏土岩,形成于潮坪-潟湖环境;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为藻屑灰岩、白云质亮晶生屑灰岩及中—粗晶白云岩组合,为开阔台地相沉积。空间上,大塘组和倒石头组厚度变化较大,总体具有向南地层厚度变薄且煤层和铝土质岩层数减少的趋势,显示水体向南逐渐变浅;栖霞组和茅口组向北的出露面积和厚度增大,与古水流分析揭示的早、中二叠世滇中地区具有东南高、西北低的古地貌特征相一致。这说明,滇中盆地东南侧的牛首山古隆起是该盆地倒石头组的主要沉积物供给区。岩石地球化学资料显示,倒石头组为富Al和Li的黏土岩,并受物源区风化强度和沉积环境的控制,当Al_(2)O_(3)<55%、Al_(2)O_(3)/SiO_(2)<3时,Li与Al_(2)O_(3)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其余均呈负相关关系。区域资料分析显示,牛首山古隆起以前寒武纪中—基性火山岩和相关沉积岩为主,在早石炭世—中二叠世受古特提斯洋持续打开的影响发生区域隆升,导致其火山-沉积地层发生风化剥蚀并伴随区域火山活动,从而成为其旁侧的滇中盆地铝土矿和富Li黏土岩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纪—二叠世 沉积-古地理环境 物源分析 富Li黏土岩 牛首山古陆 滇中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盆地和金沙江谷地高产水稻的产量形成特点 被引量:1
2
作者 路季梅 杨家庆 +2 位作者 宋令荣 程在全 普双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20,共4页
研究表明 ,滇中盆地和金沙江谷地高产水稻 (10 5~ 15t·hm-2 )的产量形成特点为 :(1)产量结构上具有单位面积穗数多和每穗粒数多的优势 ,在大群体条件下仍保持高的结实率和大穗优势 ;(2 )水稻的生育期长和高原独特的光温条件有利... 研究表明 ,滇中盆地和金沙江谷地高产水稻 (10 5~ 15t·hm-2 )的产量形成特点为 :(1)产量结构上具有单位面积穗数多和每穗粒数多的优势 ,在大群体条件下仍保持高的结实率和大穗优势 ;(2 )水稻的生育期长和高原独特的光温条件有利于植株的稳健生长和产量器官的协调发展 ;(3)光合速率高 ,干物质积累量大 ,库源关系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谷地 水稻 产量形成特点 滇中盆地 生育进程 产量结构 器官建成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盆地南缘富锂黏土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初探 被引量:17
3
作者 贾永斌 于文修 +4 位作者 温汉捷 罗重光 杨光树 杨洋 崔燚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0-182,共13页
沉积岩中的微量元素对沉积环境变化有较高的敏感度,是研究古沉积环境的有效手段。滇中盆地倒石头组是一套富锂的黏土岩地层,其古环境的研究对恢复该时期盆地沉积格局和锂元素富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滇中盆地倒石头组两个典型钻孔样品详... 沉积岩中的微量元素对沉积环境变化有较高的敏感度,是研究古沉积环境的有效手段。滇中盆地倒石头组是一套富锂的黏土岩地层,其古环境的研究对恢复该时期盆地沉积格局和锂元素富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滇中盆地倒石头组两个典型钻孔样品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倒石头组富锂黏土岩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及其对锂元素富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Sr、Ga元素含量及Sr/Ba值指示研究区古水体介质为淡水陆相沉积环境;其δU值介于0.51~1.63,U/Th值介于0.11~1.49,V/(V+Ni)值介于0.48~0.86,V/Cr值介于0.45~1.24,同时在U_((EF))-Mo_((EF))协变模式图中,样品数据均未落在缺氧和硫化区域,表明研究区富锂黏土岩的沉积环境为氧化—弱还原环境;且样品Sr/Cu比值介于0.69~4.87,CIA值介于86.3~99.66,XRD全岩黏土矿物分析显示高岭石为主要的黏土矿物,表明富锂黏土岩在形成过程中处于温暖潮湿的沉积环境并伴随较为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条件 古盐度 古气候 黏土岩 滇中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宁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促农增收
4
作者 王有德 李冬云 《农村实用技术》 2009年第4期4-5,共2页
华宁县地处滇中盆地,属典型的低纬高原地形,立体气候明显,有海拔1200m的南盘江低热河谷,有海拔2650m的冷凉高寒山区。县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土地肥沃,雨热资源适中,适宜多种蔬菜栽培。合理布局可以周年供... 华宁县地处滇中盆地,属典型的低纬高原地形,立体气候明显,有海拔1200m的南盘江低热河谷,有海拔2650m的冷凉高寒山区。县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土地肥沃,雨热资源适中,适宜多种蔬菜栽培。合理布局可以周年供应大部分蔬菜品种,既可以于南盘江低热河谷种植供应冬春早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宁县 蔬菜产业 周年供应 滇中盆地 高原地形 立体气候 高寒山区 地区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