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质载体家族3成员2表达与双硫死亡、铁死亡及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马欢 代九菊 +1 位作者 杨艳丽 周祖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72-1776,共5页
铁死亡和双硫死亡与多种疾病相关。铁死亡的特征是铁离子和脂质活性氧的异常累积,而双硫死亡则是二硫化物的异常累积。溶质载体家族3成员2(SLC3A2)作为溶质载体家族的一员,不仅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还参与细胞铁... 铁死亡和双硫死亡与多种疾病相关。铁死亡的特征是铁离子和脂质活性氧的异常累积,而双硫死亡则是二硫化物的异常累积。溶质载体家族3成员2(SLC3A2)作为溶质载体家族的一员,不仅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还参与细胞铁死亡和双硫死亡,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本文阐述了SLC3A2与双硫死亡、铁死亡和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癌症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载体家族3成员2 双硫死亡 铁死亡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对MYCN基因扩增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战世佳 张璇 +6 位作者 张瑶 郭金鑫 洪恩宇 杨慧 鲁洁 常艳 郭永丽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65-573,共9页
目的分析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在有无MYCN基因扩增的神经母细胞瘤(NB)细胞系和临床样本中的表达及其与患儿预后相关性,研究SLC7A11对MYCN扩增高危NB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GEO数据库GSE49710数据集、TARGET数据库和R2数据库GSE45... 目的分析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在有无MYCN基因扩增的神经母细胞瘤(NB)细胞系和临床样本中的表达及其与患儿预后相关性,研究SLC7A11对MYCN扩增高危NB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GEO数据库GSE49710数据集、TARGET数据库和R2数据库GSE45547数据集分析NB临床样本中SLC7A11 mRNA水平与MYCN基因扩增状态和NB患儿预后相关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YCN扩增NB细胞系SK-N-BE(2)和IMR32细胞以及MYCN非扩增NB细胞系CHLA-255和SH-SY5Y细胞中SLC7A11 mRNA水平。在MYCN扩增NB细胞系SK-N-BE(2)细胞中,利用2条不同序列小干扰RNA瞬时敲低SLC7A11 mRNA,应用RT-q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SLC7A11 mRNA和SLC7A11表达及MYCN mRNA和N-MYC表达,采用结晶紫染色和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RTCA)技术观察NB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增殖标记物Ki-67表达情况。利用短发夹RNA慢病毒感染方法构建稳定敲低SLC7A11的SK-N-BE(2)细胞,RT-q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SLC7A11的稳定敲低效果和MYCN水平,采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NB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结果分析NB临床样本GSE49710和GSE45547数据集发现,在MYCN扩增NB中,SLC7A11 mRNA水平显著高于非MYCN扩增NB(P<0.05,P<0.01),且TARGET数据库和R2数据库GSE45547数据集分析表明SLC7A11 mRNA水平与NB患儿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P<0.01)。SLC7A11在MYCN扩增NB细胞系SK-N-BE(2)和IMR32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非扩增细胞系CHLA-255和SH-SY5Y(P<0.01)。与对照敲低组相比,瞬时敲低SLC7A11导致MYCN扩增NB细胞增殖显著减慢(P<0.01),Ki-67阳性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5);稳定敲低SLC7A11显著减少了NB细胞克隆形成数(P<0.01)。瞬时和稳定敲低SLC7A11对MYCN mRNA和N-MYC蛋白水平均未见明显影响。结论SLC7A11在MYCN扩增NB细胞系和临床样本中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患儿预后呈负相关,敲低SLC7A11显著抑制SK-N-BE(2)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 MYCN扩增 细胞增殖 神经母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7a通过抑制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诱导铁死亡引起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6
3
作者 冯子人 孙辉 +3 位作者 张婧 朱礼军 杜琳 孟爱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17-624,共8页
目的 探讨miR-27a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组(依据再灌注时间又分为缺血2 h后再灌注3 h、 6 h、 12 h、 24 h组)以及阴性对照空载体组、 mi... 目的 探讨miR-27a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组(依据再灌注时间又分为缺血2 h后再灌注3 h、 6 h、 12 h、 24 h组)以及阴性对照空载体组、 miR-27a激动剂(agomiR-27a)组、 miR-27a抑制剂(antagomiR-27a)组。采用Zea-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MCAO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脑组织中miR-27a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水平,Zea-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2, 3, 5三苯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 SLC7A11蛋白水平,分别用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铁(Fe)检测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GSH、 MDA、 Fe含量。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27a下游靶基因。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miR-27a水平上调,SLC7A11水平降低。抑制miR-27a表达后可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障碍和脑梗死面积,抑制铁死亡。miR-27a直接靶向SLC7A11的3′-非翻译区(3′-UTR)区域,降低SLC7A11 mRNA表达。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上调的miR-27a可能是通过抑制靶基因SLC7A11水平,诱导铁死亡,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微小RNA-27a(miR-27a) 铁死亡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核易位激活SLC7A11并抑制SAS诱导的AML细胞铁死亡
4
作者 林艳凤 郑志远 +3 位作者 陈滢 吴玮 林东红 薛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89-1299,共11页
目的:探讨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在柳氮磺吡啶(SAS)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以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核易位激活SLC7A11对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S法检测SAS对AML细胞株Kasumi-1和THP-... 目的:探讨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在柳氮磺吡啶(SAS)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以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核易位激活SLC7A11对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S法检测SAS对AML细胞株Kasumi-1和THP-1的增殖抑制能力。使用不同细胞死亡抑制剂来明确SAS作用后AML细胞的死亡方式。检测SAS干预AML细胞后铁死亡相关指标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脂质活性氧簇(ROS)水平;微量法检测Fe^(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酶活性变化。通过qPCR检测SAS诱导AML细胞发生铁死亡过程中SLC7A11的mRNA表达变化,同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SLC7A11和GPX4的蛋白表达变化及SAS干预后的AML细胞NRF2入核变化,此外,添加NRF2抑制剂ML385共同干预后,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变化及铁死亡相关指标的变化。构建敲减关键基因SLC7A11的慢病毒载体,检测SLC7A11下调后SAS干预的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变化及铁死亡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AML细胞Kasumi-1和THP-1在SAS终浓度分别达200μmol/L和300μmol/L时细胞增殖能力被明显抑制(P<0.05);采用不同类型细胞死亡抑制剂,仅铁死亡抑制剂Fer-1和DFO能够明显逆转SAS干预后AML细胞的活力下降(P<0.01)。SAS干预后细胞脂质ROS水平、Fe^(2+)含量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GSH含量和GPX4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SAS诱导AML细胞铁死亡时,SLC7A11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1),而GPX4的蛋白表达则明显降低(P<0.01)。SAS干预后的AML细胞胞核NRF2/胞浆NRF2的比值显著升高(P<0.01),加入NRF2抑制剂ML385共同干预后,其比值则降低(P<0.05)。与SAS组相比,SAS与ML385共同干预后AML细胞中SLC7A1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细胞活力进一步下降(P<0.01),且铁死亡抑制剂Fer-1和DFO均能够逆转其活力的下降(P<0.01)。与SAS组相比,SAS+ML385组AML细胞中的脂质ROS水平、Fe^(2+)含量和MDA含量的影响均显著升高(P<0.01),GSH含量和GPX4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NC shRNA组相比,SLC7A11慢病毒干预可使AML细胞活力明显下降,且可被铁死亡抑制剂Fer-1和DFO逆转(P<0.01);同时,脂质ROS水平、Fe^(2+)含量、MDA含量升高(P<0.01);GSH含量和GPX4酶活性降低(P<0.05)。SLC7A11下调后,GPX4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SAS可诱导AML细胞铁死亡,同时其可促进AML细胞NRF2蛋白核转位,激活SLC7A11的表达,抑制NRF2或下调SLC7A11可提高AML细胞对SAS诱导的铁死亡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铁死亡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circFADS2通过miR-152-3p/SLC7A11信号轴诱导结直肠癌细胞铁死亡
5
作者 蒋良君 卢先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0-1008,共9页
目的探讨沉默circFADS2对结直肠癌(CRC)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人结肠腺癌细胞系SW480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circFADS2 siRNA干扰质粒(si-circFADS2)及其阴性对照si-NC、miR-152-3p inhibitor及其阴性对照inhibitor-NC、miR-152... 目的探讨沉默circFADS2对结直肠癌(CRC)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人结肠腺癌细胞系SW480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circFADS2 siRNA干扰质粒(si-circFADS2)及其阴性对照si-NC、miR-152-3p inhibitor及其阴性对照inhibitor-NC、miR-152-3p mimics及其阴性对照mimics NC、SLC7A11过表达质粒(oe-SLC7A11)及其阴性对照vector转染至SW480细胞中,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化学法检测细胞中亚铁离子(Fe^(2+))、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活性水平;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细胞中miR-152-3p和SLC7A1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铁死亡相关蛋白SLC7A11、GPX4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52-3p与circFADS2之间的海绵吸附关系,以及miR-152-3p与SLC7A11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与blank组比较,si-circFADS2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中Fe^(2+)、MDA和ROS水平升高,SOD和GSH水平降低;同时,细胞中miR-152-3p表达水平升高,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与si-circFADS2组比较,si-circFADS2+inhibitor组细胞增殖活性升高,细胞中Fe^(2+)、MDA和ROS水平降低,SOD和GSH水平升高;同时,细胞中miR-152-3p表达水平降低,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SLC7A11是miR-152-3p的下游靶基因。结论沉默circFADS2可诱导CRC细胞铁死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靶向调控miR-152-3p/SLC7A11信号轴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FADS2 结直肠癌 SW480细胞 铁死亡 miR-152-3p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C12A3基因Arg913Gln多态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T2DM肾病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蔚菁 刘丽梅 +3 位作者 郑泰山 李鸣 汪年松 王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28-832,853,共6页
目的探讨溶质载体家族12成员3(SLC12A3)基因Arg913Gln(G→A)多态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上海地区258例汉族T2DM患者(T2DM组)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分为未合并肾病组(DN0组,n=95)和合并... 目的探讨溶质载体家族12成员3(SLC12A3)基因Arg913Gln(G→A)多态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上海地区258例汉族T2DM患者(T2DM组)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分为未合并肾病组(DN0组,n=95)和合并肾病组(DN组,n=163),后者又分为微量蛋白尿肾病亚组(DN1组,n=95)和显性蛋白尿肾病亚组(DN2组,n=68);以无糖尿病和肾病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者作为对照组(n=82)。应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各组多态基因型;比较各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临床变量间的差异。结果检出多态基因型GG、GA和AA。T2DM组的多态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各亚组间多态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GA+AA基因型患者的三酰甘油(TG)、AER、空腹血胰岛素(FINS)和HOMA-IR值均显著高于GG基因型患者(均P<0.05)。结论上海地区汉族人群SLC12A3基因Arg913Gln(G→A)多态与T2DM和DN无显著相关性;GA+AA基因型携带者的AER显著高于GG基因型携带者。提示Arg913Gln多态(G→A)可能是中国上海地区汉族T2DM患者蛋白尿显著增加的一个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载体家族12成员3(SLC12A3)基因 Arg913Gln(G→A)多态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F1A过表达对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PC12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汪洋 张辉 +2 位作者 黄丽珊 林想红 王业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5-371,共7页
目的:研究Kinesin-3家族成员蛋白(Kinesin-3 family member1A,KIF1A)对氧糖剥夺-再灌注诱导的PC12细胞活力、自噬和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KIF1A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PC12细胞(美国ATCC公司)分为四组:A组,... 目的:研究Kinesin-3家族成员蛋白(Kinesin-3 family member1A,KIF1A)对氧糖剥夺-再灌注诱导的PC12细胞活力、自噬和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KIF1A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PC12细胞(美国ATCC公司)分为四组:A组,对照组,无处理;B组,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组,PC12细胞用无糖DMEM培养基,于含混合气体(95%N2和5%CO2)的37℃恒温箱内密闭缺氧培养4h;C组,pcDNA3.1空质粒组,PC12细胞转染pcDNA3.1空质粒48h,进行OGD/R处理;D组,pcDNA3.1-KIF1A质粒组,PC12细胞转染pcDNA3.1-KIF1A质粒48h,进行OGD/R处理。B、C、D组经OGD/R处理后,更换常规培养基,正常孵育24h,收集细胞总RNA及蛋白质,进行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KIF1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变化;凋亡ELISA及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及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自噬相关基因LC3-Ⅰ、LC3-Ⅱ、P62以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A组(1.00±0.00)相比,B组细胞KIF1A mRNA(0.41±0.05)和蛋白表达水平(0.52±0.07,P<0.05)显著下调;细胞活力[(51.60±7.35)%,P<0.05]显著降低。与B组(1.00±0.00)相比,C组空质粒对KIF1A mRNA(0.91±0.13)及蛋白质(1.08±0.08)表达,细胞活力[(51.60±7.35)%vs(47.30±4.16)%],细胞凋亡(1.95±0.18 vs 2.08±0.16,P>0.05)等无显著影响。而D组KIF1A过表达后能显著上调KIF1A mRNA(2.63±0.16)以及蛋白表达(2.51±0.18,P<0.05),显著缓解OGD/R引起的细胞存活率下降[(51.60±7.35)%vs(86.40±9.03)%]及凋亡[1.95±0.18 vs 1.36±0.12,P<0.05];与B组相比,D组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的比值(1.68±0.14 vs 1.19±0.09,P<0.05)及pmTOR的表达(1.00±0.00 vs 1.26±0.02,P<0.05)显著受抑制,P62表达显著升高(0.53±0.05 vs 0.89±0.09,P<0.05)。结论:KIF1A过表达可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PC12细胞存活、抑制细胞自噬与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esin-3家族成员蛋白1A PC12细胞 氧糖剥夺 凋亡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NR1D1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董浩 江海圳 +3 位作者 李超 高登科 靳亚平 陈华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103,共10页
目的:构建小鼠核受体亚家族1组D成员1(NR1D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分析小鼠NR1D1蛋白的基本特征。方法:从小鼠肝脏组织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后获得cDNA,采用PCR技术扩增得到小鼠NR1D1基因的编码区片段,经同源重组与pcDNA3.1载体相连接,将酶... 目的:构建小鼠核受体亚家族1组D成员1(NR1D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分析小鼠NR1D1蛋白的基本特征。方法:从小鼠肝脏组织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后获得cDNA,采用PCR技术扩增得到小鼠NR1D1基因的编码区片段,经同源重组与pcDNA3.1载体相连接,将酶切鉴定和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cDNA3.1-NR1D1。将pcDNA3.1空质粒和pcDNA3.1-NR1D1重组质粒分别转染至HEK293T细胞中,分别为对照组和pcDNA3.1-NR1D1转染组,48 h后提取总RNA和总蛋白样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2组细胞中NR1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使用DNAStar和MEGA7软件对小鼠与其他物种的NR1D1基因编码区序列(CDS)进行相似性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ExPASy、ProtScale、SingalP5.0、TMHMM-2.0、PhosphoSitePlus®、SOPMA和SWISS-MODEL等在线工具分析NR1D1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亲/疏水性、跨膜区域、信号肽、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均表明过表达载体pcDNA3.1-NR1D1构建成功。与对照组比较,pcDNA3.1-NR1D1转染组细胞中NR1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小鼠NR1D1 CDS区与人、大鼠、中国仓鼠、黑猩猩、兔、犬、猪、马、牛、绵羊、山羊、家猫和斑马鱼的相似性分别为90.0%、94.8%、86.5%、90.0%、89.6%、88.3%、89.7%、89.8%、88.8%、89.1%、89.1%、89.7%和65.1%。系统进化树分析,小鼠NR1D1基因与中国仓鼠和大鼠的遗传距离最近,与斑马鱼的遗传距离最远。小鼠NR1D1蛋白是一种疏水性碱性蛋白质,不属于分泌蛋白和跨膜蛋白,含有12个磷酸化位点和10个泛素化位点;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占54.63%,α-螺旋占26.50%,延伸链占12.68%,β-转角占6.18%;三级结构预测,小鼠与人的NR1D1蛋白相似度大,差异较小。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NR1D1基因过表达载体pcDNA3.1-NR1D1,验证了其在HEK293T细胞中的过表达效果,为进一步研究NR1D1基因及其蛋白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ICR 核受体亚家族1组D成员1 生物钟 过表达载体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SLC6A6调节miR-125a-5p/PUM2轴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福萍 柴守辉 徐行丽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28-534,共7页
目的:探讨环状溶质载体家族6成员6(CircSLC6A6)调节微小RNA分子miR-125a-5p/pumilio同源物2(PUM2)轴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实验检测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目的:探讨环状溶质载体家族6成员6(CircSLC6A6)调节微小RNA分子miR-125a-5p/pumilio同源物2(PUM2)轴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实验检测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与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A、KLE、Ishikawa中CircSLC6A6、miR-125a-5p与PUM2的表达。将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ircSLC6A6敲低组(转染CircSLC6A6 siRNA质粒)、miR-125a-5p抑制组(转染miR-125a-5p抑制剂)、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载质粒和miR-125a-5p抑制阴性对照)、共转染(转染CircSLC6A6 siRNA质粒+miR-125a-5p抑制剂)组。以CCK-8法及细胞克隆实验、Hoechst 33258染色及流式细胞实验、以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HEC-1-A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情况;以qRT-PCR实验检测各组HEC-1-A细胞miRv125a-5p及PUM2 mRNA表达;以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HEC-1-A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9、Bax)、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Vimentin、E-cadherin)表达;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HEC-1-A细胞中CircSLC6A6对miR-125a-5p和miR-125a-5p对PUM2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1)与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相比,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A、Ishikawa、KLE中CircSLC6A6 mRNA、PUM2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miR-125a-5p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CircSLC6A6敲低组细胞呈现典型凋亡形态改变,细胞活力、相对细胞集落数、细胞迁移距离、侵袭细胞数、细胞PUM2 mRNA及Vimentin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凋亡率、细胞miR-125a-5p及caspase-9、Bax、E-cadherin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miR-125a-5p抑制组细胞各指标变化趋势与CircSLC6A6敲低组相反;阴性对照组细胞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ircSLC6A6敲低组相比,共转染组细胞的细胞核凋亡形态改变得到改善,各指标变化趋势与其相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HEC-1-A细胞中CircSLC6A6可靶向下调miR-125a-5p的表达,而miR-125a-5p可靶向下调PUM2的表达。结论:CircSLC6A6通过靶向下调miR-125a-5p而上调PUM2,可能促使子宫内膜癌进展,敲低CircSLC6A6通过促进miR-125a-5p分泌而降低PUM2表达,可能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集落形成和上皮间质转化,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溶质载体家族6成员6 miR-125a-5p/pumilio同源物2轴 子宫内膜癌 增殖 凋亡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例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不育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汤莹 张湧波 +2 位作者 吴丹红 林炎鸿 兰风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3-774,共12页
目的:检测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l bilateral absence of the vas deferens,CBAVD)患者中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基因和CBAVD易感基因的突变情况,探讨它们与CB... 目的:检测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l bilateral absence of the vas deferens,CBAVD)患者中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基因和CBAVD易感基因的突变情况,探讨它们与CBAV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对13例诊断为孤立发生的CBAVD患者的致病基因CFTR及易感基因黏附型G蛋白偶联受体G2(adhesio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2,ADGRG2)、上皮细胞钠离子通道β亚单位(sodium channel epithelial 1 subunit beta,SCNN1B)和碳酸酐酶12(carbonic anhydrase,CA12)和溶质载体家族9成员3(solute carrier family 9 member A3,SLC9A3)行全外显子测序及Sanger测序验证,针对CFTR基因多态性位点、内含子及侧翼序列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后用Sanger测序,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BAVD易感基因新发突变进行保守性分析和有害性预测。对13例CBAVD患者中1例患者的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评估子代遗传风险。结果:外显子测序发现13例CBAVD患者中,只有6例患者检测到CFTR基因外显子突变,有6种错义突变:c.2684G>A(p.Ser895Asn)、c.4056G>C(p.Gln1352His)、c.2812G>T(p.Val938Leu)、c.3068T>G(p.Ile1023Arg)、c.374T>C(p.Ile125Thr)、c.1666A>G(p.Ile556Val),1种无义突变:c.1657C>T(p.Arg553Ter),这6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同时还存在CFTR的纯合p.V470位点,另外7例患者未检测出CFTR基因外显子区域的突变。13例CBAVD患者中,3例患者携带纯合p.V470的多态性位点,4例患者携带5T等位基因,2例患者携带TG13等位基因,10例患者携带c.-966T>G位点。4例CBAVD患者同时携带以上CFTR基因突变位点中的2~3个位点。13例患者中CBAVD易感基因突变情况:1种ADGRG2错义突变c.2312A>G(p.Asn771Ser),2种SLC9A3错义突变c.2395T>C(p.Cys799Arg)、c.493G>A(p.Val165Ile),1种SCNN1B错义突变c.1514G>A(p.Arg505His)和1种CA12错义突变c.1061C>T(p.Ala354Val),其中,SLC9A3基因的c.493G>A(p.Val165Ile)突变位点是首次在CBAVD患者中被发现,以上5种突变位点在gnomAD数据库中的人群变异频率极低,属于罕见突变,用Mutation Taster和Polyphen-2软件预测显示SLC9A3基因的c.493G>A(p.Val165Ile)位点和SCNN1B基因的c.1514G>A(p.Arg505His)位点的有害性等级为致病突变。1例家系遗传分析发现,先证者的c.1657C>T(p.Arg553Ter)突变为新生突变,先证者父亲、母亲均未携带该突变,先证者及其配偶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孕育1女婴,该女婴遗传了先证者的致病性突变c.1657C>T(p.Arg553Ter)。结论:CFTR基因突变仍然是中国CBAVD患者的主要致病原因,但突变的分布与频率与国内外其他研究的数据存在一定差异,需要进一步扩充中国CBAVD患者的CFTR突变谱;ADGRG2、SLC9A3、SCNN1B和CA12易感基因可能解释部分无CFTR突变的CBAVD病例;CBAVD患者多无特殊临床表现,建议临床医生确诊前对患者行进一步的体格检查,并结合其阴囊超声或经直肠超声检查;建议将CFTR基因突变检测应用于辅助生殖前的遗传学筛查,降低子代罹患CBAVD及囊性纤维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 黏附型G蛋白偶联受体G2 溶质载体家族9成员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硫氨酸代谢相关基因SLC43A2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11
作者 何敏 赵微 +1 位作者 彭昊 王良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9-678,共10页
目的:探讨甲硫氨酸代谢相关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情况,研究甲硫氨酸和溶质载体家族43成员2(solute carrier family 43 member 2,SLC43A2)基因的表达对E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目的:探讨甲硫氨酸代谢相关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情况,研究甲硫氨酸和溶质载体家族43成员2(solute carrier family 43 member 2,SLC43A2)基因的表达对E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ESCC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的甲硫氨酸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其表达在ESCC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聚类分析揭示不同表达模式对ESCC患者总体生存期和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富集分析寻找ESCC中与甲硫氨酸和SLC43A2基因紧密关联的生物学进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SCC组织和邻近正常组织中SLC43A2蛋白的表达情况;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干扰ESCC细胞SLC43A2效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甲硫氨酸限制(methionine restriction)或干扰SLC43A2后ES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大部分甲硫氨酸代谢相关通路中的关键酶和SLC43A2基因在ESCC肿瘤组织中高表达(P<0.05),并且这些差异基因的表达对ESCC患者的预后具有显著影响(P<0.05);聚类分析显示高表达SLC43A2基因的A簇患者预后差,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种类和数量显著低于B簇;富集分析显示高表达SLC43A2基因组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通路信号分子显著富集(P<0.01)。此外,限制甲硫氨酸或敲减SLC43A2可抑制ES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1)。结论:ESCC组织中甲硫氨酸代谢活跃,SLC43A2基因在ESCC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SLC43A2促进ESCC细胞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甲硫氨酸代谢 预后 溶质载体家族43成员2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CO1B1基因多态性对辛伐他汀敏感性及个体化剂量预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昊 杨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50-953,共4页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患者SLCO1B1基因多态性对辛伐他汀治疗效果的影响及个体化剂量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血脂异常患者192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模型组和经验组,每组96例。SLCO1B1基因型为AA型、AG型和GG型。模...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患者SLCO1B1基因多态性对辛伐他汀治疗效果的影响及个体化剂量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血脂异常患者192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模型组和经验组,每组96例。SLCO1B1基因型为AA型、AG型和GG型。模型组按个体给药剂量调整公式给予辛伐他汀,经验组服用辛伐他汀20 mg,1次/晚,2组均服用3个月,比较2组血脂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治疗后,经验组GG型患者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AG型和AA型患者,HDL-C水平明显高于AG型和AA型患者(P<0.05);模型组不同基因型患者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经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vs 15.6%,P=0.120)。结论SLCO1B1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辛伐他汀的调脂效果,个体化剂量给药可降低SLCO1B1基因多态性对药物敏感性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溶质载体有机阴离子转运体家族成员1b1 斯伐他汀 药物剂量计算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干预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兔软骨细胞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马芸瑄 郭长青 +2 位作者 齐昕 邢龙飞 崔永奇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6-751,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兔软骨细胞铁死亡相关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SH-Px4)及谷胱甘肽(GSH)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刀抑制软骨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5只兔分为... 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兔软骨细胞铁死亡相关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SH-Px4)及谷胱甘肽(GSH)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刀抑制软骨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5只兔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抑制剂组、针刀组、针刀抑制剂组,每组7只。除空白组外均进行6周兔左后肢制动,建立KOA兔模型,针刀组、针刀抑制剂组均干预3周。运用透射电镜观察软骨细胞损伤情况及线粒体形态结构变化;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软骨细胞中SLC7A11、GPX4蛋白表达;生化法检测软骨细胞中GSH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膜破损,胞质多处局部溶解,形成空泡,细胞器肿胀,线粒体外膜破裂、皱缩,嵴减少、断裂甚至消失;SLC7A11、GSH-Px4蛋白表达低(P<0.01),GSH水平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刀组细胞膜较完整,细胞器数量适中,线粒体形态趋于正常状态,大小均匀;SLC7A11、GSH-Px4蛋白表达均高(P<0.01),GSH水平高(P<0.05)。与相同干预方法组比较,模型抑制剂组、针刀抑制剂组SLC7A11、GSH-Px4蛋白表达均低(P<0.01),GSH水平均低(P<0.05)。结论:针刀干预可上调KOA模型兔SLC7A11、GSH-Px4及GSH的表达,其抑制KOA软骨细胞铁死亡可能是通过调控SLC7A11/GSH-Px4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刀 兔软骨细胞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谷胱甘肽 铁死亡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地区汉族心脑血管病患者ApoE和SLCO1B1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何莎 苟东芸 +6 位作者 王文远 刘紫倩 杨洁 王彦永 孙静娜 张令怡 马晓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0-405,共6页
目的分析河北地区汉族人群中心脑血管病患者ApoE和SLCO1B1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心内科就诊的4193例心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探针技术定性检... 目的分析河北地区汉族人群中心脑血管病患者ApoE和SLCO1B1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心内科就诊的4193例心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探针技术定性检测其外周全血基因组中ApoE和SLCO1B1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分析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比较不同性别之间基因型分布差异。结果4193例河北地区汉族心脑血管病患者的ApoE以及SLCO1B1基因多态性位点突变频率观察值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男女之间ApoE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388T>C、526C>T,以及SLCO1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388A>G、521T>C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poE基因的6种表型中,?3/?3所占比例最大,为68.57%(2875/4193);其他表型?3/?4、?2/?3、?2/?4、?4/?4、?2/?2占比依次为15.48%(649/4193)、12.81%(537/4193)、1.69%(71/4193)、0.98%(41/4193)和0.48%(20/4193);不同性别之间ApoE基因表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3)。SLCO1B1基因的7种表型中,*1b/*1b、*1a/*1b的占比较大,分别为39.57%(1659/4193)和31.05%(1302/4193),其他表型*1b/*15、*1a/*1a、*1a/*15、*15/*15、*1a/*5占比依次为14.31%(600/4193)、7.20%(302/4193)、6.42%(269/4193)、1.43%(60/4193)和0.02%(1/4193);不同性别之间SLCO1B1基因表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结论河北地区汉族人群中心脑血管病患者ApoE和SLCO1B1基因多态性分布不均匀,且ApoE和SLCO1B1基因多态性分布与性别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心血管疾病 载脂蛋白E4 溶质载体有机阴离子转运家族成员1b1 基因 汉族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苦醇调节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对皮肤鳞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谌程程 何平 +1 位作者 黄宇婧 陈爱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9-374,共6页
目的:探讨鸦胆子苦醇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Nrf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信号通路对皮... 目的:探讨鸦胆子苦醇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Nrf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信号通路对皮肤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细胞铁死亡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0、100、250、500、700、900 nmol/L鸦胆子苦醇处理后人cSCC细胞系A431细胞增殖率,筛选出合适的鸦胆子苦醇作用浓度。体外培养的A43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鸦胆子苦醇低剂量组、鸦胆子苦醇高剂量组、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Nrf2激活剂)组、鸦胆子苦醇高剂量+TBHQ组,以鸦胆子苦醇和TBHQ分组处理后,采用CCK-8法、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各组A431细胞增殖与凋亡;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A431细胞抗氧化因子[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及铁死亡指标[铁含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采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A431细胞增殖、凋亡及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鸦胆子苦醇低、高剂量组细胞增殖率、GSH及CAT、SOD水平,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Bcl-2、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凋亡率、铁含量、ROS及MDA水平和Bax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鸦胆子苦醇高剂量组细胞增殖率、GSH及CAT、SOD水平,以及PCNA及Bcl-2、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相比鸦胆子苦醇低剂量组进一步降低(P<0.05),凋亡率、铁含量、ROS及MDA水平和Bax蛋白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TBHQ组细胞增殖率、GSH及CAT、SOD水平,以及PCNA及Bcl-2、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升高(P<0.05),凋亡率、铁含量、ROS及MDA水平和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鸦胆子苦醇高剂量组相比,鸦胆子苦醇高剂量+TBHQ组细胞增殖率、GSH及CAT、SOD水平,以及PCNA及Bcl-2、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升高(P<0.05),凋亡率、铁含量、ROS及MDA水平和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鸦胆子苦醇通过下调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而促进铁死亡,诱导cSCC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苦醇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皮肤鳞癌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状态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SLC7A11和GPX4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乔树伟 李保胜 +4 位作者 李效宇 王子璇 李碧榕 董博 孟维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22-928,共7页
目的:探讨在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刺激的炎症环境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中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表达的变化,阐明P.g-LPS诱导牙周炎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提取并培养hPDLFs,采用免... 目的:探讨在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刺激的炎症环境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中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表达的变化,阐明P.g-LPS诱导牙周炎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提取并培养hPDLF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鉴定。hPDLFs分为对照组(0 mg·L^(-1) P.g-LPS)、1 mg·L^(-1) P.g-LPS组和10 mg·L^(-1) P.g-LPS组,处理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SLC7A11和GPX4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结果:RT-qPCR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和10 mg·L^(-1) P.g-LPS组细胞中TNF-α、IL-6和IL^(-1)β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SLC7A11和GPX4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和10 mg·L^(-1) P.g-LPS组细胞中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ROS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和10 mg·L^(-1) P.g-LPS组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1 mg·L^(-1) P.g-LPS组比较,10 mg·L^(-1) P.g-LPS组细胞中上述各检测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炎症环境下hPDLFs中SLC7A11和GPX4表达下调,提示SLC7A11和GPX4表达下调可能与牙周炎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脂多糖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大脑皮质SLC7A11和GPX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瑞雪 易丽贞 +3 位作者 黄麟荇 黄慧源 绽晟 岳增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82-688,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卒中肢体痉挛(PSS)大鼠大脑皮质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GSH)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PSS中铁死亡的机制。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采用...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卒中肢体痉挛(PSS)大鼠大脑皮质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GSH)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PSS中铁死亡的机制。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内囊注射NMDA法制作PSS大鼠模型。电针组针刺患侧“阳陵泉”、“曲池”穴,1次/d, 30 min/次,连续7 d;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同期仅固定不干预。采用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检测大鼠神经功能,电生理描记法检测大鼠股四头肌肌张力,Western Blot检测大脑皮质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脑皮质GSH含量,real time RT-PCR检测大脑皮质SLC7A11和GPX4 mRNA表达。结果:造模后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升高,股四头肌肌张力增高,大脑皮质中GSH含量降低,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及SLC7A11和GPX4 mRNA表达显著下调。电针治疗使得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股四头肌肌张力降低,增加了大鼠皮质中GSH含量,显著上调了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及SLC7A11和GPX4 mRNA表达。结论:电针“阳陵泉”、“曲池”可改善PSS大鼠肢体痉挛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电针调控SLC7A11和GPX4表达抑制大脑皮质细胞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卒中肢体痉挛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铁死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4-3p/SLC7A11轴通过调控铁死亡增强卵巢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廖凤儿 陶莹 +2 位作者 骆婕 李筠 郭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55-1562,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44-3p(microRNA-144-3p,miR-144-3p)在卵巢癌细胞对顺铂耐药中的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与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和铁死亡是否有关。方法:将miR-144-3p mimic转染入耐顺铂人... 目的:探讨微小RNA-144-3p(microRNA-144-3p,miR-144-3p)在卵巢癌细胞对顺铂耐药中的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与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和铁死亡是否有关。方法:将miR-144-3p mimic转染入耐顺铂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DDP和SKOV3/DDP后,RT-qPCR法检测miR-144-3p的表达丰度;CCK-8法检测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集落形成实验测定细胞增殖情况;试剂盒法评估细胞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水平;Fe^(2+)探针及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Fe^(2+)含量及ROS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形态;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4-3p与SLC7A11之间的靶向结合。建立耐药细胞株A2780/DDP异种移植瘤模型,体内评估miR-144-3p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耐药细胞株A2780/DDP和SKOV3/DDP中的miR-144-3p表达显著低于亲本细胞株A2780和SKOV3(P<0.05)。转染miR-144-3p mimic可抑制细胞增殖,增强耐药细胞株对顺铂的敏感性(P<0.01)。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SLC7A11是miR-144-3p的作用靶点。过表达SLC7A11可通过铁死亡途径逆转miR-144-3p对细胞增殖及化疗敏感性的作用(P<0.05)。异种移植瘤实验结果表明miR-144-3p可显著抑制瘤体生长,抑制SLC7A11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蛋白表达(P<0.01),提高4-羟基壬烯醛(4-hy-droxynonenal,4-HNE)水平(P<0.01)。结论:miR-144-3p通过靶向SLC7A11而增强耐药卵巢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铁死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4-3p 卵巢癌 顺铂耐药 铁死亡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黄葛合剂对APP_(swe)/PS1_(dE9)小鼠行为及 海马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天赐 贺小平 +4 位作者 刘珊 孙宁宁 李佳明 林一璨 董贤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85-2191,共7页
目的观察淫黄葛合剂对APP_(swe)/PS1_(dE9)小鼠行为及海马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的表达影响。方法6只8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18只8月龄雄性APP_(swe)/PS1_(dE9)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合剂组、地拉罗司(deferasirox,DFX)组,每组... 目的观察淫黄葛合剂对APP_(swe)/PS1_(dE9)小鼠行为及海马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的表达影响。方法6只8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18只8月龄雄性APP_(swe)/PS1_(dE9)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合剂组、地拉罗司(deferasirox,DFX)组,每组6只。正常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合剂组灌胃淫黄葛合剂(淫羊藿苷120 mg·kg^(-1)、黄芪甲苷80 mg·kg^(-1)、葛根素80 mg·kg^(-1)),DFX组灌胃DFX(100 mg·kg^(-1)),每日1次,干预2个月。利用八臂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免疫荧光观察正常组、模型组小鼠海马CA3区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与溶质载体家族3成员2(solute carrier family 3 member 2,SLC3A2)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和real time q-PCR检测各组小鼠海马SLC7A11、SLC3A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CA3区SLC7A11、SLC3A2表达下降(P<0.05),海马SLC7A11、SLC3A2蛋白及mRNA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合剂组、DFX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提升,海马SLC7A11、SLC3A2蛋白及mRNA表达上升(P<0.05);合剂组与DFX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淫黄葛合剂可以改善APP_(swe)/PS1_(dE9)小鼠的行为障碍,其机制与促进海马SLC7A11、SLC3A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溶质载体家族3成员2 淫羊藿苷 黄芪甲苷 葛根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a_circ_0087354通过hsa-miR-199-3p/SLC7A11调节MG-63细胞增殖及氧化还原状态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宝莲 何嘉轩 +3 位作者 梁珮琪 李丹 刘小川 张静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8-319,共12页
环状RNA(circular RNAs,circRNAs)是一类新型非编码RNA。已有研究表明,其在细胞氧化还原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本文前期研究中,发现通过real-time PCR检测,hsa_circ_0087354与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密切相关。过表达hsa_circ_0087354后,... 环状RNA(circular RNAs,circRNAs)是一类新型非编码RNA。已有研究表明,其在细胞氧化还原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本文前期研究中,发现通过real-time PCR检测,hsa_circ_0087354与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密切相关。过表达hsa_circ_0087354后,活性氧1(reactive oxygen species1,ROS1)基因表达显著下降(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1(surperoxide dismutase1,SOD1)表达显著升高(P<0.05);细胞内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活性以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浓度显著升高(P<0.01),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hsa-miR-199-3p与hsa_circ_0087354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存在结合位点,可能存在靶向调控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证实了hsa-miR-199-3p与hsa_circ_0087354和SLC7A11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构建过表达hsa_circ_0087354质粒和ctrl质粒,合成hsa-miR-199a-3p、hsa-miR-199b-3p和hsa-miR-NC mimics。通过Real-time PCR分析发现,转染hsa_circ_0087354后,hsa-miR-199-3p表达显著降低(P<0.01),SLC7A11表达显著升高(P<0.05)。转染hsa-miR-199-3p后,SLC7A11基因表达显著下降(P<0.001),细胞内SOD和GPx活性以及GSH浓度显著降低(P<0.01),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5)。研究结果表明,hsa_circ_0087354通过吸附hsa-miR-199-3p,增强SLC7A11表达,促进氧化应激MG-63细胞增殖,降低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hsa_circ_0087354 hsa-miR-199-3p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