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醇水体系渗透汽比膜分离过程的溶解-扩散模型
1
作者 潘春跃 黄可龙 +1 位作者 冯杰 朱长乐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6期771-775,共5页
采用溶解-扩散模型,对三醋酸纤维素膜用于乙醇-水休系渗透汽化分离过程进行数学模拟,计算膜的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相符。通过模拟计算求出了组分在膜内浓度分布,表明膜近真空侧存在一很薄的“干膜区”。
关键词 膜法 分离 渗透汽化 溶解-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反渗透膜溶解-扩散模型及其验证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一鸣 许振良 +1 位作者 张永锋 姬朝青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4-578,共5页
以反渗透膜溶解-扩散模型(SDM)为基础,考虑了溶质体积压力驱动项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反渗透膜溶解-扩散模型(MSDM)。由方程的函数性质得到溶解-扩散模型中的参数B值随压力变化而变化,溶质脱除率随压力增大而增大,增大的幅度随压力增大... 以反渗透膜溶解-扩散模型(SDM)为基础,考虑了溶质体积压力驱动项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反渗透膜溶解-扩散模型(MSDM)。由方程的函数性质得到溶解-扩散模型中的参数B值随压力变化而变化,溶质脱除率随压力增大而增大,增大的幅度随压力增大而减小的结论。依据改进模型拟合的均方差在10?8~10?6之间,优于溶解-扩散模型(SDM)。由模型参数α值计算的Vs值与溶质摩尔体积真实值有些偏差,模型计算的溶质偏摩尔体积产生偏差的原因是参数α可能是一个与渗透通量、压力相关的函数。因而该模型可以作为一个半经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溶解-扩散模型(sdm) 溶质偏摩尔体积 压力驱动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扩散模型与溶解-扩散模型及其修正模型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郭宇彬 许振良 姬朝青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32,共4页
研究了吸附-扩散模型(ADM)与溶解扩散模型(SDM)及其修正模型的相互关系,对溶解-扩散模型(SDM)、扩展-溶解扩散模型(ESDM)、不完全的溶解扩散模型(SDIM)中参数作了进一步解释.吸附-扩散模型(ADM)的一级近似表达式与溶解-扩散模型(SDM)及... 研究了吸附-扩散模型(ADM)与溶解扩散模型(SDM)及其修正模型的相互关系,对溶解-扩散模型(SDM)、扩展-溶解扩散模型(ESDM)、不完全的溶解扩散模型(SDIM)中参数作了进一步解释.吸附-扩散模型(ADM)的一级近似表达式与溶解-扩散模型(SDM)及其修正模型的数学形式和物理意义相似,验证了吸附-扩散模型(ADM)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扩散模型 溶解-扩散模型 扩展-溶解扩散模型 不完全的溶解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溶蚀速率对灰岩单裂隙渗流-溶解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曹贯中 陈健健 霍吉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3-208,共6页
我国岩溶分布面积较广,为研究其裂隙发育变化常采用数值模拟手段,而不同溶蚀速率表达对模型计算结果影响较大。为比较不同机理下溶蚀速率方程的影响,考虑表面反应或扩散迁移的单一因素控制以及两者联合控制,并以灰岩平行板单裂隙为例,... 我国岩溶分布面积较广,为研究其裂隙发育变化常采用数值模拟手段,而不同溶蚀速率表达对模型计算结果影响较大。为比较不同机理下溶蚀速率方程的影响,考虑表面反应或扩散迁移的单一因素控制以及两者联合控制,并以灰岩平行板单裂隙为例,建立基于不同溶蚀速率的渗流-溶解耦合模型并进行求解。比较各模型结果可以看出:当反应速率仅考虑单一因素时,溶蚀深度相对较浅、溶蚀量较少,且通过裂隙的流量也较小,尤其是流量陡增的“临界点”更是远滞后于两因素联合控制的临界点。因此,长期溶蚀作用下基于不同溶蚀速率的模型结果差异较为显著,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研究部位和研究时段选择合适的溶蚀速率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溶解耦合模型 溶蚀速率 表面反应控制 扩散迁移控制 平行板裂隙 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去除水中中性药物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7
5
作者 吴芳 封莉 张立秋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102,共6页
纳滤是去除饮用水中微量药物污染物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选择中性药物安替比林(ANT)和异丙基安替比林(AMT)为研究对象,考察利用溶解-扩散模型和薄膜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一种常用的纳滤膜NF-X对ANT和AMT的去除效果.模型建立过程中,... 纳滤是去除饮用水中微量药物污染物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选择中性药物安替比林(ANT)和异丙基安替比林(AMT)为研究对象,考察利用溶解-扩散模型和薄膜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一种常用的纳滤膜NF-X对ANT和AMT的去除效果.模型建立过程中,首先在不同初始浓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得通量和去除率.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渗透通量与操作压力线性相关,而和初始浓度无关.根据已有的试验数据得到模型中的未知参数k和DK/δ,通过最优拟合的方法确定传质系数k与ANT和AMT初始浓度C_o关系为k=αC_o~β,而DK/δ与C_o无关,由此得到在不同操作压力和初始浓度条件下ANT和AMT去除率的预测模型(25℃,pH=7).最后,通过选取其它初始浓度和压力对模型进行验证,实验值和预测值相对误差小于10%,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中性药物 膜理论 溶解-扩散模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聚合物载药微球活性组分释放机理及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璐 程江 杨卓如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81,共8页
为研究多孔载药微球中活性物的释放机理及控释性能,以难溶性Parsol 1789为模型药物,结合扩散的连续性方程和溶解理论,建立了此类药物从多孔聚合物微球载体中释放的溶解-扩散模型,并利用数值求解得到不同时刻活性物累积释放量的模型方程... 为研究多孔载药微球中活性物的释放机理及控释性能,以难溶性Parsol 1789为模型药物,结合扩散的连续性方程和溶解理论,建立了此类药物从多孔聚合物微球载体中释放的溶解-扩散模型,并利用数值求解得到不同时刻活性物累积释放量的模型方程。用溶解度不同的活性物释放数据对方程进行拟合并求得各组分在多孔聚合物基质中的有效扩散系数和溶解速率常数。结果表明:不同的制备条件和组成对扩散系数有重要影响,而溶解速率常数主要由活性物性质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聚合物 活性物 Parsol 1789 溶解-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分迁移特性表征方法的探索
7
作者 菅晓霞 肖乐勤 +2 位作者 黄求安 周伟良 徐复铭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4-317,共4页
通过研究水、乙醇和卡托辛在HTPB和PEG-TPU 2种材料中的渗透汽化通量,分析了这一参量和组分扩散特性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作为组分迁移特性表征方法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初步研究表明,不同组分在HTPB-1衬层中的渗透通量各不相同,渗透通量... 通过研究水、乙醇和卡托辛在HTPB和PEG-TPU 2种材料中的渗透汽化通量,分析了这一参量和组分扩散特性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作为组分迁移特性表征方法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初步研究表明,不同组分在HTPB-1衬层中的渗透通量各不相同,渗透通量依次为乙醇>水>卡托辛,但渗透通量都随测试温度的提高而增加。水在PEG-TPU中的渗透通量远大于HTPB中的渗透通量,据此可为衬层材料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剂 衬层 迁移 溶解-扩散模型 渗透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HDPE/MPA共混物阻透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王车礼 裘兆蓉 承民联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1-525,共5页
分析了溶剂分子透过聚合物共混物的溶解-扩散行为,建立了溶剂分子扩散通量与其表观扩散活化能、偏摩尔混合焓以及温度之间的关系式。并采用多种配方的HDPE/MPA共混物,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渗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关系式与实验数据吻合... 分析了溶剂分子透过聚合物共混物的溶解-扩散行为,建立了溶剂分子扩散通量与其表观扩散活化能、偏摩尔混合焓以及温度之间的关系式。并采用多种配方的HDPE/MPA共混物,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渗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关系式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共混物 HDPE/MPA 阻透性能 溶解-扩散模型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