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素/NMMO溶液溶解方法及其溶液的表征 被引量:18
1
作者 顾广新 沈弋弋 +1 位作者 邵惠丽 胡学超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27-131,共5页
Lyocell工艺中浆粕的溶解是十分关键的步骤 ,纺丝溶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该溶液的可纺性和丝的质量。本文讨论了有关溶解工艺的一些特点 ,特别着重介绍了目前国外一些公司的溶解方法 ,并结合本课题组的一些研究经验 ,提出了有关表征溶液... Lyocell工艺中浆粕的溶解是十分关键的步骤 ,纺丝溶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该溶液的可纺性和丝的质量。本文讨论了有关溶解工艺的一些特点 ,特别着重介绍了目前国外一些公司的溶解方法 ,并结合本课题组的一些研究经验 ,提出了有关表征溶液质量的一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粕 溶解方法 溶液质量 纤维素纤维 纺丝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溶性抗生素粉剂不同溶解方法比较分析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小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12期11-12,共2页
目的 寻求难溶性粉剂的最快配制溶解方法。方法 以哌拉西林钠粉剂为例 ,使用传统方法、负压法、预震负压法 3种不同方法进行配制 ,比较完全溶解所需时间。结果 预震负压法和负压法配制溶解速度均优于传统法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目的 寻求难溶性粉剂的最快配制溶解方法。方法 以哌拉西林钠粉剂为例 ,使用传统方法、负压法、预震负压法 3种不同方法进行配制 ,比较完全溶解所需时间。结果 预震负压法和负压法配制溶解速度均优于传统法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其中 ,预震负压法配制溶解速度最快 ,与负压法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预震负压法实施方便 ,用于配制难溶性粉剂效果明显 ,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推广应用。另外 ,维持瓶内负压是显效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粉剂 溶解方法 预震负压法 负压法 护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粉状药物溶解的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魏红云 敬丽华 余壁湘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1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药物溶解 快速溶解方法 粉状药物 临床实践 剂量不足 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脂的溶解及铁谱分析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邱先明 刘同冈 +1 位作者 MUHAMMAD Chhattal 赵康康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4-108,共5页
针对润滑脂由于流动性差而无法直接采用铁谱技术进行磨粒分析的问题,探讨适合溶解不同润滑脂的有机溶剂。选择锂基、钙基和铝基3种目前设备润滑常用的润滑脂,通过水浴加热与超声波震荡的溶解方法,对比研究8种有机溶剂对润滑脂的溶解效果... 针对润滑脂由于流动性差而无法直接采用铁谱技术进行磨粒分析的问题,探讨适合溶解不同润滑脂的有机溶剂。选择锂基、钙基和铝基3种目前设备润滑常用的润滑脂,通过水浴加热与超声波震荡的溶解方法,对比研究8种有机溶剂对润滑脂的溶解效果;通过摩擦试验制备带有磨粒的润滑脂试样,通过旋转式铁谱仪进行制谱试验,并结合显微镜分析谱片磨粒沉积效果。结果表明:正己烷溶液、体积分数30%二甲苯和70%正己烷混合溶液适合溶解锂基润滑脂,二甲苯和四氯乙烯适合溶解钙基润滑脂和铝基润滑脂;将润滑脂试样溶液的黏度稀释到4mm^2/s以下时,在旋转式铁谱仪上能够获得良好的制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谱分析 润滑脂 溶解方法 磨损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殷信道 梁杰 +3 位作者 冯晓源 顾建平 王丽萍 卢铃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MRI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血管再通和梗死灶变化的评价。方法32例大脑前循环阻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20例行动脉内溶栓治疗(溶栓组),12例保守治疗(保守组)。治疗前后行MR常规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检查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以... 目的探讨MRI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血管再通和梗死灶变化的评价。方法32例大脑前循环阻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20例行动脉内溶栓治疗(溶栓组),12例保守治疗(保守组)。治疗前后行MR常规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检查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以及治疗前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检查。比较治疗前后MRA显示的血管再通和梗死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MRA显示78%(25/32)血管阻塞。治疗后,溶栓组MRA显示72%(13/18)血管早期再通,而保守组中29%血管再通;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279)。血管再通的病灶增加较小,与血管未通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RI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治疗后血管早期再通的显示及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磁共振成像 血栓溶解方法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含金矿石样品中金 被引量:4
6
作者 屈伟 王正模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74-1474,1480,共2页
金矿试样组成复杂、均匀性差,除以单体自然金存在外,常与硫化物、锑化物等伴生。试样的完全溶解成为准确测定金的前提条件。含金矿石试样溶解方法分为加热溶解法和冷浸溶解法。加热溶解法流程较长、酸耗较大、对环境污染较大。冷浸溶解... 金矿试样组成复杂、均匀性差,除以单体自然金存在外,常与硫化物、锑化物等伴生。试样的完全溶解成为准确测定金的前提条件。含金矿石试样溶解方法分为加热溶解法和冷浸溶解法。加热溶解法流程较长、酸耗较大、对环境污染较大。冷浸溶解法有王水冷溶法、溴化冷溶法、过氧化氢-盐酸冷溶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含金矿石 矿石样品 测定 溶解 溶解方法 环境污染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中的探究活动一例——在高硬度高含铁量水质地区毛巾又硬又黄的原因及其“再生”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蔡建斌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9-21,共3页
本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用水入手 ,让化学知识向生活延伸 ,初步解决毛巾变硬变黄的小问题 。
关键词 毛巾 又硬又黄现象 原因分析 水垢 溶解方法 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 主动学习 实验设计 情景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基耐蚀合金的分解
8
作者 李启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钴基耐蚀合金 溶解方法 分解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苑
9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技术 信息 铅阳极泥 氰化矿浆 加锌除银 溶解方法 金属物料 金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与新成果
10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9-80,共2页
2009024从氯化铜溶液中脱除银的方法;2009025贵金属的碎化溶解方法;2009026从金矿尾矿库溢流水中回收金的方法;2009027利用氧的堆浸出法;2009028一种低品位金矿石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技术 氯化铜溶液 溶解方法 金矿石 贵金属 回收金 溢流水 尾矿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11
作者 陈桂林 《河北果树》 1998年第S1期66-67,共2页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陈桂林(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土门子乡果树站066504)许多果农反映,农药喷后药效很低或没有效果,甚至还产生药害。其主要原因是尚未掌握农药的特性和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喷药方法不当造成的,科学用药主要从...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陈桂林(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土门子乡果树站066504)许多果农反映,农药喷后药效很低或没有效果,甚至还产生药害。其主要原因是尚未掌握农药的特性和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喷药方法不当造成的,科学用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眼。一是掌握农药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合理 青龙满族自治县 农药剂型 合理使用 喷药次数 病虫发生规律 有效浓度范围 农药的特性 化学防治 溶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尹孝亮 郎德海 王迪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8-594,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机械血栓清除(PMT)或联合导管直接溶栓(CDT)与单纯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第二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采用PMT和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PMT组94例... 目的:探讨经皮机械血栓清除(PMT)或联合导管直接溶栓(CDT)与单纯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第二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采用PMT和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PMT组94例采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系统,若血栓残留则联合CDT治疗;CDT组76例单纯行CDT治疗;两组血栓清除后若存在髂静脉狭窄则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评估并比较两组的血栓清除程度及安全性。结果:PMT组血栓清除程度达Ⅲ级86例(91.5%),Ⅱ级5例(5.3%),Ⅰ级3例(3.2%);CDT组血栓清除程度达Ⅲ级63例(82.9%),Ⅱ级7例(9.2%),Ⅰ级6例(7.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下肢肿胀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双下肢膝上15 cm周径差分别为(2.3±0.9)cm和(2.5±1.1)cm(P>0.05)。PMT组溶栓时间较CDT组缩短[(2.6±1.2)d与(5.3±1.5)d,P<0.05],尿激酶用量减少[(15.0±5.0)×10~5U与(26.5±7.5)×10~5U,P<0.05]。PMT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0.2±4.6)g/L,下降幅度较CDT组增加(P<0.01)。随访期间,两组患者血栓复发及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MT与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均有很好的血栓清除效果,且PMT溶栓时间短、尿激酶用量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导管插入术 支架 髂静脉 急性病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血液供给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溶栓获益的最大梗死体积阈值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美霞 周颖 +2 位作者 张睿婷 张圣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4-389,共6页
目的:探究静脉溶栓治疗获益的最大梗死体积阈值及其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6年6月发病9 h内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起... 目的:探究静脉溶栓治疗获益的最大梗死体积阈值及其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6年6月发病9 h内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起病至静脉溶栓时间(ONT)将患者分成时间窗内组(ONT≤4.5 h)和超时间窗组(ONT>4.5 h),三个月临床预后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mRS≤2定义为预后良好,mRS>2定义为预后不良。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静脉溶栓治疗获益的最大梗死体积阈值。结果:共纳入58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时间窗内465例,超时间窗122例。相对于临床预后良好者,临床预后不良者基线梗死体积较大(Z=-9.766,P<0.01)。校正年龄、ONT、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心房颤动后,较大基线梗死体积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14,95%CI:1.008~1.020,P<0.01)。根据ROC曲线,时间窗内患者和超时间窗患者静脉溶栓获益的最大梗死体积阈值分别为152 mL(曲线下面积为0.733,95%CI:0.686~0.779,P<0.01)和71 mL(曲线下面积为0.732,95%CI:0.644~0.820,P<0.01)。随着ONT延长,梗死体积阈值减小(ρ=-0.691,P<0.05)。结论:相对于超时间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时间窗内的患者从静脉溶栓中获益的梗死体积阈值更高,其阈值随时间延长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脑缺血/治疗 卒中/治疗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侧支循环 预后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灌注成像的侧支评分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动脉取栓治疗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庆松 张圣 +2 位作者 张美霞 陈智才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7-383,共7页
目的:评估基于CT灌注成像的软脑膜侧支评价方法(CTP-CS)在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动脉取栓治疗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动脉取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 目的:评估基于CT灌注成像的软脑膜侧支评价方法(CTP-CS)在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动脉取栓治疗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动脉取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CTP-CS和基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侧支评分(DSACS)对侧支进行评分,DSA-CS或CTP-CS评分3-4分定义为侧支良好。预后优定义为术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为2分及以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侧支循环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DSA-CS和CTP-CS在预测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共纳入40例患者,其中获得血管再通33例(82.5%),临床预后优16例(40.0%)。与预后不优的患者比较,预后优的患者侧支评分更高(均P<0.05),侧支良好比例更高(均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侧支评分是预后优的独立预测因素(CTP-CS:OR=48.404,95%CI:1.373~1706.585,P<0.05;DSA-CS:OR=34.651,95%CI:1.147~1047.018,P<0·05)。一致性分析提示,CTP-CS和DSA-CS两种评分间的一致性良好(κ=0.697,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P-CS预测患者临床预后的能力与DSA-CS相当(均AUC=0.726,95%CI:0.559~0.893,P<0.05)。结论:CTP-CS评分能独立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动脉取栓治疗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脑缺血/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方法 脑缺 彬治疗 卒中/治疗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侧支循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CT血管造影评估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侧支血流与再灌注治疗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赖针珍 张圣 +3 位作者 钟根龙 张晓程 陈清梦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1-376,共6页
目的:研究动态CT血管造影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侧支血流状态评估以及预测再灌注治疗后结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再灌注治疗的45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所致缺血性... 目的:研究动态CT血管造影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侧支血流状态评估以及预测再灌注治疗后结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再灌注治疗的45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预测患者预后的后循环侧支评分(PC-CS)的最佳阈值。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0.886,95%CI:0.802~0.979,P<0.05)和PC-CS(OR=1.962,95%CI:1.026~3.752,P<0.05)是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且PC-CS4.5分是预测患者预后的最佳阈值(AUC=0.837,敏感度为68.2%,特异度为87.0%)。结论:基于CT灌注成像重建的动态CT血管造影可用于评估后循环侧支血流状态,并能预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再灌注治疗后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侧支循环 再灌注 动脉闭塞性疾病/药物疗法 卒中/药物疗法 血流动力学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方法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50V变异对HIV-1蛋白酶抑制剂Amprenavir抗药机制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世亮 梁志强 +3 位作者 王伟 伊长虹 李洪云 赵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0-135,共6页
HIV-1蛋白酶PR(HIV-1 protease)的变异对抑制剂产生抗药性,严重消弱抗艾滋病的治疗效果.I50V变异是HIV-1蛋白酶残基变异中最重要的一个.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溶解相互作用能方法SIE(solvated interaction energy)研究I50V变异对抑制剂AP... HIV-1蛋白酶PR(HIV-1 protease)的变异对抑制剂产生抗药性,严重消弱抗艾滋病的治疗效果.I50V变异是HIV-1蛋白酶残基变异中最重要的一个.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溶解相互作用能方法SIE(solvated interaction energy)研究I50V变异对抑制剂APV(amprenavir)抗药机制.分子动力学分析表明I50V变异诱导HIV-1蛋白酶整体柔性的增加,影响了抑制剂与蛋白酶的相互作用.结合自由能计算表明范德华作用的下降驱动了I50V变异对APV的抗药性.基于残基的能量分解证明V50/V50'与APV的相互作用相对于野生型的I50/I50'明显减弱,诱导了抗药性.本研究能为高效的缓解抗药性抑制剂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蛋白酶 溶解相互作用能方法 分子动力学模拟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机械血栓清除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远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钻标 林作栋 郎德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3-627,共5页
目的:评估经皮机械血栓清除(PMT)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收集宁波市第二医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因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行PMT联合支架植入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支架植入后血流通畅改善情况... 目的:评估经皮机械血栓清除(PMT)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收集宁波市第二医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因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行PMT联合支架植入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支架植入后血流通畅改善情况,术后随访通过Villalta评分量表评估患者血栓后综合征发生情况,并行下肢超声或造影检查评估支架通畅情况。结果:70例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血流均明显改善,血栓Ⅲ级清除62例(88.6%),Ⅱ级清除5例(7.1%),Ⅰ级清除3例(4.3%)。吸栓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5.0±2.5)个月,64例(91.4%)患者支架通畅,9例(12.8%)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栓后综合征。结论:PMT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效果良好,中远期支架通畅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髂静脉 急性病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血液供给 治疗结果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modeling dynamic process of multi-feed microwave heating of industrial solution media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彪 孙俊 +7 位作者 李玮 彭金辉 李幼灵 罗会龙 郭胜惠 张竹敏 苏鹤州 史亚鸣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3192-3203,共12页
The exothermic efficiency of microwave heating an electrolyte/water solution is remarkably high due to the dielectric heating by orientation polarization of water and resistance heating by the Joule process occurred s... The exothermic efficiency of microwave heating an electrolyte/water solution is remarkably high due to the dielectric heating by orientation polarization of water and resistance heating by the Joule process occurred simultaneously compared with pure water.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model of multi-feed microwave heating industrial liquids continuously flowing in a meter-scale circular tube is presented.The temperature field inside the applicator tube in the cavity is solved by COMSOL Multiphysics and professional programming to describe the momentum,energy and Maxwell's equations.The evaluations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the velocity field are simulated for the fluids dynamically heated by singleand multi-feed microwave system,respectively.Both the pilot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and numerical results of microwave with single-feed heating for fluids with different effective permittivity and flow rates show that the presented numerical modeling makes it possible to analyze dynamic process of multi-feed microwave heating the industrial liquid.The study aids in enhanc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optimizing of dynamic process in the use of multi-feed microwave heating industrial continuous flow for a variety of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technical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wave with multi-feed heating industrial flow dynamical process numerical computation solution med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厂丝浸泡中的几种油剂
19
作者 胡友耕 《丝绸》 CAS 1979年第5期19-20,共2页
前段时期日本郡是产业公司的代表在我厂进行了技术交流,带来了厂丝浸泡中用的三种油剂,现介绍如下:一、华扑恩S: 1.特征: ①溶解性:这是一种白色的胡状物品,可以按任何比例在热水中溶解,溶解后的水溶液稳定,不会发生不匀的现象。②润滑... 前段时期日本郡是产业公司的代表在我厂进行了技术交流,带来了厂丝浸泡中用的三种油剂,现介绍如下:一、华扑恩S: 1.特征: ①溶解性:这是一种白色的胡状物品,可以按任何比例在热水中溶解,溶解后的水溶液稳定,不会发生不匀的现象。②润滑性:润滑性能很好,能减少或防止断头。③柔软性:对于纤维有一定的柔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剂 利斯 溶解方法 农药剂型 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