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溶解扩散模型预测钴的渗透行为 被引量:1
1
作者 乐志东 蒯琳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50-1654,共5页
应用溶解扩散模型预测反渗透去除放射性废水溶液中钴的渗透行为.研究了低浓度钴离子的渗透行为,结合溶解扩散模型和物料平衡,推导出渗透分离的方程.首先通过拟合较高浓度钴离子渗透的实验数据,求得模型的相关参数,然后针对较低浓度钴离... 应用溶解扩散模型预测反渗透去除放射性废水溶液中钴的渗透行为.研究了低浓度钴离子的渗透行为,结合溶解扩散模型和物料平衡,推导出渗透分离的方程.首先通过拟合较高浓度钴离子渗透的实验数据,求得模型的相关参数,然后针对较低浓度钴离子的渗透实验数据,与模型预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验数据与模拟数据相对误差不超过15%,该溶解扩散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较低钴离子浓度下的渗透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钴离子 溶解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扩散模型与溶解-扩散模型及其修正模型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郭宇彬 许振良 姬朝青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32,共4页
研究了吸附-扩散模型(ADM)与溶解扩散模型(SDM)及其修正模型的相互关系,对溶解-扩散模型(SDM)、扩展-溶解扩散模型(ESDM)、不完全的溶解扩散模型(SDIM)中参数作了进一步解释.吸附-扩散模型(ADM)的一级近似表达式与溶解-扩散模型(SDM)及... 研究了吸附-扩散模型(ADM)与溶解扩散模型(SDM)及其修正模型的相互关系,对溶解-扩散模型(SDM)、扩展-溶解扩散模型(ESDM)、不完全的溶解扩散模型(SDIM)中参数作了进一步解释.吸附-扩散模型(ADM)的一级近似表达式与溶解-扩散模型(SDM)及其修正模型的数学形式和物理意义相似,验证了吸附-扩散模型(ADM)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扩散模型 溶解-扩散模型 扩展-溶解扩散模型 不完全的溶解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水体系渗透汽比膜分离过程的溶解-扩散模型
3
作者 潘春跃 黄可龙 +1 位作者 冯杰 朱长乐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6期771-775,共5页
采用溶解-扩散模型,对三醋酸纤维素膜用于乙醇-水休系渗透汽化分离过程进行数学模拟,计算膜的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相符。通过模拟计算求出了组分在膜内浓度分布,表明膜近真空侧存在一很薄的“干膜区”。
关键词 膜法 分离 渗透汽化 溶解-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反渗透膜溶解-扩散模型及其验证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一鸣 许振良 +1 位作者 张永锋 姬朝青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4-578,共5页
以反渗透膜溶解-扩散模型(SDM)为基础,考虑了溶质体积压力驱动项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反渗透膜溶解-扩散模型(MSDM)。由方程的函数性质得到溶解-扩散模型中的参数B值随压力变化而变化,溶质脱除率随压力增大而增大,增大的幅度随压力增大... 以反渗透膜溶解-扩散模型(SDM)为基础,考虑了溶质体积压力驱动项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反渗透膜溶解-扩散模型(MSDM)。由方程的函数性质得到溶解-扩散模型中的参数B值随压力变化而变化,溶质脱除率随压力增大而增大,增大的幅度随压力增大而减小的结论。依据改进模型拟合的均方差在10?8~10?6之间,优于溶解-扩散模型(SDM)。由模型参数α值计算的Vs值与溶质摩尔体积真实值有些偏差,模型计算的溶质偏摩尔体积产生偏差的原因是参数α可能是一个与渗透通量、压力相关的函数。因而该模型可以作为一个半经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溶解-扩散模型(SDM) 溶质偏摩尔体积 压力驱动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蒸发机理研究(Ⅱ)—溶解扩散行为与渗透蒸发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
5
作者 余立新 蒋维钧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5年第2期47-51,共5页
本文通过对渗透蒸发实验和平衡溶解实验的比较研究,定量得到了用PVA膜分离乙醇水溶液的渗透蒸发机理的认识,即:(1)平衡溶解度大小影响着渗透通量的大小;(2)平衡溶解组成影响着渗透组成:(3)膜内扩散在渗透蒸发中起着重... 本文通过对渗透蒸发实验和平衡溶解实验的比较研究,定量得到了用PVA膜分离乙醇水溶液的渗透蒸发机理的认识,即:(1)平衡溶解度大小影响着渗透通量的大小;(2)平衡溶解组成影响着渗透组成:(3)膜内扩散在渗透蒸发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蒸发 溶解扩散模型 乙醇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水溶液在渗透蒸发膜中的传质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彭福兵 姜忠义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4,共5页
对二元水溶液在渗透蒸发膜中的传质过程进行了研究,基于Flory Huggins高分子热力学理论和Fujita自由体积理论建立了改进的溶解 扩散模型。在该模型中考虑了组分间相互作用,组分体积分数、温度、膜材料和渗透物特性对传质过程的影响,考... 对二元水溶液在渗透蒸发膜中的传质过程进行了研究,基于Flory Huggins高分子热力学理论和Fujita自由体积理论建立了改进的溶解 扩散模型。在该模型中考虑了组分间相互作用,组分体积分数、温度、膜材料和渗透物特性对传质过程的影响,考察了组分体积分数对相互作用参数的影响,膜材料对水的溶解选择性的影响,原料液组分体积分数、操作温度以及膜厚对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蒸发 改进的溶解扩散模型 甲醇水溶液 聚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溶剂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膜中扩散的计算
7
作者 邹昀 童张法 +1 位作者 刘琨 冯献社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4-748,776,共6页
为了评价和预测密封材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防渗透性能,结合实验和数学模型2种手段,研究5种化工溶剂在LLDPE薄膜中的扩散性能.采用稳态渗透汽化实验和吸附溶胀实验分别获得各组分的渗透通量数据和平衡吸附量.引入Fujita自由体积... 为了评价和预测密封材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防渗透性能,结合实验和数学模型2种手段,研究5种化工溶剂在LLDPE薄膜中的扩散性能.采用稳态渗透汽化实验和吸附溶胀实验分别获得各组分的渗透通量数据和平衡吸附量.引入Fujita自由体积模型阐述扩散系数,根据渗透通量实验数据拟合得到各组分的自由体积参数.结果表明,渗透通量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根据模型计算得到5种溶剂的扩散系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通过求解Fick第二定律的偏微分方程数值解,得到不同时刻5种溶剂在平板膜内部的质量浓度分布曲线.结果表明,LLDPE对5种溶剂的防渗透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自由体积模型 溶解扩散模型 FICK第二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去除水中中性药物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7
8
作者 吴芳 封莉 张立秋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102,共6页
纳滤是去除饮用水中微量药物污染物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选择中性药物安替比林(ANT)和异丙基安替比林(AMT)为研究对象,考察利用溶解-扩散模型和薄膜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一种常用的纳滤膜NF-X对ANT和AMT的去除效果.模型建立过程中,... 纳滤是去除饮用水中微量药物污染物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选择中性药物安替比林(ANT)和异丙基安替比林(AMT)为研究对象,考察利用溶解-扩散模型和薄膜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一种常用的纳滤膜NF-X对ANT和AMT的去除效果.模型建立过程中,首先在不同初始浓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得通量和去除率.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渗透通量与操作压力线性相关,而和初始浓度无关.根据已有的试验数据得到模型中的未知参数k和DK/δ,通过最优拟合的方法确定传质系数k与ANT和AMT初始浓度C_o关系为k=αC_o~β,而DK/δ与C_o无关,由此得到在不同操作压力和初始浓度条件下ANT和AMT去除率的预测模型(25℃,pH=7).最后,通过选取其它初始浓度和压力对模型进行验证,实验值和预测值相对误差小于10%,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中性药物 膜理论 溶解-扩散模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聚合物载药微球活性组分释放机理及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璐 程江 杨卓如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81,共8页
为研究多孔载药微球中活性物的释放机理及控释性能,以难溶性Parsol 1789为模型药物,结合扩散的连续性方程和溶解理论,建立了此类药物从多孔聚合物微球载体中释放的溶解-扩散模型,并利用数值求解得到不同时刻活性物累积释放量的模型方程... 为研究多孔载药微球中活性物的释放机理及控释性能,以难溶性Parsol 1789为模型药物,结合扩散的连续性方程和溶解理论,建立了此类药物从多孔聚合物微球载体中释放的溶解-扩散模型,并利用数值求解得到不同时刻活性物累积释放量的模型方程。用溶解度不同的活性物释放数据对方程进行拟合并求得各组分在多孔聚合物基质中的有效扩散系数和溶解速率常数。结果表明:不同的制备条件和组成对扩散系数有重要影响,而溶解速率常数主要由活性物性质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聚合物 活性物 Parsol 1789 溶解-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性膜内水迁移速度与最大电流密度间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立新 宋传真 蒋维钧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6期20-22,25,共4页
介绍了水向双极性膜中迁移的速度与膜的最大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 .理论分析和初步实验说明水的迁移可以用溶解扩散机理来描述 ,为提高膜的最大电流密度必须提高膜对水的迁移能力 .
关键词 双极性膜 最大电流密度 电渗析 溶解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致密膜内渗透现象的同一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保国 马明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在渗透汽化(PV)和蒸汽渗透(VP)膜分离过程,利用高分子膜材料对原料中不同组分的溶解度与扩散系数不同实现混合物分离.由于两种过程原料状态分别呈现液态和蒸汽形式,长期以来作为两种膜分离过程展开研究,其传质推动力都是组分在膜中的化... 在渗透汽化(PV)和蒸汽渗透(VP)膜分离过程,利用高分子膜材料对原料中不同组分的溶解度与扩散系数不同实现混合物分离.由于两种过程原料状态分别呈现液态和蒸汽形式,长期以来作为两种膜分离过程展开研究,其传质推动力都是组分在膜中的化学位梯度.为了从热力学和传质角度研究PV和VP膜分离过程,本文设计了特殊的渗透池,可以在同一渗透池中同时进行渗透汽化和蒸汽渗透膜分离过程,保持气液界面为热力学平衡状态.使用PVA/PAN复合膜进行水/乙醇混合物以及水/异丙醇混合物的PV和VP渗透实验,对两个过程中渗透通量随浓度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溶液的PV过程和与之呈相平衡的蒸汽相的VP过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当原料中水含量较低的情况下具有相同的渗透通量,其传质遵从溶解扩散机理;当原料溶液中水含量较高时,PV过程中膜溶胀现象较为严重,渗透通量存在一定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蒸汽渗透 溶解扩散模型 PVA/PAN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分迁移特性表征方法的探索
12
作者 菅晓霞 肖乐勤 +2 位作者 黄求安 周伟良 徐复铭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4-317,共4页
通过研究水、乙醇和卡托辛在HTPB和PEG-TPU 2种材料中的渗透汽化通量,分析了这一参量和组分扩散特性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作为组分迁移特性表征方法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初步研究表明,不同组分在HTPB-1衬层中的渗透通量各不相同,渗透通量... 通过研究水、乙醇和卡托辛在HTPB和PEG-TPU 2种材料中的渗透汽化通量,分析了这一参量和组分扩散特性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作为组分迁移特性表征方法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初步研究表明,不同组分在HTPB-1衬层中的渗透通量各不相同,渗透通量依次为乙醇>水>卡托辛,但渗透通量都随测试温度的提高而增加。水在PEG-TPU中的渗透通量远大于HTPB中的渗透通量,据此可为衬层材料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剂 衬层 迁移 溶解-扩散模型 渗透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HDPE/MPA共混物阻透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王车礼 裘兆蓉 承民联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1-525,共5页
分析了溶剂分子透过聚合物共混物的溶解-扩散行为,建立了溶剂分子扩散通量与其表观扩散活化能、偏摩尔混合焓以及温度之间的关系式。并采用多种配方的HDPE/MPA共混物,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渗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关系式与实验数据吻合... 分析了溶剂分子透过聚合物共混物的溶解-扩散行为,建立了溶剂分子扩散通量与其表观扩散活化能、偏摩尔混合焓以及温度之间的关系式。并采用多种配方的HDPE/MPA共混物,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渗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关系式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共混物 HDPE/MPA 阻透性能 溶解-扩散模型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