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溶解性难生物降解化学需氧量的测定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彭义华 安瑞 +4 位作者 程柏森 陈永玉 何岩 李旭东 安晓英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3-126,共4页
就一种废液中溶解性难生物降解化学需氧量的测定评价方法进行介绍。参考生物膜法中接触氧化法的挂膜废水处理方式,搭建小型循环系统。采用基于生物膜法的动态循环法对溶解性难生物降解化学需氧量进行测定并评价其降解特性。通过对装置... 就一种废液中溶解性难生物降解化学需氧量的测定评价方法进行介绍。参考生物膜法中接触氧化法的挂膜废水处理方式,搭建小型循环系统。采用基于生物膜法的动态循环法对溶解性难生物降解化学需氧量进行测定并评价其降解特性。通过对装置的循环流速调节、接种挂膜培养、驯化、清洗、测试,并经不同实验室验证,校核参比样品降解率达96%以上,平行试验测定绝对差值与算术平均值之比为1.01%、1.33%。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测定废液中的溶解性难生物降解化学需氧量是可行的。该方法适于废液中溶解性难生物降解化学需氧量的评价,对于废液生化处理工艺中的污泥活性评价及化学需氧量降解试验条件筛选也可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废水 溶解性难生物降解化学氧量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污泥超声破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芬 季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84-587,共4页
采用超声波技术破解人工配水条件下培养的污泥,研究了超声破解含固率为0.5%与1%污泥的性能,并比较了超声破解2种含固率污泥的效果。结果表明,在一定声能密度下,SCOD增加值随时间延长线性增长。即在一定试验时间范围内,污泥破解反应相对... 采用超声波技术破解人工配水条件下培养的污泥,研究了超声破解含固率为0.5%与1%污泥的性能,并比较了超声破解2种含固率污泥的效果。结果表明,在一定声能密度下,SCOD增加值随时间延长线性增长。即在一定试验时间范围内,污泥破解反应相对于时间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但是,在较高声能密度与较低污泥浓度下,SCOD增加值随时间延长不再呈线性增长趋势,而是随超声作用时间的延长,增长速度减缓。在相同比能耗下,破解含固率为1%污泥的SCOD增加值明显大于含固率为0.5%污泥值。若后续污泥处理工艺采用厌氧消化技术,则推荐破解含固率为1%的污泥。超声破解污泥后,污泥温度会升高,相同声能密度下,破解两种不同含固率污泥的温度升高值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剩余污泥 破解 含固率 溶解性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阻对污泥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以及有机物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青 周顺桂 +2 位作者 袁勇 徐荣险 胡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46-950,共5页
重点考察了不同外阻(10、150和1 000Ω)对污泥微生物燃料电池(sludge microbial fuel cell,SMFC)产电性能及有机物去除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阻对电池产电和有机物降解有显著影响,低电阻有利于电流产生及有机物消耗。当外阻为10Ω时,... 重点考察了不同外阻(10、150和1 000Ω)对污泥微生物燃料电池(sludge microbial fuel cell,SMFC)产电性能及有机物去除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阻对电池产电和有机物降解有显著影响,低电阻有利于电流产生及有机物消耗。当外阻为10Ω时,输出电流最高(4.2 mA),且污泥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去除速率最快(53 mg.d-1)。DGGE图谱显示,不同外阻导致阳极微生物菌落结构有明显差异;CV扫描发现外阻对生物膜氧化还原能力有显著影响,低电阻下运行的阳极生物膜氧化还原活性较强。本研究为理解外阻与阳极生物膜间的关系提供一条有益线索,也为MFC性能提高提供一条可操作性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阻 微生物燃料电池 溶解性化学需氧量 菌落结构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晕放电的城市剩余污泥破解处理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宇 赵宁 +1 位作者 门业堃 邓永迪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666-2672,共7页
破解城市剩余污泥中的微生物细胞,释放细胞内有机成分,是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效率的关键问题。因此选取城市剩余污泥为试样,分别采用直流、交流电晕放电对其实施处理,采用重铬酸钾法测量污泥试样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分析电晕引发形... 破解城市剩余污泥中的微生物细胞,释放细胞内有机成分,是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效率的关键问题。因此选取城市剩余污泥为试样,分别采用直流、交流电晕放电对其实施处理,采用重铬酸钾法测量污泥试样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分析电晕引发形式、电压极性、幅值及频率等参数对剩余污泥微生物细胞破解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采用直流或交流电晕处理污泥均可使其SCOD增大,达到破解污泥中微生物细胞的目的。当采用直流电晕破解污泥时,随着正直流电压从1 k V升高至5 k V,SCOD增长率从15.6%减小至6.8%;随着负直流电压从-1 k V提高至-5 k V,SCOD增长率从0.1%上升至21.4%。当采用交流电晕处理污泥时,其SCOD增长率与交流电压频率和幅值密切相关,交流电晕破解污泥的效果优于直流电晕。分析认为,电晕放电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臭氧等强氧化性物质是导致微生物细胞膜破解,胞内有机成分释放的主要原因。随着电晕放电参数的改变,细胞膜破解的微观物理过程以及细胞外有机成分的降解过程均受到影响,从而导致SCOD增长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厌氧消化 电晕 溶解性化学需氧量 过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直流电电解剩余活性污泥 被引量:1
5
作者 傅金祥 王冬 +2 位作者 黄殿男 李薇 宋秀强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0-414,共5页
采用低压直流电电解剩余活性污泥,优化了支持电解质的种类、加入量及电压梯度等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在最佳工艺条件下SS去除率、污泥中有机物的质量分数(以VSS/SS计)、污泥pH及污泥沉降性能随电解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低压直流... 采用低压直流电电解剩余活性污泥,优化了支持电解质的种类、加入量及电压梯度等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在最佳工艺条件下SS去除率、污泥中有机物的质量分数(以VSS/SS计)、污泥pH及污泥沉降性能随电解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低压直流电电解污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电压梯度7 V/cm;支持电解质Na2SO4加入量0.4.0 mmol/g(以每克干污泥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电解pH为5.8、SS=(7 850±200)mg/L、VSS=(6 150±150)mg/L、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为(61.2±20)mg/L的污泥,电解60 min时污泥的SCOD最大,达393.3 mg/L,SS去除率达14.4%,VSS/SS为58.5%,污泥pH为3.1。电解后污泥中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已不完整,污泥絮体被严重破坏。电解时间越长,污泥的沉降速率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活性污泥 支持电解质 电压梯度 低压直流电 电解 溶解性化学需氧量 沉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秒级脉冲电场下剩余污泥中微生物细胞的破解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宇 门业堃 +3 位作者 张建 刘范嘉 邓永迪 王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675-2682,共8页
为破解城市剩余污泥中的微生物细胞膜,提高污泥的厌氧消化效能。采用μs级脉冲电场对污泥试样进行处理,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细胞经脉冲电场处理后的性状变化,基于分光度法测量污泥试样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分析脉冲电场参数和环境... 为破解城市剩余污泥中的微生物细胞膜,提高污泥的厌氧消化效能。采用μs级脉冲电场对污泥试样进行处理,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细胞经脉冲电场处理后的性状变化,基于分光度法测量污泥试样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分析脉冲电场参数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对微生物细胞内有机成分释放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脉冲电场幅值从0.588 MV/m增大至1.470 MV/m时,微生物细胞内有机成分渗出指数K提高约40倍;当温度从20℃升高至60℃时,K提高约60倍;而当脉冲电场重复频率从1 Hz增大至100 Hz时,K降低38.5%。其主要原因为,脉冲电场作用下微生物细胞膜的电穿孔现象引发了细胞内有机成分的释放,脉冲电场参数和环境温度的改变导致细胞膜电穿孔的微观物理过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有机成分的渗出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厌氧消化 脉冲电场 细胞膜电穿孔 溶解性化学需氧量 渗出指数 脉冲电场参数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粉添加剂提高污泥的脱水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彦 平巍 +5 位作者 王翔 钟银海 王茂清 刘兴旺 刘雨欢 夏恒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9-234,共6页
利用农业废弃物稻壳粉能有效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该文研究了稻壳粉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及调理机理,同时分析稻壳粉调理对污泥滤液和脱水后污泥主要性质的影响,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稻壳粉的最佳投加量为70%污泥干... 利用农业废弃物稻壳粉能有效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该文研究了稻壳粉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及调理机理,同时分析稻壳粉调理对污泥滤液和脱水后污泥主要性质的影响,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稻壳粉的最佳投加量为70%污泥干质量(DS);在最佳调理条件下,与单独投加三氯化铁(FeCl_3,138.09g/kg)相比,污泥比阻降低了59.73%,污泥净产率提高了45.27%,污泥泥饼的含固率从13.99%提高到23.97%;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稻壳粉调理后的污泥泥饼具有不可压缩性和可渗透性,有利于污泥中水分的脱出;同时,稻壳粉的投加可有效降低滤液浊度和溶解性化学需氧量。因此,利用稻壳粉来调理污泥具有较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废弃物 脱水性能 稻壳粉 不可压缩性 滤液浊度 溶解性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