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春季水华对南黄海总溶解态无机砷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友旭
任景玲
+1 位作者
刘素美
刘诚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27,共12页
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对2007年3月30日至4月23日南黄海海域总溶解态无机砷(TDIAs,[TDIAs]=[As^5+]+[As^3+])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针对水华中心区域(BM1站)进行了25h的连续观测,以探讨春季水华对有毒类金属...
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对2007年3月30日至4月23日南黄海海域总溶解态无机砷(TDIAs,[TDIAs]=[As^5+]+[As^3+])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针对水华中心区域(BM1站)进行了25h的连续观测,以探讨春季水华对有毒类金属元素砷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TDIAs的浓度范围为7.9-22.3nmol/L,平均值为(17.8±1.9)nmol/L。TDIAs在南黄海的分布主要表现为由近岸向外海逐渐升高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南部海域底层海水中。近岸海域表、底层TDIAs的含量相当,而中、南部海域由于存在明显的密度跃层,表、底层TDIAs的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2007年3月31日至4月1日研究区域西南部受到沙尘天气和降雨的影响,表层海水中TDIAs的含量显著升高。研究区域中、南部海域在观测期间暴发了典型的黄海春季水华,通过大面观测和对重点区域的连续观测可以发现,水华期间TDIAs的分布和磷酸盐类似,与Chla呈现出较好的负相关关系(r=0.51,P〈0.05,n=39)。经初步计算,浮游植物水华对10m以上表层水体中TDIAs的清除量约为2.4nmol/L,占表层保有量的15%左右。通过箱式模型计算得出黄海TDIAs的停留时间约为(18.2±8.5)a,远远低于大洋。通过对该海域砷、磷摩尔比值的计算可以发现,南黄海砷、磷摩尔比值约为大洋中的20倍左右,这可能会引起浮游生物对砷酸盐的大量吸收和转化,从而带来潜在的生态危机,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
溶解
态
无机
砷
分布
春季水华
南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苦草对沉积物-水界面不同形态砷的削减
被引量:
2
2
作者
燕文明
蒋超
+4 位作者
陈红
陈翔
王小林
吴斌
宋勇锋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71,98,共8页
以富营养化底泥为研究对象,从环境微界面的角度出发,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常见沉水植物苦草对沉积物间隙水中As(Ⅲ)和As(Ⅴ)的迁移转化影响及环境微界面行为,并评估了苦草对沉积物-水界面中As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苦草增加了沉...
以富营养化底泥为研究对象,从环境微界面的角度出发,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常见沉水植物苦草对沉积物间隙水中As(Ⅲ)和As(Ⅴ)的迁移转化影响及环境微界面行为,并评估了苦草对沉积物-水界面中As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苦草增加了沉积物中溶解氧的渗透深度,降低了pH值、有机质(UV 254)以及溶解态As、As(Ⅴ)、As(Ⅲ)、溶解态Fe(Ⅱ)和溶解态Mn的质量浓度;3种形态的As(溶解态As、As(Ⅴ)、As(Ⅲ))与溶解态Mn和UV 254显著相关,与溶解态Fe(Ⅱ)相关性较差;苦草对As(Ⅲ)的去除效果(69.5%)优于其对As(Ⅴ)的去除效果(6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草
溶解态砷
迁移转化
削减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春季水华对南黄海总溶解态无机砷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友旭
任景玲
刘素美
刘诚刚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27,共12页
基金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1CB409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6096)
文摘
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对2007年3月30日至4月23日南黄海海域总溶解态无机砷(TDIAs,[TDIAs]=[As^5+]+[As^3+])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针对水华中心区域(BM1站)进行了25h的连续观测,以探讨春季水华对有毒类金属元素砷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TDIAs的浓度范围为7.9-22.3nmol/L,平均值为(17.8±1.9)nmol/L。TDIAs在南黄海的分布主要表现为由近岸向外海逐渐升高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南部海域底层海水中。近岸海域表、底层TDIAs的含量相当,而中、南部海域由于存在明显的密度跃层,表、底层TDIAs的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2007年3月31日至4月1日研究区域西南部受到沙尘天气和降雨的影响,表层海水中TDIAs的含量显著升高。研究区域中、南部海域在观测期间暴发了典型的黄海春季水华,通过大面观测和对重点区域的连续观测可以发现,水华期间TDIAs的分布和磷酸盐类似,与Chla呈现出较好的负相关关系(r=0.51,P〈0.05,n=39)。经初步计算,浮游植物水华对10m以上表层水体中TDIAs的清除量约为2.4nmol/L,占表层保有量的15%左右。通过箱式模型计算得出黄海TDIAs的停留时间约为(18.2±8.5)a,远远低于大洋。通过对该海域砷、磷摩尔比值的计算可以发现,南黄海砷、磷摩尔比值约为大洋中的20倍左右,这可能会引起浮游生物对砷酸盐的大量吸收和转化,从而带来潜在的生态危机,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总
溶解
态
无机
砷
分布
春季水华
南黄海
Keywords
total dissolved inorganic arsenic
distribution
spring bloom
the South Yellow Sea
分类号
P736.4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苦草对沉积物-水界面不同形态砷的削减
被引量:
2
2
作者
燕文明
蒋超
陈红
陈翔
王小林
吴斌
宋勇锋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实验与分析测试中心
出处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71,98,共8页
基金
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E-TMJZSLHY20202126)
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E129030101)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1047)
湖南省水利基金(XSKJ2019081-42)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110294178Y)。
文摘
以富营养化底泥为研究对象,从环境微界面的角度出发,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常见沉水植物苦草对沉积物间隙水中As(Ⅲ)和As(Ⅴ)的迁移转化影响及环境微界面行为,并评估了苦草对沉积物-水界面中As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苦草增加了沉积物中溶解氧的渗透深度,降低了pH值、有机质(UV 254)以及溶解态As、As(Ⅴ)、As(Ⅲ)、溶解态Fe(Ⅱ)和溶解态Mn的质量浓度;3种形态的As(溶解态As、As(Ⅴ)、As(Ⅲ))与溶解态Mn和UV 254显著相关,与溶解态Fe(Ⅱ)相关性较差;苦草对As(Ⅲ)的去除效果(69.5%)优于其对As(Ⅴ)的去除效果(64.6%)。
关键词
苦草
溶解态砷
迁移转化
削减效果
Keywords
Vallisneria natans
dissolved arsenic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reduction effect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春季水华对南黄海总溶解态无机砷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
孙友旭
任景玲
刘素美
刘诚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苦草对沉积物-水界面不同形态砷的削减
燕文明
蒋超
陈红
陈翔
王小林
吴斌
宋勇锋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