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水气单胞菌TPS-30株丝氨酸蛋白酶基因与溶血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 被引量:11
1
作者 潘晓艺 郝贵杰 +3 位作者 姚嘉赟 徐洋 尹文林 沈锦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1-597,共7页
嗜水气单胞菌丝氨酸蛋白酶和溶血素是该菌重要的致病因子与保护性抗原。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TPS-30株为江浙一带鱼类暴发病病原主要血清型O:9的代表株。研究利用PCR方法扩增嗜水气单胞菌TPS-30株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Spe)和溶血素基因(Hl... 嗜水气单胞菌丝氨酸蛋白酶和溶血素是该菌重要的致病因子与保护性抗原。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TPS-30株为江浙一带鱼类暴发病病原主要血清型O:9的代表株。研究利用PCR方法扩增嗜水气单胞菌TPS-30株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Spe)和溶血素基因(Hly),将基因Spe和Hly通过柔性片段进行融合,并将融合片段插入pET32a的多克隆位点,构建成重组融合表达载体pET32a-Spe-Hly。将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异丙醛-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获得融合蛋白Spe-Hly。表达产物经SDS-PAGE检测,显示与预期大小约130kD相吻合的融合蛋白带。纯化融合蛋白并对鲫鱼进行免疫攻毒试验。结果表明,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和溶血素基因融合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成功获得了融合蛋白Spe-Hly,对鲫鱼的免疫保护率达81.4%。这为基因工程亚单位多价疫苗的开发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丝氨酸蛋白酶基因 溶血素基因 融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育银鲫病原温和气单胞菌表型及分子鉴定与溶血素基因检测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晓君 阎斌伦 +2 位作者 邴旭文 秦蕾 秦国民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107,共6页
2008年10月江苏盐城大丰精养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发生严重疾病,从病鱼肝脏、血液及腹水中分离到优势生长的细菌。对分离做纯培养的4株菌(JY081016-1~JY081016-4)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型生物学性状检验;测定了菌... 2008年10月江苏盐城大丰精养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发生严重疾病,从病鱼肝脏、血液及腹水中分离到优势生长的细菌。对分离做纯培养的4株菌(JY081016-1~JY081016-4)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型生物学性状检验;测定了菌株(JY081016-1)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了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并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分离菌对供试健康异育银鲫有强致病性,菌株(JY081016-1)所扩增的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448bp(GenBank登录号:GQ232759),所扩增的gyrB基因序列长度为1177bp(GenBank登录号:GQ232760),其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维氏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相似性均在97%以上;根据分离菌的表型及分子特征,判定分离鉴定的4株菌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胞外酶及溶血活性检测表明,分离菌均能产生蛋白酶、卵磷脂酶、脂酶,在含7%家兔脱纤血液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β型溶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可扩增出溶血素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温和气单胞菌 16SRRNA基因 gyrB基因 溶血素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和气单胞菌RC-07-KA株溶血素基因克隆、表达及活性检测 被引量:5
3
作者 程方俊 徐兴然 +2 位作者 宋振辉 陈铭 黄建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1-205,共5页
为研究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溶血素基因的特性,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气单胞菌属溶血素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经PCR扩增得到大小约1.5 kb的A.sobria RC-07-KA株溶血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测序结果显示:溶血素基因片段... 为研究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溶血素基因的特性,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气单胞菌属溶血素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经PCR扩增得到大小约1.5 kb的A.sobria RC-07-KA株溶血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测序结果显示:溶血素基因片段大小为1 467 bp,编码487个氨基酸残基,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与气单胞菌属中的A.hydrophila菌株Sb(AY611033)、NLEP A-1607(AF410466)、AEF(HM853019),A.sobria菌株357(AY157998)、人源分离株(EF620533)和A.salmonicida菌株17-2(X65048)的溶血素基因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大于95%,而与其他菌株的同源性较低。通过构建溶血素重组表达质粒pET-Hly,诱导表达并通过western blot鉴定表达蛋白,结果显示重组菌能高效表达重组溶血素,而且纯化的重组溶血素具有溶解鲤鱼红细胞的活性。为该菌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气单胞菌RC-07-KA株 溶血素基因 表达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基因分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汪永禄 李凤娟 +3 位作者 陶勇 王利 王艳 王多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31-834,838,共5页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的携带情况,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治及溯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扩增分别检测食品、临床患者和游泳池水等不同样本中hla、hlb、hlg和hld四种溶血素基因的分布情况,电泳检测扩增产物。结果317株金黄色葡萄...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的携带情况,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治及溯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扩增分别检测食品、临床患者和游泳池水等不同样本中hla、hlb、hlg和hld四种溶血素基因的分布情况,电泳检测扩增产物。结果3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hla、hlb、hlg、hld四种溶血素基因的检出情况分别为85.5%、76.3%、89.6%、89.0%;在2008-2012年之间,四种溶血素基因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3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共有11种溶血素基因分布模式,检出率最高的模式为hlb/hlg,占71.9%,其次为hla/hld(70.3%),最少的是hla/hlb/hlg/hld(36.3%),不含溶血素基因的占2.2%。多数模式在3种来源菌株中的分布模式均有所不同。2008-2012年,每年同时检出hla、hlb、hlg、hld的菌株阳性率分别为45.7%、29.4%、32.5%、33.3%和32.1%。结论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溶血素基因携带及同时含有两种或者以上的情况普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素基因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溶血素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国强 唐泰山 +3 位作者 邓碧华 张敬友 张常印 陆承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根据GenBank发表的猪链球菌2型(SS2)溶血素基因(sly)全序列,利用O ligo(7.0)软件设计并合成了可扩增长度为495 bp的引物,从SS2参考菌株ATCC43765和SS2江苏分离株HA9801中扩增出495 bp的条带,利用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对具有相应单一酶切... 根据GenBank发表的猪链球菌2型(SS2)溶血素基因(sly)全序列,利用O ligo(7.0)软件设计并合成了可扩增长度为495 bp的引物,从SS2参考菌株ATCC43765和SS2江苏分离株HA9801中扩增出495 bp的条带,利用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对具有相应单一酶切位点的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获得预期的314 bp和181 bp的2个DNA片段,检测灵敏度达到2.5×102CFU.mL-1;但不能从马链球菌兽疫亚种ATCC35246、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单增李斯特杆菌ATCC19115/41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粪肠球菌ATCC29212中扩增出相应的条带。PCR扩增产物的测序结果与GenBank的猪链球菌sly基因(Z36907)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该方法可快速、敏感、特异地检测SS2的溶血素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溶血素基因 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ZJ株溶血素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宋厚辉 马有智 +2 位作者 李建荣 梁雪芽 方维焕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猪链球菌ZJ株溶血素 (suilysin)基因 (sly)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后 ,采用T_A克隆策略将其克隆至E .ColiDH5浕。PCR产物和重组质粒酶切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已报道的sly基因一致 ,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sly基因与P1/ 7株和 1933株的同源性分别... 猪链球菌ZJ株溶血素 (suilysin)基因 (sly)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后 ,采用T_A克隆策略将其克隆至E .ColiDH5浕。PCR产物和重组质粒酶切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已报道的sly基因一致 ,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sly基因与P1/ 7株和 1933株的同源性分别为 99.6 %和 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球菌 ZJ株 溶血素基因 序列分析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嗜水气单胞菌溶血素基因检测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靳晓敏 葛慕湘 +2 位作者 张艳英 房海 陈翠珍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共5页
对分离自发病宽体金线蛭( Whitmania pigra)、中国林蛙( Rana chensinensis)、牙鲆( Paralichthys olivaceus)、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ua)、青鱼( Mylopharyngodon piceus)、鲤( Cyprinus carpio)的42株致病性嗜水... 对分离自发病宽体金线蛭( Whitmania pigra)、中国林蛙( Rana chensinensis)、牙鲆( Paralichthys olivaceus)、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ua)、青鱼( Mylopharyngodon piceus)、鲤( Cyprinus carpio)的42株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采用PCR方法,进行了溶血素(Ahh)基因的检测,并将代表菌株的Ahh基因片段通过Blast与GenBank中报道的相似性较高的10株嗜水气单胞菌参考菌株进行了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所检不同来源的嗜水气单胞菌均携带Ahh基因;所测代表菌株Ahh基因片段与10株嗜水气单胞菌参考菌株的同源性为94.1%~98.9%;供试不同来源嗜水气单胞菌株间Ahh基因的同源性为97.1%~100%,其中分离自草鱼的HC960715-5与分离自宽体金线蛭的HTQ010505-3之间同源性高达100%,分离自青鱼的HL060811-3与分离自林蛙的HQ070610 B-3同源性也高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Aeor monas hydrophila) 溶血素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溶血素基因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6
8
作者 任艳红 李一经 王新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78-1080,1085,共4页
目的为获得大量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o)溶血素(Hemolysin,hly)蛋白,以便研制Lmo诊断试剂及其在疫苗研制方面的作用。方法本文应用Primer Premier 5.00设计引物,引入BamHⅠ和XhoⅠ酶切位点,以前期合成... 目的为获得大量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o)溶血素(Hemolysin,hly)蛋白,以便研制Lmo诊断试剂及其在疫苗研制方面的作用。方法本文应用Primer Premier 5.00设计引物,引入BamHⅠ和XhoⅠ酶切位点,以前期合成构建的pMD18-T-hly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出Lmo 0586株溶血素基因。相应酶切后,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构建pGEX-6p-hly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表达。带有重组质粒pGEX-6p-hly的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后,进行SDS-PAGE及免疫印记分析。结果PCR体外扩增hly基因产物大小约为1 624bp,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GEX-6p-hly;SDS-PAGE显示蛋白表达带的分子量约为72ku,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0.8%;Western免疫印记表明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结论在国内首次构建重组质粒pGEX-6p-hly,并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进行了高效表达,同时该蛋白具有特异的抗原反应性,为研制Lmo诊断试剂及其在疫苗研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 溶血素基因 载体pGEX 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溶血素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任艳红 李一经 +1 位作者 王新生 姜宗敏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6-49,共4页
构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 (L isteria Monocytogenes,L MO)溶血素基因重组质粒。文章采用 PCR方法扩增出 L MO 0 5 86株溶血素 (Hemolysin,hly)基因 ,将其克隆到 p MD18- T中 ,转化 E.coil TGI。经酶切及 PCR鉴定 ,而后进行测序。 ... 构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 (L isteria Monocytogenes,L MO)溶血素基因重组质粒。文章采用 PCR方法扩增出 L MO 0 5 86株溶血素 (Hemolysin,hly)基因 ,将其克隆到 p MD18- T中 ,转化 E.coil TGI。经酶切及 PCR鉴定 ,而后进行测序。 hly基因体外扩增产物大小约为 16 4 6 bp。重组质粒经酶切及 PCR鉴定表明为正确重组子。核苷酸序列鉴定表明 ,其核苷酸序列与国外报道的 L MO F6 789株、L MO F2 36 5株同源性分别为 99.70 %和 99.39%。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其相应菌株比较 ,同源性分别为 99.82 %和 98.90 %。在国内首次克隆到 L MO hly全基因 ,为研究hly的功能和探讨 hly蛋白作为特异性诊断靶抗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 溶血素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PCR 病原菌 分子诊断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猪链球菌溶血素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减毒沙门氏菌的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有智 方维焕 徐海圣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5-917,共3页
猪链球菌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猪链球菌病的防治主要采取抗生素治疗结合全菌灭活苗免疫防疫,但抗生素治疗容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和药物残留,全菌苗因为各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保护作用导致免疫效果... 猪链球菌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猪链球菌病的防治主要采取抗生素治疗结合全菌灭活苗免疫防疫,但抗生素治疗容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和药物残留,全菌苗因为各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保护作用导致免疫效果不佳。因此,人们冀望寻求安全而有效的猪链球菌病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素基因 表达载体pcDNA3 真核表达 减毒沙门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蛙源嗜水气单胞菌β-溶血素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叶明 李艳茹 +2 位作者 李太元 许广波 常巧呈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8期29-30,共2页
对林蛙源嗜水气单胞菌β-溶血素基因与AHL316HEM进行序列和结构分析表明,目的基因读码框架全长为1482bp,编码长度为493个氨基酸的蛋白,分子量为54.2kD,从起始位点至第23个氨基酸残基形成明显疏水区,可能构成信号肽。同源性分析表明,AHL3... 对林蛙源嗜水气单胞菌β-溶血素基因与AHL316HEM进行序列和结构分析表明,目的基因读码框架全长为1482bp,编码长度为493个氨基酸的蛋白,分子量为54.2kD,从起始位点至第23个氨基酸残基形成明显疏水区,可能构成信号肽。同源性分析表明,AHL316HEM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林蛙源嗜水气单胞菌溶血素基因的同源率为99.7%,表明俩者可能有共同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β-溶血素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增李斯特氏菌溶血素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晓薇 徐成刚 +5 位作者 马保华 江经纬 叶贺佳 区燕宜 徐小芹 廖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8期46-50,共5页
参考GenBank收录的单增李斯特菌Hly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PCR技术扩增出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溶血素基因Hly(不含有信号肽部分),得到一条1590bp的条带。将其连入pMD18-T载体,经酶切、PCR鉴定和序列测定法进行鉴定。测序正确后,将该基因... 参考GenBank收录的单增李斯特菌Hly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PCR技术扩增出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溶血素基因Hly(不含有信号肽部分),得到一条1590bp的条带。将其连入pMD18-T载体,经酶切、PCR鉴定和序列测定法进行鉴定。测序正确后,将该基因插入到pET-28a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sHly,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将诱导产物用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结果显示,Hly基因可以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表达产物分子质量约为65kU,与预期蛋白质分子质量大小一致。经Western-blotting鉴定可知,诱导表达产物以可溶形式存在,可被兔抗LM阳性血清特异识别,具有较好的抗原活性,为进一步研制基于溶解素蛋白的诊断抗原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开展LM的致病与免疫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 溶血素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江苏分离株溶血素基因检测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绍庆 陆承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20,共3页
根据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溶血素基因(sly)设计和合成了一对可扩增其完整阅读 框的引物,对HA9801等6株猪链球菌2型江苏分离株,1株德国分离株SS2-D及猪链球菌C群参考株 ATCC35246的核酸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HA9801等6... 根据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溶血素基因(sly)设计和合成了一对可扩增其完整阅读 框的引物,对HA9801等6株猪链球菌2型江苏分离株,1株德国分离株SS2-D及猪链球菌C群参考株 ATCC35246的核酸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HA9801等6株江苏分离株及德国株SS2呈阳性,ATCC35246 呈阴性。HA9801株PCR产物纯化后测序,序列分析表明该DNA片段与猪链球菌2型1933株的sly基因同源 性为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血素 核苷酸序列 溶血素基因 序列分析 分离株 基因检测 江苏 PCR扩增 基因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病猪中猪链球菌2型分离株溶血素基因的PCR检测及序列分析
14
作者 倪艳秀 何孔旺 +7 位作者 俞正玉 温立斌 吕立新 张雪寒 郭容利 周俊明 茅爱华 陆承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53-1057,共5页
以探明猪链球菌2型(SS2)国内病猪分离株的溶血素基因(sly)的分布情况及其序列为目的。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29株不同年代、不同地区SS2国内分离株的sly,并将其中的5株(SS2-1、HA9801、HA0507、JR0507和ZY05719)sly进... 以探明猪链球菌2型(SS2)国内病猪分离株的溶血素基因(sly)的分布情况及其序列为目的。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29株不同年代、不同地区SS2国内分离株的sly,并将其中的5株(SS2-1、HA9801、HA0507、JR0507和ZY05719)sly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9株菌都有sly,其中5株菌的sly的ORF的碱基数目都为1494bp、编码497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7%~100.0%,所推导的蛋白质序列的同源性为99.8%~100.0%,其中SS2—1、HA9801、HA0507、JR0507与国外参考株P1/7的序列完全一致。表明中国猪链球菌2型病猪分离株普遍具有sly,且基因序列极为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溶血素基因 检测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溶血素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15
作者 任艳红 李一经 王新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 构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 (Listeriamonocytogenes,LMO)溶血素基因重组表达质粒。 方法 本文采用PCR方法扩增出LMO 0 5 86株溶血素 (Hemolysin ,hly)基因 ,将其克隆到pMD18-T中 ,筛选带有插入片段的阳性质粒。经酶切和PCR鉴... 目的 构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 (Listeriamonocytogenes,LMO)溶血素基因重组表达质粒。 方法 本文采用PCR方法扩增出LMO 0 5 86株溶血素 (Hemolysin ,hly)基因 ,将其克隆到pMD18-T中 ,筛选带有插入片段的阳性质粒。经酶切和PCR鉴定 ,然后进行测序。继而用SalⅠ和XbaⅠ双酶切阳性质粒 ,目的片段定向插入pPROEXTMHTa中进行鉴定。结果 hly基因体外扩增产物大小约为 16 4 6bp。核苷酸序列鉴定后 ,其核苷酸序列与国外报道的LMOF6 789株、LMOF2 36 5株同源性分别为 99 70 %和 99 39%。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其相应菌株比较 ,同源性分别为 99 82 %和 98 90 %。重组表达质粒经PCR及酶切鉴定表明为正确重组子。结论 在国内首次克隆到LMOhly全基因 ,并构建出含hly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此项工作为进一步LMO溶血素基因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 溶血素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溶血素基因缺失株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炜 张晓燕 +2 位作者 唐宇龙 方丽华 方维焕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26,共5页
猪链球菌溶血素(SLY)是较早确定的猪链球菌毒力因子之一,具有细胞毒性,在猪链球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猪链球菌2型(SS2)sly基因缺失的突变株SS2-Δsly,缺失株的体外溶血活性消失,对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 猪链球菌溶血素(SLY)是较早确定的猪链球菌毒力因子之一,具有细胞毒性,在猪链球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猪链球菌2型(SS2)sly基因缺失的突变株SS2-Δsly,缺失株的体外溶血活性消失,对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毒性显著低于亲本菌株(P<0.01),但不影响猪链球菌2型在巨噬细胞中的存活。该菌株可以用于研究SS2溶血素在感染细胞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溶血素基因缺失株 血性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素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17
作者 李冬野 崔玉东 +2 位作者 侯喜林 朱占波 朴范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8,共3页
根据GenBank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素(hlb)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出与预期设计大小相符的hlb基因特异性条带,将扩增出的DNA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转化感受态细胞,经平板筛选,酶切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质粒,对重... 根据GenBank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素(hlb)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出与预期设计大小相符的hlb基因特异性条带,将扩增出的DNA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转化感受态细胞,经平板筛选,酶切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质粒,对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素基因全长982bp,不含终止密码子的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点、大小与读码框均正确。将hlb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pET-32a中,转化到BL-21感受态细胞中,获得了表达hlb基因的阳性重组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β-血素(hlb)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CR技术检测败血梭状芽胞杆菌的溶血素基因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秉鸿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8年第14期6-6,共1页
败血梭状芽胞杆菌是动物恶性水肿和人类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体,它可产生4种主要毒素,常规诊断用补体结合(CFT)、免疫荧光(IF)和ELISA,但检验手段繁琐而费时,通常要花几天时间。日本学者Takeuchi建立了PCR检测梭状芽胞杆菌的快速诊断技术... 败血梭状芽胞杆菌是动物恶性水肿和人类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体,它可产生4种主要毒素,常规诊断用补体结合(CFT)、免疫荧光(IF)和ELISA,但检验手段繁琐而费时,通常要花几天时间。日本学者Takeuchi建立了PCR检测梭状芽胞杆菌的快速诊断技术,可测其溶血素基因(α毒素)。选10株杆菌的270bpDNA片段作为扩增模板,引物按溶血素基因序列设计,寡核苷酸人工合成,序列为5′—AATTCAGTGTGCGGCAGTAG—3′(位于611—6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素基因 梭状芽胞杆菌 PCR技术 气性坏疽 败血 诊断技术 免疫荧光 PCR检测 ELISA 恶性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BYKAH2008AC株外膜蛋白和溶血素双基因的融合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玮 倪穗 +2 位作者 邱军强 乐韵 王建平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17-21,共5页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外膜蛋白基因(OmpTS)和溶血素基因(Hly)是其重要的保护性抗原。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两个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其去除信号肽部分的基因片段,再将二者通过柔性片段融合,定向插入到质粒pET32a中构...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外膜蛋白基因(OmpTS)和溶血素基因(Hly)是其重要的保护性抗原。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两个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其去除信号肽部分的基因片段,再将二者通过柔性片段融合,定向插入到质粒pET32a中构建重组融合表达载体,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获得与预期大小108 kD相吻合的融合蛋白条带。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抗血清。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该抗体效价为1∶4000以上,且该重组蛋白与抗OmpTS兔血清和抗Hly兔血清都呈阳性反应,表明该融合蛋白保留了外膜蛋白和溶血素的免疫原性,可作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外膜蛋白 溶血素基因 融合表达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副溶血性弧菌临床株毒力基因与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红 宋启发 +2 位作者 徐景野 郑剑 沈玄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株毒力基因分布以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收集来源于食物中毒和散发腹泻患者副溶血弧菌菌株,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株毒力基因分布以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收集来源于食物中毒和散发腹泻患者副溶血弧菌菌株,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基因(trh),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进行分子分型。结果2006—2012年共分离临床株248株,选择48株进行毒力基因和MLST分型研究。42株tdh+,为93.75%;11株trh+,为22.92%。48株菌株可分为9个ST型和一个未分型,ST3有32株,占66.67%;ST265有5株,占10.42%;ST120有3株,占6.25%。ST3克隆群中tdh+/trh-菌株有25株,占78.16%。与全国其他地区比较,在宁波临床株中发现ST262。结论 tdh+型是宁波地区副溶血性弧菌优势菌株。有9种ST型,以ST3克隆为主,其次为ST265和ST120。ST3克隆中以tdh+/trh-型为主。另发现1个独特的ST262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性弧菌 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 耐热直接血素相关溶血素基因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