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表达的溶血卵磷脂酰基转移酶4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1
作者 卢灏铭 黄金 +5 位作者 吴沂羲 卢嘉茵 李振沛 熊琇莹 叶佳雯 杨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1-409,共9页
【目的】探讨溶血卵磷脂酰基转移酶4(LPCAT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本研究中,利用在线数据库LinkedOmics在线分析KRAS突变型与野生型胰腺癌患者差异表达基因,使用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 【目的】探讨溶血卵磷脂酰基转移酶4(LPCAT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本研究中,利用在线数据库LinkedOmics在线分析KRAS突变型与野生型胰腺癌患者差异表达基因,使用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UALCAN),桑格生信分析平台(Sangerbox 3.0)和表达谱交互分析2(GEPIA2)分析LPCAT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探究LPCAT4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人胰腺癌细胞系中LPCAT4的表达水平。在高表达LPCAT4的SW1990敲降LPCAT4,在低表达LPCAT4的MIA PaCa-2细胞系中过表达LPCAT4,通过CCK-8实验、EdU实验检测LPCAT4表达水平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再用STRING和GEPIA2数据库获取肿瘤中与LPCAT4结合和共表达的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LinkedOmics在线数据库分析显示,与KRAS野生型胰腺癌患者相比,LPCAT4在KRAS突变型胰腺癌患者中表达升高;UALCAN,Sangerbox 3.0及GEPIA2数据库分析显示,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LPCAT4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显示LPCAT4高表达与胰腺癌患者预后呈负相关关系。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相比,LPCAT4在胰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显著上调。在SW1990细胞中敲降LPCAT4后抑制增殖,而在MIA PaCa-2细胞中过表达LPCAT4促进增殖。富集分析显示LPCAT4与硫代谢过程密切相关。【结论】LPCAT4在胰腺癌中高表达,并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LPCAT4在胰腺癌细胞增殖中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其表达水平与细胞增殖能力密切相关。揭示了LPCAT4在胰腺癌恶性进展中的关键作用,并为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基转移4 胰腺癌 表达差异 不良预后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LPAT)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在籽粒油脂合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曹华盛 李堂 +6 位作者 熊亮 王福军 李曙光 顾海永 何高 罗文永 梁世胡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5-935,共11页
【目的】挖掘水稻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ysophosphatidic acid acyltransferase,LPAT)基因家族成员信息,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征及在水稻籽粒油脂合成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对OsLPAT基因家族进行基因结构、系统进化树、... 【目的】挖掘水稻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ysophosphatidic acid acyltransferase,LPAT)基因家族成员信息,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征及在水稻籽粒油脂合成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对OsLPAT基因家族进行基因结构、系统进化树、组织表达谱以及激素和逆境表达谱等分析。利用比较代谢组和转录组学的方法,分析OsLPAT家族各成员在水稻籽粒油脂合成中的作用。【结果】水稻基因组中LPAT家族包含5个成员,分别命名为OsLPAT1~OsLPAT5。除OsLPAT1外,其他成员均含有4~6个外显子,且各成员均包含Acyltransferase C-terminus(PF01553)结构域;进化分析显示,LPAT基因在单子叶植物中较为保守;OsLPAT2的表达受多种逆境条件及激素诱导,OsLPAT3和OsLPAT5的表达受到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的强烈诱导,而OsLPAT4则特异性地受到渗透胁迫的诱导;比较代谢组和转录组学分析显示,OsLPAT家族各成员分别在籽粒发育的不同阶段发挥功能,从而促进油脂(Triacylglycerol,TAG)合成。【结论】水稻基因组中存在5个LPAT基因,其表达受到不同激素的诱导,可能在水稻激素响应过程中发挥作用。该家族成员参与了不同发育阶段籽粒中的油脂前体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的合成,从而正调控籽粒中的油脂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磷脂酸酰基转移基因 生物信息学 油脂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四龙 黄家权 +6 位作者 雷永 任小平 文奇根 陈玉宁 姜慧芳 晏立英 廖伯寿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5-255,共11页
溶血磷脂酰基转移酶(LPAT)是植物油脂合成途径的一个关键酶,在植物油脂品质改良和提高种子含油量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构建花生种子全长cDNA文库,结合大规模EST测序和功能注释,从花生中克隆了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 溶血磷脂酰基转移酶(LPAT)是植物油脂合成途径的一个关键酶,在植物油脂品质改良和提高种子含油量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构建花生种子全长cDNA文库,结合大规模EST测序和功能注释,从花生中克隆了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命名为AhLPAT。该基因cDNA全长1629bp,对应的基因组序列5531bp,由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组成,内含子剪接方式符合GT-AG剪接规则。根据编码区预测AhLPAT编码一条38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预测分子量为43.2kD,等电点为9.42。AhLPAT蛋白含有一个典型的酰基转移酶保守功能结构域以及溶血磷脂酰基转移酶相似的保守区域。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其他物种LPAT蛋白序列有较高的一致性。AhLPAT与旱金莲、油菜、海甘蓝、蓖麻和拟南芥的LPAT蛋白氨基酸相似性依次为90%、89%、89%、88%和87%。系统进化分析表明,AhLPAT与拟南芥AtLPAT2亲缘关系较近,且同属于内质网型LPAT蛋白。RT-PCR分析表明,AhLPAT基因在花生根、茎、叶、花、果针和种子中均有表达,在花生开花后50~60d,果针和种子中的表达量最高,且AhLPAT的表达量与花生种子含油量积累速率变化一致,二者显著相关(r=0.63,P<0.05)。推测AhLPAT基因在花生种子油脂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磷脂酸酰基转移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油脂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β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黄豪博 战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75-978,共4页
磷脂酸(PA)是一种多功能的生物活性磷脂。研究证实: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β(lysophosphatidic acidacyltransferaseβ,LPAATβ)催化溶血磷脂酸(LPA)产生的PA与肿瘤细胞内多种信号途径的活化有关,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侵... 磷脂酸(PA)是一种多功能的生物活性磷脂。研究证实: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β(lysophosphatidic acidacyltransferaseβ,LPAATβ)催化溶血磷脂酸(LPA)产生的PA与肿瘤细胞内多种信号途径的活化有关,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呼吸爆发及细胞因子表达释放。LPAATβ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加以及抑制LPAATβ表达在体内外抗肿瘤(实体瘤和血液肿瘤)的作用研究取得的效果,提示以LPAATβ为靶点对肿瘤进行干预将成为重要的抗肿瘤治疗策略之一。本文就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β与肿瘤治疗的相关基础及临床前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酸酰基转移β 磷脂酸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子溶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克隆及农杆菌介导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转化
5
作者 沈奇 秦信蓉 +2 位作者 田恩阔 孙克刚 杜才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9-42,共4页
月桂酸是在清洁用品和医药产品中有重要用途的中链脂肪酸。椰子中富含月桂酸特异的溶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克隆该基因在油菜中表达若可获得含月桂酸的油菜新种质,将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获得脂肪酸成分改良的油菜种质资源,从椰子胚... 月桂酸是在清洁用品和医药产品中有重要用途的中链脂肪酸。椰子中富含月桂酸特异的溶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克隆该基因在油菜中表达若可获得含月桂酸的油菜新种质,将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获得脂肪酸成分改良的油菜种质资源,从椰子胚乳中克隆出该基因并构建35S驱动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油菜子叶柄,在获得的约20株的转化苗中已鉴定有6株转化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 磷脂酸酰基转移 甘蓝型油菜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PoLPAT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6
作者 张美莹 莫倩 +5 位作者 齐秀双 佟宁宁 孔凡 刘政安 吕长平 彭丽平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28,共8页
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ysophosphatidic acid acyltransferase,LPAT)催化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sn-2位酰基化形成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是油脂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之一。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是新型... 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ysophosphatidic acid acyltransferase,LPAT)催化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sn-2位酰基化形成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是油脂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之一。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是新型木本油料,研究其LPAT基因家庭的进化和表达模式,对进一步探索牡丹种子中油脂合成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不同时期的牡丹中克隆了PoLPAT2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和表达模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oLPAT2的CDS长为1194 bp,编码397个氨基酸,由20种氨基酸组成,定位于质膜上。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82 ku,分子式为C_(2065)H_(3235)N_(541)O_(544)S_(15),共有6400个原子,理论等电点为9.67,磷酸化位点为37个,拥有较高的脂肪族性质,属于亲水蛋白,跨膜区域为3个,没有信号肽,不平衡指数为43.68,属于不稳定蛋白。蛋白质结构预测表明,PoLPAT2蛋白由4种二级结构组成,分别是无规卷曲、α螺旋、β转角和延伸链。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牡丹PoLPAT2与圆叶葡萄、核桃的亲缘关系最近。qRT-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牡丹种子发育后期105 d时表达量最高,整体趋势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表明PoLPAT2可能与发育时期有关。研究结果可为牡丹PoLPAT2基因的功能验证、提高牡丹种子含油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磷脂酸酰基转移(lpat)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质体型PfLPAT1B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油脂合成中的功能分析
7
作者 黄旭升 周雅莉 +4 位作者 柴旭东 闻婧 王计平 贾小云 李润植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6-236,共11页
【目的】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ysophosphatidic acid acyltransferase,LPAT)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脂质代谢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究紫苏PfLPAT1B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为紫苏及其他油料作物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系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 【目的】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ysophosphatidic acid acyltransferase,LPAT)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脂质代谢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究紫苏PfLPAT1B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为紫苏及其他油料作物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系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紫苏基因组数据库鉴定PfLPAT1B基因序列,利用组学工具分析其序列特征及系统进化,通过RT-qPCR检测PfLPAT1B基因在紫苏不同组织及种子不同发育时期表达特性,利用LPAT缺陷型菌株SM2-1检测PfLPAT1B蛋白的活性,通过酿酒酵母与烟草遗传转化分析PfLPAT1B在油脂合成中的功能。【结果】PfLPAT1B共编码369个氨基酸,为碱性不稳定亲水蛋白;PfLPAT1B具有典型的LPAT酰基转移酶活性保守结构域。PfLPAT1B基因在紫苏不同组织及种子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在花中的表达量最高,且随着种子发育PfLPAT1B的表达量逐渐升高。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紫苏PfLPAT1B定位于叶绿体。SM2-1菌株互补酶活检测证明紫苏PfLPAT1B具有LPAT酶活性。酵母与烟草转化结果表明,过表达PfLPAT1B基因导致转基因酵母及烟草总油脂含量显著上升,且C16:0和C16:1含量显著上升。此外,过表达PfLPAT1B促进转基因烟草淀粉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表明PfLPAT1B过表达可能促进转基因烟草碳通量的分配,使其从糖代谢途径进入油脂代谢途径。【结论】紫苏PfLPAT1B基因编码蛋白具有LPAT酰基转移酶活性,异源过表达PfLPAT1B可显著提高宿主组织油脂产量,并改变主要脂肪酸组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磷脂酸酰基转移 油脂合成积累 序列特征分析 表达特性分析 大肠杆菌互补功能测试 酿酒酵母转化 烟草异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拉斯汀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
8
作者 江贤栋 黄莹莹 +3 位作者 洪小颖 林昕迪 林东红 林梨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3(LPCAT3)在爱拉斯汀(Erastin)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四唑盐(MTS)法检测不同AML细胞对铁死亡经典诱导剂Erastin的敏感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其L...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3(LPCAT3)在爱拉斯汀(Erastin)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四唑盐(MTS)法检测不同AML细胞对铁死亡经典诱导剂Erastin的敏感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其LPCAT3 mRNA的基础表达水平,分析二者关联性。构建慢病毒介导的LPCAT3过表达AML细胞株(OE组)及阴性对照株(NC组)。在Erastin干预后,采用MTS、流式细胞术及微量法分别检测细胞活力、脂质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经典通路信号分子(PERK、ATF4、GRP78等)的表达水平。采用UPR抑制剂4-苯基丁酸(4-PBA)联合干预后检测上述铁死亡相关指标,分析调控关系。结果4种不同AML细胞对铁死亡敏感性不同,其中K562细胞相对不敏感,4种AML细胞对Erastin的IC50与LPCAT3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919,P<0.001)。Erastin干预后,与NC组相比,OE组K562细胞的细胞活力被Erastin抑制(P<0.001),脂质ROS与MDA水平增加(P<0.001);q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OE组中UPR经典通路分子PERK、ATF4、GRP78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通过4-PBA抑制UPR通路后,与未抑制状态相比,K562细胞活力下降(P<0.01),脂质ROS与MDA水平升高(P<0.01)。结论过表达LPCAT3可促进K562细胞铁死亡,且其激活的UPR经典通路PERK/ATF负向调控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拉斯汀 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3 铁死亡 UPR经典通路 急性髓系白 4-苯基丁酸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CAT1在FAB-M2亚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宇 刘雅筠 +6 位作者 杨璐 张雨 张丹凤 姜中兴 王冲 刘延方 王树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1(LPCAT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预后价值。方法:使用基于Taq Man的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14例初治成人AML患者和24例健康对照者LPCAT1的相对表达量。使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 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1(LPCAT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预后价值。方法:使用基于Taq Man的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14例初治成人AML患者和24例健康对照者LPCAT1的相对表达量。使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用于确定预后因素。结果:LPCAT1在成人AML中的表达水平为34.37%(1.83%-392.63%),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的92.81%(2.60%-325.84%)(P<0.001)。本研究在具有完整临床信息和预后数据的171例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评估了LPCAT1的预后意义。生存分析结果表明,LPCAT1的表达水平对整个队列的预后没有显著影响。然而,在FAB-M2亚型(M2-AML)的AML患者中,低表达LPCAT1患者的2年无复发生存率为35.4%(95%CI:0.107-0.601),显著低于高表达LPCAT1患者的79.2%(95%CI:0.627-0.957)(P=0.012)。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低表达LPCAT1是M2-AML患者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0.355,95%CI:0.126-0.966,P=0.049)。结论:LPCAT1在成人AML患者中低表达,LPCAT1低表达是M2-AML患者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 FAB-M2亚型 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I-58在动物脂类代谢中的作用
10
作者 谢宇潇 高士争 赵素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5-598,共4页
细胞中脂滴(Lipid droplets,LDs)表面存在多个调控脂肪储存和分解的蛋白,这些蛋白对机体的脂肪代谢起着很重要的调控作用。CGI-58(Comparative gene identification-58)分布在LDs表面,属于α/β水解酶折叠家族,是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di... 细胞中脂滴(Lipid droplets,LDs)表面存在多个调控脂肪储存和分解的蛋白,这些蛋白对机体的脂肪代谢起着很重要的调控作用。CGI-58(Comparative gene identification-58)分布在LDs表面,属于α/β水解酶折叠家族,是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和依赖酰基辅酶A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yso-phosphatidic acid acyltransferase,LPAAT)的激活剂。在脂肪分解过程中,CGI-58结合PAT蛋白家族成员之一的脂滴包被蛋白(Perlipin)和ATGL,促进脂肪分解,同时CGI-58对ATGL的激活功能受脂滴包被蛋白家族成员间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影响。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热点,针对CGI-58在动物脂类代谢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甘油三酯脂肪 脂滴包被蛋白 磷脂酸酰基转移 脂滴 脂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脂类合成关键基因NtLPAT的功能验证
11
作者 吉白璐 孙艺文 +12 位作者 刘万峰 钱亚新 蒋彩虹 耿锐梅 刘旦 程立锐 杨爱国 黄立钰 李晓旭 蒲文宣 高军平 张强 文柳璎 《作物学报》 2025年第9期2527-2537,共11页
溶血磷脂酰基转移酶(LPAT)是负责催化溶血磷脂酸(LPA)和脂肪酰基-辅酶A(Acyl-CoA)酯化生成磷脂酸(PA)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尚不清楚烟草中LPAT的基因功能。本研究从K326中克隆得到NtLPAT基因,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NtLPAT敲除植株ntlpat... 溶血磷脂酰基转移酶(LPAT)是负责催化溶血磷脂酸(LPA)和脂肪酰基-辅酶A(Acyl-CoA)酯化生成磷脂酸(PA)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尚不清楚烟草中LPAT的基因功能。本研究从K326中克隆得到NtLPAT基因,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NtLPAT敲除植株ntlpat,对其农艺性状和抗病性以及外观质量进行鉴定,结合脂质组、转录组分析NtLPAT的功能。结果表明,NtLPAT受青枯病菌和黑胫病病菌的诱导。ntlpat株高降低,对黄瓜花叶病毒病(CMV)与青枯病的抗性提高。脂质组分析表明,ntlpat中甘油酯代谢发生了重排,三酰甘油含量显著降低,组成类囊体膜的甘油糖脂含量(MGDG,DGDG)随之上升,并且鞘脂和磷脂酰肌醇含量也发生变化。转录组分析表明,ntlpat的光合作用、碳固定代谢、鞘脂合成和磷脂酰肌醇信号转导途径的相关基因发生重编程,因此推测NtLPAT具有脂酰基转移酶活性,调控三酰甘油的从头合成途径,并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影响烟草的生长和对CMV、青枯病菌的抗性,研究结果为挖掘烟草株型及抗性改良提供基因资源和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基转移 烟草 基因敲除 脂质组学 转录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褐指藻LPAAT基因在酵母中表达对脂肪酸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军平 江木兰 +3 位作者 龚阳敏 万霞 梁焯 黄凤洪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3-488,共6页
从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中克隆到1 632bp的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PAAT)全长cDNA,其中包含的开放阅读框被命名为PtLPAAT。在毕赤酵母中异源表达PtLPAAT基因,诱导培养45h时随机选取的3个酵母转化子总脂肪酸含量分别提高... 从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中克隆到1 632bp的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PAAT)全长cDNA,其中包含的开放阅读框被命名为PtLPAAT。在毕赤酵母中异源表达PtLPAAT基因,诱导培养45h时随机选取的3个酵母转化子总脂肪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68%、11.14%、31.28%;诱导培养72h时同样的转化子总脂肪酸含量分别提高11.59%、18.72%、46.63%。用薄层层析法分离诱导培养48h后的酵母菌体的甘油三酯,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脂肪酸,结果显示:与非转基因对照菌株相比,其油酸提高了0.9倍、亚油酸提高了5倍。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PtLPAAT基因的表达量随三角褐指藻油脂不断积累逐渐升高。表明在酵母中表达PtLPAAT基因不仅能够明显地提高其脂肪酸含量,而且还能选择性结合不饱和脂肪酸到甘油三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酸酰基转移 三角褐指藻 转基因 毕赤酵母 油脂含量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