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离子及其柠檬酸配合物诱导人红细胞的溶血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劳凤云 李荣昌 王夔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 :研究稀土离子Ln3 +及其柠檬酸根配合物 [Ln(Cit) 2 ]3 - 诱导人红细胞的溶血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Ln3 +或 [Ln(Cit) 2 ]3 - 与人红细胞温育后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离心上清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 ,计算相对溶血率H %。用外推法确... 目的 :研究稀土离子Ln3 +及其柠檬酸根配合物 [Ln(Cit) 2 ]3 - 诱导人红细胞的溶血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Ln3 +或 [Ln(Cit) 2 ]3 - 与人红细胞温育后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离心上清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 ,计算相对溶血率H %。用外推法确定临界溶血浓度cH0 。结果 :14种稀土离子对人红细胞的临界溶血浓度cH0 已经确定 ;发现 [Ln(Cit) 2 ]3 - 的H %~c关系曲线为非对称的“钟”型曲线 ,结论 :稀土离子Ln3 +具有较低的临界溶血浓度 ,这说明Ln3 +与红细胞有较强的作用及细胞毒性。 [Ln(Cit) 2 ]3 - 诱导的人红细胞相对溶血率H %与稀土离子在介质中的物种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离子 柠檬酸 配合物 诱导 人红细胞 溶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菝葜皂甙的溶血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彦 袁艺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6-27,25,共3页
从百合科植物粉菝葜根茎的甲醇提取液中分离出一种甾体皂甙成分——粉菝葜皂甙,对鸡血作溶血反应,结果表明该皂甙的溶血作用明显。其对红细胞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破坏细胞膜而使细胞质外渗,导致红细胞解体。皂甙的溶血率曲线呈"S"型... 从百合科植物粉菝葜根茎的甲醇提取液中分离出一种甾体皂甙成分——粉菝葜皂甙,对鸡血作溶血反应,结果表明该皂甙的溶血作用明显。其对红细胞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破坏细胞膜而使细胞质外渗,导致红细胞解体。皂甙的溶血率曲线呈"S"型,其溶血不是匀速的。皂甙的溶血指数为1×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科 粉菝葜 皂甙 溶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西洋参皂甙溶血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孟勤 孙平 +2 位作者 王陆黎 马兴元 赵俊艳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目的:通过对人参、西洋参茎叶和根中皂甙溶血作用的观察,为人参、西洋参各种皂甙制作静脉注射剂提供依据。方法:本实验根据《中药制剂的安全试验和毒性实验》中溶血试验方法操作。结果:最低溶血浓度分别为,人参茎叶总皂甙0.40g/... 目的:通过对人参、西洋参茎叶和根中皂甙溶血作用的观察,为人参、西洋参各种皂甙制作静脉注射剂提供依据。方法:本实验根据《中药制剂的安全试验和毒性实验》中溶血试验方法操作。结果:最低溶血浓度分别为,人参茎叶总皂甙0.40g/L,人参根总皂甙0.10g/L、西洋参茎叶总皂甙0.60g/L、西洋参根总皂甙0.10g/L、西洋参茎对原人参二醇组皂甙1.0g/L、西洋参根原人参二醇组甙0.80g/L;单体人参皂甙中--F20.12g/L,--Rg10.20g/L、--Rg20.16g/L;单体人参皂甙--Rb1、--Rb2、--Rb3、--Rd及拟人参皂甙P--F11在0.20g/L浓度时均无溶血作用。结论:人参根、西洋参根总皂甙强于茎叶总皂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西洋参 人参皂甙 西洋参皂甙 溶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抗石英体外的溶血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天锡 陆志英 施达珍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3-56,共4页
本文观察锌对石英溶血的抑制作用。石英对RBC膜有很强的破坏能力,当RBC悬液中加入Zn^(2+),浓度从0.08μmol/ml起,石英的溶血作用受到抑制。本文进一步说明Zn^(2+)对RBC的保护作用以作用于RBC膜的可能性较大,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石英能使人... 本文观察锌对石英溶血的抑制作用。石英对RBC膜有很强的破坏能力,当RBC悬液中加入Zn^(2+),浓度从0.08μmol/ml起,石英的溶血作用受到抑制。本文进一步说明Zn^(2+)对RBC的保护作用以作用于RBC膜的可能性较大,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石英能使人RBC失去原有形态结构,加有Zn^(2+)的RBC,再加石英后,细胞形态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溶血作用 矽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蝎毒对哺乳动物的溶血作用研究
5
作者 卿伟 李雯婧 +3 位作者 王智 王娟 胡吉林 魏宝阳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第12期18-20,共3页
蝎毒是一种毒性仅次于蛇毒的生物毒素,具有复杂的生理和药理活性。采用常规体外试管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蝎毒对哺乳动物血液的溶血作用及理化因素对溶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蝎毒的溶血活性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随pH值升高而降低,且... 蝎毒是一种毒性仅次于蛇毒的生物毒素,具有复杂的生理和药理活性。采用常规体外试管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蝎毒对哺乳动物血液的溶血作用及理化因素对溶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蝎毒的溶血活性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随pH值升高而降低,且蝎毒的溶血活性存在光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 溶血作用 常规体外试管法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酸消毒液和聚维酮碘溶液的体外溶血作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海艳 张玉彦 +4 位作者 张金宝 任建军 王莉 狄良娇 柳园园 《畜牧兽医杂志》 2020年第5期21-24,共4页
以有机酸消毒液和聚维酮碘溶液为受试物,研究其体外溶血作用,评价其潜在溶血风险,为动物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参考。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以大白兔红细胞为实验对象,分别评价聚维酮碘溶液和有机酸消毒液体外溶血作用。聚维酮碘溶液质量... 以有机酸消毒液和聚维酮碘溶液为受试物,研究其体外溶血作用,评价其潜在溶血风险,为动物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参考。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以大白兔红细胞为实验对象,分别评价聚维酮碘溶液和有机酸消毒液体外溶血作用。聚维酮碘溶液质量浓度为5%(有效碘浓度为5.0 g/L)时,溶血率为1.364%,L50/DI值为151.71%,表明该产品在原液使用时无溶血作用且无刺激性。有机酸消毒液质量浓度为2%(总酸量浓度为20.0g/L)时,溶血率为4.896%,L50/DI值为185.95%,表明该产品在3倍稀释使用时无溶血作用且无刺激性。有机酸消毒液和聚维酮碘溶液按照使用说明浓度使用时,其溶血率分别为1.364%和4.896%,表明两种兽用消毒剂按照使用说明正常使用时无溶血作用或溶血作用非常弱,临床使用时潜在溶血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聚维酮碘 溶血作用 刺激性 紫外分光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化因子对多变鱼腥藻溶血素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宋秀凯 王蔚 +2 位作者 刘云章 赵媛媛 汝少国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8-40,共3页
采用对兔血红细胞的溶血实验,测定和分析了多变鱼腥藻(Anabaena variabilis OL S1)培养液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溶血活性以及温度、pH和金属离子等理化因子对其溶血素活性的影响。钴果表明,任对数生长中期多变鱼腥藻开始向胞外分泌活性... 采用对兔血红细胞的溶血实验,测定和分析了多变鱼腥藻(Anabaena variabilis OL S1)培养液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溶血活性以及温度、pH和金属离子等理化因子对其溶血素活性的影响。钴果表明,任对数生长中期多变鱼腥藻开始向胞外分泌活性较高的溶血性毒素,在稳定期溶血活性达到最高。4℃低温几乎完全抑制了溶血素活性;在溶血反应最初的30min内,溶血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强;但在反应持续60min后,16-37℃温度下溶血素活性趋于一致;溶血素在偏酸性条件下活性较高,而pH为7.2-9.0时活性无明显差异;Mg^2+、Ca^2+能显著增加其溶血活性,Cu^2+、Mn^2+则显著抑制其活性,Ge^2+、Fe^3+、Zn^2+对其影响不大。红细胞膜组分腰固醇、鞘磷脂和卵磷脂均能竞争性结合溶血素,显著抑制溶血反成,因此可能是溶血素在红细胞膜上的作用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学 多变鱼腥藻 溶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 冰片的溶血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潘嘉 张白嘉 +2 位作者 刘亚欧 邹文俊 潘晓鹃 《中医药学刊》 CAS 2006年第8期1442-1443,共2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冰片的溶血作用,并比较3种溶血实验方法。方法:以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及直接测定法观察。结果:3种方法均显示川芎嗪、冰片具有溶血作用,但3种方法的敏感度不同。结论:川芎嗪、冰片溶血作用明显。
关键词 川芎嗪 冰片 溶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绵羊红细胞的破坏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朱作金 陈鸣 +2 位作者 杨志平 磨红玲 张明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3-37,共5页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含Ca^(2+)、Mg^(2+)的Hanks液中与绵羊红细胞(SRBC)共育,能将SRBC破坏释出血红蛋白(Hb),半数溶血值为0.1921±0.06,经胰蛋白酶抑制后淋巴细胞破坏SRBC的能力明显减弱,半数溶血值为0.0348±0.03。经尼龙棉柱...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含Ca^(2+)、Mg^(2+)的Hanks液中与绵羊红细胞(SRBC)共育,能将SRBC破坏释出血红蛋白(Hb),半数溶血值为0.1921±0.06,经胰蛋白酶抑制后淋巴细胞破坏SRBC的能力明显减弱,半数溶血值为0.0348±0.03。经尼龙棉柱法及E-玫瑰花法把淋巴细胞分离为T、B和NK等各个亚群。引起溶血作用最强的是NK细胞。对同一血源标本,同时用^(125)IUdR释放法测定NK活性和溶血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血活性,其结果呈明显正相关。本文认为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有破坏绵羊红细胞的能力,有这种能力的淋巴细胞是NK细胞。可望用本实验的溶血分光光度法测定NK细胞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杀伤细胞 溶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点氨基酸替换对杂合肽KL-21生物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韩晋辉 翟培 吕文平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00-2408,共9页
【目的】探究单点氨基酸替换对杂合肽KL-21溶血活性的影响,对比氨基酸替换前后多肽结构与活性变化,初步探讨影响KL-21生物活性的关键位点和因素。【方法】在杂合肽KL-21基础上,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将其第14位甘氨酸替换为丙氨酸获... 【目的】探究单点氨基酸替换对杂合肽KL-21溶血活性的影响,对比氨基酸替换前后多肽结构与活性变化,初步探讨影响KL-21生物活性的关键位点和因素。【方法】在杂合肽KL-21基础上,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将其第14位甘氨酸替换为丙氨酸获得新衍生肽KL-21a。利用多种在线工具对2种多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圆二色光谱法测定多肽的二级结构,通过检测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探究多肽的抗菌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多肽的溶血活性。【结果】多肽KL-21a与KL-21的大多数理化特性差异较小,但与疏水性相关的理化特性差异较明显。2种多肽的二级结构均以α-螺旋为主,KL-21a的侧链更加收缩且螺旋含量低于KL-21;二者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均有抑杀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杀效果最为相近。当多肽浓度为256μg/mL时,KL-21溶血率>50%,KL-21a没有溶血活性。【结论】衍生肽KL-21a具有良好抑菌活性,且溶血作用明显降低,表明第14位氨基酸是影响KL-21生物活性的关键位点,可为后续抗菌肽设计和改造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杂合肽 氨基酸替换 抗菌活性 溶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毒对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影响
11
作者 马庆际 刘丽芳 +1 位作者 孙玉 王本祥 《特产研究》 2001年第4期24-25,共2页
蜂毒能使牛纤维蛋白原制成的加热和未加热的纤维蛋白凝块溶解 。
关键词 蜂毒 纤维蛋白 溶血作用 解活性 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血红蛋白β亚基片段衍生抗菌肽的分子设计及其抗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丽 李杰 +1 位作者 刘保国 杭柏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589-3598,共10页
【目的】试验旨在获得分子质量小、溶血性低、稳定性好的抗菌肽。【方法】以牛血红蛋白β亚基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以抗菌肽的构效理论为指导,筛选出1条多肽(YKK-18),并以其为模板肽设计了3条长度为18个氨基酸残基的改造多肽(LJ-1、LJ-2... 【目的】试验旨在获得分子质量小、溶血性低、稳定性好的抗菌肽。【方法】以牛血红蛋白β亚基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以抗菌肽的构效理论为指导,筛选出1条多肽(YKK-18),并以其为模板肽设计了3条长度为18个氨基酸残基的改造多肽(LJ-1、LJ-2和DLK-3),通过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反映4条多肽的抗菌活性,采用琼脂糖扩散法分析有抗菌活性多肽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盐离子稳定性和反复冻融稳定性,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抗菌活性多肽的溶血性。【结果】设计的4条多肽均为带正电荷的亲水性多肽,与APD3数据库中收录的抗菌肽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低于50%,二级结构中均有较高含量的α-螺旋,改造多肽的两亲性程度均高于模板肽,模板肽对测试菌株没有抗菌活性,而改造多肽对测试的大肠杆菌、沙门菌、绿脓假单胞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其中DLK-3和LJ-1的抗菌活性优于LJ-2,但对奇异变形杆菌均没有抗菌活性,在100℃高温、pH 4.0~10.0、生理浓度的盐离子(Na~+、K~+、Ca、Mg、Fe、Cu)和14次反复冻融等条件下仍有较好的抗菌活性,DLK-3的溶血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在200μg/mL时的溶血率已超过50%,而LJ-1和LJ-2的溶血率在高浓度(200μg/mL)时仍低于5%。【结论】本研究结果为抗菌肽的分子设计和改造提供了参考,获得的抗菌肽LJ-1和LJ-2具有成为抗生素替代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蛋白 抗菌肽 分子设计 抗菌活性 稳定性 溶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的毒性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忠诚 《生物学教学》 1987年第2期45-45,27,共2页
毒蛇咬人时,毒液从蛇唇角上的一对毒腺排出,通过毒牙的导管或纵沟注入人体,沿着淋巴循环逐渐扩散到全身。如果毒液自伤口处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就会很快出现严重症状。蛇毒是毒蛇的毒腺分泌液(相当于唾液),是一种消化液,有强烈的毒性。新... 毒蛇咬人时,毒液从蛇唇角上的一对毒腺排出,通过毒牙的导管或纵沟注入人体,沿着淋巴循环逐渐扩散到全身。如果毒液自伤口处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就会很快出现严重症状。蛇毒是毒蛇的毒腺分泌液(相当于唾液),是一种消化液,有强烈的毒性。新鲜的蛇毒呈旦清样半透明粘液,呈弱酸性,在空气中易起泡沫,有特殊的腥味。蛇毒的毒性按作用机理和临床表现,可分为神经毒和血液毒两类。有些蛇毒二者兼有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机理 液循环 淋巴循环 神经毒 分泌液 溶血作用 心脏毒素 纵沟 毒素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致病性哈维氏弧菌胞外产物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石存斌 胡学峰 +2 位作者 陈献稿 李凯彬 吴淑勤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7,共5页
采用硫酸铵分级盐析从哈维氏弧菌EcGY020401株和SpGY020601株培养物中提取其胞外产物,并对胞外产物的一些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株哈维氏弧菌的胞外产物均具有较强的毒力,对鲫鱼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7.1g蛋白/g鱼体重;均具有淀粉酶... 采用硫酸铵分级盐析从哈维氏弧菌EcGY020401株和SpGY020601株培养物中提取其胞外产物,并对胞外产物的一些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株哈维氏弧菌的胞外产物均具有较强的毒力,对鲫鱼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7.1g蛋白/g鱼体重;均具有淀粉酶、酪蛋白酶、脂肪酶活性,而无脲酶和明胶酶活性;除EcGY020401株胞外产物对斜带石斑(Epinephelus coioides)红细胞有较强溶血作用外,对小鼠、鲫、人O型血等红细胞的溶血性都较弱或无;对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PSF)都具有细胞毒性。此外,经聚丙烯酰胺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和离子交换柱层析,对Sp-GY020601株的胞外产物中蛋白酶进行了初步提纯,SDS-PAGE分析得一分子量约为38Kda的蛋白酶,该蛋白酶对鲫鱼有致死毒性,半致死剂量为3.3g蛋白/g鱼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胞外产物 溶血作用 细胞毒性 致病性 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锰锌铁氧体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路新丽 张东生 +4 位作者 顾宁 郑杰 唐秋莎 金立强 万美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2-585,共4页
目的:研究用于肿瘤磁流体热疗的自制纳米级Mn-Zn铁氧体(Mn0.5Zn05Fe2O4)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溴化-3(4,5-二甲基噻唑基-2)-2,5-二苯基四唑(MTT)实验评价其体外细胞毒性;溶血试验评价其有无溶血作用;小鼠腹腔注射其无菌生理盐水混悬液以测... 目的:研究用于肿瘤磁流体热疗的自制纳米级Mn-Zn铁氧体(Mn0.5Zn05Fe2O4)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溴化-3(4,5-二甲基噻唑基-2)-2,5-二苯基四唑(MTT)实验评价其体外细胞毒性;溶血试验评价其有无溶血作用;小鼠腹腔注射其无菌生理盐水混悬液以测定其LD50及最大耐受量(MTD);微核试验评价其有无致畸、致突变作用等.结果:MTT显示该材料对L-929细胞毒性为0~1级;无溶血作用;昆明小鼠腹腔注射该材料混悬液1ml,在极限浓度时的LD50测不出,MTD值达到6 g/kg;微核实验结果表明无致畸致突变作用.结论:该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应用于肿瘤热疗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 致突变作用 混悬液 致畸 溶血作用 MTT 腹腔注射 溴化 纳米级 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相容的高荧光CdTe量子点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应凡 于俊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7-793,共7页
用硫普罗宁(tiopronin,TP)作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荧光发射波长可调的高荧光CdTe量子点。本文详细地研究了稳定剂与Cd之比和DH值等实验条件对CdTe纳米粒子体系的荧光量子产率的影响。在pH=11.3回流2h,纳米粒子体系在537nm波长... 用硫普罗宁(tiopronin,TP)作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荧光发射波长可调的高荧光CdTe量子点。本文详细地研究了稳定剂与Cd之比和DH值等实验条件对CdTe纳米粒子体系的荧光量子产率的影响。在pH=11.3回流2h,纳米粒子体系在537nm波长处的荧光量子产率达到了66%。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合成了各种尺寸的CdTe量子点,荧光发射光谱在504—602nm范围连续可调。分别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吸收光谱(FTIR)表征了CdTe粒子的分散性、形貌和晶型。溶血实验显示,这些由硫普罗宁稳定的CdTe量子点几乎不发生溶血作用(溶血率低于5%),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 量子点 硫普罗宁 荧光量子产率 溶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CR定点突变法构建人抗菌肽FALL-39基因突变体及其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云霞 冯云 王伯瑶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9-303,共5页
目的 用PCR定点突变法构建人抗菌肽FALL 3 9基因突变体 ,并比较研究FALL 3 9及其突变肽的功能。方法 采用PCR体外定点突变技术 (PCR SDM ) ,设计一对方向相反的引物 ,其中一个引物引入一个突变点 ,应用高保真的PolybestDNA多聚酶进行... 目的 用PCR定点突变法构建人抗菌肽FALL 3 9基因突变体 ,并比较研究FALL 3 9及其突变肽的功能。方法 采用PCR体外定点突变技术 (PCR SDM ) ,设计一对方向相反的引物 ,其中一个引物引入一个突变点 ,应用高保真的PolybestDNA多聚酶进行含FALL 3 9肽的PGEXλ1T质粒的PCR扩增 ,使FALL 3 9第 2 4位密码子由CAG变为AAG ,将扩增片段自身连接后克隆入工程菌JM 10 9中表达其突变肽 (FALL 3 9 lys2 4) ,纯化后与FALL 3 9进行抗菌活性比较。结果 DNA测序结果表明在预期位点发生突变 ,突变后FALL 3 9 lys2 4抗菌活性增强 ,在抗菌剂量时对红细胞的溶解作用未见明显增加 ,较大剂量时对红细胞的溶解作用略有增加。结论 用高保真的PolybestDNA多聚酶进行PCR定点突变技术简单、有效 ,获得一个FALL 3 9 Lys2 4突变子 ;其表达分子的抗菌活性明显增强 ,对红细胞的溶解作用在抗菌剂量时未见明显增加 ,较大剂量时略有增加 ,这些结果提示在FALL 3 9分子中增加碱性氨基酸可以增强其抗菌活性 ,但必须注意避免溶血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抗菌肽FALL-39 聚合酶链反应 定点突变 抗菌活性 溶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晶型江浙蝮蛇毒碱性磷脂酶A2初步结晶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五一 牛秀田 +4 位作者 桂璐璐 林政炯 朱洪 周元聪 李根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946-949,共4页
The basic phospholipase A2 from the venom of Agkistrodon halys pallas possesses the ability to cause hemolysis in contrast to the other two phospholipase A2 from the same venom. A new form of crystals of this enzyme w... The basic phospholipase A2 from the venom of Agkistrodon halys pallas possesses the ability to cause hemolysis in contrast to the other two phospholipase A2 from the same venom. A new form of crystals of this enzyme was grown. The crystals belong to space group of P212121 with unit cell parameters of a=9. 175nm, b=10.080nm , c=2.287nm.The crystals diffract to high resolution, and are suitable for detailed structural studies.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up to 0.25nm resolutiorl using synchrotron radiation-imaging plate-Weissenberg camera system. Preliminary analysis reveals the presence of two molecules in the asymmetric uint and the molecule may pack with the smallest dimension approximately parallel to the c axis. The new crystal form is more attractive than the monoclinic one previously reported for crystallographic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as it contains fewermolecules in the asymmetric un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脂酶A2 江浙蝮蛇毒 溶血作用 结晶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粕制备复合茶皂素清塘剂产品对鱼和虾毒杀效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晶 马力 +2 位作者 陈隆升 李志钢 陈永忠 《湖南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61-68,共8页
茶皂素对虾蟹无毒性,可促进虾的脱壳和生长,并可自然分解或者通过微生物迅速降解。本文通过检验茶皂素复合清塘剂对常见鱼虾的毒杀效能,来验证茶皂素复合清塘剂是否是一种理想的环境友好型清塘剂。本文通过将茶皂素与鱼藤酮、三氯异氰... 茶皂素对虾蟹无毒性,可促进虾的脱壳和生长,并可自然分解或者通过微生物迅速降解。本文通过检验茶皂素复合清塘剂对常见鱼虾的毒杀效能,来验证茶皂素复合清塘剂是否是一种理想的环境友好型清塘剂。本文通过将茶皂素与鱼藤酮、三氯异氰脲酸和溴氰菊酯进行不同比例组合获得4种复合清塘剂,分别以1.0、1.5、2.0、3.5 mg·L^(-1)绝对浓度的4种复合清塘剂处理了鲫鱼、雄鱼和草鱼,用10.0、20.0、30.0、40.0 mg·L^(-1)绝对浓度的4种复合清塘剂处理了基围虾和中国对虾。结果显示:相同浓度的4种复合清塘剂对各试验用鱼的毒杀能力与试验时间成正比;当复合清塘剂的浓度在1.0~3.5 mg·L^(-1)时,各类鱼存活率依次是鲫鱼<草鱼<雄鱼,而对虾基本无毒杀作用;不同浓度的4种复合清塘剂对各试验用鱼的毒杀能力随着复合清塘剂浓度增大而增强;当复合清塘剂的浓度在1.0~3.5 mg·L^(-1)时,1.5 mg·L^(-1)复合清塘剂在36 h对各类鱼的毒杀效能最强;2.0mg·L^(-1)复合清塘剂在24 h对各类鱼的毒杀效能最强;3.5 mg·L^(-1)复合清塘剂在8 h对各类鱼的毒杀效能最强。本文所涉及的复合茶皂素清塘剂可作为虾蟹养殖中固有鱼类清理产品的优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粕 茶皂素 溶血作用 虾蟹养殖业 清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研究锌对硬头鳟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姚再旺 《水产科技情报》 1984年第1期26-26,共1页
重金属如锌、钴、铜、镍能溶解几种动物的红血球,且每种金属对试验动物的溶血作用,则具有种的特异性。其中锌对硬头鳟的红血球影响最大。据日本儿玉正昭的研究结果:硬头鳟在锌中毒后期,部分鳃上皮细胞脱落。
关键词 急性毒性 锌中毒 上皮细胞 溶血作用 研究结果 后期 硬头鳟 动物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