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盐岩储层溶蚀孔测井评价技术再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向东 王家复 +2 位作者 赵元良 郭清滨 刘长新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55-257,共3页
模型约束法评价碳酸盐岩储层是利用声 -电成像测井的信息 ,经深侧向刻度后可以反映碳酸岩盐储层的基本特征。以深侧向值在溶孔发育段有明显的低值趋势 ,将其值域变化范围作为重建曲线的首选目标 ;溶蚀段的充填物可由自然伽马计算出的泥... 模型约束法评价碳酸盐岩储层是利用声 -电成像测井的信息 ,经深侧向刻度后可以反映碳酸岩盐储层的基本特征。以深侧向值在溶孔发育段有明显的低值趋势 ,将其值域变化范围作为重建曲线的首选目标 ;溶蚀段的充填物可由自然伽马计算出的泥质含量来约束 ;同相带溶蚀段的孔隙约束条件为常规的孔隙度测井及其所计算出的孔隙度值。模型约束法的难点是对模型优化过程的控制和约束。实践证明 ,这种方法简便、快捷 ,其计算的溶蚀孔隙度值可用于定性评价储层。重建的基质电阻率与深侧向的差值将是今后有效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方法研究的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碳酸盐岩 溶蚀孔 基质 双侧向 模型约束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干凹陷砂砾岩体溶蚀孔隙储层测井解释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风玲 翟芳芳 +1 位作者 任杰 陈彬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00-304,共5页
查干凹陷下白垩系巴二段是一套近物源、多物源沉积扇体,储层岩屑和长石含量高,非均质性强,物性差,孔隙度和渗透率均较低。受溶蚀作用的影响,储层溶蚀孔隙发育,孔隙结构变化大,声波测井反映孔隙度的能力明显降低,三孔隙度测井曲线响应特... 查干凹陷下白垩系巴二段是一套近物源、多物源沉积扇体,储层岩屑和长石含量高,非均质性强,物性差,孔隙度和渗透率均较低。受溶蚀作用的影响,储层溶蚀孔隙发育,孔隙结构变化大,声波测井反映孔隙度的能力明显降低,三孔隙度测井曲线响应特征进一步复杂化,大大降低了储层的识别能力和油层的解释精度。针对该区溶蚀孔隙发育的砂砾岩体油藏,在岩心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溶蚀孔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研究,建立测井响应特征模式,形成一套定性识别和定量评价溶蚀孔隙储层的测井评价方法,提高了溶蚀孔隙储层的识别能力,实际资料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评价 溶蚀孔储层 常规测井 核磁共振测井 识别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矿物溶蚀对页岩孔隙的改造作用及其意义——以川东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梁运培 陈强 +1 位作者 廖志伟 林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3-101,共9页
碳酸盐矿物与页岩气储层的孔隙结构密切相关,探讨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有助于深化对页岩岩石学定量表征与微米/纳米尺度孔隙改造等的认识。为此选取四川盆地东部彭水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开展了稀盐酸—页岩酸岩反应实验;综合利用场... 碳酸盐矿物与页岩气储层的孔隙结构密切相关,探讨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有助于深化对页岩岩石学定量表征与微米/纳米尺度孔隙改造等的认识。为此选取四川盆地东部彭水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开展了稀盐酸—页岩酸岩反应实验;综合利用场发射电镜、微CT以及低压氮气吸附方法,表征溶蚀前后孔隙结构;研究碳酸盐矿物对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进而探讨溶蚀孔的地质、工程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常温下酸岩反应120 h,碳酸盐矿物完全溶蚀而其他矿物则无明显变化;②碳酸盐矿物完全溶蚀后,出现大量孔径介于3.9~62.5μm的溶蚀孔,溶蚀孔总体积分数占比为6.8%,与样品酸溶率数值6.9%接近,同时纳米孔的形态、体积、孔径、表面积等参数未发生明显的变化;③碳酸盐矿物完全酸溶后仅产生微米孔,而在纳米尺度未表现出增孔、扩孔现象,表明碳酸盐晶粒处于微米尺度。结论认为,基于微米级溶蚀孔的图像统计参数,可以有效反演碳酸盐矿物的微观分布、形貌、数量、粒径等特征参数,为页岩岩石学定量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同时该溶蚀孔协同水力压裂缝网,有助于加速页岩气的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矿物 改造作用 页岩储集层 隙结构 酸岩反应 溶蚀孔 四川盆地东部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储集层长石溶蚀增孔的物理模拟与定量计算 被引量:13
4
作者 高志勇 冯佳睿 +3 位作者 崔京钢 王晓琦 周川闽 石雨昕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9-369,共11页
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深层储集层为例,开展成岩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定量计算巴什基奇克组砂岩在早期长期浅埋—后期快速深埋地质过程下,长石骨架颗粒的溶蚀率及溶蚀增孔量。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大面积扫描... 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深层储集层为例,开展成岩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定量计算巴什基奇克组砂岩在早期长期浅埋—后期快速深埋地质过程下,长石骨架颗粒的溶蚀率及溶蚀增孔量。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大面积扫描分析技术,定量计算大北、克深地区实际岩心样品中长石骨架颗粒的溶蚀度及溶蚀增孔量值,实验数值与实际岩心数值相互校验,由此建立了陆相深层较高长石骨架颗粒含量储集层中长石溶蚀增孔量的演化过程模型。定量计算出克深地区长石在早期长期浅埋—后期快速深埋地质过程下,最大溶蚀增孔量为0.86%~2.05%,模拟的埋深超过7 000 m砂岩的长石溶蚀增孔量值稍稍偏大,校准后绝对误差值为0.23%。大北地区次生溶蚀孔隙的贡献者主要是方解石,长石次之,定量计算出该地区长石最大溶蚀增孔量为0.62%~1.48%,模拟埋深超过7 000 m砂岩中长石溶蚀增孔量值稍稍偏大,校准后绝对误差值为0.15%。造成误差的原因有二:(1)模拟实验代表了深层储集层的均一、理想状态;(2)实际地质情况下深层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强,不同地区溶蚀作用强弱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深层储集层 长石 成岩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二叠系下乌尔禾组沸石成因及溶蚀机制 被引量:22
5
作者 雷海艳 樊顺 +4 位作者 鲜本忠 孟颖 杨红霞 晏奇 齐婧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112,共11页
为研究玛湖凹陷二叠系下乌尔禾组沸石成因及溶蚀机制,开展了岩石薄片鉴定、荧光分析、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分析、能谱分析和包裹体测试。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沸石族矿物以浊沸石为主,片沸石次之,偶见方沸石、斜发沸石和辉... 为研究玛湖凹陷二叠系下乌尔禾组沸石成因及溶蚀机制,开展了岩石薄片鉴定、荧光分析、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分析、能谱分析和包裹体测试。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沸石族矿物以浊沸石为主,片沸石次之,偶见方沸石、斜发沸石和辉沸石,沸石既有高温成因类型,也有低温成因类型。②沸石成因主要包括2类:早成岩期以火山物质蚀变为主,该类沸石胶结的岩心多疏松易散;晚成岩期以孔隙水结晶为主,岩心多致密。片沸石、方沸石、斜发沸石和辉沸石成因以凝灰质的蚀变为主,浊沸石成因既有凝灰质蚀变,又包括孔隙水结晶成因。③平面上,沸石类型及含量分布特征受控于沉积相带,溶蚀差异则受控于有机酸的供给。浊沸石多发育于扇三角洲前缘厚层粗粒砂砾岩中,片沸石多发育于扇三角洲平原前端富含凝灰质砾岩中。在接近深水区烃源岩发育区的三角洲前缘部位或裂缝发育带附近的砂砾岩储层中,浊沸石溶蚀程度高,优质储层发育。该研究成果对含沸石族储层研究和玛湖凹陷二叠系下乌尔禾组油气勘探均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族矿物 溶蚀孔 凝灰质 隙水结晶 下乌尔禾组 玛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致密气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6
作者 杨杰 张文萍 +2 位作者 丁朝龙 石存英 马云海 《岩性油气藏》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8,共12页
为了明确川中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须二段)致密气优质储层特征、成因及分布特征,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核磁共振、高压压汞试验和CT测试等资料,明确了储层质量的主控因素,优选多种宏观和微观参数,通过Q型聚类对储层进行了定... 为了明确川中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须二段)致密气优质储层特征、成因及分布特征,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核磁共振、高压压汞试验和CT测试等资料,明确了储层质量的主控因素,优选多种宏观和微观参数,通过Q型聚类对储层进行了定量划分,并对各类别储层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川中三叠系须二段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平均孔隙度和平均渗透率分别为6.58%和0.21 mD,为特低孔—低孔、低渗致密气储层;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其次为粒间溶孔和裂缝,孔隙和喉道半径分别为1.31~55.00μm和0.05~1.04μm,为微米孔隙和微米-亚微米喉道组合。②研究区沉积作用控制了岩石粒度和泥质含量,是决定初始孔隙度形成和后期演化的基础条件;强烈的机械压实和胶结作用分别破坏了14.6%~20.1%和9.8%~15.1%的原始孔隙,是造成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次生溶蚀、绿泥石包膜等建设性成岩作用形成了次生溶孔且对原生孔隙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挤压破裂形成的裂缝进一步扩大了次生溶蚀范围,是将致密砂岩改造成优质储层的关键。③研究区须二段储层可分为4类,不同类型储层的物性和微观结构差异较大,Ⅰ,Ⅱ类储层物性好、试气产能高,是主要的“甜点”储层和有利开发目标,主要分布于区域中部H1,H3井区和东部H125井区,纵向上集中在须二上亚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储层 沉积作用 压实作用 胶结作用 次生溶蚀孔 分选性 Q型聚类 须二段 三叠系 川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基性火山岩孔缝储集体形成控制因素——以准噶尔盆地金龙区块石炭系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孔垂显 陈轩 +4 位作者 秦军 卢志远 高阳 申波 陈爱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8-566,共9页
以金龙区块石炭系中基性火山岩为例,综合岩心、薄片、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分析火山岩储集空间特征及形成过程:(1)火山喷发间隙期,火山旋回上部斜长石等矿物向方沸石、绿泥石蚀变,形成不稳定层;(2)石炭纪晚期构造运动造成断裂-裂... 以金龙区块石炭系中基性火山岩为例,综合岩心、薄片、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分析火山岩储集空间特征及形成过程:(1)火山喷发间隙期,火山旋回上部斜长石等矿物向方沸石、绿泥石蚀变,形成不稳定层;(2)石炭纪晚期构造运动造成断裂-裂缝发育及不整合面的形成,大气水沿着断裂-裂缝及旋回顶部不稳定层发生纵向及横向溶蚀,形成孔缝储集体雏形;(3)侏罗纪末期构造挤压再次形成断裂-裂缝,孔缝储集体被分割,储集空间基本定型。在断裂裂缝、古地貌及火山旋回界面控制下,孔缝储集体纵向上表现出分带性,横向上表现为古地貌高地储层厚、古斜坡储层薄的透镜状特征,整体表现出由裂缝、溶蚀孔及溶蚀缝构成的"多层楼式"复杂储集体。形成的孔缝型火山岩储层地质模型对火山岩储层预测及油气勘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溶蚀孔 火山旋回 中-基性火山岩 石炭系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复杂基岩气藏储层参数测井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审琴 段生盛 +2 位作者 魏国 李亚峰 吕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2-58,共7页
火成岩、变质岩气藏的测井综合评价面临的挑战有岩性的划分、有效储层的确定、裂缝孔隙度及溶蚀孔的计算、流体性质的识别等。为此,综合岩心、元素俘获谱、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等资料,划分了柴达木盆地东坪基岩气藏的岩性:研究区北部区块... 火成岩、变质岩气藏的测井综合评价面临的挑战有岩性的划分、有效储层的确定、裂缝孔隙度及溶蚀孔的计算、流体性质的识别等。为此,综合岩心、元素俘获谱、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等资料,划分了柴达木盆地东坪基岩气藏的岩性:研究区北部区块主要为酸性侵入岩,并夹有薄层的中基性岩脉;南部区块则以花岗片麻岩、斜长片麻岩和钙质片麻岩为主,岩性与物性无明确的关系。在岩性识别的基础上,将核磁测井、高分辨率电成像测井与常规测井相结合,建立了基岩的孔隙度计算公式,分别求取了总孔隙度、裂缝孔隙度及溶蚀孔隙度。最后,采用双孔介质裂缝储层饱和度模型计算了含气饱和度,并在多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试气、试采等资料分析了该基岩气藏的成藏特征。结论认为,研究区为底水块状气藏,北部区块气柱高度相对低,南部区块的气柱高度超过350m。该认识已被后续新钻井的测试所证实,所形成的一整套测井综合评价方法为类似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气藏 基岩 裂缝 溶蚀孔 侵入岩 变质岩 测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尖北地区裂缝性基岩气藏储层特征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更新 王建功 +5 位作者 杜斌山 刘应如 李艳丽 杨会洁 李志明 俞晓峰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47,共12页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尖顶山地区基岩的储层特征,综合利用岩心、岩石薄片、压汞曲线、工业CT、扫描电镜、测井等资料,系统开展了岩石学、矿物学、储集空间类型、裂缝发育特征以及含气控制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尖北基...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尖顶山地区基岩的储层特征,综合利用岩心、岩石薄片、压汞曲线、工业CT、扫描电镜、测井等资料,系统开展了岩石学、矿物学、储集空间类型、裂缝发育特征以及含气控制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尖北基岩以块状杂色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包括风化淋滤溶蚀孔、基质微孔、裂缝及缝内溶孔。②基岩裂缝可分为2种类型,一类为2期成因的构造缝,另一类为成岩解理缝,二者均受基底断裂控制。③基岩风化淋滤带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包括风化淋滤形成的溶蚀孔和裂缝,大孔喉和小孔喉均发育,以小孔喉为主,连通孔径多为1~5μm。距基岩顶的距离决定了储层质量的好坏。④裂缝溶蚀带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包括裂缝和缝内溶孔,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活动程度控制了储层质量。该研究成果对基岩风化壳的油气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岩 裂缝 溶蚀孔 基岩气藏 尖北地区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和长兴组测井解释方法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力 孙耀庭 陈建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8-511,共4页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和长兴组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溶蚀孔(洞)发育、局部裂缝发育、储层孔隙结构比较复杂、非均质性比较强的特点。钻井取心资料表明,岩石中白云石质量分数与溶蚀孔(洞)的发育具有密切关系,以鲕粒白云岩和残余鲕粒白云岩为最优...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和长兴组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溶蚀孔(洞)发育、局部裂缝发育、储层孔隙结构比较复杂、非均质性比较强的特点。钻井取心资料表明,岩石中白云石质量分数与溶蚀孔(洞)的发育具有密切关系,以鲕粒白云岩和残余鲕粒白云岩为最优。从储层孔隙结构入手,利用岩电关系研究成果优化测井解释模型,提高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等参数的计算精度;针对普光气田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孔渗关系变化多样的特点,以常规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岩心分析数据、微电阻率成像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及试气投产资料,给出储层和气层综合解释标准,有效地解决了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和长兴组碳酸盐岩复杂孔隙结构储层的测井数据处理和综合解释问题,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良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溶蚀孔(洞) 储层划分 测井解释 普光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煤岩储层渗流能力的氧化液处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康毅力 涂莹谦 +2 位作者 游利军 李相臣 皇凡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1-69,共9页
煤岩储层物理增产难,利用强氧化剂的氧化作用改造煤岩储层可以提高煤层气采收率,但目前基于煤层气领域的氧化研究却相对较少,系统评价氧化作用对煤岩储层渗流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则更为鲜见。为此,选取新疆托克逊黑山矿区侏罗系西山窑组... 煤岩储层物理增产难,利用强氧化剂的氧化作用改造煤岩储层可以提高煤层气采收率,但目前基于煤层气领域的氧化研究却相对较少,系统评价氧化作用对煤岩储层渗流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则更为鲜见。为此,选取新疆托克逊黑山矿区侏罗系西山窑组煤样,分别开展了柱状煤样和粉状煤样与过氧化氢作用实验,测试了柱状煤样渗透率、粉状煤样溶蚀率和浸泡液性能参数等,并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及润湿角测量等手段,分析煤岩与过氧化氢的反应机制和改善煤岩渗流能力的机理,进而对比氧化作用与酸化作用的改造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煤岩氧化后渗透率明显提高,为初始渗透率的1.4~3.2倍;(2)氧化后煤岩产生大量微裂隙和溶蚀孔,可显著改善孔隙连通性,煤岩表面缔合态羟基和羧基增多,表面水湿性变弱;(3)有机质、黄铁矿等组分易被氧化消耗,同时产生的H+、小分子脂肪酸等又进一步溶蚀无机矿物组分;(4)氧化作用兼具酸化作用溶解无机矿物的优势,产生煤粉程度较弱、可控。结论认为,强氧化剂作用于煤岩储层具有成为一种新的煤岩储层增产改造技术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氧化作用 渗透率 隙连通性 酸化作用 微裂隙和溶蚀孔 解无机矿物 煤岩储层增产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富县探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储层特征及气层改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桂雄 孙明莉 +1 位作者 黄宏伟 杨平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3期26-28,共3页
陕北富县探区下古生界马家沟组沉积了一套以蒸发潮坪相为主的白云岩、含膏云岩等碳酸盐岩沉积物。据区内钻探的4口古生界探井分析,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溶蚀孔洞、裂缝不够发育,且大部分被方解石和泥质所充填,导致储层的基质孔隙度和渗透率... 陕北富县探区下古生界马家沟组沉积了一套以蒸发潮坪相为主的白云岩、含膏云岩等碳酸盐岩沉积物。据区内钻探的4口古生界探井分析,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溶蚀孔洞、裂缝不够发育,且大部分被方解石和泥质所充填,导致储层的基质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属Ⅲ类储层。通过对该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的分析,在富古1、富古2井选择了多级注入酸压一闭合酸化气层改造工艺技术,施工取得了圆满成功,有效地改变了储层的渗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富县探区 奥陶系 马家沟组 储层特征 气层 改造 技术研究 天燃气藏 碳酸盐岩储层 溶蚀孔 多级注入酸压-闭合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西区块地震反演及储层预测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素琴 杨玉杰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4-311,212,共8页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西区块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埋藏深度大,非均质性强,岩体孔缝洞发育,但规模总体较小,井-震响应关系复杂,"串珠"状反射不明显,储层预测难度大。在地震反射特征和岩石物理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地质、地震...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西区块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埋藏深度大,非均质性强,岩体孔缝洞发育,但规模总体较小,井-震响应关系复杂,"串珠"状反射不明显,储层预测难度大。在地震反射特征和岩石物理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地质、地震和测井等资料,进行研究区奥陶系储层地震波阻抗反演,在有利区寻找低阻抗对应的缝洞发育线索,识别以蜂窝状密集分布但不足以形成"串珠"反射的小尺度、非规则溶蚀孔缝洞,结合敏感地震属性的综合分析,预测顺西区块奥陶系有利储集体的分布规律,为优选勘探目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溶蚀孔缝洞 波阻抗反演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津洼陷沙三上亚段白云岩成藏条件及含油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建飞 邓美寅 张金亮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5期24-26,34,共4页
在利津洼陷沙三上亚段白云岩储层展布特征及成因等分析基础上,结合各种分析化验、试油试采资料对白云岩油藏的成藏条件及含油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套白云岩储层性能良好,主要储集空间为成岩后生变化(溶蚀作用和构造应力作... 在利津洼陷沙三上亚段白云岩储层展布特征及成因等分析基础上,结合各种分析化验、试油试采资料对白云岩油藏的成藏条件及含油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套白云岩储层性能良好,主要储集空间为成岩后生变化(溶蚀作用和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构造缝,该白云岩油藏具夹层式和互层式2种生储盖组合方式,多为短期高产的裂缝型层状油气藏。研究结果对下一步勘探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毛细管浓缩 渗透回流 溶蚀孔 构造缝 成藏条件 含油特征 利津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异常低压成因定量分析 被引量:31
15
作者 李士祥 施泽进 +4 位作者 刘显阳 杨时雨 邓秀芹 刘广林 李继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8-533,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具有明显的异常低压特征,根据其低压分布特征,从构造抬升、温度降低、溶蚀增孔作用等方面定量剖析了异常低压的成因机制。中生界地层压力演化主要经历了晚三叠世到早白垩世期间的压力增大并达到最大阶段,以及早白...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具有明显的异常低压特征,根据其低压分布特征,从构造抬升、温度降低、溶蚀增孔作用等方面定量剖析了异常低压的成因机制。中生界地层压力演化主要经历了晚三叠世到早白垩世期间的压力增大并达到最大阶段,以及早白垩世末以来的压力降低直至现今的异常低压阶段。早白垩世末以来,构造抬升引起的孔隙反弹、地层温度降低和溶蚀增孔作用共同造成的压力降低幅度达20-25MPa,降低比例达54%-77%,这3者的共同作用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地层压力降低的主要原因,其中温度降低是影响压力降低的最主要因素。上述3因素与其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地层压力逐渐降低,最终形成了现今地层压力为10~18MPa的异常低压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低压 构造抬升 地层温度降低 作用 延长组 中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深层基岩气藏储集空间再认识与成储潜力区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江涛 付锁堂 +4 位作者 王任一 刘应如 王海成 奧文博 马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0-96,共7页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深层基岩气藏的发现,拓展了该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新领域,自发现以来,一直都认为该类气藏的储集空间是由发育良好的基质孔隙和裂缝双重介质构成的,然而气藏开发的实践却与该认识出现了矛盾。为了深化对该类基岩气...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深层基岩气藏的发现,拓展了该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新领域,自发现以来,一直都认为该类气藏的储集空间是由发育良好的基质孔隙和裂缝双重介质构成的,然而气藏开发的实践却与该认识出现了矛盾。为了深化对该类基岩气藏储集空间及成储主控因素的认识,对基岩的溶蚀増孔特性和受力成缝特性开展了调研,然后基于东坪1、尖探1区块基岩岩心、铸体薄片等资料,分析阿尔金山前深层基岩气藏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进而得出该区域基岩有利目标储集体形成的主控因素,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深化了相关地质认识。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域基岩气藏岩性为钙碱性火成岩和片麻类区域变质岩,基质孔不发育,并且其发育程度主要受断裂的控制,有效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为构造裂缝与溶蚀缝;(2)有利目标储集体形成的主控因素主要包括岩性的影响、构造作用、风化作用及岩脉侵入,并且基本遵循“优势岩性—应力主导—高点富集”三元共控成储的规律;(3)成储潜力区包括构造应力集中的张扭区、侵入体岩性界面接触带、挤隆抬升的风化带、剥蚀区近围坡积带及假整合或不整合界面5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阿尔金山前深层 基岩气藏 储集空间 受力成缝 主控因素 目标储集体 成储潜力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东低凸起南段中生界火山岩潜山优质储层形成控制因素及综合预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胜兵 刘丽芳 +4 位作者 陈少平 李楠 沈朴 郝婧 耿名扬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35,共10页
为厘清低勘探程度区火山岩潜山优质储层的分布特征,借鉴陆上成熟探区火山岩储层发育模式,综合分析了火山岩储层控制因素,探索了一套“岩相-裂缝-溶蚀孔缝”三因素火山岩储层预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渤东低凸起南段火山岩潜山优质储层进... 为厘清低勘探程度区火山岩潜山优质储层的分布特征,借鉴陆上成熟探区火山岩储层发育模式,综合分析了火山岩储层控制因素,探索了一套“岩相-裂缝-溶蚀孔缝”三因素火山岩储层预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渤东低凸起南段火山岩潜山优质储层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裂隙式和中心式两种火山喷发模式,火山口主要位于研究区西侧,向东逐渐由近火山口相转变为远火山口相,火山岩原生孔、缝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侧;构造裂缝的分布则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靠近大断层位置裂缝密度较大;风化淋滤作用则表现为西强东弱的特点,研究区西侧次生溶蚀孔缝更为发育。“岩相-裂缝-溶蚀孔缝”三因素地质预测结果与地球物理属性预测结果一致,火山岩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侧。这种地质与地球物理综合预测方法为低勘探程度区火山岩优质储层预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东低凸起南段 中生界 火山岩潜山 形成控制因素 储层预测 火山岩岩相 构造裂缝 溶蚀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32井区石炭系储层酸压裂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效领 丁士辉 +1 位作者 欧清银 秋英淑 《油气井测试》 2012年第5期52-54,77-78,共3页
新疆油田北32井区石炭系储藏属于低渗、微细喉道、火山岩油藏,储集空间主要为发生在充填于气孔中方解石上的溶蚀孔隙和微裂缝,各溶蚀孔隙连通性差,常规的压裂改造措施效果不明显。在分析了北32井石炭系储层地储集空间、物性、岩性和以... 新疆油田北32井区石炭系储藏属于低渗、微细喉道、火山岩油藏,储集空间主要为发生在充填于气孔中方解石上的溶蚀孔隙和微裂缝,各溶蚀孔隙连通性差,常规的压裂改造措施效果不明显。在分析了北32井石炭系储层地储集空间、物性、岩性和以往压裂改造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多级注入酸压闭合酸化技术、胶凝酸液体系及配套的优化设计技术为基础的酸压裂改造技术,现场应用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为北32井区石炭系储藏高效开发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 火山岩 溶蚀孔 微裂缝 方解石充填 多级注入酸压 胶凝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录井快速识别储集岩与烃源岩的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怀军 李秀彬 +3 位作者 翟亚杰 曾杰 张小虎 戴敏 《录井工程》 2021年第1期44-50,共7页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属于典型源储共生的非常规油气藏,储集岩与烃源岩共生,常规录井过程中对储集岩及烃源岩识别约束条件较多。地化录井作为录井技术的一种特殊手段,在储集岩评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二...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属于典型源储共生的非常规油气藏,储集岩与烃源岩共生,常规录井过程中对储集岩及烃源岩识别约束条件较多。地化录井作为录井技术的一种特殊手段,在储集岩评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二叠系芦草沟组资料重新认识,利用完井试油结论进行验证,利用岩石热解色谱技术、岩石热解-气相色谱技术、三维定量荧光技术、核磁共振技术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二叠系芦草沟组地化录井技术评价标准,在储集岩与烃源岩的识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依照储集岩与烃源岩评价标准,共提出试油井段7层,其中6层结论准确,解释符合率85.7%,为区域勘探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提升了录井技术在本区块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白云石化 岩石热解色谱 岩石热解-气相色谱 三维定量荧光 核磁共振 溶蚀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阻率成像在E3^2复杂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20
作者 林茂山 赵滨伟 +2 位作者 赵耀辉 董海 李俊艳 《石油仪器》 2007年第4期59-62,120,共4页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以分辨率高、携带地质信息量大和成像清晰直观等突出优势,在油田储层评价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通过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在尕斯库勒E23复杂储层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展示了该测井资料的独特优势...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以分辨率高、携带地质信息量大和成像清晰直观等突出优势,在油田储层评价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通过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在尕斯库勒E23复杂储层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展示了该测井资料的独特优势和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 岩性 裂缝 溶蚀孔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