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溶胶-凝胶法制备深度加氢脱芳烃催化剂NiO-MoO_3/SiO_2-Al_2O_3-TiO_2 被引量:7
1
作者 关媛 林西平 +2 位作者 邬国英 魏科年 宋友良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4-280,共7页
利用原位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不同SiO2含量及Ni/Mo摩尔比的负载型NiO-MoO3/SiO2-Al2O3-TiO2深度加氢脱芳烃催化剂。采用ICP、N2吸附-脱附等温线及XRD方法,表征催化剂的物化性质、结构特征;采用TPD、TPR手段,考察催化剂的酸强度以及活性组... 利用原位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不同SiO2含量及Ni/Mo摩尔比的负载型NiO-MoO3/SiO2-Al2O3-TiO2深度加氢脱芳烃催化剂。采用ICP、N2吸附-脱附等温线及XRD方法,表征催化剂的物化性质、结构特征;采用TPD、TPR手段,考察催化剂的酸强度以及活性组分Ni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在固定床加压连续微反装置上,以航空煤油为原料,进行深度加氢脱芳烃催化反应,考察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原位溶胶-凝胶法制备的Ni基负载型催化剂的操作工艺简单,且不改变原载体的表面结构特征,通过表面涂硅处理及改变SiO2含量,达到调节催化剂酸强度的目的;MoO3的加入能够增加Ni原子的活性位,减弱其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催化剂的总金属含量较高(30%)时,显示出良好的加氢脱芳烃性能及稳定性。航空煤油深度加氢脱芳烃产品油中总芳烃的质量分数小于0.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溶胶- 深度 程序升温附(TPD) 程序升温还原(T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原位溶胶-凝胶法制备的NiO-TiO_2/ZSM-5催化剂的喷气燃料加氢脱芳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林西平 邬国英 +1 位作者 魏科年 周永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10,共6页
研究了原位溶胶凝胶镀膜法制备NiOTiO2/ZSM5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和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iOTiO2/ZSM5催化剂克服了NiOTiO2SiO2催化剂对孔结构过分依赖的缺点,在喷气燃料加氢中显示出了很高的加氢脱芳性能。该催化剂加氢... 研究了原位溶胶凝胶镀膜法制备NiOTiO2/ZSM5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和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iOTiO2/ZSM5催化剂克服了NiOTiO2SiO2催化剂对孔结构过分依赖的缺点,在喷气燃料加氢中显示出了很高的加氢脱芳性能。该催化剂加氢脱芳反应适宜的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在380~400℃,Ni与Ti摩尔比为3.43~6.52,并且反应温度范围较宽,当压力大于1.2MPa,镍含量大于6.0%时,压力和空速的变化对催化剂加氢脱芳性能的影响不明显。在反应温度180℃、压力1.2MPa、LHSV2.0h-1、氢油体积比500∶1的条件下,该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脱芳烃活性和稳定性,产品中的芳烃含量低于100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溶胶- 分子筛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非负载Ni-Mo复合氧化物加氢脱氧催化剂 被引量:11
3
作者 段艳 王欣 +1 位作者 张舜光 侯凯湖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9-705,共7页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非负载型Ni-M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采用N2吸附-脱附、XRD、NH3-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乙酸和苯酚为探针分子考察了nMo/nNi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非负载型Ni-M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采用N2吸附-脱附、XRD、NH3-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乙酸和苯酚为探针分子考察了nMo/nNi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可制备较高比表面积的双介孔结构的Ni-M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剂组分主要以β-NiMoO4物相存在;在nMo/nNi为0~0.8时,催化剂的孔容、比表面积、中强酸强度及其加氢脱氧活性均随nMo/nNi的增加呈非单调的变化趋势。nMo/nNi为0.6时,催化剂的加氢脱氧活性最高,在0.3MPa、210℃条件下,苯酚的脱氧率达到99.9%;0.3MPa、270℃条件下,乙酸的脱氧率达到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Ni-Mo复合氧化物 非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体相型Mo-Ni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加氢脱硫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大龙 徐永卫 +1 位作者 李孟华 侯凯湖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73,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体相型Mo-Ni复合氧化物加氢脱硫催化剂,并对其进行XRD,BET,NH_3-TPD等表征,以二苯并噻吩质量分数2%的正辛烷溶液为原料,在连续固定床反应装置上对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进行评价,考察催化剂焙烧温度、溶胶凝胶过程...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体相型Mo-Ni复合氧化物加氢脱硫催化剂,并对其进行XRD,BET,NH_3-TPD等表征,以二苯并噻吩质量分数2%的正辛烷溶液为原料,在连续固定床反应装置上对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进行评价,考察催化剂焙烧温度、溶胶凝胶过程中溶液pH以及淀粉的加入量等对催化剂性质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0℃以上高温焙烧后的氧化态催化剂中主要存在α-NiMoO_4和β-NiMoO_4晶相,硫化态催化剂中则存在MoS_2和Ni_2S_3晶相;焙烧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氧化态催化剂形成α-NiMoO_4晶相,溶液碱性的增加则有利于形成β-NiMoO_4晶相,二者均导致催化剂的总酸量显著降低;淀粉的加入对氧化态催化剂的晶相影响很小,但有利于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性,适量淀粉的加入可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在焙烧温度为600℃、溶液pH为2和淀粉加入量为15g/mol的条件下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脱硫活性,在反应温度为260℃、反应压力为2.5MPa、体积空速为2h-1和氢油体积比为300的条件下,对于硫质量分数为3480μg/g的原料,加氢脱硫率高达98.3%,二苯并噻吩的反应以加氢脱硫路径占优势,加氢脱硫路径与氢解脱硫路径反应的比值约为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Mo-Ni复合氧化物 二苯并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锆复合载体负载Pt-Pd催化剂的制备及加氢脱芳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琳琳 王海彦 +2 位作者 马骏 魏民 施岩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78-382,共5页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锆(TiO2-ZrO2)复合氧化物载体,并用X射线衍射和N2吸附对样品进行表征。随着钛锆摩尔比的不同,复合载体具有不同的晶型结构,且实验证明对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的影响。在小型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上对TiO2-ZrO2复...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锆(TiO2-ZrO2)复合氧化物载体,并用X射线衍射和N2吸附对样品进行表征。随着钛锆摩尔比的不同,复合载体具有不同的晶型结构,且实验证明对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的影响。在小型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上对TiO2-ZrO2复合载体负载Pt-Pd催化剂上进行加氢脱芳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性能优异,有较强的抗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ZRO2 溶胶-凝胶法加氢脱芳 耐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Ni-SiO_2催化剂的表征与性能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迎新 未作君 +3 位作者 陈吉祥 张继炎 李新学 魏雄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80-784,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和硝酸镍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将硝酸镍分别溶于水和乙醇制得凝胶,分别经超临界干燥和常规干燥制备了-系列Ni-SiO2气凝胶和干凝胶催化剂,运用BET、XRD、TPR、IR、H2-TPD和活性评价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催化间... 以正硅酸乙酯和硝酸镍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将硝酸镍分别溶于水和乙醇制得凝胶,分别经超临界干燥和常规干燥制备了-系列Ni-SiO2气凝胶和干凝胶催化剂,运用BET、XRD、TPR、IR、H2-TPD和活性评价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催化间二硝基苯加氢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i-siO2气凝胶催化剂均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但由于金属镍烧结导致活性比表面积较小,加氢性能较差;以乙醇为溶剂制备的干凝胶催化剂的镍物种分散度较高,但镍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强,致使催化剂的还原度降低,活性组分利用率下降;以水为溶剂制备的干凝胶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比表面积,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超临界干燥 镍催化剂 间二硝基苯 间苯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Al2O3载体的制备方法对其负载的磷化镍催化剂加氢脱氮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鄢景森 王海彦 +1 位作者 张静茹 徐惠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09-1317,共9页
采用共沉淀法和原位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Al2O3复合载体,其负载的磷化镍催化剂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和H2原位还原法制备.通过N2吸附(BET)、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程序升温还原(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 采用共沉淀法和原位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Al2O3复合载体,其负载的磷化镍催化剂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和H2原位还原法制备.通过N2吸附(BET)、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程序升温还原(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表征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喹啉的加氢脱氮反应评价了催化剂的加氢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原位溶胶-凝胶法制成的复合载体基本保留了原有的γ-Al2O3的孔特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宽的孔分布,TiO2主要以表面富集的形式分散在管状的γ-Al2O3表面,其负载的磷化镍催化剂还原后所形成的活性相为Ni2P和Ni12P5;而共沉淀法制成的复合载体比表面积较小,孔径分布更加集中,TiO2趋于在块状的Al2O3表面均匀分散,其负载的磷化镍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可还原性,还原后所形成的活性相为Ni2P.不同的载体制备方法和不同的钛铝比对催化剂加氢脱氮性能影响较大,当n(Ti)/n(Al)=1/8时,共沉淀法载体负载的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加氢脱氮性能,在340℃,3 MPa,氢油体积比500,液时空速3 h-1的反应条件下,喹啉的脱氮率可以达到9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镍 二氧化钛 氧化铝 复合载体 共沉淀 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Cu/SiO_2催化剂的表征与性能 被引量:9
8
作者 贺黎明 陈晓春 +3 位作者 何海龙 马京生 王伟 郝玉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37-1343,共7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草酸二乙酯(DEO)加氢催化剂Cu/SiO_2,考察了氨水的pH对催化剂比表面积、物相组成、活性组分分散性和铜元素价态等的影响;用BET,FTIR,XRD,XPS,TPR,SEM,T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草酸二乙酯(DEO)加氢催化剂Cu/SiO_2,考察了氨水的pH对催化剂比表面积、物相组成、活性组分分散性和铜元素价态等的影响;用BET,FTIR,XRD,XPS,TPR,SEM,T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H较大时有利于催化剂中层状硅酸铜的形成,主要以无定形或微晶态形式存在;氨水pH为11.0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达458m^2/g,铜组分易从催化剂体相向表面迁移,层状硅酸铜在表面的分散性很好,易被还原成低价铜。对该催化剂在DEO加氢合成乙二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在温度220℃、压力2.0 MPa、H_2的气态空速6250h^(-1)、DEO的液态空速0.55h^(-1)、n(H_2):n(DEO)=70的条件下,DEO的转化率可达96.0%,乙二醇的选择性为8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铜/二氧化硅催化剂 层状硅酸铜 草酸二乙酯 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P/TiO_2-SiO_2-Al_2O_3的制备及加氢脱芳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姜旭 顾永和 +3 位作者 王海彦 魏民 白英芝 马骏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4-27,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及共浸渍法制备了TiO2-SiO2-Al2O3复合载体,并用共浸渍法制备负载型MoP/TiO2-SiO2-Al2O3催化剂。XRD结果表明,TiO2的晶相衍射峰呈锐钛矿,SiO2则大多以无定型态分散于γ-Al2O3晶体表面。通过原位还原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还... 采用溶胶—凝胶法及共浸渍法制备了TiO2-SiO2-Al2O3复合载体,并用共浸渍法制备负载型MoP/TiO2-SiO2-Al2O3催化剂。XRD结果表明,TiO2的晶相衍射峰呈锐钛矿,SiO2则大多以无定型态分散于γ-Al2O3晶体表面。通过原位还原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还原处理,在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钛硅铝物质的量比对催化剂的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在温度为360℃,压力为3MPa,液时空速为1h-1,氢油体积比为500∶1的反应条件下,n(Ti)∶n(Si)∶n(Al)为1∶1∶4,Mo负载量为20%时,MoP/TiO2-SiO2-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芳活性最高,达到65.6%。并且TiO2-SiO2-Al2O3三元复合载体比传统的γ-Al2O3和SiO2-Al2O3二元复合载体的活性分别提高了19.6%和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复合载体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多面体Co-Mn复合氧化物及其催化降解1,2,4-三氯苯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丰奇 王倩 +1 位作者 于洋 景志红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7年第1期7-12,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多面体(Co,Mn)3O4,并对其降解1,2,4-三氯苯(1,2,4-TrCB)的催化性质和机理进行研究。利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实验手段,研究了影响1,2,4-TrCB催化降解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175mg(Co,Mn)3O4与1.5μ...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多面体(Co,Mn)3O4,并对其降解1,2,4-三氯苯(1,2,4-TrCB)的催化性质和机理进行研究。利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实验手段,研究了影响1,2,4-TrCB催化降解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175mg(Co,Mn)3O4与1.5μL 1,2,4-TrCB在300℃下反应60min,1,2,4-TrCB的降解效率达到92%,1,2,4-TrCB在催化剂表面的降解机理主要是逐级加氢脱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纳米多面体(Co Mn)3O4 催化降解 1 2 4-三氯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P/ZrO_2-SiO_2-Al_2O_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剑 王海彦 白英芝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6,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rO2-SiO2-Al2O3复合载体,并用共浸渍法制备负载型MoP/ZrO2-SiO2-Al2O3催化剂,通过原位还原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还原处理后,在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上,以柴油为原料考察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结果表明,ZrO2、SiO2和Al...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rO2-SiO2-Al2O3复合载体,并用共浸渍法制备负载型MoP/ZrO2-SiO2-Al2O3催化剂,通过原位还原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还原处理后,在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上,以柴油为原料考察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结果表明,ZrO2、SiO2和Al2O3的摩尔比对催化剂的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当nZr/nSi/nAl为1/1/4时,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效果最好;助剂Ni的加入对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助剂Ni的质量分数为6%时,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脱硫率达97.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复合载体 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TiO_2-Al_2O_3催化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晓丽 段宏昌 +1 位作者 王海彦 魏民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7年第1期36-39,共4页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AlO3复合载体,研究了该复合载体负载NiMo制成的NiMo/TiO2-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反应。考察了温度、压力、体积空速和氢油体积比对二苯并噻吩(DBT)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的升高,DBT...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AlO3复合载体,研究了该复合载体负载NiMo制成的NiMo/TiO2-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反应。考察了温度、压力、体积空速和氢油体积比对二苯并噻吩(DBT)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的升高,DBT的转化率大大提高,温度在320~340℃时,对DBT的转化率影响最大,温度高于360℃后,再提高反应温度,对DBT转化率提升有限;氢压对DBT的转化率影响较小;随着空速的增大,DBT转化率随之减小;随氢油比的升高,DBT的转化率逐渐增加,但当氢油体积比高于550时,继续增加氢油比对脱硫率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溶胶- TiO2-Al2O3复合载体NiMo/TiO2-Al2O3催化剂二苯并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负载Co-Mo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加氢脱硫活性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韩艳敏 张舜光 +1 位作者 王欣 侯凯湖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6,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Mo超细复合氧化物,进而制得了非负载型Co-Mo催化剂;采用XRD、IR、BET、SEM等考察了n(Al):n(Co+Mo)、n(Mo):n(Co+Mo)和CA(柠檬酸)/(Co+Mo)的摩尔比对对应催化剂的表面形貌、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Mo超细复合氧化物,进而制得了非负载型Co-Mo催化剂;采用XRD、IR、BET、SEM等考察了n(Al):n(Co+Mo)、n(Mo):n(Co+Mo)和CA(柠檬酸)/(Co+Mo)的摩尔比对对应催化剂的表面形貌、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非负载催化剂以β-CoMoO_4物相为主,其晶粒度约为25~35 nm,仅含有L酸;n(Al):n(Co+Mo)、n(Mo):n(Co+Mo)和n(CA):n(Co+Mo)对催化剂的结构、酸类型均无显著影响,但对其比表面积和表面形貌则影响较大。当n(Al):n(Co+Mo)、n(Mo):n(Co+Mo)和n(CA):n(Co+Mo)分别为0.3,0.72和0.89时,制备的催化剂颗粒细小均匀,比表面积较大,其加氢脱硫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负载催化剂 FCC汽油 溶胶- 复合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MoO_3-ZrO_2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张维 张莹 +1 位作者 白英芝 王海彦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7-71,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MoO3-ZrO2复合氧化物,利用XRD、N2吸附-脱附及SEM对其进行表征,考察焙烧温度对其晶相结构、比表面积、孔径以及形貌特征的影响;以FCC汽油为原料,对MoO3-ZrO2经预硫化后制得的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MoO3-ZrO2复合氧化物,利用XRD、N2吸附-脱附及SEM对其进行表征,考察焙烧温度对其晶相结构、比表面积、孔径以及形貌特征的影响;以FCC汽油为原料,对MoO3-ZrO2经预硫化后制得的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550℃时,ZrO2表面出现蠕虫状结构;焙烧温度为650℃时,开始出现Zr(MoO4)2特征峰;焙烧温度为700℃时,ZrO2由四方相向单斜相转化;适当提高焙烧温度有助于MoO3-ZrO2复合氧化物平均孔径的增大以及得到较适合的比表面积,但过高的焙烧温度会使复合氧化物烧结断裂;经650℃焙烧得到的MoO3-Zr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脱硫活性,对FCC汽油的脱硫率可达7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MoO3-ZrO2 复合氧化物 介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的滴加次序对Zr-Al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耿艳花 陈伟东 +3 位作者 俎璐璐 闫淑芳 鞠红民 赵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293-295,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硝酸氧锆、异丙醇铝为前驱体,通过浸渍提拉法在氢化锆表面制备Zr-Al复合薄膜。借助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共聚焦显微镜(CLSM)、X射线衍射仪(XRD)等测试手段对复合薄膜的截面形貌、表面形貌、相结构等进行分...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硝酸氧锆、异丙醇铝为前驱体,通过浸渍提拉法在氢化锆表面制备Zr-Al复合薄膜。借助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共聚焦显微镜(CLSM)、X射线衍射仪(XRD)等测试手段对复合薄膜的截面形貌、表面形貌、相结构等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以勃姆石溶胶滴加草酸氧锆溶胶所形成的混合溶胶稳定性较好,在氢化锆表面所形成的Zr-Al复合薄膜更加均匀、连续、致密,复合薄膜的厚度约4μm。溶胶的滴加次序对复合薄膜的相组成没有显著影响,复合薄膜主要由C-Al Zr3和C-Zr O2组成。晶型稳定剂氧化铝的加入抑制了氧化锆的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化锆 次序 复合薄膜 晶型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脱硫催化剂复合载体TiO_2-Al_2O_3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晓丽 段宏昌 王海彦 《齐鲁石油化工》 2008年第4期265-269,共5页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A l2O3复合载体。用XRD、TEM、BET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以其为载体制成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结果表明:复合载体中TiO2和A l2O3分别以锐钛矿和γ-A l2O3晶型存在,TiO2为纳米粒子且均匀分布在A l2O3表...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A l2O3复合载体。用XRD、TEM、BET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以其为载体制成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结果表明:复合载体中TiO2和A l2O3分别以锐钛矿和γ-A l2O3晶型存在,TiO2为纳米粒子且均匀分布在A l2O3表面上。所制催化剂在氢分压2 MPa、空速3 h-1、氢油体积比450的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加氢脱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Al2O3复合载体 改进的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介孔硅铝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加氢脱硫性能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新民 吴杰 龚良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5,共4页
在常温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晶化法一步合成了纳米硅铝分子筛,采用XRD、BET、NH3-TPD和TEM等方法表征了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纳米硅铝分子筛具有类似MCM-41的六方结构和双介孔特性,晶粒粒径为10.6 nm,大孔孔径集中在30 nm左右,小孔孔... 在常温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晶化法一步合成了纳米硅铝分子筛,采用XRD、BET、NH3-TPD和TEM等方法表征了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纳米硅铝分子筛具有类似MCM-41的六方结构和双介孔特性,晶粒粒径为10.6 nm,大孔孔径集中在30 nm左右,小孔孔径集中在3-6 nm,比表面积为400 m2/g。用制得的纳米介孔硅铝分子筛负载30%(质量分数)的活性组分磷化钨(WP),在高压微反装置上用二苯并噻吩作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其加氢脱硫性能,与同负载量的常规载体催化剂相比,加氢脱硫率提高了12%。该催化剂表现出了较高的加氢脱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纳米介孔分子筛 表征 硫(HDS) 二苯并噻吩(D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剑锋 许珊 +1 位作者 王玫 刘飞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6年第5期371-374,共4页
分别采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水热法、共沉淀法制备出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催化剂,在10 m L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对所制备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对共沉淀法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溶胶-凝胶自燃烧法所制备催化剂仅... 分别采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水热法、共沉淀法制备出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催化剂,在10 m L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对所制备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对共沉淀法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溶胶-凝胶自燃烧法所制备催化剂仅含有尖晶石型铁酸锌相,而水热法和共沉淀法所制备催化剂具有尖晶石型铁酸锌和三氧化二铁2相混合结构,且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中2相的结晶度更高;溶胶-凝胶自燃烧法所制备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最差,其他2种方法所制备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相当;通过优化共沉淀法制备工艺条件,催化剂的丁二烯选择性、丁烯转化率、丁二烯收率依次可达到95.6%,88.3%,8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烯 氧化 丁二烯 铁酸盐尖晶石催化剂 共沉淀 水热 溶胶-自燃烧 丁烯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磷化钼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脱氮活性研究
19
作者 施岩 李剑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0年第2期91-95,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三元复合载体TiO2-ZrO2-SiO2并负载磷化钼,以其为载体原位还原制备出加氢脱氮催化剂MoP/TiO2-ZrO2-SiO2。以喹啉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三元复合载体TiO2-ZrO2-SiO2中Ti/Zr/Si的不同配比和还原条件对催化剂加氢脱氮...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三元复合载体TiO2-ZrO2-SiO2并负载磷化钼,以其为载体原位还原制备出加氢脱氮催化剂MoP/TiO2-ZrO2-SiO2。以喹啉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三元复合载体TiO2-ZrO2-SiO2中Ti/Zr/Si的不同配比和还原条件对催化剂加氢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Ti)/n(Zr)/n(Si)为6∶1∶10的复合载体其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最为理想,在升温速率为2℃/min,还原H2流速为60 mL/min,还原压力为0.5 MPa,还原终温为600℃的最佳还原条件下,其加氢脱氮率达97.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载体 磷化钼 催化剂 溶胶- 原位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硅基催化剂上偏三甲苯的加氢脱烷基反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夏延洋 卜天同 +6 位作者 王立成 朱万春 杨胥薇 包强 郝萌萌 程东东 王振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15-2220,共6页
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Ni/SiO_2催化剂,将其用于催化偏三甲苯(1,2,4-TMB)的加氢脱烷基反应.结果表明,在制备过程中,无水柠檬酸(CA)的加入量对催化剂的结构、表面性质、粒径及催化性能均有较大影响.催化剂表面L酸位上1... 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Ni/SiO_2催化剂,将其用于催化偏三甲苯(1,2,4-TMB)的加氢脱烷基反应.结果表明,在制备过程中,无水柠檬酸(CA)的加入量对催化剂的结构、表面性质、粒径及催化性能均有较大影响.催化剂表面L酸位上1,2,4-TMB几乎不发生歧化和异构化反应.镍硅体系催化剂上主要副反应为苯环加氢,通过调整还原镍的粒径可有效控制苯环加氢,从而提高了二甲苯(BTX)的选择性.在最佳反应条件下,10Ni/Si-2.0催化剂上1,2,4-TMB的转化率最高为29.4%,BTX的选择性为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催化剂 溶胶- 偏三甲苯 烷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