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8篇文章
< 1 2 1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胶-凝胶低温燃烧法制备Yb,Ho∶Gd_3Ga_5O_(12)纳米粉体 被引量:3
1
作者 姜丽霞 孙晶 +3 位作者 于文生 王媛 王盛男 姜慧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29-1332,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低温燃烧法制得了Yb,Ho∶GGG纳米粉体。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900℃煅烧得结晶良好的Yb,Ho∶GGG纯相。IR光谱分析发现900℃煅烧的样品在617 cm-1附近出现一系列GGG的晶格振动吸收峰。SEM观察发现Yb,Ho∶GGG纳米粉体粒径在2... 采用溶胶-凝胶低温燃烧法制得了Yb,Ho∶GGG纳米粉体。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900℃煅烧得结晶良好的Yb,Ho∶GGG纯相。IR光谱分析发现900℃煅烧的样品在617 cm-1附近出现一系列GGG的晶格振动吸收峰。SEM观察发现Yb,Ho∶GGG纳米粉体粒径在20 nm左右,粒度均匀,无团聚。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样品的最强发射峰位于1200 nm,是由Ho3+的5I6-5I8能级跃迁引起的荧光发射,且发现Yb3+-Ho3+间存在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 Ho∶GGG 纳米粉体 -低温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源和pH值对溶胶-凝胶法制备α-Al_(2)O_(3)粉体的影响
2
作者 高丽娜 韩兵强 +3 位作者 肖志兵 张锦化 魏佳炜 鄢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
本文以硫酸铝、硝酸铝和氨水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形貌规则的α-Al_(2)O_(3)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铝盐质量比和溶液的p... 本文以硫酸铝、硝酸铝和氨水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形貌规则的α-Al_(2)O_(3)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铝盐质量比和溶液的pH值对氧化铝粉体物相组成、形貌和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硝酸铝和硫酸铝的质量比可以改变α-Al_(2)O_(3)粉体的分散性和形貌。其中,硫酸根离子的加入使得氢氧化铝前驱体转变为勃姆石相,且制得的α-Al_(2)O_(3)粉体形貌规则。随着pH值的升高,前驱体物相由无定形氢氧化铝经勃姆石相转变为拜耳石相,且制得的α-Al_(2)O_(3)粉体团聚严重。当硝酸铝和硫酸铝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5%和25%,溶液pH值为7时,前驱体在1200℃下加热2 h,能够制得分散性良好、形貌规则的α-Al_(2)O_(3)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_(2)O_(3) 溶胶- 显微结构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锆阻氢涂层及其性能分析
3
作者 张静怡 吴建猛 +3 位作者 谢佳琦 何梦园 朱鹏 李松杰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95-199,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Q235基体上制备了氧化锆阻氢涂层,探究了前驱体浓度对氧化锆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锆醇摩尔比为1∶10时,涂层致密均匀,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及抗氧化性能,且阻氢性能最佳,稳态电流密度为12.36μA/cm^(-2),阻氢效...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Q235基体上制备了氧化锆阻氢涂层,探究了前驱体浓度对氧化锆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锆醇摩尔比为1∶10时,涂层致密均匀,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及抗氧化性能,且阻氢性能最佳,稳态电流密度为12.36μA/cm^(-2),阻氢效果为基体的2.6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阻氢 氢渗透 涂层 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溶胶-凝胶法LiNi_(1/3)Co_(1/3)Mn_(1/3)O_(2)三元电极材料的再生及电化学性能
4
作者 付元鹏 董宪姝 +1 位作者 马晓敏 樊玉萍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61-3569,共9页
废弃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的高效循环利用是缓解我国关键金属供需矛盾的关键。本文以废弃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浸出-溶胶-凝胶法制备LiNi_(1/3)Mn_(1/3)Co_(1/3)O_(2)三元电极材料前体,对基于电极材料的内部晶体结构和晶格... 废弃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的高效循环利用是缓解我国关键金属供需矛盾的关键。本文以废弃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浸出-溶胶-凝胶法制备LiNi_(1/3)Mn_(1/3)Co_(1/3)O_(2)三元电极材料前体,对基于电极材料的内部晶体结构和晶格形貌进行分析,并表征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850℃、CO_(2)无氧环境下煅烧6h后,所制得的电极材料颗粒球形度高、粒度分布均匀,其中-25μm粒级产率为96.76%。制得的材料具备完整的层状α-NaFeO_(2)型晶体结构,且阳离子混排程度较低、层状结构良好,材料内部呈现出晶格条纹清晰且结晶程度良好的晶体结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三元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可逆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首周放电容量达到157.5mAh/g,经160周循环周期后可逆容量仍保持为141.6mAh/g,保持率为87%,具备商品化电极材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溶胶- 电化学性能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Al_(2)O_(3)-SiO_(2)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皇帅 朱震庭 +3 位作者 杨子豪 陈哲 马毓 张航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l_(2)O_(3)-SiO_(2)气凝胶的多种工艺研究进展,深入分析气凝胶的干燥方法和Al、Si物质的量比对气凝胶在极端高温下热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复合材料中增强相的掺杂策略,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Al_(2)O_(3)-SiO_(2)气 高温热稳定性 溶胶- 高温相变 复合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氢还原工艺制备超细Cu-20W复合粉末及其烧结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光 李革民 +3 位作者 魏邦争 许荡 陈鹏起 程继贵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9,共8页
以偏钨酸铵和硝酸铜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氢还原制备了Cu-20%W(质量分数)超细粉末,经压制烧结获得Cu-20W复合材料。对粉体的形貌和粒度进行表征,并考察烧结温度对Cu-20W烧结体试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法结... 以偏钨酸铵和硝酸铜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氢还原制备了Cu-20%W(质量分数)超细粉末,经压制烧结获得Cu-20W复合材料。对粉体的形貌和粒度进行表征,并考察烧结温度对Cu-20W烧结体试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氢还原可制备出平均粒度小于100 nm的Cu-20W复合粉末;随烧结温度的升高,Cu-20W烧结体试样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提高。1080℃烧结所得试样的相对密度达97.20%,电导率(IACS)、热导率、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91.73%、351.52 W·m^(−1)·K^(−1)、HV 96.1和431.03 MPa;在100~400℃温度范围内,Cu-20W试样的热膨胀系数在14.871×10^(−6)~17.422×10^(−6)·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0W超细粉末 溶胶- 烧结性能 物理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改良人工林马尾松尺寸稳定性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晓玲 陈松武 +3 位作者 何林韩 黄海英 王浏浏 罗玉芬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
马尾松是广西地区重要的人工林资源之一,但其尺寸稳定性较差,极大地限制了其在木材工业中的使用。本研究选用基于SiO_(2)的溶胶-凝胶法对马尾松进行改良,探讨了浸渍时间对马尾松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 马尾松是广西地区重要的人工林资源之一,但其尺寸稳定性较差,极大地限制了其在木材工业中的使用。本研究选用基于SiO_(2)的溶胶-凝胶法对马尾松进行改良,探讨了浸渍时间对马尾松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揭示了溶胶-凝胶法对马尾松的改良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6 h溶胶浸渍处理的改性马尾松尺寸稳定性最好,相较于未处理的马尾松,浸渍6 h的改性马尾松的浸渍率为5%,60 h吸水质量增加率由34.7%降低至28.2%,60 h吸湿体积膨胀率由16.5%降低至11.1%,72 h抗老化性能由18.02的色差值降低为11.9。溶胶-凝胶法对马尾松尺寸稳定性的改善机理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通过形成玻璃层状及膨胀结构可以阻挡水分的进入;其二,通过氢键及化学键的形式与细胞壁进行结合,以起到永久的润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尺寸稳定性 溶胶- Si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碳化锆纳米粉体
8
作者 张皓 杨凡 +5 位作者 朱志杰 曹迪迪 杜泽羲 于美玲 赵林 王雪颖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7,共7页
以锆酸四丁酯为锆源,二苯甲酰甲烷为碳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先合成碳化锆前驱体,800℃预处理后,再通过高温烧成制备出高性能碳化锆纳米粉体。分别对碳化锆前驱体和纳米粉体进行红外光谱、粘度、X射线衍射、热重、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表征... 以锆酸四丁酯为锆源,二苯甲酰甲烷为碳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先合成碳化锆前驱体,800℃预处理后,再通过高温烧成制备出高性能碳化锆纳米粉体。分别对碳化锆前驱体和纳米粉体进行红外光谱、粘度、X射线衍射、热重、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表征和分析,研究了二苯甲酰甲烷和锆酸四丁酯摩尔比、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碳化锆前驱体和纳米粉体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二苯甲酰甲烷和锆酸四丁酯摩尔比为4.0∶1,1600℃保温1 h或1400℃保温2 h时,可以制备出高纯、粒径尺寸为30 nm的椭圆形碳化锆纳米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前驱体 纳米粉体 碳化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La掺杂TiO_(2)光催化剂及其可见光降解甲基橙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雪怡 王智远 +5 位作者 余伟 周冰鑫 徐榕 杨兴东 何辉超 贾碧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5,共5页
根据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制备TiO_(2)的优点和不足,本工作提出了一种高压辅助溶胶-凝胶法(简称HG法)可控地制备La掺杂TiO_(2)。通过该方法,可以高效制备锐钛矿相La掺杂TiO_(2),且制得样品纯度高,分散性好。通过控制La掺杂比例(0.05%、0.... 根据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制备TiO_(2)的优点和不足,本工作提出了一种高压辅助溶胶-凝胶法(简称HG法)可控地制备La掺杂TiO_(2)。通过该方法,可以高效制备锐钛矿相La掺杂TiO_(2),且制得样品纯度高,分散性好。通过控制La掺杂比例(0.05%、0.10%、0.15%、0.20%、0.25%,质量分数,下同),可以调控TiO_(2)禁带宽度变化(3.15~2.80 eV);其中,0.20%La掺杂TiO_(2)(0.20%La-TiO_(2))的禁带宽度可达2.80 eV。甲基橙(MO)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0.20%La-TiO_(2)的光催化活性优异,其在可见光照射下160 min内对MO的降解率可达92%,是本征TiO_(2)的38.30倍;·O_(2)-是驱动0.20%La-TiO_(2)光催化降解MO的主要活性物质。本工作提出的高压辅助溶胶-凝胶法可为制备高活性TiO_(2)基光催化剂提供有益的方法及条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活性 La掺杂TiO_(2) 锐钛矿相 高压辅助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催化材料Sr_2FeMoO_6的葡萄糖溶胶-凝胶法合成及甲烷催化燃烧性能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瑞生 包莫日根高娃 +1 位作者 徐娜 马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18-1424,共7页
采用葡萄糖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r2FeMoO6催化剂,研究了空气、氩气和H2/N23种焙烧气氛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运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BET)及磁性测量与甲烷催化燃烧活性评价等技... 采用葡萄糖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r2FeMoO6催化剂,研究了空气、氩气和H2/N23种焙烧气氛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运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BET)及磁性测量与甲烷催化燃烧活性评价等技术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XRD实验结果表明,H2/N2气氛下焙烧得到的样品是单相的双层钙钛矿结构氧化物Sr2FeMoO6,在氩气下焙烧的样品形成了主相为双层钙钛矿结构氧化物Sr2FeMoO6,同时伴有少量的SrMoO4相,但在空气下焙烧的样品中除了Sr2FeMoO6的衍射峰,还出现了强度很高的SrMoO4相的衍射峰。从TPR、FT-IR和磁性表征结果发现,不同的焙烧气氛所形成的样品程序升温还原图谱和红外光谱均有所差别,H2/N2气氛下合成的样品有较好的磁性,而氩气和空气下合成的样品的磁性几乎为零。对于H2/N2气氛下合成的单相Sr2FeMoO6样品的甲烷催化燃烧活性测试表明,甲烷燃烧起燃温度T10为475℃,完全转换温度T100为744℃,可见单相双层钙钛矿型结构化合物Sr2FeMoO6对甲烷催化燃烧也有很好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钙钛矿型催化剂 甲烷催化燃烧 葡萄糖 磁性 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锰锌铁氧体及其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洪立 张玉军 +3 位作者 于名讯 潘士兵 张宝芹 连军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65-1470,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锰锌铁氧体Mn0.3Zn0.7Fe2O4,确定了适用于锰锌铁氧体制备的工艺条件,并利用XRD、SEM、TG-DSC和网络分析仪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溶液pH值约为7.0,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1,煅烧温度为1050℃,煅烧...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锰锌铁氧体Mn0.3Zn0.7Fe2O4,确定了适用于锰锌铁氧体制备的工艺条件,并利用XRD、SEM、TG-DSC和网络分析仪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溶液pH值约为7.0,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1,煅烧温度为1050℃,煅烧时间为3 h时,所制得的Mn0.3Zn0.7Fe2O4铁氧体呈现单一的锰锌铁氧体相,颗粒尺寸约为160 nm,并且分布均匀。制得的Mn0.3Zn0.7Fe2O4铁氧体兼具介电损耗能力和磁损耗能力,并且在12.5~15 GHz频率范围内反射损耗均达到了-10 dB,表现出良好的微波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锌铁氧体 溶胶- 燃烧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Nd:Y_2O_3激光陶瓷纳米粉体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晶 李昌立 +3 位作者 于文生 耿爱芳 陆庆 刘景和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0-183,共4页
以Y2O3和Nd2O3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出Nd:Y2O3激光陶瓷纳米粉体。XRD测试结果表明粉体的最佳煅烧温度为1000℃,并且晶化完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粉体的粒度约为200nm,分布均匀。差热-热重分析表明,柠檬酸在447℃分解放... 以Y2O3和Nd2O3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出Nd:Y2O3激光陶瓷纳米粉体。XRD测试结果表明粉体的最佳煅烧温度为1000℃,并且晶化完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粉体的粒度约为200nm,分布均匀。差热-热重分析表明,柠檬酸在447℃分解放热,而晶型转变温度为590℃,荧光光谱测试表明粉体最强的荧光发射峰位于9421.646cm-1(即波长1061.4nm处),是Nd3+4F3/2-4I11/2谱相导致的荧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2O3 激光陶瓷 溶胶-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低温制备铁稳定钛酸铝粉体 被引量:7
13
作者 江伟辉 胡紫 +2 位作者 刘健敏 朱庆霞 冯果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65-469,共5页
本文以无水三氯化铝和四氯化钛为前驱体,以无水乙醇为氧供体,以铁粉、三氯化铁和乙醇铁为稳定剂,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铁稳定钛酸铝粉体。运用XRD、FT-IR和热膨胀仪等测试手段研究和探讨了铁稳定剂对低温合成钛酸铝的效果、稳定作... 本文以无水三氯化铝和四氯化钛为前驱体,以无水乙醇为氧供体,以铁粉、三氯化铁和乙醇铁为稳定剂,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铁稳定钛酸铝粉体。运用XRD、FT-IR和热膨胀仪等测试手段研究和探讨了铁稳定剂对低温合成钛酸铝的效果、稳定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引入铁粉既不能提高钛酸铝低温合成效果也不能改善其热稳定性;三氯化铁能促进钛酸铝的低温合成,但其稳定钛酸铝的效果也不明显;乙醇铁虽不利于低温合成钛酸铝,但却能够大大提高钛酸铝的抗热分解能力。乙醇铁能与前驱体混合液中形成的铝、钛醇盐形成异质缩聚键合,致使铁能进入钛酸铝晶格形成固溶体,从而提高其热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解溶胶- 钛酸铝 热分解 铁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Nd:GGG激光陶瓷粉体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晶 曾繁明 +3 位作者 李建立 万玉春 张亮 刘景和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35-938,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成功合成了Nd:GGG激光陶瓷粉体,讨论了溶胶-凝胶的转化,并对Nd:GGG粉体进行了XRD、TG-DTA、SEM及荧光光谱分析。XRD分析表明1000℃是Nd:GGG粉体合成的最佳温度,并且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粉体的粒径长大,SEM观察发现在1... 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成功合成了Nd:GGG激光陶瓷粉体,讨论了溶胶-凝胶的转化,并对Nd:GGG粉体进行了XRD、TG-DTA、SEM及荧光光谱分析。XRD分析表明1000℃是Nd:GGG粉体合成的最佳温度,并且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粉体的粒径长大,SEM观察发现在1000℃下粉体粒度均匀,平均粒径为100nm,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荧光发射的最强峰位于1061.54nm处,是Nd3+的4F3/24-I11/2谱相导致的荧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GGG 激光陶瓷粉体 溶胶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LiNi_(0.5)Co_(0.5)O_2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爱波 刘建睿 +1 位作者 李岚 黄卫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1-423,442,共4页
用柠檬酸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 iN i0.5Co0.5O2,并对材料进行了热分析、红外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 iN i0.5Co0.5O2干凝胶在空气中自蔓延燃烧,燃烧产物再于800℃烧结10 h,可避免因缺氧而导致杂相L i2... 用柠檬酸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 iN i0.5Co0.5O2,并对材料进行了热分析、红外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 iN i0.5Co0.5O2干凝胶在空气中自蔓延燃烧,燃烧产物再于800℃烧结10 h,可避免因缺氧而导致杂相L i2CO3、L i2N i8O10的产生,产物晶型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溶胶- 自蔓延燃烧 LiNi0.5Co0.5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高纯钛酸钡粉体的研究
16
作者 冯伦伟 刘艳 谢燕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6-61,共6页
钛酸钡在电子工业中应用广泛,被誉为“电子陶瓷工业的支柱”。针对传统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钡多使用有机溶剂和有机金属盐作为原料,存在原料成本高及三废排放等问题。该研究以贵州储量丰富的重晶石矿为原料,重晶石经碳热还原、热水浸取... 钛酸钡在电子工业中应用广泛,被誉为“电子陶瓷工业的支柱”。针对传统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钡多使用有机溶剂和有机金属盐作为原料,存在原料成本高及三废排放等问题。该研究以贵州储量丰富的重晶石矿为原料,重晶石经碳热还原、热水浸取、酸化结晶等步骤制得高纯硝酸钡;再以水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硝酸钡和无机钛盐为原料通过水解、陈化、蒸发、脱水、焙烧等步骤,制备得到高纯钛酸钡粉体。重点探究了溶胶-凝胶工艺条件对钛酸钡纯度及晶相的影响,获得以水为溶剂的溶胶-凝胶法高纯钛酸钡制备方法;在物料比n(硝酸钡)∶n(硝酸氧钛)∶n(柠檬酸)=1∶1.01∶2、焙烧温度为1100℃、焙烧时间为18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所得高纯钛酸钡粉体为四方晶相,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达99.85%,满足HG/T 3587—2009《电子工业用高纯钛酸钡》的要求,为重晶石的高价值利用提供了理论和可行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晶石 硝酸钡 溶胶- 钛酸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对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YAG粉体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小伍 张林 唐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72,共4页
以Y(NO3)3.6H2O、Al(NO3)3.9H2O和柠檬酸为原料,分别以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YAG粉体。借助FT-IR、XRD、SEM等分析仪器研究了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YAG粉体的过程,重点讨论了前躯体溶液不同溶剂对溶胶-凝胶燃... 以Y(NO3)3.6H2O、Al(NO3)3.9H2O和柠檬酸为原料,分别以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YAG粉体。借助FT-IR、XRD、SEM等分析仪器研究了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YAG粉体的过程,重点讨论了前躯体溶液不同溶剂对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过程及合成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对合成的YAG粉体的形貌和分散性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燃烧 YAG 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纳米BaTiO_3粉体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林彦 王铁军 +1 位作者 尹德成 沈毅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4-86,90,共4页
利用XRD,DTA,TGA,SEM,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Y2O3掺杂的BaTiO3粉体的方法,研究了溶液pH值、水含量、煅烧温度等因素对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600℃下2h合成单相的四方BaTiO3粉体,粉体的一次颗粒粒径... 利用XRD,DTA,TGA,SEM,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Y2O3掺杂的BaTiO3粉体的方法,研究了溶液pH值、水含量、煅烧温度等因素对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600℃下2h合成单相的四方BaTiO3粉体,粉体的一次颗粒粒径达3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盐 溶胶- BATIO3 氧化钇 陶瓷工业 合成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低温燃烧-溶胶凝胶合成Ce_(0.8)Sm_(0.2)O_(1.9)及烧结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燕萍 胡筱敏 孙旭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2-268,共7页
用甘氨酸作还原剂、硝酸盐作氧化剂,采用溶胶-凝胶与自蔓延低温燃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超细Ce0.8Sm0.2O1.9(SDC)固溶体,对所合成的粉体分别采用XRD、SEM和BET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600℃焙烧产物是具有较高相纯度的单一立方相萤石型... 用甘氨酸作还原剂、硝酸盐作氧化剂,采用溶胶-凝胶与自蔓延低温燃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超细Ce0.8Sm0.2O1.9(SDC)固溶体,对所合成的粉体分别采用XRD、SEM和BET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600℃焙烧产物是具有较高相纯度的单一立方相萤石型结构固溶体,根据XRD估算晶粒度为13~30nm。甘氨酸与金属硝酸盐(G/N)摩尔比对粉体的微观形貌和烧结性能有很大影响,当G/N摩尔比为2和3时,形成具有松散结构的粉体,该粉体具有很好的成型和烧结性能,将素坯在1400℃保温2h,得到的陶瓷烧结体平均晶粒尺寸为0.5μm,相对密度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低温燃烧合成 掺杂氧化铈 固溶体 甘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工艺对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的(Ni_(0.21)Zn_(0.58)Cu_(0.23))Fe_(1.95)O_4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严密 赵娣 胡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52-1854,1858,共4页
用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Ni0.21Zn0.58Cu0.23)Fe1.95O4铁氧体,研究了煅烧工艺对(Ni0.21Zn0.58Cu0.23)Fe1.95O4铁氧体品质因数及相关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30℃煅烧可以有效地降低不充分燃烧中出现的杂质相,促进烧结过程中的固... 用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Ni0.21Zn0.58Cu0.23)Fe1.95O4铁氧体,研究了煅烧工艺对(Ni0.21Zn0.58Cu0.23)Fe1.95O4铁氧体品质因数及相关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30℃煅烧可以有效地降低不充分燃烧中出现的杂质相,促进烧结过程中的固相反应,形成高密度和理想显微组织,提高磁性能。在1MHz频率下,煅烧样品的品质因数高达135,为未煅烧样品的4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体 溶胶- 自蔓延燃烧 煅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