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液燃烧合成法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欧玉静 喇培清 +1 位作者 魏玉鹏 朱丹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6-39,共4页
简要介绍了纳米金属氧化物的一些应用;综述了近年来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溶液燃烧合成法;其中着重评述了近年来改进的溶液燃烧制备方法:自蔓延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浸渍在惰性支撑物中的燃烧合成法、浸渍在活性支撑物中的燃... 简要介绍了纳米金属氧化物的一些应用;综述了近年来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溶液燃烧合成法;其中着重评述了近年来改进的溶液燃烧制备方法:自蔓延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浸渍在惰性支撑物中的燃烧合成法、浸渍在活性支撑物中的燃烧合成法、盐助溶液燃烧合成法、微波助溶液燃烧合成法、乳液燃烧合成法和纤维素辅助溶液燃烧合成法;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燃烧合成法 纳米金属氧化物 自蔓延溶胶-凝胶燃烧合成 盐助溶液燃烧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燃烧合成法制备自活化钙铜复合CO2吸收剂的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石田 陈健 +1 位作者 段伦博 赵长遂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086-3091,共6页
首次采用溶液燃烧合成法制备了钙铜复合吸收剂用于实现低成本CO_2捕捉。在热重分析仪上研究制备参数(燃烧背景温度、煅烧时间)对吸收剂循环载氧和CO_2捕捉性能的影响,并借助SEM和氮吸附分析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燃烧背景温度800℃、... 首次采用溶液燃烧合成法制备了钙铜复合吸收剂用于实现低成本CO_2捕捉。在热重分析仪上研究制备参数(燃烧背景温度、煅烧时间)对吸收剂循环载氧和CO_2捕捉性能的影响,并借助SEM和氮吸附分析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燃烧背景温度800℃、煅烧时间为0.5h时制得的钙铜比例为1∶1的复合CO_2吸收剂15次循环之后,钙基吸收剂转化率为51.2%,比纯的Ca O提高了44.9%;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吸收剂具备自活化特性,15次循环内碳酸化性能随循环次数的增加不降反升,且载氧性能非常稳定,氧化率始终高于90%。微观结构表征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复合吸收剂未发生严重烧结并且BET比表面积没有下降。实验结果为溶液燃烧合成法制备高性能钙铜复合CO_2吸收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溶液燃烧合成法 钙铜联合循环 吸收剂 活化作用 碳酸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燃烧法合成La和Ce共同改性的γ-Al_2O_3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瑞瑞 储刚 方东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47-1752,共6页
采用溶液燃烧法,以硝酸铝,硝酸镧,硝酸铈为氧化剂,氨基乙酸为还原剂,制备La和Ce共同改性的γ-Al2O3。利用XRD、TG-DTA、TEM、XPS等分析手段对产物以及前驱体进行表征,系统考察煅烧时间、煅烧温度、反应物的摩尔配比等工艺参数对最终产... 采用溶液燃烧法,以硝酸铝,硝酸镧,硝酸铈为氧化剂,氨基乙酸为还原剂,制备La和Ce共同改性的γ-Al2O3。利用XRD、TG-DTA、TEM、XPS等分析手段对产物以及前驱体进行表征,系统考察煅烧时间、煅烧温度、反应物的摩尔配比等工艺参数对最终产物的组成和粒径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溶液燃烧法制备La/Ce/γ-Al2O3最佳反应条件为:硝酸镧和硝酸铈的物质的量比为2∶1,煅烧时间为4 h,煅烧温度为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燃烧合成法 改性 LA CE Γ-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1-x)YO_3∶xPr^(3+)荧光粉的溶液燃烧法合成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伏振兴 刘碧蕊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3-136,共4页
为了研究紫外光作用下La1-xYO3∶xPr3+荧光粉的光致发光特性和发光机理,以尿素为辅助燃烧原料,采用溶液燃烧合成法,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的La1-xYO3∶xPr3+荧光粉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谱学手段,对La1-xYO3∶xPr3+荧光... 为了研究紫外光作用下La1-xYO3∶xPr3+荧光粉的光致发光特性和发光机理,以尿素为辅助燃烧原料,采用溶液燃烧合成法,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的La1-xYO3∶xPr3+荧光粉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谱学手段,对La1-xYO3∶xPr3+荧光粉的晶相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LaYO3∶Pr3+样品具有立方晶形结构,在波长为295nm紫外光源的激发下,荧光粉发射出很强的绿色荧光.随着Pr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荧光粉的绿色发光强度也随之增强.当掺杂浓度增至1.0mol%时,其绿色发光强度达到最大.之后,随着Pr3+离子掺杂浓度的进一步增加,荧光粉的绿色发光强度开始逐渐减弱,出现浓度猝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绿色荧光粉 光致发光 La1-xYO3∶xPr3+ 溶液燃烧合成法 发光机理 浓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燃烧法合成LaMO_(3)催化H_(2)S分解制氢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江 唐思扬 +5 位作者 吴潘 蒋炜 刘长军 胡强 岳海荣 梁斌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6-172,共7页
H_(2)S分解制氢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而开发高效的H_(2)S分解催化剂是关键。采用溶液燃烧法合成了系列钙钛矿催化剂LaMO_(3)(M=Ce、Ni、Co、Mo、Cu、Sr、V或Cr),考察了其在H_(2)S分解制氢中的催化性能,通过XRD、BET和SEM/EDS... H_(2)S分解制氢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而开发高效的H_(2)S分解催化剂是关键。采用溶液燃烧法合成了系列钙钛矿催化剂LaMO_(3)(M=Ce、Ni、Co、Mo、Cu、Sr、V或Cr),考察了其在H_(2)S分解制氢中的催化性能,通过XRD、BET和SEM/EDS等表征了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研究了ABO_(3)型钙钛矿催化剂中B位元素对催化剂产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不同B位元素的钙钛矿催化剂都具有良好的产氢活性;在φ(H_(2)S)=5%,GHSV=48000 h^(-1)的反应条件下,LaNiO_(3)具有最高的H_(2)S转化率,在800℃时可达18.2%,H_(2)选择性为47.4%;LaCrO_(3)表现出最高的H_(2)选择性,在800℃时可达61.3%,H_(2)S转化率为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_(2)S制氢 制氢催化剂 溶液燃烧合成法 钙钛矿 B位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硫酸钠对溶液燃烧合成多孔Co_(3)O_(4)粉体形貌及磁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魏玉鹏 赵飞云 +4 位作者 冯绍晨 李庆林 申永前 马吉强 王海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3-947,共5页
采用盐助溶液燃烧合成法制备多孔Co_(3)O_(4)粉体,并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辅助盐合成的Co_(3)O_(4)粉体分别在500、600和700℃进行热处理,研究其微观形貌、结构和磁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燃料中引入SDS作为表面活性剂,起到发泡和细... 采用盐助溶液燃烧合成法制备多孔Co_(3)O_(4)粉体,并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辅助盐合成的Co_(3)O_(4)粉体分别在500、600和700℃进行热处理,研究其微观形貌、结构和磁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燃料中引入SDS作为表面活性剂,起到发泡和细化晶粒的作用,热处理对Co_(3)O_(4)粉体的形貌、结构及磁学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在n(Co(NO_(3))_(2)·6H_(2)O)∶n(SDS)=1∶0.075时合成的Co_(3)O_(4)粉体经700℃热处理后得到了高纯度、空间网状结构好、平均晶粒尺寸为100nm的纳米晶Co_(3)O_(4)粉体。经500、600及700℃热处理后Co_(3)O_(4)粉体的矫顽力和剩磁逐渐增大,其中700℃热处理后粉体的矫顽力和剩磁最大,矫顽力为316.8Oe,剩磁为31.5×10^(-3)em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3O4 溶液燃烧合成法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燃料 磁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纳米NiFe_2O_4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雄彪 张秋杰 +1 位作者 张幺玄 陈厚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72,80,共4页
以九水硝酸铁、六水硝酸镍、水溶性肼类燃料为原料,添加金属离子络合剂、分散剂等为辅助剂,利用溶液燃烧合成法制备了纳米NiFe2O4粉体。利用XRD、TEM、SEM等测试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不同燃料、络合剂用量、分散剂用量、煅烧... 以九水硝酸铁、六水硝酸镍、水溶性肼类燃料为原料,添加金属离子络合剂、分散剂等为辅助剂,利用溶液燃烧合成法制备了纳米NiFe2O4粉体。利用XRD、TEM、SEM等测试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不同燃料、络合剂用量、分散剂用量、煅烧温度对粉体粒径和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以水溶性肼为燃料、络合剂2g、分散剂2g、煅烧温度800℃、煅烧时间2h时,可获得粒径均匀的纳米NiFe2O4粉体。所得产物的粒径范围为40~80nm,结构膨松,分散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溶液燃烧合成法磁性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燃料对合成大比表面积La_(0.8)Sr_(0.2)CoO_3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刘伟 罗来涛 闵雯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9-243,共5页
采用溶液燃烧合成法(solution com bustion synthesis,简称SCS)制备了La0.8Sr0.2CoO3钙钛矿复合氧化物,考察了丙氨酸、氨基乙酸和丙三醇等有机燃料对催化剂结构和CH4催化燃烧活性的影响,并运用XRD、FI-TR、BET、TPR等技术进行了表征。... 采用溶液燃烧合成法(solution com bustion synthesis,简称SCS)制备了La0.8Sr0.2CoO3钙钛矿复合氧化物,考察了丙氨酸、氨基乙酸和丙三醇等有机燃料对催化剂结构和CH4催化燃烧活性的影响,并运用XRD、FI-TR、BET、TPR等技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燃料所制La0.8Sr0.2CoO3复合氧化物均具有较大比表面积,有机燃料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丙氨酸有机燃料制备的复合氧化物活性最好,其T50和T100分别为470℃和550℃。该法所制La0.8Sr0.2CoO3复合氧化物的平均晶粒度较小,比表面积和晶格畸变率较大,表面和氧空穴处的化学吸附氧较易移动,表观活化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0.8SR0.2COO3 有机燃料 溶液燃烧合成法 甲烷催化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钡改性的γ-Al_2O_3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瑾 贾涵月 +2 位作者 闫玉芳 李花 储刚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765-3769,共5页
以硝酸铝为氧化剂,甘氨酸作为还原剂,添加硝酸钡-硝酸镧作为改性剂,通过溶液燃烧合成法制备了改性的γ-Al_2O_3纳米粉体。通过对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XRD)、热重-差热分析(TG-DTA)、扫描电镜分析(SEM)和比表面积分析,研究了改性剂的... 以硝酸铝为氧化剂,甘氨酸作为还原剂,添加硝酸钡-硝酸镧作为改性剂,通过溶液燃烧合成法制备了改性的γ-Al_2O_3纳米粉体。通过对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XRD)、热重-差热分析(TG-DTA)、扫描电镜分析(SEM)和比表面积分析,研究了改性剂的添加量、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最终产物的物相、形貌、粒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硝酸钡-硝酸镧改性的γ-Al_2O_3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甘氨酸为燃烧剂,硝酸镧、硝酸钡、硝酸铝的摩尔比为0.01∶0.03∶1,煅烧温度为1050℃,煅烧时间为4 h。通过掺杂稀土元素La和碱土金属元素Ba,可同时阻止Al^(3+)的表相和体相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燃烧合成法 改性 纳米γ-Al2O3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