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溴化铈晶体的生长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桂强 张春生 +1 位作者 邹本飞 张明荣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2 84,共5页
采用改进的坩埚下降法生长出Φ1.5"×1.5"的无宏观缺陷的溴化铈晶体毛坯。研究测试了溴化铈晶体的荧光光谱、紫外-可见透射光谱及光输出、能量分辨率、本底等闪烁性能。结果表明:在光致激发下,溴化铈晶体的发光主峰位于39... 采用改进的坩埚下降法生长出Φ1.5"×1.5"的无宏观缺陷的溴化铈晶体毛坯。研究测试了溴化铈晶体的荧光光谱、紫外-可见透射光谱及光输出、能量分辨率、本底等闪烁性能。结果表明:在光致激发下,溴化铈晶体的发光主峰位于390 nm;其10 mm厚度样品在390 nm处的光透过率为60%;Φ1"×1"大小的样品在^(137)Cs源的662 keV伽马射线作用下能量分辨率为4.26%,光输出相当于NaI(Tl)晶体的125%;溴化铈晶体中在0.005 Bq/g探测限下未检测到^(138)La和^(227)Ac元素,本底水平显著低于掺铈溴化镧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烁晶体 溴化铈 坩埚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化铈晶体的阴阳离子共掺生长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武欢 李海林 +4 位作者 何晔 王瑞 刘建军 王佳 丁雨憧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5-247,共3页
采用阴阳离子共掺法提高了溴化铈晶体质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掺杂F-能有效消除晶体开裂、潮解等缺陷,同时掺杂Sr^2+能提高晶体的光学线性输出及能量分辨率。采用改进的坩埚下降法进行晶体生长,掺杂摩尔分数为x(CeBr3)=98%,x(SrBr2)=2%,... 采用阴阳离子共掺法提高了溴化铈晶体质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掺杂F-能有效消除晶体开裂、潮解等缺陷,同时掺杂Sr^2+能提高晶体的光学线性输出及能量分辨率。采用改进的坩埚下降法进行晶体生长,掺杂摩尔分数为x(CeBr3)=98%,x(SrBr2)=2%,x(CeF3)=10%时,生长出 45 mm×90 mm的溴化铈晶体毛坯,切割成的器件经137Cs放射源662 keVγ线作用下能量分辨率可达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铈 阴阳离子共掺 潮解 闪烁晶体 坩埚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溴化铈闪烁体探测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倩倩 侯越云 +2 位作者 梁珺成 张春生 王仁波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1-377,共7页
闪烁探测器在射线能量与时间的探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国产新型溴化铈(CeBr_3)闪烁晶体,本文建立实验系统和方法对其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具体包括:建立了快符合时间分辨系统测量装置,测试得到新型闪烁探测器对于^(60)Co源的时... 闪烁探测器在射线能量与时间的探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国产新型溴化铈(CeBr_3)闪烁晶体,本文建立实验系统和方法对其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具体包括:建立了快符合时间分辨系统测量装置,测试得到新型闪烁探测器对于^(60)Co源的时间分辨率为142ps;建立了单光子计数法测量装置,测试得到溴化铈晶体的衰减时间为16.8ns,上升时间为0.18ns;建立了相对光输出测量装置,测试得到其相对于同规格NaI(Tl)闪烁体探测器对于661.66keV射线的光输出为161%;同时针对其能量响应性能进行了测试,测得对于661.66keV射线其能量分辨率为4.7%。将国产新型溴化铈闪烁晶体的性能测试结果与国际上同类晶体以及氟化钡、溴化镧、碘化钠等常用无机闪烁体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闪烁体 溴化铈闪烁体 时间分辨率 衰减时间 相对光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Sr^(2+)溴化铈晶体的生长与闪烁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罗亮 王承二 余金秋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37-1342,共6页
采用坩埚下降法生长了直径为25.4 mm的纯溴化铈晶体和0.1%、0.2%和0.5%(摩尔分数)Sr^(2+)掺杂的溴化铈晶体。将所生长晶体加工成直径25.4 mm、厚度10 mm的坯件,并进行紫外和X射线激发荧光光谱、137 Cs源激发多道能谱等测试。结果表明:Sr... 采用坩埚下降法生长了直径为25.4 mm的纯溴化铈晶体和0.1%、0.2%和0.5%(摩尔分数)Sr^(2+)掺杂的溴化铈晶体。将所生长晶体加工成直径25.4 mm、厚度10 mm的坯件,并进行紫外和X射线激发荧光光谱、137 Cs源激发多道能谱等测试。结果表明:Sr^(2+)掺杂会导致晶体X射线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出现轻微红移,而随着Sr^(2+)掺杂量的增加,晶体的能量分辨率依次提高,光输出依次降低;当Sr^(2+)掺杂量为0.5%时,溴化铈晶体的能量分辨率最高,达3.83%@662 keV,但过高含量的Sr^(2+)掺杂会造成晶体生长困难。综合考虑晶体性能和生长情况,Sr^(2+)掺杂量为0.2%时较为适宜,所获得的∅25.4 mm×25.4 mm CeBr_(3)∶0.2%Sr晶体封装件的能量分辨率为3.92%@662 k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铈 闪烁晶体 Sr^(2+)掺杂 坩埚下降法 晶体生长 闪烁性能 能量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溴化铈的聚合物电解质在锂氧电池中的应用
5
作者 佘宇坤 项程程 +1 位作者 王小玉 李磊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4-492,共9页
采用溶液浇注法制备了含有溴化铈(CeBr_(3))的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基聚合物电解质,使其在锂氧(Li-O_(2))电池中的稳定性得到提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Li-O_(2)电池循环... 采用溶液浇注法制备了含有溴化铈(CeBr_(3))的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基聚合物电解质,使其在锂氧(Li-O_(2))电池中的稳定性得到提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Li-O_(2)电池循环后的极片和电解质进行形貌和成分分析;用电化学工作站和电池测试系统对Li-O_(2)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了CeBr_(3)对聚合物电解质稳定性的增强作用。以放电终压下降至2 V为标准,当电流密度为500 mA/g、比容量为1000 mA·h/g时,传统PVDF-HFP基聚合物电解质的Li-O_(2)电池可循环47圈,而PVDF-HFP-CeBr_(3)基聚合物电解质的Li-O_(2)电池可循环长达112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氧电池 循环寿命 聚合物电解质 溴化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化铈探测器新型读出电路设计
6
作者 周云泷 胡高武 +3 位作者 李元东 孙尚清 李孝哲 唐研博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74-978,共5页
设计了新型低噪声读出电路,测试了不同温度下的噪声水平,评估了20℃下探测器对多种放射源的能谱响应效果,讨论了探测器应用前景。研究表明,读出电路电荷灵敏度约10^(14)V/C,20℃下读出电路噪声为603 e,斜率为5.5 e/pF,当放大成型电路时... 设计了新型低噪声读出电路,测试了不同温度下的噪声水平,评估了20℃下探测器对多种放射源的能谱响应效果,讨论了探测器应用前景。研究表明,读出电路电荷灵敏度约10^(14)V/C,20℃下读出电路噪声为603 e,斜率为5.5 e/pF,当放大成型电路时间常数为3~10μs时噪声基本无波动。探测器对^(137)Cs的高能射线和^(241)Am的低能射线能量分辨率分别达4.2%和4.7%,对^(152)Eu源的能谱响应效果好,可清晰分辨各能量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铈探测器 读出电路 能量分辨率 能谱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溴化镧闪烁晶体探测器研制 被引量:4
7
作者 邹本飞 张明荣 +2 位作者 杭利军 张春生 桂强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10-1214,共5页
采用优选的封装材料及优化的工艺,将Φ1.5"×1.5"的LBC闪烁晶体与R6231-100光电倍增管直接耦合,并整体封装在铝合金外壳中,制成新型溴化镧闪烁晶体探测器。该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为2.8%(^(137)Cs),在500 keV^1400 keV范围... 采用优选的封装材料及优化的工艺,将Φ1.5"×1.5"的LBC闪烁晶体与R6231-100光电倍增管直接耦合,并整体封装在铝合金外壳中,制成新型溴化镧闪烁晶体探测器。该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为2.8%(^(137)Cs),在500 keV^1400 keV范围内能量响应的非线性为0.96%,脉冲幅度随探头方向的变化量为0.2%,在-30至+40℃范围内脉冲幅度输出的温度系数为-0.65%/℃。探测器除了来自于^(138)La的0.077cm^(-3).s^(-1)本底辐射外,还有来源于^(227)Ac及其子体的0.99cc^(-1).s^(-1)本底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镧()闪烁晶体 闪烁探测器 能量分辨率 能量非线性 增益漂移 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CeBr_(3)闪烁体探测器配以电压跟随电路适用性研究
8
作者 冯延强 杨建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5-569,共5页
开展了怀特射极电压跟随电路在新型CeBr_(3)闪烁体探测器的应用研究,利用探测器输出的γ射线脉冲信号,从脉冲幅度分辨率、能量线性度及自身本底方面,研究了电压跟随电路对于该新型探测器的适用性。本课题完善了新型CeBr_(3)探测器相关... 开展了怀特射极电压跟随电路在新型CeBr_(3)闪烁体探测器的应用研究,利用探测器输出的γ射线脉冲信号,从脉冲幅度分辨率、能量线性度及自身本底方面,研究了电压跟随电路对于该新型探测器的适用性。本课题完善了新型CeBr_(3)探测器相关硬件技术,为其在各领域核辐射探测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铈 闪烁体探测器 电压跟随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Br_(3)探测器原位测量海洋γ放射性核素模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袁斌 唐东明 +3 位作者 张江梅 席发元 冯兴华 张草林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1-338,共8页
针对海洋环境本底复杂、人工γ放射性核素含量低导致目标核素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将CeBr_(3)闪烁体探测器应用于海洋γ放射性核素原位测量的方案。通过MC模拟,计算分析了CeBr_(3)探测器对海洋环境中常见人工γ放射性核素的探测效率、... 针对海洋环境本底复杂、人工γ放射性核素含量低导致目标核素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将CeBr_(3)闪烁体探测器应用于海洋γ放射性核素原位测量的方案。通过MC模拟,计算分析了CeBr_(3)探测器对海洋环境中常见人工γ放射性核素的探测效率、有效探测距离、在海水中的本底能谱(包括探测器自身放射性)、最小可探测活度浓度(MDAC)等,并与传统NaI(Tl)、LaBr_(3)(Ce)探测器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海洋原位γ放射性测量方案能够弥补传统低分辨率NaI(Tl)探测器与复杂本底LaBr_(3)(Ce)探测器在海洋环境下对γ射线测量的不足,对提升海洋原位γ探测器在海洋放射性污染监测的智能预警能力以及对海洋环境资源的保护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铈(CeBr_(3)) 海水原位测量 Γ射线 MC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