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溴代对苯二甲酸根桥联双核钴(Ⅱ)配合物的合成、磁性及抗癌活性 被引量:4
1
作者 石敬民 廖代正 +4 位作者 程鹏 缪明明 姜宗慧 刘永江 王耕霖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72-375,共4页
合成了三种以2-溴代对苯二甲酸根为桥联配体的新型双核钴(Ⅱ)的配合物,即[Co2(BTP)(phen)4](ClO4)2·H2O(配合物1)、[Co2(BTP)(Nphen)4](ClO4)2·2H2O(配合... 合成了三种以2-溴代对苯二甲酸根为桥联配体的新型双核钴(Ⅱ)的配合物,即[Co2(BTP)(phen)4](ClO4)2·H2O(配合物1)、[Co2(BTP)(Nphen)4](ClO4)2·2H2O(配合物2)和[Co2(BTP)(Bpy)4](ClO4)2·2H2O(配合物3)(BTP=2-溴代对苯二甲酸根,phen=1,10-菲罗啉,Nphen=5-硝基-1,10-菲罗啉,Bpy=2,2′-联吡啶)。使用元素分析、IR、UV-Vis光谱和电导测定方法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理论分析,求得了配合物1、配合物2和配合物3的自旋磁交换积分分别为:2J=-6.5cm-1,2J=-7.8cm-1和2J=-8.9cm-1。对该三配合物进行了体外抗人白血病癌细胞的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配合物 溴代对苯二甲酸 钴配合物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代对苯二甲酸构筑的铜(Ⅱ)、钴(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艳 高玲玲 +2 位作者 吕旭燕 刘建锋 胡拖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23-1628,共6页
以四溴代对苯二甲酸(H2TBTA)及邻菲咯啉(phen)为配体,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得到2个金属-有机配合物{[Cu(phen)2(TBTA)].CH3OH.H2O}n(1)和[Co(HTBTA)2(phen)2](2),并用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及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2... 以四溴代对苯二甲酸(H2TBTA)及邻菲咯啉(phen)为配体,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得到2个金属-有机配合物{[Cu(phen)2(TBTA)].CH3OH.H2O}n(1)和[Co(HTBTA)2(phen)2](2),并用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及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2显示出不同的结构,前者为一维链状结构而后者为单核零维结构。配合物1和2通过氢键作用及π-π相互作用显示出三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代对苯二甲酸 氢键 Π-Π相互作用 金属-有机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代对苯二甲酸根及二吡啶基丙烷构筑的锌(Ⅱ)及镉(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吕旭燕 刘建锋 +3 位作者 刘艳 高玲玲 肖立群 胡拖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96-1102,共7页
在室温和甲醇/水溶液为溶剂的条件下,以四溴代对苯二甲酸(H2TBTA)及1,3-二(4-吡啶基)丙烷(BPP)为配体合成了[Zn(TBTA)(BPP)]n(1)和[Cd(TBTA)(BPP)2(H2O)2]n(2)2个配位聚合物,对其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等... 在室温和甲醇/水溶液为溶剂的条件下,以四溴代对苯二甲酸(H2TBTA)及1,3-二(4-吡啶基)丙烷(BPP)为配体合成了[Zn(TBTA)(BPP)]n(1)和[Cd(TBTA)(BPP)2(H2O)2]n(2)2个配位聚合物,对其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等性质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为二维(2D)层状网络结构;配合物2为一维(1D)链状结构;H2TBTA配体中的羧基都采取单齿模式与金属离子配位;配合物中的氢键作用对其结构的稳定性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代对苯二甲酸 1 3-二(4-吡啶基)丙烷 锌髤配合物 镉(Ⅱ)配合物 氢键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代对苯二甲酸及2,2′-联吡啶构筑的铜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热稳定性(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建锋 刘艳 +2 位作者 吕旭燕 高玲玲 胡拖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5-159,共5页
以四溴代对苯二甲酸(H2TBTA)与2,2′-联吡啶(2,2′-bipy)为配体,与硝酸铜在水和甲醇混合溶剂中合成了1个一维铜配合物{[Cu(2,2′-bipy)(TBTA)(H2O)].H2O}n,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 以四溴代对苯二甲酸(H2TBTA)与2,2′-联吡啶(2,2′-bipy)为配体,与硝酸铜在水和甲醇混合溶剂中合成了1个一维铜配合物{[Cu(2,2′-bipy)(TBTA)(H2O)].H2O}n,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a21,a=1.399 9(11)nm,b=0.929 3(7)nm,c=1.557 9(11)nm,V=2.027(3)nm3,Z=4,R1=0.053 5。中心Cu(Ⅱ)离子处于一个五配位环境中,且在配合物中存在着π-π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热重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在203℃开始发生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溴代对苯二甲酸 晶体结构 2 2’-联吡啶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溴代对苯二甲酸构筑的两个Cu(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英文)
5
作者 肖立群 乔晋忠 胡拖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27-2133,共7页
在室温条件下,以甲醇和水为混合溶剂,由四溴代对苯二甲酸(H2TBTA)和硝酸铜分别与吡啶(py)和咪唑(im)构筑了2个一维(1D)铜配位聚合物:[Cu(TBTA)(py)3]n(1)和{[Cu(TBTA)(im)3]·(H2O)}n(2),对2个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分析、热... 在室温条件下,以甲醇和水为混合溶剂,由四溴代对苯二甲酸(H2TBTA)和硝酸铜分别与吡啶(py)和咪唑(im)构筑了2个一维(1D)铜配位聚合物:[Cu(TBTA)(py)3]n(1)和{[Cu(TBTA)(im)3]·(H2O)}n(2),对2个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在配合物1和2中,中心Cu(Ⅱ)离子都处于五配位环境;H2TBTA配体中羧基均采用单齿配位模式;配合物2存在π-π相互作用且氢键较1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溴代对苯二甲酸 氢键 Π-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