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屋顶集成光储系统容量配置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大为 殷航 +1 位作者 曹旭东 杨茂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3-372,共10页
利用建筑屋顶光伏发电是提高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占比和降低用户能源成本的有效措施。针对建筑楼宇的屋顶集成光储(RIPVS)系统容量配置问题,提出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容量优化配置决策方法。在对光伏出力和负荷进行源-荷不确定... 利用建筑屋顶光伏发电是提高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占比和降低用户能源成本的有效措施。针对建筑楼宇的屋顶集成光储(RIPVS)系统容量配置问题,提出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容量优化配置决策方法。在对光伏出力和负荷进行源-荷不确定性建模的基础上,以气象因素构建源-荷耦合气象特征集,运用K-均值聚类方法实现源-荷场景集削减,以刻画源-荷不确定性;建立以RIPVS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多场景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获得反映备选方案技术经济的多维度指标,利用改进熵权法最终确定最优方案。以某商业楼宇的RIPVS系统容量配置为例,验证了所提决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顶光伏 系统 容量配置 -不确定性 改进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供需灵活性量化的源-荷-储多时间尺度协同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粟世玮 易成鸣 +3 位作者 谭东红 李欣 柴华瑞 林剑波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8-186,共9页
风电、光伏类新能源出力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且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增高,系统灵活性需求也激增。在此背景下,考虑源-荷-储灵活性资源互动,对新能源高渗透系统源-荷-储协同运行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引入向上、向下裕度量化系统灵活性,并利... 风电、光伏类新能源出力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且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增高,系统灵活性需求也激增。在此背景下,考虑源-荷-储灵活性资源互动,对新能源高渗透系统源-荷-储协同运行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引入向上、向下裕度量化系统灵活性,并利用灵活性供需平衡机理动态评估灵活性需求;其次,提出一种考虑供需灵活性的多时间尺度协同运行方法,构建典型周、典型日、典型时段运行模拟模型,并将碳交易收益和灵活性不足惩罚成本纳入优化目标,考虑调峰需求和爬坡容量对典型时段灵活性的影响,采用多级优化、逐级细化的思路求解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在保障系统环保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提升了系统各个时间尺度上的灵活性容量,可以促进系统新能源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高渗透系统 灵活性量化 --协同 灵活性资互动 多时间尺度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网-荷-储协同调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杰 孙鹤林 +2 位作者 郇凯翔 田晓雷 樊亮 《电子设计工程》 2021年第2期6-9,15,共5页
以源-网-荷-储协同调控研究为对象,针对源-网-荷-储调控研究现状提出了源-网-荷-储协同调度控制建设总体原则和总体思路,并从源-网-荷-储协同调控各环节设备全景信息感知、电网风险动态评估及智能决策功能、源-网-荷-储协同调控紧急防... 以源-网-荷-储协同调控研究为对象,针对源-网-荷-储调控研究现状提出了源-网-荷-储协同调度控制建设总体原则和总体思路,并从源-网-荷-储协同调控各环节设备全景信息感知、电网风险动态评估及智能决策功能、源-网-荷-储协同调控紧急防御系统、源-荷-储实时智能协同调控系统、区域冷、热、电的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系统5个方面开展源-网-荷-储协同调度控制研究,为源-网-荷-储的互动和协同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信息感知 智能决策 紧急防御 协同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需求响应的微电网“源-储-荷”两级协调运行优化模型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蕊 谭忠富 +2 位作者 德格吉日夫 刘林 菅泳仿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30-1636,共7页
微电网的协调运行不仅要考虑整体最优化,也应兼顾微电网内部主体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计及用户需求响应和相关组件约束,建立了微电网"源-储-荷"两级协调运行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规划模型以负荷转移策略前后的相对效益最大... 微电网的协调运行不仅要考虑整体最优化,也应兼顾微电网内部主体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计及用户需求响应和相关组件约束,建立了微电网"源-储-荷"两级协调运行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规划模型以负荷转移策略前后的相对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下层规划模型以发电侧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某微电网作为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仿真结果表明,可控负荷和储能系统的参与,可增强微电网的灵活性,减小负荷峰谷差;通过两级协调规划,有效地提高了微电网的整体综合效益和发电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 需求响应 -- 双层规划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储能的光储微网电-热协同存储策略研究
5
作者 刘奥 吴迪 +3 位作者 龚弟鑫 于世洋 韩中合 李桂强 《暖通空调》 2024年第11期131-139,共9页
为了提高光储微网的经济性及运行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储能系统的电-热协同存储策略。首先,建立了多元储能系统运行模型,并通过变分模态分解将多元储能系统需承担的功率进行了分解;进而依据各储能设备的响应特性将分解后得到的分... 为了提高光储微网的经济性及运行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储能系统的电-热协同存储策略。首先,建立了多元储能系统运行模型,并通过变分模态分解将多元储能系统需承担的功率进行了分解;进而依据各储能设备的响应特性将分解后得到的分量进行了重构,并采用电-热协同存储策略来确定各储能设备的出力计划与容量配置;最后,基于各储能设备的运行状态,引入模糊控制算法对储能设备的分配功率指令进行了实时修正。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策略使储能系统年化成本下降了约14.98%,节省了约66.05万元,并提高了系统的长期平抑波动能力与电-热协同存储的协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 -热协同存策略 变分模态分解 模糊控制 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源-网-荷信息的风电爬坡事件综合识别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汪岩佳 赵志刚 +3 位作者 万杰 任国瑞 王玮 于继来 《节能技术》 CAS 2021年第3期201-204,211,共5页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增加,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不可忽视风电爬坡对其产生的影响。然而,传统的爬坡事件识别方法大多只考虑了源侧的风电场输出功率信息,综合考虑电网侧和负荷侧信息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给出了一种结合源-网-荷信息的风...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增加,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不可忽视风电爬坡对其产生的影响。然而,传统的爬坡事件识别方法大多只考虑了源侧的风电场输出功率信息,综合考虑电网侧和负荷侧信息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给出了一种结合源-网-荷信息的风电爬坡综合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源侧风电场输出功率曲线与对应的电网负荷侧曲线获取了相对风电功率曲线,在相对风电功率曲线上定义风电爬坡事件,并根据电网频率给出了爬坡阈值的设定策略。然后,通过对所收集的实际风电场输出功率数据和电网负荷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后,通过对相对风电功率的定义进行合理延伸,首次提出了一种结合广义源-网-荷信息的风电爬坡事件综合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爬坡 综合识别 -- 相对风电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铁路“源-网-车-储”协同供能系统日前能量优化与调度策略 被引量:6
7
作者 廖海朱 胡海涛 +3 位作者 黄毅 葛银波 耿安琪 王科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共9页
为充分发挥“源-网-车-储”协同供能系统的潮流灵活控制能力,提升电气化铁路再生制动能量与新能源消纳能力,研究一种基于列车负荷与新能源发电预测数据的牵引变电所级“源-网-车-储”协同供能系统日前能量优化与调度策略。首先,以最小... 为充分发挥“源-网-车-储”协同供能系统的潮流灵活控制能力,提升电气化铁路再生制动能量与新能源消纳能力,研究一种基于列车负荷与新能源发电预测数据的牵引变电所级“源-网-车-储”协同供能系统日前能量优化与调度策略。首先,以最小化牵引变电所日运行成本为总目标,建立了计及系统电能质量指标的“源-网-车-储”协同供能系统日前能量优化与调度模型;其次,对模型中的非线性约束进行线性化处理,将其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并通过CPLEX求解器进行求解;最后,以某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既有基于规则的铁路能量管理策略,所提策略能够有效发挥系统的灵活性,进一步降低牵引变电所的单日运行成本,提升系统的再生制动能量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 混合 光伏 电压不平衡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日前调度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网-荷”的二矿排矸楼供电系统设计优化
8
作者 王振西 《煤炭技术》 CAS 2019年第11期181-183,共3页
"能源互联网+"已经渗入到各个行业,电力行业尤为突出。二矿排矸楼的供电电源等级不一、供电网络有缺口,负荷类型复杂。利用"源-网-荷"这一能源互联网思维,从源、网、荷3个层面进行优化,使之达到源荷协同、减少冗余... "能源互联网+"已经渗入到各个行业,电力行业尤为突出。二矿排矸楼的供电电源等级不一、供电网络有缺口,负荷类型复杂。利用"源-网-荷"这一能源互联网思维,从源、网、荷3个层面进行优化,使之达到源荷协同、减少冗余、反馈及时的目的。项目实施结果表明:控制系统自动化、智能化得以实施,达到毫秒级的"黑启动",为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 --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网-荷”的A矿企配电系统优化
9
作者 王文强 《山西煤炭》 2019年第1期56-58,共3页
"能源互联网+"已经渗入到各个行业,电力行业尤为突出。A矿企借扩大产能时间节点,针对供配电系统中的电压等级、通讯网络方面存在的不足。利用"源-网-荷"这一能源互联网思维,从源、网、荷三个层面进行优化,使之达到... "能源互联网+"已经渗入到各个行业,电力行业尤为突出。A矿企借扩大产能时间节点,针对供配电系统中的电压等级、通讯网络方面存在的不足。利用"源-网-荷"这一能源互联网思维,从源、网、荷三个层面进行优化,使之达到源荷协同,减少冗余,反馈及时的目的。项目实施结果表明:控制系统自动化、智能化得以实施,达到毫秒级的"黑启动",为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 --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神经网络的源-网-荷-储多能网络耦合优化调控研究
10
作者 赵爽 赵鹏远 +4 位作者 丁万钦 刘斌 王文东 翟群芳 李小龙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5期2057-2066,共10页
在多能系统中,由于环节复杂且受到系统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深刻影响,各环节间常存在冲突与权衡,使得能源供需的动态平衡变得难以实现。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提出基于集成神经网络的源-网-荷-储多能网络耦合优化调控方法。考虑多能系统中源-... 在多能系统中,由于环节复杂且受到系统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深刻影响,各环节间常存在冲突与权衡,使得能源供需的动态平衡变得难以实现。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提出基于集成神经网络的源-网-荷-储多能网络耦合优化调控方法。考虑多能系统中源-网-荷-储多环节的碳排放,全面、准确地实现碳排放评估。结合双向加权GRU神经网络与Bagging集成算法,构建集成神经网络模型,捕捉时间序列数据的前后文信息,通过组合多个弱学习器显著降低预测误差,实现对多能网络碳排放的精确预测。在调控过程中,将碳排放成本效益、发电成本最小化以及新能源消纳电量最大化作为核心优化目标,并应用NSGA-II算法进行求解,实现对复杂多能系统的全面优化调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碳排放预测精度,且调控测试显示,通过应用该方法,能源利用率和能源消纳量均得到了显著提升,机组出力稳定性也得到了明显增强。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推动多能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神经 多能系统 --- 优化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网源协调消纳基准线制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俊 王振宇 +2 位作者 滕姗姗 梁琛 周睿 《节能技术》 CAS 2018年第3期223-228,247,共7页
为解决荷-网-源协调消纳可再生能源模式下,多时间尺度不同协调消纳模式中,消纳增量计算基准线制定问题,在对需求响应基准线理论与应用情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准线与考核线并用的消纳增量计算描述方式,并进一步总结提出基准线与考... 为解决荷-网-源协调消纳可再生能源模式下,多时间尺度不同协调消纳模式中,消纳增量计算基准线制定问题,在对需求响应基准线理论与应用情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准线与考核线并用的消纳增量计算描述方式,并进一步总结提出基准线与考核线制定方法类别。从电解铝、铁合金、蓄热电锅炉、分布式空调等四类典型负荷的历史与消纳联动试验数据出发,对不同基准线划定方法的准确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情况下基准线及考核线制定选取方法,为可再生能源消纳过程中消纳增量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消纳 消纳增量 基准线 可再生能 可控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储能系统的地铁站多模式供电优化调度研究
12
作者 钱钰 田晶京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36-146,共11页
针对地铁站内不同季节对于电能消耗的经济性和供电系统稳定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首先,通过充分考虑不同季节和时间段的特点,设计了六种不同的供电模式,并在实际供电过程中根据时间段的变化进行切换。这种灵活的供电模... 针对地铁站内不同季节对于电能消耗的经济性和供电系统稳定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首先,通过充分考虑不同季节和时间段的特点,设计了六种不同的供电模式,并在实际供电过程中根据时间段的变化进行切换。这种灵活的供电模式设计能够有效应对不同季节下地铁站的电能消耗需求,提高供电系统的经济性。其次为了降低不同模式切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电压波动,引入了混合储能容量分配机制。通过优化系统参数和调整供电模式切换策略,使得系统在切换过程中能够保证功率的平稳,从而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最后通过对比,得出优化调度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地铁站供电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多模式 混合 稳定性 元模型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无功–后有功”功率补偿的配电网电压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3
作者 贺春光 王涛 +7 位作者 杨书强 张菁 安佳坤 郭伟 范文弈 赵杰 王辉 窦春霞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6,共11页
整县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大量开发与利用及分布式电源规模化并网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分布式电源发电尖峰和低谷阶段与负荷峰谷时常不同步,进而导致配电系统过/欠电压问题,严重影... 整县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大量开发与利用及分布式电源规模化并网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分布式电源发电尖峰和低谷阶段与负荷峰谷时常不同步,进而导致配电系统过/欠电压问题,严重影响了电能质量,甚至威胁系统安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先无功–后有功”功率补偿的配电网层级式电压协同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基于“先无功–后有功”功率补偿的配电网层级式电压协同控制框架。其次,结合多微电网节点注入电流与电压的方程与功率–电压灵敏度分析,根据多节点电压越限程度,提出一种基于“先无功–后有功”功率补偿的多智能体协同调节策略,该策略先通过无功补偿器进行无功调节,当电压尚未得到有效治理时,再采用多微电网进行有功调节。再次,为了进一步满足各节点微电网有功功率调节需求,并考虑电网内部源–荷–储运行成本与污染排放,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微电网内部分布式源–荷–储优化协调功率控制策略。最后,在MATLAB平台中设计了3种仿真场景以及IEEE测试系统模型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压协同控制方法在最经济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各节点电压的综合高效治理,同时,所提出的微电网优化协调功率控制策略能使源–荷–储在绿色经济的供电模式下实时精准地满足电压治理目标下微电网有功调节的需求。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 “先无功-后有功”功率补偿 电压协同控制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企业级微能源网的供能模式研究
14
作者 阮晓娜 李永田 +1 位作者 唐华林 张华 《中外能源》 CAS 2021年第11期1-8,共8页
以多能互补、能源互联网等新能源业态的园区型微电网已趋于成熟,企业微能源网的运营模式、商业模式、技术尚未成熟。立足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背景,提出企业级"源-网-荷-储"终端一体化供能模式,建立以电为核心支撑,可再生... 以多能互补、能源互联网等新能源业态的园区型微电网已趋于成熟,企业微能源网的运营模式、商业模式、技术尚未成熟。立足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背景,提出企业级"源-网-荷-储"终端一体化供能模式,建立以电为核心支撑,可再生能源为补充,储能为调节手段,能量管理平台为调度工具,平衡一次能源、可再生能源、市电与自发电,提出终端一体化微能源网运营模式。介绍了构建企业微能源网的方法论、目标函数、约束条件、优化方法。以江苏省常州市某光伏企业为例,阐述了企业微能源网的规划流程及经济预测方法。效益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表明:该项目经济效益较好,回收期较短;有利于保障企业重点负荷不受断电影响,同时减低用电、用热、用冷成本;主要敏感性因子为天然气价格与电价。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检验微能源网在企业的供能应用的优劣,并且能够验证企业级微能源的可行性,积累运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微能 --- 供能模式 终端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受电比例电网消纳大型海上风电的运营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栗楠 王晓晨 +3 位作者 刘俊 黄俊辉 孙文涛 吴晨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02-910,共9页
随着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受电比例高、本地电源调峰需求大的东部地区的电力系统调峰和运行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文章建立了针对海上风电特性的评价指标并进行分析,对"源-网-荷"调峰特性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计及环... 随着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受电比例高、本地电源调峰需求大的东部地区的电力系统调峰和运行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文章建立了针对海上风电特性的评价指标并进行分析,对"源-网-荷"调峰特性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计及环境成本的"源-网-荷"协调运行策略,在增加系统消纳能力的同时,降低系统总运行成本,提高海上风电利用率,减少传统化石能源使用及其对环境的破坏。以某地区电网2030年规划网架为例,分别以常规机组参与调峰及"源-网-荷"协调运行两种策略进行生产运行模拟和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 高受电比例电 风电特性 环境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互补智慧微网系统在楼宇型零碳建筑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伟 唐喜庆 王斐 《能源与节能》 2021年第12期159-162,共4页
结合实际项目案例,对多能互补智慧微网系统在楼宇型零碳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提出了基于光伏、风电、储能、微电网等不同元素的系统解决方案。通过以多能互补的理念进行智慧能源系统集成,实现“源-网-荷-储”协同管理,有效降... 结合实际项目案例,对多能互补智慧微网系统在楼宇型零碳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提出了基于光伏、风电、储能、微电网等不同元素的系统解决方案。通过以多能互补的理念进行智慧能源系统集成,实现“源-网-荷-储”协同管理,有效降低了建筑总体碳排放量,对在类似项目中推广应用和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智慧微系统 可再生能 --- 零碳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调度和规划的数学模型框架及碳排放指标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智涵 翟桥柱 +2 位作者 周玉洲 曹晓宇 管晓宏 《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第3期297-311,共15页
目前我国全社会总碳排放量中约35%~40%来自电力系统,因此,构建新能源高渗透率的新型电力系统,降低电力生产中的碳排放,是实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在双碳战略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全社会总碳排放量中约35%~40%来自电力系统,因此,构建新能源高渗透率的新型电力系统,降低电力生产中的碳排放,是实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在双碳战略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尤为重要:第一,新型电力系统恰当的数学模型框架是什么样的?这是解决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运行调度、分析计算等问题的基础;第二,怎样准确评估新型电力系统碳减排潜力和在此基础上怎样准确识别系统中制约碳减排的瓶颈因素?文中从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及运行调度角度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我们从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4个方面对比总结了现有的各组成要素模型,对应当采用的系统框架提出了建议;接着,在新型电力系统数学模型框架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碳排放量、各因素对碳排放的灵敏度指标定义及其应用方法,这些指标将有助于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 新型电力系统 --- 碳排放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供电系统宽频带阻抗测试技术及其应用的分析与思考
18
作者 刘秋降 吴命利 +1 位作者 杨少兵 宋可荐 《电气化铁道》 2023年第S01期1-6,共6页
牵引供电系统阻抗是指从机车或动车组受电弓处向牵引网看去的端口输入阻抗,其在宽频带范围内的变化特性在供电能力评估、稳态潮流计算、谐波谐振治理、机车控制优化等领域均有重要作用。本文对自主研制的牵引供电系统宽频带阻抗测试技... 牵引供电系统阻抗是指从机车或动车组受电弓处向牵引网看去的端口输入阻抗,其在宽频带范围内的变化特性在供电能力评估、稳态潮流计算、谐波谐振治理、机车控制优化等领域均有重要作用。本文对自主研制的牵引供电系统宽频带阻抗测试技术及首套装置进行介绍,并进行测试应用,获得了京沈高铁阜新供电区间8种供电方式下的16组测试数据。本文研究成果验证且丰富了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专业理论,为既有线供电安全运维、新建线路联调联试提供有力保障,也为未来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接入电气化铁路稳定可靠运行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阻抗 实测数据 谐波谐振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多能互补项目政策分析及技术评价指标 被引量:3
19
作者 左克祥 王安 +4 位作者 张晋阳 钱金忠 凡金星 杜东亚 李永田 《中外能源》 CAS 2022年第5期24-28,共5页
多能互补可再生能源系统是基于热电气储耦合技术,以生物质发电作为基础能源,风、光、储为补充,实现局部区域内全可再生能源进行供能的高效供能系统。政策分析表明:2000年以后,我国陆续颁布系列与多能互补相关的促进能源改革及可再生能... 多能互补可再生能源系统是基于热电气储耦合技术,以生物质发电作为基础能源,风、光、储为补充,实现局部区域内全可再生能源进行供能的高效供能系统。政策分析表明:2000年以后,我国陆续颁布系列与多能互补相关的促进能源改革及可再生能源发展配套政策,国家支持多能互补、微网、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以全可再生能源小镇为例,阐释了多能互补的技术路线:优选“源-网-荷-储”的工艺路线,采取链式、垂直一体化反馈为辅助技术措施,完善可再生能源项目在能源生产、储运、转换、使用、回收等环节不足,通过“端-管-云”一体化能源管理平台进行智能化调度,弥补可再生能源运行缺乏灵活性和确定性,并且具有波动性等特点。根据可再生能源在多能互补项目中的特性,建立技术评价指标、经济评价指标、社会效益指标,通过多维度评价指标判别可再生能源项目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 政策 能量管理平台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年逐时动态仿真的蓄能空调系统容量优化配置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锦堂 孙宗宇 +5 位作者 杜思存 孔维政 李骥 冯晓梅 焦玉婷 朱超 《暖通空调》 2023年第5期51-58,共8页
开发了蓄能空调系统逐时动态仿真工具。该仿真工具根据项目全年逐时冷热负荷、运行策略、预设的空调系统配置方案等条件,能自动进行系统全年逐时动态仿真,对蓄能空调系统运行性能、系统效益的量化评估由以往的夏季、冬季设计日等典型周... 开发了蓄能空调系统逐时动态仿真工具。该仿真工具根据项目全年逐时冷热负荷、运行策略、预设的空调系统配置方案等条件,能自动进行系统全年逐时动态仿真,对蓄能空调系统运行性能、系统效益的量化评估由以往的夏季、冬季设计日等典型周期扩展至全年365个真实周期,冷热负荷逐时分布规律选取由以往的特殊周期优化至项目全年逐时动态冷热负荷,计算方式更加合理、客观。以某实际工程设计为例,进行了蓄能空调系统容量配置优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能空调系统 全年逐时动态仿真 容量配置优化 移峰填谷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