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方法框架及关键支撑技术
1
作者
程其云
李峰
+3 位作者
罗澍忻
吴伟杰
张宁
康重庆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19-2231,共13页
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随着高比例新能源的并网,电力系统复杂性显著增加,现有规划方法在应对系统的供需平衡、灵活调节资源配置以及实现电力转型规划方面难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该文基于源、网、...
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随着高比例新能源的并网,电力系统复杂性显著增加,现有规划方法在应对系统的供需平衡、灵活调节资源配置以及实现电力转型规划方面难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该文基于源、网、荷、储、碳、数六要素的协同关系,结合电力市场机制的影响,构建了一套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规划方法体系。该体系涵盖碳排放预算与轨迹分析、多类型负荷预测、灵活性资源配置、网架规划、高效全景运行模拟、方案多维评估等关键环节,并分析了相应的支撑技术。同时,探讨了新型电力系统规划中源、网、荷、储、碳多个方面的数据需求及其融合技术,并据此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未来,电力系统规划将重点解决因新能源并网而引起的电力电量平衡和安全稳定性问题,将根据负荷需求、电力市场演变及电力技术进步而滚动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源网荷储碳数
数
据融合
碳
预算
电力系统规划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电力系统的六要素分析
被引量:
170
2
作者
康重庆
杜尔顺
+4 位作者
郭鸿业
李姚旺
方宇晨
张宁
钟海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41-1750,共10页
面向碳中和目标,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绿色低碳转型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及我国能源科技创新的关键抓手。该文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探讨了能源革命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变革历程,从化...
面向碳中和目标,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绿色低碳转型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及我国能源科技创新的关键抓手。该文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探讨了能源革命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变革历程,从化石能源为主导的传统电力系统,到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为主要特征的“双高”电力系统,再到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分析了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电力系统的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总结凝练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六大关键要素“源网荷储碳数”,阐述了六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最后,聚焦“碳”与“数”2个新兴的关键要素,分别从低碳化与数字化2个视角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源网荷储碳数
碳
中和
数
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方法框架及关键支撑技术
1
作者
程其云
李峰
罗澍忻
吴伟杰
张宁
康重庆
机构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出处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19-2231,共13页
基金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规划专题项目(031000QQ00240011)。
文摘
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随着高比例新能源的并网,电力系统复杂性显著增加,现有规划方法在应对系统的供需平衡、灵活调节资源配置以及实现电力转型规划方面难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该文基于源、网、荷、储、碳、数六要素的协同关系,结合电力市场机制的影响,构建了一套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规划方法体系。该体系涵盖碳排放预算与轨迹分析、多类型负荷预测、灵活性资源配置、网架规划、高效全景运行模拟、方案多维评估等关键环节,并分析了相应的支撑技术。同时,探讨了新型电力系统规划中源、网、荷、储、碳多个方面的数据需求及其融合技术,并据此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未来,电力系统规划将重点解决因新能源并网而引起的电力电量平衡和安全稳定性问题,将根据负荷需求、电力市场演变及电力技术进步而滚动调整。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源网荷储碳数
数
据融合
碳
预算
电力系统规划
指标体系
Keywords
new power system
source-network-load-storage-decarbonization-digitalization
data fusion
carbon budget
power system planni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分类号
TM72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电力系统的六要素分析
被引量:
170
2
作者
康重庆
杜尔顺
郭鸿业
李姚旺
方宇晨
张宁
钟海旺
机构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天府永兴实验室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
出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41-175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资助项目(52130702)。
文摘
面向碳中和目标,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绿色低碳转型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及我国能源科技创新的关键抓手。该文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探讨了能源革命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变革历程,从化石能源为主导的传统电力系统,到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为主要特征的“双高”电力系统,再到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分析了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电力系统的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总结凝练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六大关键要素“源网荷储碳数”,阐述了六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最后,聚焦“碳”与“数”2个新兴的关键要素,分别从低碳化与数字化2个视角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析与展望。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源网荷储碳数
碳
中和
数
字化
Keywords
new power system
source-network-load-storagedecarbonization-digitization
carbon neutrality
digitalization
分类号
TM72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方法框架及关键支撑技术
程其云
李峰
罗澍忻
吴伟杰
张宁
康重庆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型电力系统的六要素分析
康重庆
杜尔顺
郭鸿业
李姚旺
方宇晨
张宁
钟海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