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源内致密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
1
作者 谢武仁 汪泽成 +5 位作者 罗冰 郑马嘉 马石玉 陈娅娜 辛勇光 杨荣军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7,共13页
随着中国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拓展战略接替领域已经成为油气发展的关键问题。最新勘探突破揭示,四川盆地源内致密气具有超万亿立方米的资源潜力,有望成为新的战略性接替领域。基于大量岩心精细描述、测井解释和地球化学... 随着中国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拓展战略接替领域已经成为油气发展的关键问题。最新勘探突破揭示,四川盆地源内致密气具有超万亿立方米的资源潜力,有望成为新的战略性接替领域。基于大量岩心精细描述、测井解释和地球化学数据分析,探讨了四川盆地源内致密气成因类型及层系展布特征,揭示了其油气成藏富集规律,明确了资源潜力及未来勘探方向。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受多旋回构造演化和海—湖平面频繁波动影响,发育多套优质厚层烃源岩,形成了海相和陆相多类型源内致密气。(2)源内致密气具有两种源储配置样式,一是近源成藏,被烃源岩包裹,封盖条件优越,如筇竹寺组致密气和须五段致密气;二是源储一体、高压封存,如雷三2亚段和茅一段海相泥灰岩致密气。(3)筇竹寺组致密砂岩、雷口坡组泥灰岩、茅一段泥灰岩和须家河组五段致密砂岩4套源内致密气资源潜力合计超过4×10^(12)m^(3),是未来勘探的重要领域。其中筇竹寺组致密气最有利区为资阳—蓬莱地区,海相泥灰岩有利区集中在蜀南—川中地区,须五段致密气有利区为蓬莱—金华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源内致密气 筇竹寺组 茅一段 须家河组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太原组致密灰岩天然气成藏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23
2
作者 付金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29,共10页
2021年鄂尔多斯盆地榆探*H在太原组灰岩完钻喜获日产超50万m^(3)的高产工业气流,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同时还有700余口探井在太原组灰岩见到明显的含气显示,展示了盆地太原组灰岩良好的潜力,对于重新认识盆地太原组灰岩勘探领域具有极其重... 2021年鄂尔多斯盆地榆探*H在太原组灰岩完钻喜获日产超50万m^(3)的高产工业气流,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同时还有700余口探井在太原组灰岩见到明显的含气显示,展示了盆地太原组灰岩良好的潜力,对于重新认识盆地太原组灰岩勘探领域具有极其重大的地质意义。对该区烃源岩特征、沉积环境、储集特征及成藏组合等进行综合研究表明:(1)太原组灰岩为陆表海碳酸盐沉积,发育生屑滩、生物丘有利沉积相带,沉积大面积分布的生屑粉晶灰岩、藻黏结灰岩,经准同生期短暂的大气淡水淋滤后,可形成有利储层;(2)太原组灰岩发育多类型储集空间,溶孔、亚微米级及纳米级晶间微孔、微裂缝等叠置组合发育,构成立体网络储集空间,平面上,横山—靖边—志丹生屑粉晶灰岩储层发育,厚4~10 m,佳县—子洲—清涧地区藻黏结灰岩储层发育,厚2~6 m;(3)发育“三明治”成藏模式,灰岩储层夹在主力煤系烃源岩之间,生成的天然气通过断裂、裂缝进入灰岩储层聚集,形成岩性气藏,横山—靖边地区的生屑滩和子洲—清涧的生物丘是太原组灰岩有利勘探区,面积约为1.5万km 2,有望形成天然气增储上产的现实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太原组 灰岩 生物碎屑粉晶灰岩 藻黏结灰岩 成藏模式 内致密灰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