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岩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被引量:30
- 1
-
-
作者
吴伟涛
高先志
刘兴周
李理
张东伟
刘宝
-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
基金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课题“辽河坳陷增储领域地质评价与勘探实践”(2011ZX05006)
-
文摘
与成层性良好的沉积岩油气藏相比,基岩油气藏属于特殊类型的油气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辽河坳陷所发现的基岩油气藏,界定了基岩油气藏的内涵,梳理了全球基岩油气藏的分布特征,研究了基岩油气藏的形成条件与控制因素,提出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基岩油气藏包括基岩顶部风化壳油气藏和内幕油气藏2种类型,与构造特征明显的潜山相比较,其更强调岩性特征;全球已超过30个盆地中发现了基岩油气,主要发育在构造活动强烈的裂陷盆地、走滑盆地和前陆盆地;基岩油气来源于周围毗邻多洼陷的烃源岩层段,储层的储集空间分为顶部风化壳溶蚀孔洞和内幕网状裂缝系统,后者主要遵循"岩性优势序列"发育,圈闭发育存在纵向上的多重性和空间上的普遍性特点,源储接触方式分为垂向直接接触、侧向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3种类型,并依此建立3种油气成藏模式,受到多洼陷的烃源岩条件、多期次的断裂活动、广布性的圈闭条件和内外结合的沟通条件等控制;强调了基岩油气藏在内幕储层形成机制、油气成藏和油气水分布规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基岩油气藏勘探指明了方向。
-
关键词
基岩油气藏
基岩内幕油气藏
岩性优势序列
源储接触方式
控制因素
-
Keywords
basement rock accumulation
interior accumulation of basement rock
lithology preference se-ries
contact style of source rock and reservoir rock
controlling factor
-
分类号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