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州鲈流行性溃疡综合征(EUS)的病原病因分析与防控策略
1
作者 曾令兵 王旭军 《科学养鱼》 2025年第4期53-54,共2页
加州鲈养殖业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在加州鲈养殖过程中,易患一种因真菌感染引起的流行性溃疡综合征(Epizootic Ulcerative Syndrome,EUS),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长期以来,关于鱼类溃疡综合征的病原与流行病学研究,一直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不... 加州鲈养殖业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在加州鲈养殖过程中,易患一种因真菌感染引起的流行性溃疡综合征(Epizootic Ulcerative Syndrome,EUS),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长期以来,关于鱼类溃疡综合征的病原与流行病学研究,一直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不仅如此,有关该病的诊断与防控亦缺乏针对性的方法,从而影响加州鲈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流行性溃疡综合征正确诊断与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溃疡综合征 EUS 加州鲈 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伴反复腹股沟疝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振芳 李斌 +1 位作者 侯英勇 徐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24,共2页
患者男性,43岁,体检发现直肠肿物2年余。2019年1月当地医院肠镜示:距肛门口齿状线上方至直肠4 cm内见片状充血糜烂,血管纹理不清晰。活检病理诊断:肠黏膜腺体局灶紊乱,细胞轻度非典型,间质纤维化,散在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少许嗜酸细胞浸... 患者男性,43岁,体检发现直肠肿物2年余。2019年1月当地医院肠镜示:距肛门口齿状线上方至直肠4 cm内见片状充血糜烂,血管纹理不清晰。活检病理诊断:肠黏膜腺体局灶紊乱,细胞轻度非典型,间质纤维化,散在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少许嗜酸细胞浸润;临床医师建议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 腹股沟疝 黏膜脱垂 COLGALT2基因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患者的X线排粪造影和MR排粪造影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桂婷 胡美玉 +2 位作者 曾志明 谢佩怡 邸小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0-856,共7页
目的 回顾性总结分析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RUS)患者的X线排粪造影(XRD)和MR排粪造影(MRD)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信息。方法 19例经临床、病理和肠镜检查证实的SRUS患者纳入本研究,15例行XRD,7例行MRD,3例患者同时进行了XRD... 目的 回顾性总结分析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RUS)患者的X线排粪造影(XRD)和MR排粪造影(MRD)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信息。方法 19例经临床、病理和肠镜检查证实的SRUS患者纳入本研究,15例行XRD,7例行MRD,3例患者同时进行了XRD和MRD检查。收集所有患者的数据并进行盆底功能测量。结果 在XRD结果中,3例(20%)表现直肠内套叠,8例(53.3%)直肠外脱垂,2例(13.3%)中度直肠前突。另外耻骨直肠肌肥厚患者有2例,膀胱脱垂和子宫脱垂患者各有1例。在MRD结果中,3例(42.9%)表现直肠黏膜脱垂(部分性脱垂),4例(57.1%)直肠前突患者中,3例(均为女性)为中度直肠前突,1例为轻度直肠前突。3例患者同时观察到相关的前、中腔室器官下降,2例耻骨直肠肌肥厚,没有患者表现乙状结肠疝。结论 排粪造影可以评估SRUS患者的直肠外脱垂、直肠前突、直肠黏膜脱垂、直肠内套叠等盆底结构及功能异常,对SRUS患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 X线排粪造影 MR排粪造影 结构异常 功能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例马胃溃疡综合征的回顾性分析
4
作者 兰芯儿 邹宁 +4 位作者 陈淑蕾 彭聪 李梦玥 李靖 朱怡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9-144,共6页
马胃溃疡综合征(EGUS)是马胃部的常见病,常发生于运动马。目前,国内关于EGUS的研究较少,相关发病情况的调查报告罕见。为此,本分析于2022年8月—2023年6月对北京市、天津市和上海市的多家马术俱乐部和马场中诊断为EGUS的患马进行回顾性... 马胃溃疡综合征(EGUS)是马胃部的常见病,常发生于运动马。目前,国内关于EGUS的研究较少,相关发病情况的调查报告罕见。为此,本分析于2022年8月—2023年6月对北京市、天津市和上海市的多家马术俱乐部和马场中诊断为EGUS的患马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究EGUS的发病情况和风险因素,从而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对该病的重视。本分析共收集了17例EGUS病例,其中无腺部胃病(ESGD)患马约占82.4%,有腺部胃病(EGGD)患马约占35.3%,同时存在ESGD和EGGD患马约占17.6%。高运动强度与EGUS严重程度极显著相关(P<0.01),有无临床症状与EGUS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P>0.05)。结果表明,高强度运动马由于长期训练和剧烈运动更容易发生重度EGUS,但因其临床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胃溃疡综合征 马无腺部胃病 马有腺部胃病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溃疡综合征”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33
5
作者 徐洋 蔺凌云 +4 位作者 姚嘉赟 盛鹏程 潘晓艺 尹文林 沈锦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104,共5页
对湖州地区患"溃疡综合征"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开展病原研究,从典型濒死的病样体内分离到优势菌TH0426,对该菌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并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感... 对湖州地区患"溃疡综合征"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开展病原研究,从典型濒死的病样体内分离到优势菌TH0426,对该菌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并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感染试验成功复制"溃疡综合征"症状,证明该优势菌为黄颡鱼"溃疡综合征"病原菌,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3.98×104CFU/m L。生理生化及16 Sr 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头孢曲松、利福平、四环素、多粘菌素B、氟苯尼考、头孢噻吩、强力霉素、头孢西丁、诺氟沙星、头孢拉定、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和恩诺沙星等14种药物对该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溃疡综合征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6
作者 马冬梅 白俊杰 +2 位作者 邓国成 李胜杰 张莉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9-102,共4页
根据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Largemouth bass ulcerative syndrome virus,LBUSV)的甲基转移酶(MTase)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及TaqMan-MGB探针,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建立了LBUSV的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根据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Largemouth bass ulcerative syndrome virus,LBUSV)的甲基转移酶(MTase)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及TaqMan-MGB探针,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建立了LBUSV的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用含有MTase基因的质粒pDNA-MT系列稀释作为标准品模板,在荧光定量PCR仪上进行PCR反应,绘制标准曲线,斜率为-3.24,R2=0.999,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扩增效率1.04.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PCR反应24个循环时可以检测到的质粒最小浓度是102拷贝数/μL.选用107、106、105、104拷贝数/μL 4个浓度梯度质粒做模板,变异系数在1.1%-3.4%范围内,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利用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出感染LBUSV的病鱼,特异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 TAQMAN-MGB探针 定量PCR 病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MCP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重组蛋白的免疫效果初步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马冬梅 邓国成 +3 位作者 白俊杰 江小燕 曹婷婷 蔡磊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9-144,共6页
为了预防近年来流行于广东省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中的病毒性溃疡综合征,以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Largemouth bass ulcerative syndrome virus,以下简称LBUSV)的主要衣壳蛋白(MCP)作为目标抗原蛋白,将MCP基因开放阅读... 为了预防近年来流行于广东省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中的病毒性溃疡综合征,以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Largemouth bass ulcerative syndrome virus,以下简称LBUSV)的主要衣壳蛋白(MCP)作为目标抗原蛋白,将MCP基因开放阅读框插入到pBV220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构建重组表达MCP蛋白的工程菌。重组菌经过42℃温度诱导和SDSPAGE电泳,检测到在分子量51 k D处有一条特异表达蛋白带,重组蛋白约占重组菌体总蛋白的30%。重组MCP蛋白经洗涤、纯化、溶解、复性和透析后纯度达90%以上。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与不完全弗氏佐剂混合、乳化后,免疫大口黑鲈,然后进行感染实验,感染后20 d疫苗保护率最高达67.7%。结果表明,该病毒MCP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可以作为制作重组疫苗的候选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溃疡综合征病毒 主要衣壳蛋白 原核表达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养殖白乌鳢的暴发流行性溃疡综合征诊断与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樊威 陈梦竹 +6 位作者 郭向辉 耿毅 陈德芳 欧阳萍 黄小丽 赖为民 吴俊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8-173,共6页
四川地区养殖的白乌鳢(Channa argus)在2021年秋冬阴雨季节频繁发生溃疡性死亡事件。为确定白乌鳢溃疡性疾病的原因,通过临床观察、分离培养、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开展了研究。大体病理研究发现,患病鱼主要表现为皮肤脱落并暴露皮... 四川地区养殖的白乌鳢(Channa argus)在2021年秋冬阴雨季节频繁发生溃疡性死亡事件。为确定白乌鳢溃疡性疾病的原因,通过临床观察、分离培养、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开展了研究。大体病理研究发现,患病鱼主要表现为皮肤脱落并暴露皮下肌肉层,肌肉出现深层溃疡的情况;在光镜下,发现肌肉触片中有直径为10~20μm的无隔膜分枝状菌丝,通过霉菌分离纯化和ITS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病原菌为侵入性丝囊霉菌(Aphanomyces invadans)。组织病理学显示,在皮肤真皮层和肌肉中的溃疡边缘包围着成熟的肉芽肿,而这些肉芽肿可侵袭至肉眼所观察到的正常肌肉处,对病鱼造成进一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此次白乌鳢暴发性死亡的原因是侵入性丝囊霉菌引起的流行性溃疡综合征(Epizootic Ulcerative Syndrome,EUS),这是关于白乌鳢流行性溃疡综合征的首次报告。研究结果为侵入性丝囊霉菌的鉴定和临床诊断提供了理论参考,也是侵入性丝囊霉菌宿主进一步扩大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乌鳢 流行性溃疡综合征 侵入性丝囊霉菌 诊断与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尾鲴溃疡综合征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荣华 刘益莎 +5 位作者 符艳纯 张润春 周勇 罗玉双 刘飞 陈中元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0-717,共8页
近年来,湖南株洲某苗种场的黄尾鲴亲鱼在繁殖期间暴发溃疡综合征,其典型症状为病鱼体表不同部位出现大面积溃疡。为探究该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方法,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和鉴定方法确定致病菌,使用KB纸片法筛选敏感药物,并通过组织切片法观... 近年来,湖南株洲某苗种场的黄尾鲴亲鱼在繁殖期间暴发溃疡综合征,其典型症状为病鱼体表不同部位出现大面积溃疡。为探究该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方法,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和鉴定方法确定致病菌,使用KB纸片法筛选敏感药物,并通过组织切片法观察病理变化。试验结果显示,从患有典型溃疡综合征的濒死黄尾鲴亲鱼肝脏中分离到优势菌株HZ0416,人工感染黄颡鱼能引起溃疡综合征,并具有强致死性。Biolog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和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菌株HZ0416为舒氏气单胞菌。药敏试验显示,舒氏气单胞菌HZ0416对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和五倍子高度敏感;对环丙沙星、鱼腥草、穿心莲等8种药物敏感;对卡那霉素、多黏菌素B、秦皮、艾叶等22种药物呈低度敏感或不敏感。组织病理观察显示,患病鱼多器官组织充血、出血,并伴随有炎性细胞浸润、实质性细胞空泡化坏死等现象。舒氏气单胞菌是黄尾鲴溃疡综合征的潜在病原菌,同时五倍子、氟苯尼考等可作为候选药物防治湖南株洲地区的黄尾鲴溃疡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尾鲴 溃疡综合征 舒氏气单胞菌 组织病理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州鲈养殖中常见病害及防治对策(下)
10
作者 袁伟 罗旋 《科学养鱼》 2025年第7期50-51,共2页
4.溃疡综合征(1)症状和病变。溃疡综合征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和点状气单胞菌。患病鱼体在侧面、尾部、腹部、头部以及鳍条基部出现大小不一的炎症病灶。这些病灶呈现充血和发炎的状态,通常伴随着鳞片脱落、表皮和真皮的溃烂。在疾病严重... 4.溃疡综合征(1)症状和病变。溃疡综合征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和点状气单胞菌。患病鱼体在侧面、尾部、腹部、头部以及鳍条基部出现大小不一的炎症病灶。这些病灶呈现充血和发炎的状态,通常伴随着鳞片脱落、表皮和真皮的溃烂。在疾病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看到鱼骨。病灶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并且可能伴随着水霉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加州鲈 溃疡综合征 点状气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P3表达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在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稳庚 江燕 +4 位作者 何银环 程平 窦红漫 胡乃中 蔡永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07-810,共4页
目的探讨FOXP3表达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感染性肠炎及孤立性直肠黏膜溃疡综合征(solitary rectal ulcer syndrome,SRUS)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4例UC、24例感染性肠炎和14例SRUS。采用... 目的探讨FOXP3表达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感染性肠炎及孤立性直肠黏膜溃疡综合征(solitary rectal ulcer syndrome,SRUS)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4例UC、24例感染性肠炎和14例SRUS。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FOXP3在UC、感染性肠炎和SRUS淋巴细胞中的表达,计数10个高倍镜视野(high power field,HPF)下阳性淋巴细胞数目,取平均值;评估三组病变中4项病理组织学特征:黏膜腺体结构改变、固有层慢性炎细胞增多、黏膜基底部淋巴浆细胞增多和隐窝炎、隐窝脓肿。结果UC组中FOXP3阳性淋巴细胞数(52.60个/HPF)明显高于感染性肠炎组(11.30个/HPF)和SRUS组(9.30个/H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特征:与感染性肠炎组相比,UC组具有明显的黏膜腺体结构改变(UC组:61/64;感染性肠炎组:5/24)和黏膜基底部淋巴浆细胞增多(UC组:55/64;感染性肠炎组:5/24),而在固有层慢性炎细胞增多(UC组:64/64;感染性肠炎组:24/24)和隐窝炎、隐窝脓肿(UC组:36/64;感染性肠炎组:14/24)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RUS组相比,UC组具有明显的固有层慢性炎细胞增多(UC组:64/64;SRUS组:1/14)、黏膜基底部淋巴浆细胞增多(UC组:55/64;SRUS组:1/14)和隐窝炎、隐窝脓肿(UC组:36/64;SRUS组:1/14),而在黏膜腺体结构改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C组:61/64;SRUS组:14/14)。FOXP3阳性细胞数>23个/HPF(Cut-off值)时,联合组织学特征高度支持UC的诊断。结论联合FOXP3表达和组织学特点有助于UC的诊断及与感染性肠炎和SRUS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感染性肠炎 孤立性直肠黏膜溃疡综合征 FOXP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春季大口黑鲈溃疡症病原分离鉴定及病理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泊文 向菲 +5 位作者 田子琦 耿毅 欧阳萍 黄小丽 陈德芳 阳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9-555,共7页
【目的】近年来,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在冬春季流行一种体表形成明显溃疡的疫病,本研究旨在明确其病因。【方法】从眉山东坡区和洪雅县采集病料,采用病原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患病鱼进行研究。【结果】溃... 【目的】近年来,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在冬春季流行一种体表形成明显溃疡的疫病,本研究旨在明确其病因。【方法】从眉山东坡区和洪雅县采集病料,采用病原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患病鱼进行研究。【结果】溃疡组织压片观察到大量直径10~30μm、长丝状且分支较少的菌丝体;组织病理学上,肌纤坏死、溶解,炎性细胞浸润,病变组织中分布大量由上皮样细胞、纤维细胞及位于中央的菌丝体组成的霉菌性肉芽肿;六胺银染色(Periodic acid-silver metheramine,PASM)发现,霉菌性肉芽肿中央的菌丝体呈黑色。病变肌肉组织基于侵入丝囊霉菌Aphanomyces invadans ITS基因的特异性PCR检测为阳性。以葡糖糖/蛋白胨(Glucose and peotone,GP)琼脂分离培养得到的霉菌纯培养物(BW1、BW3)在灭菌池塘水过夜培养12 h后,形成原孢子囊,符合侵入丝囊霉菌属特征;两株分离霉菌ITS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其与侵入丝囊霉菌ITS基因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64%与99.46%,在系统发育树上与侵入丝囊霉菌聚类为一支。【结论】确定大口黑鲈冬春季溃疡病是侵入丝囊霉菌感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流行性溃疡综合征 侵入丝囊霉菌 组织病理学 霉菌性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