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7篇文章
< 1 2 1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晓彤 柳越冬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37-40,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临床表现为肠道连续性炎性反应的非特异性炎性肠病。我国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逐年升高,但西药干预存在着治疗作用有限,服药时间长,易发生不良反应等缺点。随着现代对医学的不断研究和发展,针...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临床表现为肠道连续性炎性反应的非特异性炎性肠病。我国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逐年升高,但西药干预存在着治疗作用有限,服药时间长,易发生不良反应等缺点。随着现代对医学的不断研究和发展,针灸疗法方便操作,不良反应小,适应范围广,独到优势越来越明显,该文就针灸治疗UC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论述,为之后针灸治疗UC提供充实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溃疡结肠炎 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5-ASA的尤特奇S100包衣氧化铁-壳聚糖纳米复合物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2
作者 张丹丹 王燕 +1 位作者 赵冉 谭学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 探讨载5-氨基水杨酸(5-ASA)的尤特奇S100包衣氧化铁-壳聚糖纳米复合物(ES-IOCS/5-ASA)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三硝基苯磺酸(TNBS)模型组、5-ASA组和ES-IOCS/5-AS... 目的 探讨载5-氨基水杨酸(5-ASA)的尤特奇S100包衣氧化铁-壳聚糖纳米复合物(ES-IOCS/5-ASA)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三硝基苯磺酸(TNBS)模型组、5-ASA组和ES-IOCS/5-ASA组。通过TNBS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5-ASA组和ES-IOCS/5-ASA组于TNBS造模后进行灌胃给药,连续灌胃7 d。7 d后处死小鼠,评估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取小鼠肠道组织进行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肠道组织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凋亡相关斑点(ASC)和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NBS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P<0.001),DAI评分显著升高(P<0.001),结肠长度明显缩短(P<0.001),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增加(P<0.001),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显著升高(P<0.05),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01)。与TNBS模型组相比,ES-IOCS/5-ASA组小鼠DAI评分显著降低(P<0.001),肠道缩短被抑制(P<0.001),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下降(P<0.001),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降低(P<0.05),但两组间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P<0.001)。5-ASA对小鼠肠道炎症无明显缓解作用。结论 ES-IOCS/5-ASA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来改善TNB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水杨酸 三硝基苯磺酸 溃疡结肠炎 NLRP3炎症小体 纳米复合物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IL-4/STAT6/SPDEF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胡晓妹 易细芹 +4 位作者 展立芬 李芊 丁强盛 邓石峰 张泓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3期112-118,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IL-4/STAT6/SPDEF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肠黏液屏障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和造模组36只,造模组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自由饮用建立UC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 目的观察电针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IL-4/STAT6/SPDEF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肠黏液屏障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和造模组36只,造模组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自由饮用建立UC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每组12只。电针组针刺“关元”“天枢”“足三里”“上巨虚”,每日20 min,SASP组每日予SASP混悬液(500 mg/kg)灌胃,空白组不干预,模型组仅捆绑,连续7 d。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形态,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AB-PAS染色观察结肠组织杯状细胞数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肠组织黏蛋白2(MUC2)蛋白表达,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IL)-4、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6、上皮特异性ETs转录因子(SPDEF)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现黏液便、便血,饮食饮水量减少,体质量下降,DAI、CMDI评分明显升高(P<0.01),肠绒毛脱落坏死,结肠隐窝-绒毛结构破坏,伴有严重中性粒细胞浸润,黏液层变薄,杯状细胞萎缩、数量减少(P<0.01),结肠组织MUC2表达明显降低(P<0.01),血清TNF-α、INF-γ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肠组织IL-4、STAT6、SPDE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与SASP组小鼠黏液便、便血减轻,体质量升高,DAI、CMDI评分明显降低(P<0.05),肠上皮形态基本正常,腺体结构改善,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和轻微水肿,黏液层厚度有所恢复,杯状细胞萎缩减轻、数量增加(P<0.05),结肠组织MUC2表达明显升高(P<0.05),血清TNF-α、IFN-γ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肠组织IL-4、STAT6、SPDE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电针可促进UC模型小鼠肠黏液屏障修复,其机制可能与激活IL-4/STAT6/SPDEF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电针 黏液屏障 IL-4/STAT6/SPDEF通路 杯状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浊毒蕴肠”理论指导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路探析
4
作者 王萌 于永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86-88,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为主要症状,且并发症较多,易复发。基于“浊毒理论”是从本源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而仲景所创的白头翁汤运用四味清热解毒止痢药来达到化浊解毒的目的,贯...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为主要症状,且并发症较多,易复发。基于“浊毒理论”是从本源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而仲景所创的白头翁汤运用四味清热解毒止痢药来达到化浊解毒的目的,贯穿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始终,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笔者通过结合中医文献理论和现代科学研究,探讨浊毒蕴肠理论与溃疡性结肠炎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浊毒理论 白头翁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汤联合灌肠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张西洁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 本研究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应用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汤联合灌肠疗法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收集的86例UC患者,病例收集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3)。对照组治疗方案... 目的 本研究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应用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汤联合灌肠疗法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收集的86例UC患者,病例收集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3)。对照组治疗方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研究组治疗方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辅以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汤灌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积分,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肠镜观察黏膜状况,记录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86.05%)高于对照组(67.44%)(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症状积分、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疾病活动指数(Sutherland DAI)、组织病理评分、肠镜检查积分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积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白介素-4(IL-4)、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治疗后高于治疗前,白介素-1β(IL-1β)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IL-4、TGF-β水平比对照组更高,IL-1β水平更低(P<0.05);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16.28%)和研究组(9.30%)无显著差异(P>0.05);关于复发率,研究组(6.98%)低于对照组(34.88)(P<0.05)。结论 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辅以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汤灌肠治疗UC效果突出,可改善患者症状与病情严重程度,缓解炎症,推荐在临床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汤 灌肠疗法 溃疡结肠炎 美沙拉嗪肠溶片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方、脏腑图点穴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浊毒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石鹏岩 曹江涛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5期65-69,共5页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脏腑图点穴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浊毒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浊毒内蕴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化浊解毒方及...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脏腑图点穴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浊毒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浊毒内蕴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化浊解毒方及脏腑图点穴治疗,均治疗6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IBDQ)评分和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改善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半年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显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化浊解毒方、脏腑图点穴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浊毒内蕴型UC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临床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化浊解毒方 脏腑图点穴 浊毒内蕴型 美沙拉嗪肠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殷萱 徐世芬 郭修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86-191,共6页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和环境因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免疫紊乱及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针灸治疗因能改善溃疡性结肠炎肠道炎症而得到重视。本文从免疫细胞、炎症因子、肠道菌群等方面梳理针灸缓解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和环境因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免疫紊乱及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针灸治疗因能改善溃疡性结肠炎肠道炎症而得到重视。本文从免疫细胞、炎症因子、肠道菌群等方面梳理针灸缓解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研究,认为其与改善T淋巴细胞间的免疫平衡,抑制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IL-8等促炎因子表达,调节肠道不同种属菌的丰度,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以及抗氧化应激等有关。通过归纳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炎症性肠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溃疡结肠炎 机制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及免疫组织中四逆散药源性成分的LC-MS分析
8
作者 曹艳芳 汪雅莉 +5 位作者 王安慧 陈永顺 李思翰 冯凯 杨婉薇 宋瑞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9,共7页
免疫反应失调是目前公认的溃疡性结肠炎(UC)重要病理因素之一。本文在确证四逆散能显著改善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UC小鼠结肠炎症的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HPLC-IT-TOF-MS)技术系统研究... 免疫反应失调是目前公认的溃疡性结肠炎(UC)重要病理因素之一。本文在确证四逆散能显著改善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UC小鼠结肠炎症的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HPLC-IT-TOF-MS)技术系统研究了UC小鼠结肠及肠系膜淋巴结、脾脏、胸腺等免疫组织中的四逆散药源性成分。研究结果表明,除结肠外,四逆散中部分成分及其代谢物可分布于免疫组织,关联分析四逆散组成药味质量标准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限度,发现相对低丰度、弱响应成分如柴胡皂苷a、芍药苷、甘草酸等成分的质量具有向结肠和淋巴器官高效传递的特征,集中暴露在上述器官,极有可能是四逆散抗UC的药效物质来源。本研究的发现为后续确证成分组合物的药效并开展其改善UC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四逆散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有望促进其中成药的二次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溃疡结肠炎 结肠 免疫组织 药源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通过调控短链脂肪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昕怡 罗瑞昌 +2 位作者 郑永坚 俞雯雯 王丹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s, UC)的发病率和流行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备受关注。UC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因素,其中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的浓度水平是一个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SCFAs作为肠道菌... 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s, UC)的发病率和流行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备受关注。UC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因素,其中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的浓度水平是一个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SCFAs作为肠道菌群微生物的重要代谢产物,与免疫调控、抗肿瘤和抗炎等生物学作用密切相关,其浓度水平的变化可反映宿主机体肠道菌群微生物的平衡状态。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中,传统中药复方对UC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部分中药复方可通过调控SCFAs而发挥抗UC的作用。以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为文献检索数据库,以“短链脂肪酸”或“Short-chain fatty acids”和“溃疡性结肠炎”或“Ulcerative colits”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从结果中进一步筛选有关中药复方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综述了近4年内关于中药复方通过调控SCFAs的浓度水平对UC症状潜在影响的研究,从SCFAs缓解UC动物模型临床症状的角度分析中药复方治疗UC的机制,以期为UC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短链脂肪酸 溃疡结肠炎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肠化浊方调节肠道代谢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
10
作者 崔媛 胡静怡 +4 位作者 朱磊 李亚楠 徐锋 童依姮 沈洪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6-472,共17页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清肠化浊方(QCHZF)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治疗作用及粪便代谢物的影响,探究QCHZF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UC模型小鼠,给予QCHZ...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清肠化浊方(QCHZF)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治疗作用及粪便代谢物的影响,探究QCHZF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UC模型小鼠,给予QCHZF治疗。实验过程中,每日记录小鼠体质量、大便性状和便血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实验结束后测量小鼠结肠长度,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和阿利辛蓝染色(Alcian blue,AB)观察小鼠结肠组织损伤情况,qPCR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炎症因子IL-6、IL-18和IL-1β和肠屏障因子ZO-1和Muc2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肠屏障因子Muc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小鼠粪便代谢物变化,并用Metabo Analyst 5.0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QCHZF可明显缓解UC小鼠的结肠炎症状,增加UC小鼠体质量,降低DAI评分,逆转结肠缩短,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改善结肠组织结构紊乱,增加杯状细胞数量,修复肠屏障,调控58种代谢物,影响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嘌呤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维生素B6代谢、色氨酸代谢和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等通路。结论QCHZF可改善UC小鼠结肠炎症状,修复UC小鼠肠屏障,影响UC小鼠粪便代谢物和代谢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肠化浊方 溃疡结肠炎 肠屏障 粪便代谢物 炎症因子 ZO-1 Muc2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调控视域下脾与树突状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陈亚莉 文颖娟 +5 位作者 王捷虹 林洁 仝武宁 胥冰 张锦虹 贺伊涵 《现代中医药》 2025年第2期32-37,共6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以结直肠慢性复发性炎症为病理基础,致使结直肠黏膜屏障持续损伤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持续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免疫功能失调是UC发病的核心环节。脾为后天之本、...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以结直肠慢性复发性炎症为病理基础,致使结直肠黏膜屏障持续损伤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持续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免疫功能失调是UC发病的核心环节。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亦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脾功能的正常与否影响着机体免疫力。研究认为UC发病是以脾虚为本,湿邪、瘀毒等为标,病机虚实夹杂以致UC缠绵难愈。在免疫调节过程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唯一可激活初始T细胞且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是免疫发生发展的关键,在免疫环节中的炎症反应中扮演主体角色。文章基于免疫视角,探讨从脾对DC进行调控干预治疗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溃疡结肠炎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伏邪理论谈树突状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不同阶段的作用
12
作者 张锦虹 文颖娟 +5 位作者 王捷虹 林洁 仝武宁 陈亚莉 贺伊涵 胥冰 《现代中医药》 2025年第2期26-31,共6页
溃疡性结肠炎被称之为“绿色癌症”,是一种炎症性肠病,可导致多种慢性并发症,其难治愈易复发性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挑战。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学都对此疾病展开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以期可以挖掘其内在的机制,从而提高临床... 溃疡性结肠炎被称之为“绿色癌症”,是一种炎症性肠病,可导致多种慢性并发症,其难治愈易复发性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挑战。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学都对此疾病展开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以期可以挖掘其内在的机制,从而提高临床疗效。《黄帝内经》中最早记载伏邪理论,其理论特点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具有很密切的联系,具体表现为溃疡性结肠炎遇感而发、病势缠绵,周期性、反复性发作等,这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期树突状细胞被激活,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相趋同。文章基于“伏邪”阶段性概述树突状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就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回顾并梳理归纳,以期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并防止其向恶性转化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理论 树突状细胞 溃疡结肠炎 扶正祛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仁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13
作者 陈孜旋 佟苗苗 +5 位作者 吴庆林 孙佳婷 尹小溪 吕添熠 张睦清 李丽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9-376,共8页
目的:研究薏苡仁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炎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究其改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自由饮用3.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溶液7 d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同时给予小鼠灌胃薏苡仁水提物进... 目的:研究薏苡仁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炎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究其改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自由饮用3.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溶液7 d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同时给予小鼠灌胃薏苡仁水提物进行治疗,试验期间记录小鼠的体重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小鼠结肠长度。通过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小鼠结肠内炎症因子的水平,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小鼠粪便肠道菌群变化,并通过Pearson系数对关键差异菌的相对丰度及炎症因子水平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薏苡仁可以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体重减轻,DAI评分升高,结肠缩短(其中CE组结肠平均长度恢复至7.27 cm),肠屏障受损及炎症因子水平升高等病理状态(P<0.05),有效调节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变化。在门水平上,薏苡仁水提物可降低结肠炎小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增加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a)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薏苡仁水提物可以增加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等与肠屏障修复相关菌属的相对丰度。进一步关联性分析发现薏苡仁调节的关键菌的相对丰度与炎症因子的水平高度关联。结论:薏苡仁可通过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修复结肠粘膜屏障,进而缓解结肠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 溃疡结肠炎 炎症因子 肠道菌群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基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通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覃小华 何晓金 +5 位作者 崔锦珠 俞渊 钟焕英 段晓鑫 文亦磊 黄炳臣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2期12-15,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临床过程呈间歇性,以缓解和复发为特征,病因不明,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紊乱方面。目前UC患者内科治疗以西药为主,但总体有效率有待提高,故中药治疗方案备受关注,近来研...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临床过程呈间歇性,以缓解和复发为特征,病因不明,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紊乱方面。目前UC患者内科治疗以西药为主,但总体有效率有待提高,故中药治疗方案备受关注,近来研究证实,UC中药治疗效果明显。有大量研究探讨中药通过调控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路治疗UC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NLRP3信号通路是中药治疗UC的关键靶通路。本文以NLRP3和UC为切入点,综述近年中药调控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治疗UC相关文献,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中药 溃疡结肠炎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真权从脾肠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15
作者 周新萍 李克亚 +1 位作者 刘峰 王真权 《国医论坛》 2025年第1期60-62,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UC)属中医学腹痛、泄泻等范畴,王真权教授认为该病以脾虚为本、病邪侵袭肠腑为标,以半从脾治、半从肠疗为其主要治法,临证予参苓白术散合乌梅败酱方加减治之收效显著。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半从脾治 半从肠疗 王真权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于中成药等中医药疗法接受度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16
作者 卜志军 刘芳 +13 位作者 侯文斌 苏娟萍 刘艳迪 苏晓兰 王建云 李军祥 孙屿昕 陈韵如 郑酉友 王雪惠 刘冯双 田园春 刘建平 刘兆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2期183-187,I0020,I0021,共7页
目的调研溃疡性结肠炎(UC)门诊患者对于中医药治疗的接受度,分析患者接受或不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主要原因。方法调研北京地区部分医院门诊就诊的UC患者,使用SPSS 26.0进行统计描述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问卷236份,有效问卷208份... 目的调研溃疡性结肠炎(UC)门诊患者对于中医药治疗的接受度,分析患者接受或不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主要原因。方法调研北京地区部分医院门诊就诊的UC患者,使用SPSS 26.0进行统计描述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问卷236份,有效问卷208份。中位年龄40(32,50)岁,男性123人(59.13%),女性85人(40.87%)。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2.53,95%CI:1.07~6.01)、既往使用过五味苦参肠溶胶囊(OR=5.08,95%CI:1.05~24.67)以及在过去的2周内,UC患者有1 d或某几天忘记服用药物(OR=0.27,95%CI:0.09~0.82)与是否选择中医药治疗UC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针对患者是否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的原因进行了问卷分析,结果显示,在175例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患者中,绝大多数选择接受的主要原因是中医药的不良反应较小;而在33例拒绝中医药治疗的患者中,主要原因是认为中医药无法预防或治疗UC。结论性别、既往用药经历是影响UC患者对中医药治疗接受度的关键因素。此外,药物依从性和中医药价格的合理性也是UC临床实践中需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五味苦参肠溶胶囊 中医药价格 服药依从 中医药治疗接受度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洪从湿热论治溃疡性结肠炎及肠外表现经验
17
作者 田迎秋 朱磊 沈洪 《国医论坛》 2025年第1期63-66,共4页
沈洪教授认为,湿热是贯穿溃疡性结肠炎(UC)全程的重要病理因素,因此,清热化湿是治疗UC及肠外表现的关键。轻度活动期湿热多在气分,在经;中重度活动期UC湿热多入血分,入络;缓解期UC,湿热常夹虚象。其肠外表现可基于部位三焦辨证施治。湿... 沈洪教授认为,湿热是贯穿溃疡性结肠炎(UC)全程的重要病理因素,因此,清热化湿是治疗UC及肠外表现的关键。轻度活动期湿热多在气分,在经;中重度活动期UC湿热多入血分,入络;缓解期UC,湿热常夹虚象。其肠外表现可基于部位三焦辨证施治。湿热积聚于中焦,上犯口腔黏膜致口疮,治以清热化湿、和胃愈疡;湿热流注下焦入肝络,气血失调致肝胆病变,治以清热化湿、调肝和血;湿热犯及少阳,枢机不利致发热,治以清热化湿、和解少阳;湿热蕴于中下二焦,循经熏灼眼部致眼部病变,治以清热化湿、养肝明目;湿热弥漫三焦,流注关节致关节病变,治以清肠化湿、通络宣痹;湿热蕴结三焦,浸淫皮肤致皮肤病变,治以清热化湿、解毒凉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 溃疡结肠炎 肠外表现 沈洪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结合辨证分型中医疗法辅助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炎症免疫的影响
18
作者 孙岩 井晓峰 +3 位作者 陆莎 李梅素 赵黎 李家明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2期67-71,89,共6页
目的探讨体质结合辨证分型中医疗法辅助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及对炎症、免疫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活动期UC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30例。西医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体质结合辨证分型中医疗法辅助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及对炎症、免疫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活动期UC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30例。西医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在此基础上,中医组给予体质结合辨证分型的中医疗法治疗,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CD3+、CD4+、CD8+、CD4+/CD8+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西医组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周后,中医组腹泻、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积分低于西医组(P<0.01);治疗6周后,中医组TNF-α、IL-2、IL-6、CD8+低于西医组,CD3+、CD4+、CD4+/CD8+高于西医组(P<0.01);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体质结合辨证分型的中医疗法辅助治疗活动期UC效果良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损伤,提高免疫水平,从而改善症状,促进病情好转,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活动期 中医疗法 体质 证型 肿瘤坏死因子-α CD3+ 药物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NLRP3炎症小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雅琪 董凤怡 +3 位作者 高宗跃 周晓丽 聂建新 吴婧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07-112,共6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类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其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多、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UC的发生发展与NLPR3炎症小体关系密切,NLRP3炎症小体的异常激活可触发促炎因子释放,诱导巨噬细胞极化,...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类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其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多、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UC的发生发展与NLPR3炎症小体关系密切,NLRP3炎症小体的异常激活可触发促炎因子释放,诱导巨噬细胞极化,抑制线粒体自噬,引发相关信号通路级联炎症反应,进一步诱发或加剧UC。NLRP3炎症小体激活与中药中多种活性成分有关,中药活性成分以其多通路、多层次、多靶点等药理作用特点,介导NLRP3炎症小体发挥抗UC的生物活性。中医药通过干预NLRP3炎症小体调控炎症反应,激活自噬反应,调控核因子-κB、核转录因子E 2/血红素加氧酶-1等相关信号级联反应防治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NLRP3炎症小体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自噬及肠道菌群探究溃结安康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
20
作者 任聪 孟凡艳 +6 位作者 弓彦 唐丽利 罗瑞娟 李奕蓁 黎爽 袁程程 柳越冬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目的探讨溃结安康汤调控免疫、自噬及肠道菌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自由饮用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溃结安康汤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和3-甲基腺嘌呤(3-MA)组,每组1... 目的探讨溃结安康汤调控免疫、自噬及肠道菌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自由饮用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溃结安康汤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和3-甲基腺嘌呤(3-MA)组,每组12只。各给药组分别予相应药液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连续7 d。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形态,ELISA检测结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0含量,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结肠组织LC3、Beclin-1、p62 mRNA及蛋白表达,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减少(P<0.05),DAI评分升高(P<0.05),结肠长度缩短(P<0.05),结肠黏膜严重损伤,炎性细胞浸润较明显,结肠组织TNF-α、IL-1β、IL-6、IL-8含量升高(P<0.01),IL-10含量降低(P<0.01),结肠组织LC3和Beclin-1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p6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1),LC3Ⅱ/LC3Ⅰ和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溃结安康汤组、SASP组小鼠体质量增加(P<0.05),DAI评分降低(P<0.05),结肠长度增加(P<0.05),结肠黏膜病理损伤减轻,结肠组织TNF-α、IL-1β、IL-6、IL-8含量降低(P<0.05,P<0.01),IL-10含量升高(P<0.01),结肠组织LC3和Beclin-1 mRNA表达升高(P<0.05,P<0.01),p6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LC3Ⅱ/LC3Ⅰ和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均匀度降低,厚壁菌门、放线菌门、Patescibacteria门相对丰度降低(P<0.05),拟杆菌门、疣微菌门、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升高(P<0.05),杆菌纲、红蝽菌纲相对丰度降低(P<0.05),拟杆菌纲、梭状芽孢杆菌纲、疣菌纲相对丰度升高(P<0.05),利吉拉杆菌属、杜波菌属相对丰度降低(P<0.05),未分类的Muribaculaceae属、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属、阿克曼菌属、未分类的Lachnospiraceae属相对丰度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溃结安康汤组和SASP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升高(P<0.05),拟杆菌门、疣微菌门相对丰度降低(P<0.05),拟杆菌纲、杆菌纲相对丰度升高(P<0.05),疣菌纲相对丰度降低(P<0.05),未分类的Muribaculaceae属、利吉拉杆菌属相对丰度升高(P<0.05),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属、阿克曼菌属相对丰度降低(P<0.05)。结论溃结安康汤可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自噬水平及肠道菌群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溃结安康汤 肠道菌群 自噬 炎症反应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