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7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头翁汤通过HMGB1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缓解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1
1
作者 朱维娜 马春华 +3 位作者 阮杰 周芙琼 张亚杰 隆红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2,共7页
目的探讨白头翁汤对葡聚糖硫酸钠所致小鼠炎症性肠病的干预作用,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头翁汤高、中、低剂量组(20、10、5 g·kg^(-1)),美沙拉嗪组(5-ASA)(800 mg·kg^(-1)),... 目的探讨白头翁汤对葡聚糖硫酸钠所致小鼠炎症性肠病的干预作用,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头翁汤高、中、低剂量组(20、10、5 g·kg^(-1)),美沙拉嗪组(5-ASA)(800 mg·kg^(-1)),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7 d构建UC模型,造模d 5开始灌胃给药,连续7 d。观察小鼠体质量,肠道大体观形态、结肠长度、生存率、结肠质量、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小鼠血清IL-6、IL-1β、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含量;比色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肠道HMGB1、免疫球蛋白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肽酶9(MMP-9)、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结果白头翁汤有效减轻UC小鼠的症状和组织病理学评分。下调炎症因子IL-6和IL-1β、VCAM和ICAM、MMP-9,下调HMGB1。此外,它还抑制核Nrf2/HO-1通路。结论白头翁汤对炎症性肠病模型小鼠的一般情况、炎症指标及氧化应激水平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水平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增强结肠黏膜的屏障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汤 溃疡性结肠炎 Nrf-2/HO-1信号通路 HMGB1 氧化应激 葡聚糖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并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因素及预测模型
2
作者 申琳 宋翠豪 +5 位作者 王聪敏 高西 安俊红 李承新 梁斌 李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4-521,共8页
目的探索溃疡性结肠炎伴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并建立本类患者营养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9~2024年277例溃疡性结肠炎伴坏疽性脓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营养不良分为不良组(n=185)和良好组(n=92)。比... 目的探索溃疡性结肠炎伴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并建立本类患者营养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9~2024年277例溃疡性结肠炎伴坏疽性脓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营养不良分为不良组(n=185)和良好组(n=92)。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生活饮食习惯、疾病相关资料共25项潜在相关因素的差异。采用Lasso回归筛选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预测性能。结果不良组与良好组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BMI指数、居住地、病程、SAS语评分等共21个指标存在差异(P<0.05)。Lasso回归分析发现溃疡性结肠炎病程、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度、坏疽性脓皮病病程、合并慢性病数量、SAS评分、睡眠质量6个因素与本类患者营养不良相关性较大。基于上述6个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该类患者营养不良AUC(95%CI)=0.992(0.984~1.000),对14例患者的应用显示准确率100%。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结肠炎活动度、坏疽性脓皮病病程、合并慢性病数量、焦虑程度、睡眠质量与溃疡性结肠炎伴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营养不良相关性较大,基于上述6个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坏疽脓皮病 营养风险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通过NLRP3/caspase-1途径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上皮细胞焦亡的影响
3
作者 周策 易泽林 +4 位作者 张明星 李亥辰 杨阳 陈敏 邬颖华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7-1824,共8页
目的 研究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 63只C57BL/6J小鼠随机选取13只为模型组,其余分为空白组、阳性组(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6 g/kg)及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低、中、高剂量组(3.9、7.8、15.... 目的 研究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 63只C57BL/6J小鼠随机选取13只为模型组,其余分为空白组、阳性组(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6 g/kg)及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低、中、高剂量组(3.9、7.8、15.6 g/kg),每组10只。采用DSS建立UC小鼠模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记录小鼠的一般状态、DAI评分,测量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损伤,ELISA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IL-1β、IL-8、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NLRP3、GSDMD、pro-IL-1β、pro-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TUNEL、GSDMD荧光双染色检测细胞焦亡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降低(P<0.01),结肠长度缩短(P<0.01),DAI评分,IL-1β、IL-8、TNF-α水平,NLRP3、GSDMD、active-caspase-1蛋白表达,GSDMD、TUNEL阳性率升高(P<0.05,P<0.01),组织损伤、炎症反应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各剂量组体质量升高(P<0.01),结肠长度增长(P<0.05,P<0.01),DAI评分,IL-1β、IL-8、TNF-α水平,NLRP3、GSDMD、active-caspase-1蛋白表达,GSDMD、TUNEL阳性率降低(P<0.05,P<0.01),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结论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可改善DSS诱导UC小鼠结肠黏膜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结肠黏膜上皮细胞NLRP3/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焦亡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证溃疡性结肠炎小鼠铁死亡的影响
4
作者 黄华 孙薛亮 +3 位作者 季利江 马俊杰 魏巍 郭天威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86-1991,共6页
目的 探究柔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证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影响。方法 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方法诱导C57BL/6J小鼠形成肝郁脾虚证,再予3%DSS诱导建立UC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柔肝健脾方组(20 g/kg)、美沙拉... 目的 探究柔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证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影响。方法 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方法诱导C57BL/6J小鼠形成肝郁脾虚证,再予3%DSS诱导建立UC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柔肝健脾方组(20 g/kg)、美沙拉嗪组(200 mg/kg),每组6只,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小鼠体质量、粪便情况、疾病活动指数,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比较,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采用试剂盒检测小鼠结肠组织铁负荷、GSH、MDA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GPX4、FTH1、ACSL4 mRNA和蛋白表达。利用TNF-α诱导NCM460结肠细胞炎症,加入柔肝健脾方含药血清和铁死亡诱导剂RSL3处理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IL-1β、IL-6水平,分析细胞中铁负荷、GSH、MDA水平,以及GPX4、FTH1、ACSL4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柔肝健脾方组小鼠体质量增加(P<0.01),结肠长度延长(P<0.01),疾病活动指数、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结肠组织MDA水平、铁水平、ACSL4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GSH水平、GPX4、FTH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1)。在NCM460细胞中,柔肝健脾方可抑制TNF-α诱导的细胞上清IL-1β、IL-6水平及铁死亡水平(P<0.01)。结论 柔肝健脾方可有效改善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炎症以及TNF-α诱导的结肠细胞炎症,其作用机制与调控细胞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肝健脾方 溃疡性结肠炎 氧化应激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医体质特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同证型临床研究
5
作者 赵梅花 谢美英 +2 位作者 赵百岁 圆圆 照日格图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4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蒙医体质特征采用蒙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同证型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抽取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60例被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30例)予以西药治疗,研究组(30例)予以蒙西药治疗。观... 目的研究不同蒙医体质特征采用蒙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同证型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抽取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60例被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30例)予以西药治疗,研究组(30例)予以蒙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蒙医主症和次症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复发率、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研究组复发率(6.67%,2/30)低于对照组(33.33%,10/3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30.00%(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蒙医主症、次症证候积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对比,研究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证型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蒙西药治疗后,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蒙医体质 临床疗效 复发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肠利湿泄浊方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
6
作者 余胜 钱海华 +1 位作者 蒋贞贞 张丹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评价安肠利湿泄浊方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方法以2020年3月—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目的评价安肠利湿泄浊方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方法以2020年3月—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结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安肠利湿泄浊方治疗。两组患者一个治疗周期为7 d,共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腹泻、脓血便。腹痛、纳呆和腹胀等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和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二胺氧化酶(Serum 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D-lactic acid,D-LA)、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疗效为94%(47/50),对照组治疗疗效为80%(40/50),试验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腹泻、脓血便。腹痛、纳呆和腹胀等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和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相关指标DAO、D-LA、HIF-1α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IL-6、CRP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肠利湿泄浊方结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更具可行性和有效性,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和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提高治疗疗效,其作用机制推测与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肠黏膜的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肠利湿泄浊方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 溃疡性结肠炎 肠黏膜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安肠健脾止泻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内镜下疗效、炎症因子及复发率的影响
7
作者 高杨 李建国 +2 位作者 李琳 孙丽霞 宋晓锋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87,共4页
目的 探讨自拟安肠健脾止泻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内镜下疗效、炎症因子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来医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120例)随机且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拟... 目的 探讨自拟安肠健脾止泻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内镜下疗效、炎症因子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来医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120例)随机且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拟安肠健脾止泻汤。连续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疗效、内镜下疗效、中医证候积分、Mayo内镜评分(MES)、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严重程度指数(UCEIS)、溃疡性结肠炎管腔炎症负荷严重程度评分(DUBLIN)、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复发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8.33%)较对照组(71.67%)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内镜下有效率(91.67%)较对照组(78.33%)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MES、UCEIS、DUBLIN、TNF-α、IL-6、CRP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安肠健脾止泻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内镜下评分明显降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安肠健脾止泻汤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因子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肺并治方干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的研究
8
作者 杨丽 李忠卓 +2 位作者 臧思源 张继伟 左韬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1,I0008-I0014,共11页
目的研究肝肺并治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组,分为肝肺并治方高剂量组(A)、肝肺并治方中剂量组(B)、肝肺并治方低剂量组(C)、模型组(D)和空白组(E),每组6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 目的研究肝肺并治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组,分为肝肺并治方高剂量组(A)、肝肺并治方中剂量组(B)、肝肺并治方低剂量组(C)、模型组(D)和空白组(E),每组6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 solution,TNBS)配合乙醇建立UC大鼠模型。不同干预因素灌胃后取大鼠肠内容物,采用16S rRNA方法进行菌群测序。结果各组大鼠肠内容物门水平优势菌种为厚壁菌(Firmicutes)和拟杆菌(Bacteroidetes),造模后厚壁菌数量降低,而拟杆菌数量增加,肝肺并治方干预可增加厚壁菌数量,降低杆菌数量,其中中药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α多样性的检测,测序深度逐渐增加,对应的曲线逐渐趋于平缓;β多样性的距离矩阵与PCoA分析图中B组与E组的差异最小。各组大鼠肠内容物组成,门水平、种水平、属水平中药中剂量组与空白组最为相近,放线菌门(p__Actinobacteria)在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肝肺并治方可纠正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肠道菌群分布,使其趋于正常大鼠菌群,其中肝肺并治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肺并治方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国际临床实践指南(2023)》解读
9
作者 赵鲁卿 丁宁 +2 位作者 师浩然 杜彦宏 张声生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8-375,共8页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国际临床实践指南(2023)》是全球首个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国际指南。该指南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医疗机构和研究学者共同制定,并于2024年2月发表在国际期刊Phytotherapy Res...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国际临床实践指南(2023)》是全球首个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国际指南。该指南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医疗机构和研究学者共同制定,并于2024年2月发表在国际期刊Phytotherapy Research。指南在制定过程中,进行了多层次的临床问题征集和患者意愿与经济信息调研,采用了中西合璧的证据分级评价体系和规范的推荐意见形成方法。指南结合中医个体化治疗原则和现代医学证据,详细阐述了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诊断、治疗及管理等内容,为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循证医学支持,推动了中医药的国际化和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溃疡性结肠炎 国际指南 解读 指南制定 灌肠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血竭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及结肠黏膜NLRP3/Caspase-1焦亡通路的影响
10
作者 崔锦珠 何晓金 +3 位作者 覃小华 王志静 钟焕英 文亦磊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47-1652,共6页
目的 探讨龙血竭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NLRP3/Caspase-1焦亡通路的作用。方法 将48只SPF级BALB/c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龙血竭低、中、高剂量组(1.1、2.2、4.4 g/kg),美沙拉嗪组(0.52 g/kg),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 目的 探讨龙血竭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NLRP3/Caspase-1焦亡通路的作用。方法 将48只SPF级BALB/c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龙血竭低、中、高剂量组(1.1、2.2、4.4 g/kg),美沙拉嗪组(0.52 g/kg),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给予4%DSS溶液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连续6 d。实验期间计算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实验结束后,测量结肠长度,计算结肠组织学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18、TNF-α水平;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NLRP3、Caspase-1、IL-1β、IL-18、TNF-α mRNA及蛋白表达;电镜观察结肠细胞焦亡超微组织学改变。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长度缩短(P<0.01),DAI评分、结肠组织学评分、血清IL-1β、IL-18、TNF-α水平和结肠组织NLRP3、Caspase-1、IL-1β、IL-18、TNF-α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电镜下观察到较大范围细胞膜破损,大量线粒体膜破裂肿胀,可见大量气泡状突起物;与模型组比较,龙血竭各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小鼠结肠长度增加(P<0.01),DAI评分、结肠组织学评分和血清IL-1β、IL-18、TNF-α水平降低(P<0.01),龙血竭中、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小鼠结肠组织NLRP3、Caspase-1、IL-1β、IL-18、TNF-α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以龙血竭中剂量组更明显,龙血竭各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结肠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线粒体膜破裂肿胀均有所改善,气泡状突起物减少。结论 龙血竭可能通过下调NLRP3/Caspase-1焦亡通路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的细胞焦亡和炎性损伤,从而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竭 溃疡性结肠炎 焦亡 NLRP3 CASPAS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多糖通过NLRP3/GSDMD信号通路调控焦亡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11
作者 马广礼 李清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427-438,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肉苁蓉多糖(Cistanche deserticola polysaccharides,CDPS)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DPS高、低... 本研究旨在探讨肉苁蓉多糖(Cistanche deserticola polysaccharides,CDPS)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DPS高、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物柳氮磺胺吡啶组。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自由饮用3.5%DSS水溶液,诱导UC的同时灌胃相应药物。给药结束后,记录小鼠一般状态;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和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和炎症介质水平;qPCR法测定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和焦亡通路相关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法分析小鼠结肠组织中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程度和焦亡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CDPS高、低剂量组显著改善了DSS诱导的小鼠一般状况,显著改善了结肠病理状态,降低结肠病理评分(分别降低64.43%和48.50%,P<0.01);CDPS高、低剂量组显著降低了血清和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IL-6和IFN-γ(P<0.01或P<0.05)的水平,同时提高了IL-10水平(P<0.01或P<0.05)。此外,CDPS高、低剂量组也能显著抑制结肠组织中iNOS和COX-2的表达(P<0.01或P<0.05)。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DPS高、低剂量组能够抑制NLRP3、Caspase-1和GSDMD-N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焦亡的发生。qPCR分析也证实,CDPS高、低剂量组能够下调IL-1β、IL-6、TNF-α、NLRP3、Caspase-1和GSDMD的mRNA表达说明CDPS对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减少细胞凋亡和焦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多糖 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焦亡 肠道屏障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肠宁方联合美沙拉嗪调控PERK/NF-κB通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12
作者 胡选亚 杨丛家 +2 位作者 徐录梅 艾世鹏 张福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0,共6页
目的探讨自拟肠宁方复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并分析其对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联合... 目的探讨自拟肠宁方复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并分析其对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联合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联合组予以自拟肠宁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疾病活动度(Mayo指数评分)、肠镜病理情况(Baron评分)、黏膜愈合情况(Geboes指数)及外周血单核细胞中PERK/NF-κB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磷酸化PERK(p-PERK)、磷酸化真核细胞起始因子2α(p-eIF2α)、磷酸化NF-κB(p-NF-κB)]、PERK/NF-κB通路下游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Mayo指数评分、Baron评分、Geboes指数分别为(2.32±0.28)分、(0.51±0.11)分、(0.41±0.10)分,低于对照组的(3.45±0.50)分、(1.17±0.28)分、(1.00±0.22)分(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外周血单核细胞中p-PERK、p-eIF2α、p-NF-κB水平分别为1.07±0.14、0.88±0.14、0.95±0.18,低于对照组的1.85±0.20、1.29±0.23、1.14±0.23(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IL-6、IL-8水平分别为(4.02±1.26)pg/mL、(6.15±1.64)pg/mL、(8.52±2.04)pg/mL、(25.34±5.28)pg/mL,低于对照组的(6.00±1.54)pg/mL、(8.79±2.33)pg/mL、(11.23±3.19)pg/mL、(41.78±9.34)pg/mL(均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与对照组(8.0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拟肠宁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的疗效确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可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缓解炎性反应,可能与抑制PERK/NF-κB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肠宁方 美沙拉嗪 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 核因子ΚB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族同源体3、过氧化物酶1、硫氧还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及其相关性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3
作者 吴娜 张泽天 王锐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07-1412,共6页
目的探究B7族同源体3(B7-H3)、过氧化物酶1(PRDX1)、硫氧还蛋白(TRX)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其相关性结直肠癌(UC-CRC)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检查的UC患者108例作为UC组,选择同期接受检查... 目的探究B7族同源体3(B7-H3)、过氧化物酶1(PRDX1)、硫氧还蛋白(TRX)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其相关性结直肠癌(UC-CRC)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检查的UC患者108例作为UC组,选择同期接受检查的UC-CRC患者108例作为UCCRC组,另选择108例同期结肠镜检查无异常者作为对照组。血清B7-H3、PRDX1、TRX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UC-CRC及UC患者组织中B7-H3、PRDX1、TRX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清B7-H3、PRDX1、TRX水平对UC-CRC患者的诊断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C组、UC-CRC组血清B7-H3、PRDX1、TRX表达水平均依次显著升高(P<0.05)。与静息期UC组相比,发病期UC组血清B7-H3、PRDX1、TRX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UC组相比,UC-CRC组组织中B7-H3、PRDX1、TRX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B7-H3、PRDX1、TRX三者联合诊断UC-CRC的AUC最高,优于血清B7-H3、PRDX1、TRX各自单独诊断(Z_(三者联合-B7-H3)=2.829、P=0.005,Z_(三者联合-PRDX1)=2.544、P=0.011,Z_(三者联合-TRX)=3.673、P<0.001)。结论B7-H3、PRDX1、TRX在UC-CRC患者血清和组织中均呈现高表达,三者联合可以用于诊断UC-CRC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族同源体3 过氧化物酶1 硫氧还蛋白 溃疡性结肠炎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扇豆醇调节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
14
作者 鲁慧东 李艳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0-1065,共6页
目的:探究羽扇豆醇(Lupeol)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Th17/Treg免疫平衡的作用,以及对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将所有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柳氮磺吡啶)、PI3K抑制剂组(LY294002组)、Lupeol组、Lupeol... 目的:探究羽扇豆醇(Lupeol)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Th17/Treg免疫平衡的作用,以及对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将所有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柳氮磺吡啶)、PI3K抑制剂组(LY294002组)、Lupeol组、Lupeol+PI3K激活剂组(Lupeol+740Y-P组),每组15只。对大鼠进行UC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病理变化,并进行炎症评分;ELISA检测血清中IL-17、IL-10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结肠固有层黏膜中Th17和Treg细胞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RORγt、FOXP3及PI3K/AKT/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DAI评分、炎症评分、血清中IL-17含量、结肠组织Th17细胞水平、RORγt表达及p-PI3K/PI3K、p-AKT/AKT、p-NF-κBp65/NF-κB p65均升高,IL-10含量、Treg细胞水平和FOXP3表达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物组、LY294002组和Lupeol组大鼠DAI评分、炎症评分、血清中IL-17含量、结肠组织Th17细胞水平、RORγt表达及p-PI3K/PI3K、p-AKT/AKT、p-NF-κB p65/NF-κB p65均降低,IL-10含量、Treg细胞水平和FOXP3表达均升高(P<0.05);进一步加入PI3K激活剂740Y-P后发现,740Y-P逆转了Lupeol对Th17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Treg细胞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Lupeol通过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调节UC大鼠Th17/Treg免疫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扇豆醇 PI3K/AKT/NF-κB信号通路 溃疡性结肠炎 TH17/TREG 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组学技术探讨安肠愈疡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王帅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194,I0006,F0003,共8页
目的基于DIA蛋白定量组学技术挖掘安肠愈疡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靶点和调控机制。方法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给药组,除空白组外,其余两组自由饮用DSS溶液建模,给药组给予浓度为1.5 g/mL中药灌... 目的基于DIA蛋白定量组学技术挖掘安肠愈疡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靶点和调控机制。方法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给药组,除空白组外,其余两组自由饮用DSS溶液建模,给药组给予浓度为1.5 g/mL中药灌胃并进行大鼠行为学观察。实验结束后观察大鼠结肠组织长度,对各组进行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评分(HPS),DIA蛋白组学技术分析大鼠造模前后和药物干预前后结肠黏膜蛋白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造模7 d后,模型组大鼠精神极度倦怠,活动度差,肛门可见黏附大量的新鲜血液,表明造模成功。应用安肠愈疡汤进行干预后,精神状态改善,肉眼血便逐渐消失,病理学评分降低。差异蛋白结果显示,安肠愈疡汤能够调节的差异蛋白共19个,其中ATP6V1F、PRKAB1、PDK1蛋白水平显著上调,EIF2B3、KRT17、MCM4等蛋白水平下调。GO注释结果表明,差异蛋白主要参与了应激、药物代谢、负向翻译、细胞内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主要位于细胞内空间及细胞表面,具有蛋白激酶活性、解旋酶活性及结合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富集结果显示,安肠愈疡汤治疗UC涉及了多条信号通路,其中Phagosome通路富集的差异蛋白数量最多。结论安肠愈疡汤治疗UC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与发挥抗炎、调节能量代谢、抑制结肠黏膜炎-癌转化及靶向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等作用有关,并有可能参与了脑肠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安肠愈疡汤 蛋白组学 Phagosome通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锡类散、黄连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16
作者 诸葛玮玮 丁银蓉 +1 位作者 郑林秀 周四方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与英夫利西单抗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则...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与英夫利西单抗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治疗。治疗14周,观察两组疗效、Moyo评分、黏膜愈合、炎症因子、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oyo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黏膜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法与英夫利西单抗联合治疗UC能有效缓解机体炎症,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临床症状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保留灌肠 英夫利西单抗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 锡类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羟基查尔酮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芸芸 张冬娜 +6 位作者 李善智 朱羿龙 方瑞康 朱光泽 李一权 宗宇平 韩继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9,共9页
目的:从调节Th17/Treg平衡途径阐述4'-羟基查尔酮(4-HC)对结肠炎小鼠的干预以及作用机制。方法:基于葡聚糖硫酸钠(DSS)的小鼠结肠炎疾病模型,通过HE染色等对结肠组织的病理学特点进行了细致观察;同时,采用免疫组化分析及Western blo... 目的:从调节Th17/Treg平衡途径阐述4'-羟基查尔酮(4-HC)对结肠炎小鼠的干预以及作用机制。方法:基于葡聚糖硫酸钠(DSS)的小鼠结肠炎疾病模型,通过HE染色等对结肠组织的病理学特点进行了细致观察;同时,采用免疫组化分析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了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以及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Th17/Treg细胞分化情况。结果:DSS诱导小鼠体重减轻,腹泻,便血,DAI积分明显增加,结肠长度明显缩短。4-HC治疗组小鼠体重初步下降后,呈现恢复趋势,腹泻及便血症状有所改善,与模型组比较,DAI评分明显下降,结肠长度增加。4-HC能明显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增加肠道内杯状细胞的数目以及小鼠的肠道隐窝结构。Wester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4-HC处理后,ZO-1和occludin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分化情况,发现相较于模型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和肠系膜淋巴结中Th17分化率明显下降,而Treg细胞分化率明显上升。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实验进一步验证了4-HC对STAT1和STAT3磷酸化水平的显著抑制作用,并上调了STAT6的磷酸化水平,提示4-HC可能通过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调控CD4+T细胞功能。结论:4-HC延缓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病情进展、改善结肠组织损伤,调节Th17/Treg平衡可能与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基查尔酮 溃疡性结肠炎 Th17/Treg体内平衡 JAK/STA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针刺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天 王泽惠 +4 位作者 彭云花 王清园 裴艳妮 羊琪琪 杨巍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3-457,共5页
目的考察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针刺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培菲康胶囊及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针刺,疗程1个月。检测... 目的考察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针刺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培菲康胶囊及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针刺,疗程1个月。检测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中医证候评分、Geboes指数、病变活动指数、Baron评分、炎症因子(IL-6、IL-8、TNF-α)、免疫功能指标(IgA、IgG、IgM)、IBDQ评分、复发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缓解时间更短(P<0.05),复发率更低(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Geboes指数、病变活动指数、Baron评分、炎症因子、IgG、IgM降低(P<0.05),IBDQ评分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针刺可改善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提高免疫功能与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葛根芩连汤 针刺 培菲康胶囊 美沙拉嗪缓释颗粒 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湿热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仁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孜旋 佟苗苗 +5 位作者 吴庆林 孙佳婷 尹小溪 吕添熠 张睦清 李丽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9-376,共8页
目的:研究薏苡仁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炎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究其改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自由饮用3.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溶液7 d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同时给予小鼠灌胃薏苡仁水提物进... 目的:研究薏苡仁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炎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究其改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自由饮用3.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溶液7 d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同时给予小鼠灌胃薏苡仁水提物进行治疗,试验期间记录小鼠的体重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小鼠结肠长度。通过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小鼠结肠内炎症因子的水平,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小鼠粪便肠道菌群变化,并通过Pearson系数对关键差异菌的相对丰度及炎症因子水平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薏苡仁可以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体重减轻,DAI评分升高,结肠缩短(其中CE组结肠平均长度恢复至7.27 cm),肠屏障受损及炎症因子水平升高等病理状态(P<0.05),有效调节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变化。在门水平上,薏苡仁水提物可降低结肠炎小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增加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a)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薏苡仁水提物可以增加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等与肠屏障修复相关菌属的相对丰度。进一步关联性分析发现薏苡仁调节的关键菌的相对丰度与炎症因子的水平高度关联。结论:薏苡仁可通过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修复结肠粘膜屏障,进而缓解结肠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因子 肠道菌群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讨茯苓活性成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20
作者 陈权 毕袁博 +5 位作者 张越 王雷 彭代银 俞年军 陈卫东 王妍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3-755,666,共14页
基于课题组前期对茯苓活性成分(Poria active ingredients,PAI)的研究基础与在TCMSP平台获得茯苓的活性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茯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靶点与信号通路,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和“PAI-靶点-疾病-... 基于课题组前期对茯苓活性成分(Poria active ingredients,PAI)的研究基础与在TCMSP平台获得茯苓的活性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茯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靶点与信号通路,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和“PAI-靶点-疾病-通路”网络,并使用AutoDock分子对接等软件,验证茯苓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的结合能力。然后,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诱导UC小鼠模型进行验证。网络药理学结果表明从茯苓中筛选出茯苓酸等52个活性成分,与UC共同靶点256个,主要涉及癌症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等。动物实验结果证实成功构建UC小鼠模型,与模型组相比,PAI能够改善UC小鼠体重量降低、结肠长度减少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升高。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PAI可以有效改善结肠组织损伤,修复肠屏障功能,能够显著降低血清脂多糖和D-乳酸水平,提高肠通透性,改善肠黏膜损伤。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PAI可以显著抑制结肠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炎症因子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紧密蛋白Occludin、Claudin-1等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MAPK信号通路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ion of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kinases,p-ERK)、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rylation of c-Jun N-terminal kinase,p-JNK)等蛋白的表达量。综上,PAI能够通过抑制TNF/MAPK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修复肠屏障功能,从而改善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活成分 溃疡性结肠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TNF/MAPK通路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