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煤电饱和烟气余热集中供暖系统特性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鸥
滕达
+3 位作者
路光杰
刘向辉
毕冬雪
韵潇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2-111,共10页
燃煤电站锅炉尾部饱和烟气直接排放会导致大量的低品位余热损失。构建了饱和烟气余热回收集中供暖系统,分析了燃煤电站供暖抽汽参数,验证了饱和烟气余热用于加热供热管网回水的可行性,探究了以不同目标运行时集中供暖系统的经济效益,揭...
燃煤电站锅炉尾部饱和烟气直接排放会导致大量的低品位余热损失。构建了饱和烟气余热回收集中供暖系统,分析了燃煤电站供暖抽汽参数,验证了饱和烟气余热用于加热供热管网回水的可行性,探究了以不同目标运行时集中供暖系统的经济效益,揭示了运行参数对集中供暖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以饱和烟气余热作为吸收式热泵的低温热源,经吸收式热泵回收的烟气余热温度可提升30~40℃;以350MW供热机组为例,吸收式热泵回收再利用饱和烟气余热为50.23 MW,提升供暖能力带来的经济效益明显优于增加发电量对应的经济效益,机组供热能力可提高13.4%,年度供暖收益新增1975.20~3442.32万元。研究结果可为燃煤电站饱和烟气余热回收再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饱和烟气
余热回收
吸收式热泵
供暖抽汽
集中供暖
热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湿法脱硫后烟气和浆液余热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高昕玥
范高峰
+5 位作者
刘爱平
王长安
侯育杰
张津铭
徐杰
车得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07-4319,共13页
低品位余热高效深度利用是促进燃煤电站进一步节能减排的关键之一,湿法脱硫后的低温饱和湿烟气蕴含大量潜热和水资源,大量脱硫浆液吸收烟气热量后温度升高。烟气与浆液具有巨大的余热利用和水资源回收的潜力,若直接排放烟气,直接排出浆...
低品位余热高效深度利用是促进燃煤电站进一步节能减排的关键之一,湿法脱硫后的低温饱和湿烟气蕴含大量潜热和水资源,大量脱硫浆液吸收烟气热量后温度升高。烟气与浆液具有巨大的余热利用和水资源回收的潜力,若直接排放烟气,直接排出浆液,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还容易引发“白色烟羽”污染环境。本文以湿法脱硫后饱和湿烟气和脱硫浆液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湿法脱硫技术余热回收效率低、利用难以匹配冷源等困境,总结了国内外针对脱硫后烟气水热回收和浆液余热回收技术及发展方向,研究中针对浆液余热利用仍待发展。其中,直接冷凝烟气和浆液技术和热泵技术成熟,应用广泛;溶液吸收技术能源利用率高,烟气腐蚀性低;烟气膜分离技术、浆液闪蒸、热泵技术清洁环保,回收质量高。直接冷凝烟气、浆液技术和膜分离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抗腐蚀性和转换效率;浆液闪蒸、热泵技术能耗较高,吸收式热泵技术仍需寻找高效安全环保无毒的吸收溶液。最后,探讨了目前脱硫浆液余热利用的主要方式及存在问题,回收余热主要用于供暖和电厂内部热利用,以期进一步推动湿法脱硫后烟气与浆液余热回收利用,实现燃煤电站的深度节能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浆液
饱和
湿
烟
气
余热回收
低温余热
节水节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米陶瓷膜烟气脱水及余热回收实验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滕达
杨文楷
+3 位作者
贾歆羡
安连锁
沈国清
张世平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3-181,共9页
采用纳米陶瓷膜开展烟气脱水及余热回收实验,分析了实验系统中湿烟气的过饱和系数,验证了陶瓷膜应用于烟气脱水及余热回收的可行性,探讨了烟气体积流量、烟气温度、循环水体积流量和陶瓷膜孔径等因素对烟气脱水及余热回收特性的影响,并...
采用纳米陶瓷膜开展烟气脱水及余热回收实验,分析了实验系统中湿烟气的过饱和系数,验证了陶瓷膜应用于烟气脱水及余热回收的可行性,探讨了烟气体积流量、烟气温度、循环水体积流量和陶瓷膜孔径等因素对烟气脱水及余热回收特性的影响,并对烟气水分跨膜传递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蒸气分压差是实现纳米陶瓷膜烟气脱水的源动力;提高烟气温度有助于提高烟气水热回收性能指标,而增加烟气体积流量并不能提高烟气水热回收效率;在选定的实验参数内降低循环水温度略有助于增强烟气水热回收特性,而循环水体积流量过高会导致陶瓷膜内渗入大量的非凝性气体;10 nm陶瓷膜的水回收性能指标优于0.4 nm陶瓷膜,水回收速率高达6.45 L/(h·m^(2)),热回收功率高达129.45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
气
脱水
余热回收
纳米陶瓷膜
湿饱和烟气
水蒸
气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喷淋法燃煤电站烟气冷凝水回收系统应用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伊超
滕达
+1 位作者
宋绍伟
陈鸥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6-235,共10页
电站锅炉尾部烟气经湿法脱硫塔洗涤净化后达到湿饱和状态,直接排放会导致严重的水资源损失。以直接喷淋法烟气水分回收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含湿饱和烟气特征参数,构建了集烟气脱硫、水分回收及深度减排的一体化装置,分析了烟气水分回...
电站锅炉尾部烟气经湿法脱硫塔洗涤净化后达到湿饱和状态,直接排放会导致严重的水资源损失。以直接喷淋法烟气水分回收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含湿饱和烟气特征参数,构建了集烟气脱硫、水分回收及深度减排的一体化装置,分析了烟气水分回收系统的运行性能及对污染物的深度减排效果。结果表明:饱和烟气含湿量随烟气温度变化较大,烟气温度越高对应的饱和含湿量越高;烟气冷凝水回收量受冷源介质影响较为明显,一体化装置烟气水分理论回收速率由烟气进出口含湿量与流量决定,实际回收速率高达453.62 t/天,实际回收效率最高为26.44%;同时该装置实现对烟尘排放质量浓度降低66%~80%、SO2排放质量浓度降低50%~60%。研究结果为烟气水分高效回收利用提供了工程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站
湿饱和烟气
水分回收
直接喷淋法
深度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色烟羽定量化表征
5
作者
毕经伟
张昊
+3 位作者
杨莲红
汤吉昀
崔琳
董勇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312-318,共7页
湿法脱硫后的饱和湿烟气直接排放形成的白色烟羽不仅会造成视觉污染,还会促进二次气溶胶和雾霾形成。前人大量研究了白色烟羽的产生和控制机理,但对白色烟羽特征的表征缺乏定量化描述手段。为对不同视觉效果的白色烟羽进行定量化表征,...
湿法脱硫后的饱和湿烟气直接排放形成的白色烟羽不仅会造成视觉污染,还会促进二次气溶胶和雾霾形成。前人大量研究了白色烟羽的产生和控制机理,但对白色烟羽特征的表征缺乏定量化描述手段。为对不同视觉效果的白色烟羽进行定量化表征,研究其中液滴的分布规律,搭建了模拟湿烟气排放试验系统,采用遮光度表征白色烟羽,利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不同气象条件及烟气状态下,白色烟羽扩散的遮光度变化及液滴生长规律。其中,遮光度为颗粒在光束中的遮光截面与光束总面积之比。遮光度越大,白色烟羽视觉遮挡效果越强。定义无量纲相对高度为白色烟羽高度与排烟口直径的比值;液滴平均粒径为按不同液滴粒径体积分数加权的粒径;采用最大遮光度及最大平均粒径来表征白色烟羽,分别为白色烟羽扩散过程中遮光度及液滴平均粒径的最大值。首先,以50℃的饱和湿烟气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环境工况下遮光度和液滴粒径沿白色烟羽竖直及水平方向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环境温度和含湿量对遮光度及液滴平均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沿白色烟羽竖直方向,遮光度及液滴平均粒径均先增大后减小。在任意相对高度处,各粒径的液滴按体积分数均呈正态分布。沿白色烟羽水平方向,遮光度由中心向边缘呈下降趋势,液滴平均粒径几乎不变。环境温度降低、环境含湿量增加均会使白色烟羽的最大遮光度与液滴平均粒径增加。其中,环境含湿量为4.8 g/kg时,随着环境温度由22℃降至10.9℃,白色烟羽最大遮光度由7.4%增至31.9%,液滴最大平均粒径由9.9μm增至26.3μm;在环境温度8.5℃时,随环境含湿量从1.75 g/kg增至4.21 g/kg,白色烟羽最大遮光度由16.89%增至42.50%,液滴最大平均粒径由21.29μm略增至23.47μm。其次,研究了饱和湿烟气初始温度对遮光度及液滴平均粒径随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湿烟气初始温度的降低会显著降低白色烟羽的遮光度与粒径。在温度7℃、相对湿度55%的济南冬季大气环境工况下,随饱和湿烟气初始温度由60℃降至40℃,其最大遮光度由39%降至19%,白色烟羽的视觉效果显著消除。研究成果为白色烟羽提供了定量化表征的手段,从而为消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法
烟
气
脱硫
饱和
湿
烟
气
有色
烟
羽
定量化表征
遮光度
液滴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降温凝膜影响颗粒物脱除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静
常景彩
+3 位作者
王翔
徐纯燕
李泽宇
马春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00-1204,共5页
为了探究降温凝膜对颗粒物脱除特性的影响,采用电称低压冲击器对模拟烟气(过饱和湿烟气)在静电除尘器前后的颗粒物进行在线监测和分析,得到颗粒物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研究了不同降温幅度下凝结相变对颗粒物脱除特性的影响,并着重关注细...
为了探究降温凝膜对颗粒物脱除特性的影响,采用电称低压冲击器对模拟烟气(过饱和湿烟气)在静电除尘器前后的颗粒物进行在线监测和分析,得到颗粒物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研究了不同降温幅度下凝结相变对颗粒物脱除特性的影响,并着重关注细颗粒物。研究结果表明:降温幅度增大,细颗粒物核化凝结长大,发生凝并、团聚,粒径明显变大;降温凝膜后,静电除尘器对细颗粒物脱除效果明显增强;降温5℃与降温0℃时对比,PM10的质量脱除效率提高约30百分点。降温幅度为4℃时,PM2.5的质量总脱除效率和数量总脱除效率分别已达到73.09%、67.44%。考虑到降温成本,实际应用中,降温幅度选择4℃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
饱和
湿
烟
气
颗粒物
凝膜
异质核化
脱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电饱和烟气余热集中供暖系统特性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鸥
滕达
路光杰
刘向辉
毕冬雪
韵潇
机构
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2-111,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701503)
龙源环保科技项目(LYHB-23-02)
科环集团科技项目(KH-2023-15)。
文摘
燃煤电站锅炉尾部饱和烟气直接排放会导致大量的低品位余热损失。构建了饱和烟气余热回收集中供暖系统,分析了燃煤电站供暖抽汽参数,验证了饱和烟气余热用于加热供热管网回水的可行性,探究了以不同目标运行时集中供暖系统的经济效益,揭示了运行参数对集中供暖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以饱和烟气余热作为吸收式热泵的低温热源,经吸收式热泵回收的烟气余热温度可提升30~40℃;以350MW供热机组为例,吸收式热泵回收再利用饱和烟气余热为50.23 MW,提升供暖能力带来的经济效益明显优于增加发电量对应的经济效益,机组供热能力可提高13.4%,年度供暖收益新增1975.20~3442.32万元。研究结果可为燃煤电站饱和烟气余热回收再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湿饱和烟气
余热回收
吸收式热泵
供暖抽汽
集中供暖
热力分析
Keywords
wet saturated flue gas
waste heat recovery
absorption heat pump
heating vapor extraction
centralized heating
thermodynamic analysis
分类号
TM621.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U832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湿法脱硫后烟气和浆液余热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高昕玥
范高峰
刘爱平
王长安
侯育杰
张津铭
徐杰
车得福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河南焓之悦新材料有限公司
国家电投集团江西电力有限公司分宜发电厂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07-4319,共13页
文摘
低品位余热高效深度利用是促进燃煤电站进一步节能减排的关键之一,湿法脱硫后的低温饱和湿烟气蕴含大量潜热和水资源,大量脱硫浆液吸收烟气热量后温度升高。烟气与浆液具有巨大的余热利用和水资源回收的潜力,若直接排放烟气,直接排出浆液,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还容易引发“白色烟羽”污染环境。本文以湿法脱硫后饱和湿烟气和脱硫浆液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湿法脱硫技术余热回收效率低、利用难以匹配冷源等困境,总结了国内外针对脱硫后烟气水热回收和浆液余热回收技术及发展方向,研究中针对浆液余热利用仍待发展。其中,直接冷凝烟气和浆液技术和热泵技术成熟,应用广泛;溶液吸收技术能源利用率高,烟气腐蚀性低;烟气膜分离技术、浆液闪蒸、热泵技术清洁环保,回收质量高。直接冷凝烟气、浆液技术和膜分离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抗腐蚀性和转换效率;浆液闪蒸、热泵技术能耗较高,吸收式热泵技术仍需寻找高效安全环保无毒的吸收溶液。最后,探讨了目前脱硫浆液余热利用的主要方式及存在问题,回收余热主要用于供暖和电厂内部热利用,以期进一步推动湿法脱硫后烟气与浆液余热回收利用,实现燃煤电站的深度节能减排。
关键词
脱硫浆液
饱和
湿
烟
气
余热回收
低温余热
节水节电
Keywords
desulphurization slurry
saturated wet flue gas
waste heat recovery
low temperature waste heat
water and electricity saving
分类号
TK11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陶瓷膜烟气脱水及余热回收实验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滕达
杨文楷
贾歆羡
安连锁
沈国清
张世平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3-181,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B0604305-05)。
文摘
采用纳米陶瓷膜开展烟气脱水及余热回收实验,分析了实验系统中湿烟气的过饱和系数,验证了陶瓷膜应用于烟气脱水及余热回收的可行性,探讨了烟气体积流量、烟气温度、循环水体积流量和陶瓷膜孔径等因素对烟气脱水及余热回收特性的影响,并对烟气水分跨膜传递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蒸气分压差是实现纳米陶瓷膜烟气脱水的源动力;提高烟气温度有助于提高烟气水热回收性能指标,而增加烟气体积流量并不能提高烟气水热回收效率;在选定的实验参数内降低循环水温度略有助于增强烟气水热回收特性,而循环水体积流量过高会导致陶瓷膜内渗入大量的非凝性气体;10 nm陶瓷膜的水回收性能指标优于0.4 nm陶瓷膜,水回收速率高达6.45 L/(h·m^(2)),热回收功率高达129.45 W。
关键词
烟
气
脱水
余热回收
纳米陶瓷膜
湿饱和烟气
水蒸
气
压力
Keywords
flue gas dehydration
waste heat recovery
nanometer ceramic membrane
wet saturated flue gas
water vapor pressure
分类号
TK0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喷淋法燃煤电站烟气冷凝水回收系统应用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伊超
滕达
宋绍伟
陈鸥
机构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6-235,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燃煤电站烟气非常规污染物短流程高效耦合治理协同碳减排技术装备,2022YFC3701503)。
文摘
电站锅炉尾部烟气经湿法脱硫塔洗涤净化后达到湿饱和状态,直接排放会导致严重的水资源损失。以直接喷淋法烟气水分回收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含湿饱和烟气特征参数,构建了集烟气脱硫、水分回收及深度减排的一体化装置,分析了烟气水分回收系统的运行性能及对污染物的深度减排效果。结果表明:饱和烟气含湿量随烟气温度变化较大,烟气温度越高对应的饱和含湿量越高;烟气冷凝水回收量受冷源介质影响较为明显,一体化装置烟气水分理论回收速率由烟气进出口含湿量与流量决定,实际回收速率高达453.62 t/天,实际回收效率最高为26.44%;同时该装置实现对烟尘排放质量浓度降低66%~80%、SO2排放质量浓度降低50%~60%。研究结果为烟气水分高效回收利用提供了工程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
燃煤电站
湿饱和烟气
水分回收
直接喷淋法
深度减排
Keywords
coal-fired power plant
wet saturated flue gas
water recovery
direct spraying method
deep emissions reduction
分类号
X7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色烟羽定量化表征
5
作者
毕经伟
张昊
杨莲红
汤吉昀
崔琳
董勇
机构
山东大学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
埃地沃兹(青岛)真空泵制造有限公司
昌吉学院物理系
出处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312-318,共7页
基金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资助项目(2020CXGC011402)
新疆-昌吉州职教联盟专项资助项目(燃用准东煤的低温湿烟气水热回收协同有色烟羽调控技术研发)
文摘
湿法脱硫后的饱和湿烟气直接排放形成的白色烟羽不仅会造成视觉污染,还会促进二次气溶胶和雾霾形成。前人大量研究了白色烟羽的产生和控制机理,但对白色烟羽特征的表征缺乏定量化描述手段。为对不同视觉效果的白色烟羽进行定量化表征,研究其中液滴的分布规律,搭建了模拟湿烟气排放试验系统,采用遮光度表征白色烟羽,利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不同气象条件及烟气状态下,白色烟羽扩散的遮光度变化及液滴生长规律。其中,遮光度为颗粒在光束中的遮光截面与光束总面积之比。遮光度越大,白色烟羽视觉遮挡效果越强。定义无量纲相对高度为白色烟羽高度与排烟口直径的比值;液滴平均粒径为按不同液滴粒径体积分数加权的粒径;采用最大遮光度及最大平均粒径来表征白色烟羽,分别为白色烟羽扩散过程中遮光度及液滴平均粒径的最大值。首先,以50℃的饱和湿烟气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环境工况下遮光度和液滴粒径沿白色烟羽竖直及水平方向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环境温度和含湿量对遮光度及液滴平均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沿白色烟羽竖直方向,遮光度及液滴平均粒径均先增大后减小。在任意相对高度处,各粒径的液滴按体积分数均呈正态分布。沿白色烟羽水平方向,遮光度由中心向边缘呈下降趋势,液滴平均粒径几乎不变。环境温度降低、环境含湿量增加均会使白色烟羽的最大遮光度与液滴平均粒径增加。其中,环境含湿量为4.8 g/kg时,随着环境温度由22℃降至10.9℃,白色烟羽最大遮光度由7.4%增至31.9%,液滴最大平均粒径由9.9μm增至26.3μm;在环境温度8.5℃时,随环境含湿量从1.75 g/kg增至4.21 g/kg,白色烟羽最大遮光度由16.89%增至42.50%,液滴最大平均粒径由21.29μm略增至23.47μm。其次,研究了饱和湿烟气初始温度对遮光度及液滴平均粒径随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湿烟气初始温度的降低会显著降低白色烟羽的遮光度与粒径。在温度7℃、相对湿度55%的济南冬季大气环境工况下,随饱和湿烟气初始温度由60℃降至40℃,其最大遮光度由39%降至19%,白色烟羽的视觉效果显著消除。研究成果为白色烟羽提供了定量化表征的手段,从而为消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湿
法
烟
气
脱硫
饱和
湿
烟
气
有色
烟
羽
定量化表征
遮光度
液滴粒径分布
Keywords
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saturated wet flue gas
colored plum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shading degree
droplet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降温凝膜影响颗粒物脱除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静
常景彩
王翔
徐纯燕
李泽宇
马春元
机构
山东大学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省能源碳减排技术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山东神华山大能源环境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00-120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006063
No.51206097)
+1 种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ZR2011EEQ019
No.ZR2014EEM040)
文摘
为了探究降温凝膜对颗粒物脱除特性的影响,采用电称低压冲击器对模拟烟气(过饱和湿烟气)在静电除尘器前后的颗粒物进行在线监测和分析,得到颗粒物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研究了不同降温幅度下凝结相变对颗粒物脱除特性的影响,并着重关注细颗粒物。研究结果表明:降温幅度增大,细颗粒物核化凝结长大,发生凝并、团聚,粒径明显变大;降温凝膜后,静电除尘器对细颗粒物脱除效果明显增强;降温5℃与降温0℃时对比,PM10的质量脱除效率提高约30百分点。降温幅度为4℃时,PM2.5的质量总脱除效率和数量总脱除效率分别已达到73.09%、67.44%。考虑到降温成本,实际应用中,降温幅度选择4℃为宜。
关键词
过
饱和
湿
烟
气
颗粒物
凝膜
异质核化
脱除效率
Keywords
saturated wet flue gas
particles
coagulation membrane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removal efficiency
分类号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煤电饱和烟气余热集中供暖系统特性分析
陈鸥
滕达
路光杰
刘向辉
毕冬雪
韵潇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湿法脱硫后烟气和浆液余热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高昕玥
范高峰
刘爱平
王长安
侯育杰
张津铭
徐杰
车得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纳米陶瓷膜烟气脱水及余热回收实验分析
滕达
杨文楷
贾歆羡
安连锁
沈国清
张世平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喷淋法燃煤电站烟气冷凝水回收系统应用分析
伊超
滕达
宋绍伟
陈鸥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白色烟羽定量化表征
毕经伟
张昊
杨莲红
汤吉昀
崔琳
董勇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降温凝膜影响颗粒物脱除特性的实验研究
张静
常景彩
王翔
徐纯燕
李泽宇
马春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