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湿邪从化”探析肠癌的病机及辨治
1
作者 曾钰梅 许云 +2 位作者 王菲叶 郭欣煜 付力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41-1344,共4页
肿瘤之缠绵难愈源自其病机复杂,变化多端。肠癌作为一种典型的肠道紊乱性肿瘤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从化”学说肇始于《黄帝内经》,是对疾病病机变化进行阐释的中医理论。“湿邪从化”作为中医“从化”学说的分支部分,其观点恰好... 肿瘤之缠绵难愈源自其病机复杂,变化多端。肠癌作为一种典型的肠道紊乱性肿瘤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从化”学说肇始于《黄帝内经》,是对疾病病机变化进行阐释的中医理论。“湿邪从化”作为中医“从化”学说的分支部分,其观点恰好可以阐释肿瘤湿阻证候发生、发展及转化的机理。肠癌患者出现“湿从热化”或“湿从寒化”或“寒热错杂”的相关证候,正是“湿邪从化”演变的体现。临床治疗肠癌当以祛湿为法,强调平衡湿邪,关注患者机体的寒热、虚实,分别以清热祛湿、温阳散寒、调和寒热、畅达气机等为主要原则,并灵活加以辛温发散、滋阴润燥、调补脾肾、化痰散结、祛瘀解毒、分利三焦等药物,使湿祛而肠腑通降。总之,本文基于“从化”学说,认为“湿邪从化”贯穿于肠癌病机演变的始终,提出从湿论治肠癌,以期充实肠癌的中医病机理论内涵,亦为临床辨治肠癌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邪从化 “从化”学说 肠癌 病机 寒化 热化 寒热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邪致病,为害甚广;从湿论治,值得重视 被引量:8
2
作者 赵进喜 贾海忠 +6 位作者 张立山 李志红 赵勇 张广中 庞博 刘宁 张楷童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1052-1054,共3页
湿性粘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易伤于下,困遏脾胃。湿邪病因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且致病广泛,与临床中多种系统疾病均有关联。《伤寒论》以辛开苦降之法论治湿热。后世医家也有所发挥,治湿时应注重病机的分期与转归、应给湿邪以出路等。... 湿性粘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易伤于下,困遏脾胃。湿邪病因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且致病广泛,与临床中多种系统疾病均有关联。《伤寒论》以辛开苦降之法论治湿热。后世医家也有所发挥,治湿时应注重病机的分期与转归、应给湿邪以出路等。从湿论治对于多种系统的常见病及疑难杂病的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深入理解湿邪致病特点及治湿之法,有助于提高中医临床辨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邪 湿论治 病因学 治法 辛开苦降 湿浊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湿邪在结直肠癌发病中的作用和地位 被引量:5
3
作者 钱垠 方明治 黄欣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7期82-83,共2页
结直肠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形成不同病理阶段的相应表型,这些因素包括内因和多种外因(如生物、物理、化学等因素),并且各种因素间相互作用,目前仍有许多问题尚不清楚。研究结直肠癌发病的相关因素对于预防和早期诊治... 结直肠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形成不同病理阶段的相应表型,这些因素包括内因和多种外因(如生物、物理、化学等因素),并且各种因素间相互作用,目前仍有许多问题尚不清楚。研究结直肠癌发病的相关因素对于预防和早期诊治结直肠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湿邪 病因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藿香正气散及五个加减正气散看湿邪辨治 被引量:12
4
作者 马家驹 王玉光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1475-1477,共3页
藿香正气散是临床常用方剂,其方证为外感风寒、寒湿内阻。吴鞠通对其进行发挥形成了五个加减,五个加减方中共同主药为藿香、陈皮、茯苓、厚朴,体现了四味药物的临床重要性,也体现了苦辛法的应用。吴鞠通通过五个加减正气散,强调了湿邪... 藿香正气散是临床常用方剂,其方证为外感风寒、寒湿内阻。吴鞠通对其进行发挥形成了五个加减,五个加减方中共同主药为藿香、陈皮、茯苓、厚朴,体现了四味药物的临床重要性,也体现了苦辛法的应用。吴鞠通通过五个加减正气散,强调了湿邪祛除需重视气机,重视运脾,其中麦芽、谷芽、神曲、山楂等消导药物应用也是临床特色。五个加减应当动态看待,如分别通过舌、脉、便质的变化判断湿邪轻重与病机特点,从而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湿邪辨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正气散 加减正气散 湿邪 吴鞠通 温病条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给湿邪出路”治疗脾胃病验案举隅 被引量:4
5
作者 白丽君 李振华 +2 位作者 乔桦 毕红岩 史彬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725-726,共2页
湿邪缠绵难愈,是导致脾胃病的重要因素,日益受到医家的关注。本文案例中,治疗湿邪所致的脾胃病以三焦辨证为纲,从宣上以除湿、祛湿以畅中、淡渗以利尿、逐湿以安中几方面入手,给湿邪出路,并治病不忘求本,祛邪兼顾护脾胃,以恢复脾胃功能... 湿邪缠绵难愈,是导致脾胃病的重要因素,日益受到医家的关注。本文案例中,治疗湿邪所致的脾胃病以三焦辨证为纲,从宣上以除湿、祛湿以畅中、淡渗以利尿、逐湿以安中几方面入手,给湿邪出路,并治病不忘求本,祛邪兼顾护脾胃,以恢复脾胃功能为根本,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邪出路 脾胃病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内经》湿邪致病及其病机演变 被引量:8
6
作者 郭明阳 呼永河 +3 位作者 刘德芳 杨敏 张俊 罗勇 《国医论坛》 2015年第1期26-27,共2页
《内经》认为疾病的产生和湿邪有密切的关系,现就《内经》湿邪致病特点相关论述探讨如下。1湿性重着及趋下性湿性重着,指湿邪致病具有"重"和"着"的特性,重即沉重或困重,着即固着不移。《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 《内经》认为疾病的产生和湿邪有密切的关系,现就《内经》湿邪致病特点相关论述探讨如下。1湿性重着及趋下性湿性重着,指湿邪致病具有"重"和"着"的特性,重即沉重或困重,着即固着不移。《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素问·气交变大论》云:"雨湿流行……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均说明湿邪致病往往表现为头、身体及四肢等全身多部位以沉重或困重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湿邪 致病特点 学术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湿邪”致病特点探讨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核酸不转阴及转阴迟缓机理 被引量:2
7
作者 兰天野 郭家娟 +3 位作者 赵明 张艺缤 吴雷 王檀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1236-1238,共3页
根据"湿邪"的特征,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转归预后,总结湿邪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关联性,以及中医药辨治该病证的思路。经过查阅湿邪为病的文献,根据不同状态下湿邪为病的特征,找到了疫病与新冠肺炎的共同点。从"湿... 根据"湿邪"的特征,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转归预后,总结湿邪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关联性,以及中医药辨治该病证的思路。经过查阅湿邪为病的文献,根据不同状态下湿邪为病的特征,找到了疫病与新冠肺炎的共同点。从"湿邪"角度出发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及预后具有一致性,无论是本病跨年复发,还是一些患者病情缠绵,核酸检测持续不能转阴或迟缓方面都符合湿邪"重浊粘滞"的致病特点,因此提出治疗上要重视祛除湿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邪 致病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检测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属湿邪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建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3年第4期317-317,共1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湿邪 苔脉特点 证型特点 用药特点 病程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治湿之法无效时应另辟蹊径——“养阴汲湿”治疗湿邪案例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庆兵 聂伟健 《中国社区医师》 2013年第47期26-26,共1页
湿邪是机体津液化生受阻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便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继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关键词 湿邪 案例 治疗 养阴 湿 脏腑功能失调 病理产物 致病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利湿邪在肾脏病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陆安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1年第4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肾脏病 清利湿邪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邪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性浅析
11
作者 肖君 《江西中医药》 2005年第2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湿邪 消化系统疾病 病理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哮喘湿邪辨治古今探微 被引量:6
12
作者 边安政 张桂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期134-137,共4页
通过对相关古代文献的分析,总结湿邪在小儿哮喘发病的作用机制,概述古代、近现代从湿论治哮喘的方法及方药特点。感触湿邪是小儿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儿童肺脾肾不足的生理特点,湿邪阻滞气机可致痰浊、气虚、阴虚、痰瘀等,其中... 通过对相关古代文献的分析,总结湿邪在小儿哮喘发病的作用机制,概述古代、近现代从湿论治哮喘的方法及方药特点。感触湿邪是小儿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儿童肺脾肾不足的生理特点,湿邪阻滞气机可致痰浊、气虚、阴虚、痰瘀等,其中痰瘀等病理产物可进一步阻碍气机与津液输布,加重哮喘的临床发作。结合湿邪的性质与儿童的生理特点,治疗上常用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湿药、健脾益肺补肾药,以求标本兼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献 小儿哮喘 湿邪 病机 治疗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湿邪论治变应性鼻炎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帅玲 马晓北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2098-2100,共3页
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慢性病和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属于中医“鼻鼽”病范畴。本研究从“湿邪”致病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湿邪与致病菌、机体免疫机能、水液代谢的关系,对变应性鼻炎发病的病因病机、相关理论基础进行阐释... 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慢性病和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属于中医“鼻鼽”病范畴。本研究从“湿邪”致病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湿邪与致病菌、机体免疫机能、水液代谢的关系,对变应性鼻炎发病的病因病机、相关理论基础进行阐释,进一步理解湿邪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起到的作用。湿邪产生虽然与脾、肺、肝、肾等脏腑相关,但与脾脏关系最为密切,脾气虚弱,湿邪内蕴为其内因;外感湿邪,侵袭鼻窍为其外因。致病表现为湿的症候,如鼻流清涕如水,鼻黏膜苍白水肿,反复发作等,故祛湿为治疗本病的基本。同时讲究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坚持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三因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鼽 湿邪 病因病机 脾脏 阳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湿邪”角度论治焦虑障碍躯体化症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思聪 孔军辉 +1 位作者 赵杰 邹璇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274-275,共2页
中医情志病湿邪内蕴证所致临床表现与焦虑障碍躯体化症状类似,但是所用的方法和理论体系截然不同。本文从中医"湿邪"的角度论治西方心理学的"焦虑障碍"的躯体化症状。从中医湿邪的主要性质提出对焦虑障碍躯体化症... 中医情志病湿邪内蕴证所致临床表现与焦虑障碍躯体化症状类似,但是所用的方法和理论体系截然不同。本文从中医"湿邪"的角度论治西方心理学的"焦虑障碍"的躯体化症状。从中医湿邪的主要性质提出对焦虑障碍躯体化症状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力求于从新的角度,用前人的智慧结晶,为辨证论治焦虑障碍躯体化症状提供新思路,并希望对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邪 焦虑障碍 躯体化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医理论之“湿邪” 被引量:6
15
作者 娜布其玛 阿拉坦敖日格乐 《北方药学》 2015年第4期134-136,共3页
中医历代医家对湿邪研究颇多,很多临床疾病诊断中注重"湿邪作祟",同时治疗中也强调祛湿健脾,以达到诊治目的。笔者通过阅读湿邪相关文献及经典著作,主要从湿邪与阴阳、湿邪与病证两方面浅述,认为目前很多常见疾病与湿邪致病... 中医历代医家对湿邪研究颇多,很多临床疾病诊断中注重"湿邪作祟",同时治疗中也强调祛湿健脾,以达到诊治目的。笔者通过阅读湿邪相关文献及经典著作,主要从湿邪与阴阳、湿邪与病证两方面浅述,认为目前很多常见疾病与湿邪致病密不可分,不仅医者熟知,百姓对湿邪有所认识并加以防范,有利于疾病预后及高质量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邪 阴阳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病毒与湿邪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段国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病毒 湿邪 临床表现 辨证施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湿邪理论辨治痛风性关节炎的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讯 殷丽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6期1044-1047,共4页
痛风性关节炎以先天肝肾不足为其发病基础,脾虚生湿为其根本病因,外湿侵袭为其致病关键,湿邪既可外入,又可内生,其中内湿为本,外湿为标。缓解期健脾除湿,兼补肝肾;发作期除湿止痛,兼除寒热痰瘀之邪,以散寒除湿、清热利湿、祛湿逐瘀、化... 痛风性关节炎以先天肝肾不足为其发病基础,脾虚生湿为其根本病因,外湿侵袭为其致病关键,湿邪既可外入,又可内生,其中内湿为本,外湿为标。缓解期健脾除湿,兼补肝肾;发作期除湿止痛,兼除寒热痰瘀之邪,以散寒除湿、清热利湿、祛湿逐瘀、化痰除湿之法,以辨治痛风性关节炎,为临床治疗提供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邪 痛风性关节炎 湿 湿 湿 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湿邪及阳气角度认识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秀群 牟淑敏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12期2038-2039,共2页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的反应性或敏感性的降低,胰岛素抵抗主要产生于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1988年Reav-en首次提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并将糖耐量受损、糖尿病、肥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的...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的反应性或敏感性的降低,胰岛素抵抗主要产生于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1988年Reav-en首次提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并将糖耐量受损、糖尿病、肥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联系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中医病机 取象比类 湿邪 阳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邪相关性胃脘痛证治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宏图 何国莲 《江西中医药》 2008年第11期9-10,共2页
关键词 湿邪 胃脘痛 相关性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湿邪与男性病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裕俊 王劲松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6年第4期189-190,共2页
本文论述了湿邪的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的常见男性疾患,并详细阐述了男科疾病的常用祛湿法和注意事项等。
关键词 男性病 湿邪 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