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蒲皂愈炎汤治疗湿热瘀毒蕴结之慢性盆腔炎16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秀宝
陈月玲
+1 位作者
张嘉男
刘秋兰
《世界中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对蒲皂愈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毒蕴结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以奥硝唑作为对照药。共观察325例(1:1),其中蒲皂愈炎汤组163例,奥硝唑组162例。结果:蒲皂愈炎汤能有效地...
目的:对蒲皂愈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毒蕴结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以奥硝唑作为对照药。共观察325例(1:1),其中蒲皂愈炎汤组163例,奥硝唑组162例。结果:蒲皂愈炎汤能有效地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各项中医症状(P<0.01)。蒲皂愈炎汤组中医症状疗效、局部体征疗效明显优于奥硝唑组(P<0.05),患者下腹胀痛、刺痛,腰骶胀痛,带下色黄等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奥硝唑组(P<0.01),其局部体征积分高于奥硝唑组(P<0.01)。结论:蒲皂愈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毒蕴结证)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的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中医药
疗法
湿
热瘀毒蕴结
证
/中医药
疗法
@蒲皂愈炎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震汤变通治湿阻
2
作者
罗会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0年第2期41-42,共2页
湿之为病,临床所见者颇多。根据其兼邪挟气之不同,有风湿、寒湿、暑湿、痰湿、湿热之分,历来被医家所重视,是用中医药治疗有肯定疗效的病证之一。湿病的治疗方剂很多。自东汉之仲景,至金之东垣、明之景岳、清之温病诸家,每不乏良方,给...
湿之为病,临床所见者颇多。根据其兼邪挟气之不同,有风湿、寒湿、暑湿、痰湿、湿热之分,历来被医家所重视,是用中医药治疗有肯定疗效的病证之一。湿病的治疗方剂很多。自东汉之仲景,至金之东垣、明之景岳、清之温病诸家,每不乏良方,给临床提供了广阔的选择范围。譬如,对于湿阻中焦,而又无明显热化或寒化时(毋庸置疑,湿属阴邪,多有阴的表现),苓桂术甘汤、藿朴夏苓汤、二陈汤、泽泻汤、古欢室方、平胃散等方均可加减运用,而笔者每以清震汤变通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证/中医药疗法
清震汤/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蒲皂愈炎汤治疗湿热瘀毒蕴结之慢性盆腔炎16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秀宝
陈月玲
张嘉男
刘秋兰
机构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泉州市中医院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77-79,共3页
文摘
目的:对蒲皂愈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毒蕴结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以奥硝唑作为对照药。共观察325例(1:1),其中蒲皂愈炎汤组163例,奥硝唑组162例。结果:蒲皂愈炎汤能有效地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各项中医症状(P<0.01)。蒲皂愈炎汤组中医症状疗效、局部体征疗效明显优于奥硝唑组(P<0.05),患者下腹胀痛、刺痛,腰骶胀痛,带下色黄等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奥硝唑组(P<0.01),其局部体征积分高于奥硝唑组(P<0.01)。结论:蒲皂愈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毒蕴结证)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的副反应。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中医药
疗法
湿
热瘀毒蕴结
证
/中医药
疗法
@蒲皂愈炎汤
Keywords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 Chinese medical therapy
medicinal therapy for pattern of Damp-heat Toxin Brewing and Binding @ Pu Zao Inflammation-Healing Decoction
分类号
R271.913.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595.306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震汤变通治湿阻
2
作者
罗会晏
机构
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中医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0年第2期41-42,共2页
文摘
湿之为病,临床所见者颇多。根据其兼邪挟气之不同,有风湿、寒湿、暑湿、痰湿、湿热之分,历来被医家所重视,是用中医药治疗有肯定疗效的病证之一。湿病的治疗方剂很多。自东汉之仲景,至金之东垣、明之景岳、清之温病诸家,每不乏良方,给临床提供了广阔的选择范围。譬如,对于湿阻中焦,而又无明显热化或寒化时(毋庸置疑,湿属阴邪,多有阴的表现),苓桂术甘汤、藿朴夏苓汤、二陈汤、泽泻汤、古欢室方、平胃散等方均可加减运用,而笔者每以清震汤变通治之。
关键词
湿证/中医药疗法
清震汤/治疗应用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蒲皂愈炎汤治疗湿热瘀毒蕴结之慢性盆腔炎163例临床观察
王秀宝
陈月玲
张嘉男
刘秋兰
《世界中医药》
CAS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震汤变通治湿阻
罗会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