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湿碰湿”水性羟基丙烯酸分散体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1
作者 王元有 吴涛 周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8-1432,共5页
本研究主要对比了自制分散体与市售分散体在相同测试环境下对双组分聚氨酯涂膜基本物理性能以及耐水、耐酸碱等其他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发现两种分散体制备的聚氨酯涂膜在物理性能上差异不大,但在耐水、耐酸碱等化学性能上存... 本研究主要对比了自制分散体与市售分散体在相同测试环境下对双组分聚氨酯涂膜基本物理性能以及耐水、耐酸碱等其他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发现两种分散体制备的聚氨酯涂膜在物理性能上差异不大,但在耐水、耐酸碱等化学性能上存在一定差异。此外,还研究了在相同施工条件下,不同分散体聚氨酯涂料配制后的施工性能,如表干时间等。实验结果表明,自制分散体在“湿碰湿”聚氨酯涂料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性能表现,为羟基丙烯酸分散体在涂料行业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本研究的发现对于优化聚氨酯涂料配方、提高涂料性能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体 羟基丙烯酸 聚氨酯涂料 湿碰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湿碰湿”涂装工艺中涂/面漆层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2
作者 王德修 张冬明 +3 位作者 李新雄 兰支利 钟文周 尹笃林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51,共6页
提出了2种水性中涂与1种水性亚光实色面漆的配方设计,通过接触角测试仪以及景深显微镜表征,研究了“湿碰湿”工艺(3C1B)与三涂两烘工艺(3C2B)中涂与面漆层间的相互作用,重点分析了不同中涂的表面能以及面漆在不同中涂上施工后的表面/断... 提出了2种水性中涂与1种水性亚光实色面漆的配方设计,通过接触角测试仪以及景深显微镜表征,研究了“湿碰湿”工艺(3C1B)与三涂两烘工艺(3C2B)中涂与面漆层间的相互作用,重点分析了不同中涂的表面能以及面漆在不同中涂上施工后的表面/断面形貌变化。结果表明:“湿碰湿”涂装过程中涂树脂的运动能力是影响中涂与面漆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采用乳胶型树脂的中涂,由于乳胶树脂具有内交联的粒子结构,树脂链段运动能力弱,中涂与面漆之间能形成完整的漆膜界面,相对于采用分散体型的水性中涂具有更强的抗渗咬能力。“湿碰湿”涂装中,水性中涂的设计研发应着重降低中涂树脂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C1B工艺 湿碰湿 水性中涂 水性面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涂料体系配方设计对“湿碰湿”涂装配套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姚煌 王荣芳 +5 位作者 梁丰文 谢唯 许奕祥 许昭展 李国军 欧阳思铭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4-52,共9页
介绍了一套防护性能优异的水性双组分环氧底漆和水性双组分聚氨酯面漆的复合涂料体系,探讨了底漆环氧树脂、胺类固化剂、底漆颜基比(P/B)、面漆羟丙树脂、异氰酸酯固化剂以及环保助溶剂对“湿碰湿”涂装配套性和复合涂膜外观及性能的影... 介绍了一套防护性能优异的水性双组分环氧底漆和水性双组分聚氨酯面漆的复合涂料体系,探讨了底漆环氧树脂、胺类固化剂、底漆颜基比(P/B)、面漆羟丙树脂、异氰酸酯固化剂以及环保助溶剂对“湿碰湿”涂装配套性和复合涂膜外观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漆甲组分选用表干时间和硬度较好的DB4253水性环氧树脂配合A和C的复合胺类固化剂乙组分作为主体成膜物,颜基比为2.0,m(甲组分)∶m(乙组分)=7∶1,干膜厚度控制在(55±5)μm;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为Antkote®2033,HDI固化剂为DNW-5500/Aquolin®280(质量比2∶1)和复配助溶剂DPnB/PGDA(质量比1∶1)组成的面漆体系,能够满足大型机械设备“湿碰湿”配套涂装的工艺和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 水性 环氧底漆 聚氨酯面漆 湿碰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碰湿涂装 被引量:1
4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5-28,共4页
介绍了湿碰湿涂装的概念。考察了底色漆中各组分对涂膜性能的影响。列出了底色漆配方的优点及与之配套用面漆。
关键词 汽车 涂装技术 湿碰湿涂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装工艺对铝合金亮面车轮力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刘海峰 张腾 +5 位作者 韩跃 张永亮 杨申 蒋世源 贾英 史孟龙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5,共5页
为解决铝合金亮面车轮力学性能差,不满足奔驰、宝马、奥迪(简称BBA)等高端客户要求的问题,讨论了低温底粉+色漆+精车+KSL(锐角保护漆)+亮粉,低温底粉+色漆+精车+透明底漆/高膜厚亮漆(湿碰湿)2种改进工艺对亮面产品力学性能(屈服强度、... 为解决铝合金亮面车轮力学性能差,不满足奔驰、宝马、奥迪(简称BBA)等高端客户要求的问题,讨论了低温底粉+色漆+精车+KSL(锐角保护漆)+亮粉,低温底粉+色漆+精车+透明底漆/高膜厚亮漆(湿碰湿)2种改进工艺对亮面产品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布氏硬度)的影响,并对喷涂后铝合金试件的漆膜性能(膜厚、附着力、耐碎石冲击、CASS、丝状腐蚀、耐高湿、耐化学品)进行测试评估。结果表明:采用低温底粉+色漆+精车+透明底漆/高膜厚亮漆涂装工艺,所得产品力学性能优于现有亮面产品涂装工艺,且漆膜性能合格,可在高端客户亮面产品上小批量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装工艺 力学性能 精车亮面车轮 低温底粉 透明底漆/高膜厚亮漆 湿碰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环氧底漆与丙烯酸聚氨酯中涂漆配套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程凤宏 张阳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8-29,共2页
环氧底漆与聚氨酯中涂漆配套是比较成熟的工艺,但两者的湿碰湿配套施工未见报道。本文从实验角度分析了两者湿碰湿配套的情况,证明了两者不能在湿碰湿的条件下配套施工。
关键词 环氧底漆 聚氨酯中涂漆 湿碰湿 配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