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癃清片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修举 聂哓伟 +1 位作者 高庆和 刘绍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0-133,共4页
目的研究癃清片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方法抽取80例经检查被确诊为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研究组40例予以癃清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慢性前列腺... 目的研究癃清片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方法抽取80例经检查被确诊为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研究组40例予以癃清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ationalInstitu-tes of Health 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NIH-CPSI)、尿动力学指标以及前列腺液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95.00%高于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对比,研究组NIH-CPSI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对比,研究组最大尿流率、膀胱最大容量更高,残余尿量、最大逼尿肌压力变化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对比,研究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stimulating factor,M-CS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取癃清片进行治疗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减轻其炎性反应,抗菌效果好,促进患者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湿热瘀滞型 癃清片 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